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6)
2023(9867)
2022(8518)
2021(8005)
2020(7101)
2019(16665)
2018(16561)
2017(32202)
2016(17668)
2015(19746)
2014(19742)
2013(19612)
2012(17969)
2011(16074)
2010(15750)
2009(14504)
2008(14297)
2007(12650)
2006(10318)
2005(8915)
作者
(52173)
(44212)
(44099)
(41919)
(27567)
(21313)
(19988)
(17475)
(16625)
(15547)
(14778)
(14750)
(13912)
(13908)
(13826)
(13789)
(13647)
(13250)
(12735)
(12530)
(11108)
(10875)
(10672)
(10085)
(10010)
(9865)
(9789)
(9636)
(9089)
(8888)
学科
(72486)
经济(72420)
管理(48121)
(47516)
方法(39224)
(39219)
企业(39219)
数学(35563)
数学方法(35119)
(19679)
(18828)
中国(16249)
(15664)
业经(13957)
(13252)
贸易(13250)
地方(13234)
(13195)
财务(13154)
财务管理(13122)
(12887)
(12576)
企业财务(12477)
农业(12135)
(10508)
理论(10203)
技术(10097)
环境(10027)
(9755)
银行(9709)
机构
大学(251102)
学院(250783)
(100549)
经济(98594)
管理(96837)
理学(84974)
理学院(84053)
管理学(82400)
管理学院(81952)
研究(81573)
中国(59225)
科学(54076)
(51661)
(50472)
(44221)
业大(44033)
(42082)
农业(40569)
研究所(38956)
中心(38851)
财经(36514)
(36299)
(33242)
经济学(31482)
北京(31295)
(30503)
师范(30028)
(29359)
经济学院(28778)
(28441)
基金
项目(178037)
科学(138682)
基金(129706)
研究(122225)
(115830)
国家(114940)
科学基金(97411)
社会(76547)
社会科(72673)
社会科学(72651)
(71054)
基金项目(69144)
自然(66453)
自然科(64915)
自然科学(64890)
自然科学基金(63728)
(60312)
教育(57136)
资助(53956)
编号(48228)
重点(41070)
(39343)
(38061)
成果(37685)
(37226)
科研(35846)
计划(35822)
创新(34970)
教育部(33079)
课题(33041)
期刊
(99032)
经济(99032)
研究(62747)
学报(47812)
(44228)
中国(40247)
科学(40119)
(35829)
大学(34632)
学学(33297)
管理(32761)
农业(29566)
技术(22358)
教育(19877)
(18097)
金融(18097)
财经(17917)
业经(16750)
经济研究(16277)
(16032)
(15326)
问题(14016)
(13486)
统计(12931)
技术经济(12642)
业大(12414)
科技(11822)
(11598)
理论(11546)
商业(11280)
共检索到341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桂鑫  王敏娟  胡冕琳  郑立华  
针对智慧农业和植物表型的研究中缺乏油麦菜生长模型和可视化管理方法的问题,将四阶多项式模型(Ploy4)、双尺度自动机技术和GreenScilab仿真工具三者相结合,对油麦菜结构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油麦菜逐叶片呈“Y”型间隔角度上旋递进生长;2)使用不同生长模型对油麦菜叶长和叶宽数据进行拟合,四阶多项式模型(Ploy4)拟合效果较好,各叶片决定系数≥0.99;3)利用双尺度自动机技术和GreenScilab仿真工具,对油麦菜结构功能特性可视化,结果具有感官相似性。将上述方法相结合针对作物不同特性进行分析,可以为设施环境中油麦菜生长的可视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秋艳  廖宜涛  廖庆喜  
针对2BFQ系列油麦精量联合直播机上的气力式排种器只适用于油菜播种,小麦播种仍采用传统机械槽轮式排种以及排种器单体利用率低、单行排种器占用空间大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油麦气力式一器双行兼用型排种器。介绍了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分析了排种性能指标与排种盘转速、正负气压值及种床带速度等因素的关系。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排种器能实现油菜和小麦兼用双行排种的功能,且排种盘转速和吸种区负压是影响排种性能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排种盘转速为15r/min、负压-1 400Pa、正压400Pa时,油菜排种双行平均合格指数达89.99%,平均漏播指数为4.44%,双行合格指数一致性变异系数为0.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应家轩   丁洪昌   严兴洪  
与中国南方紫菜栽培物种—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相比,圆紫菜(Pyropia suborbiculata)具有更强的耐高温性,但其圆型藻体不适合生产栽培。为此研究者采用人工诱变技术,从圆紫菜野生型品系中分离出了数个长型突变体。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圆紫菜长型突变体CCT-2的叶状体,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从其后代中筛选出了1个快速生长的新品系PS-M1。在23 ℃下培养60 d的叶状体,PS-M1的平均体长和长宽比分别为68.1 cm和26.3,分别是CCT-2的2.7和2.4倍。在23 ℃下培养30 d的叶状体再在30 ℃下培养30 d,PS-M1和CCT-2的体长分别增加了6.4和3.0倍。在30 ℃下培养14 d,PS-M1和CCT-2的壳孢子存活率分别为47.4%和42.2%,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23 ℃下培养45 d的叶状体,PS-M1的叶绿素a和总藻胆蛋白含量分别为6.5和64.9 mg/g,分别比CCT-2增加了19.63%和23.48%;PS-M1的平均厚度为33.6 μm,比CCT-2薄了16.1%。连续10 d的壳孢子放散总量,PS-M1高达223.3万个/贝壳,是CCT-2的4.8倍。综上所述,相比圆紫菜长型突变体CCT-2,新品系PS-M1的叶状体生长速度更快,且在叶状体耐高温性和色素蛋白含量,以及壳孢子放散量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优势,有望被应用于中国南方沿海生产栽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淑金  魏健生  陆莹玲  马福仙  原晓龙  耿云芬  王毅  张汉尧  
【目的】分析油麦吊云杉cpDNA的特征和密码子偏好性,为云杉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学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通过I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油麦吊云杉cpDNA进行测序,并利用Codon W 1.4.2和CUSP软件对其密码子偏性进行分析。【结果】油麦吊云杉cpDNA是一个全长为124 161 bp的环状DNA分子,与典型的具有保守的四分体cpDNA结构不同,油麦吊云杉cpDNA中存在反向重复区域的丢失,其cpDNA的GC含量为38.7%。油麦吊云杉cpDNA包含113个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76个,核糖体RNA基因4个,转运RNA基因33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油麦吊云杉和西加云杉聚为一个独特的分支,油麦吊云杉cpDNA密码子不同位置上的GC含量从低到高依次是GC3(49.39%) A、G> C,说明在油麦吊云杉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偏好性受选择、突变等因素的影响。最终UCU、AAA、GGU、GCA、GUU、UGU、UCC、CAU、GCU、CGU、GAA和AUU等12个密码子被确定为油麦吊云杉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结论】油麦吊云杉cpDNA密码子偏好使用A或U结尾的密码子,选择和突变是其CUB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彭先琴  周青平  刘文辉  魏小星  田莉华  陈有军  王沛  
为筛选适宜在川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对国内外6个燕麦品种(青海444、青引1号、林纳、定燕2号、讴歌、莫妮卡)的生育期、株高、茎粗、产草量、鲜干比、茎叶穗构成及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除定燕2号外,其余5个燕麦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其中青海444和青引1号生育期最短,分别为130和133d。供试燕麦的株高在81.53~90.54cm,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莫妮卡的茎粗最大,为4.35mm;青引1号最小,为3.32mm。林纳干草产量最高,达到10 448.52kg·hm-2;而青引1号最低,仅8 554.81kg·hm-2。青海444和青引1号鲜干比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林纳的叶和穗重量占总干物质量的比例最高。林纳粗蛋白含量最高,为7.82%;定燕2号最低,为5.83%。青引1号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93%;讴歌最低,为2.48%。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青海444,分别为4.60%、35.57%和63.27%;含量最低的定燕2号则分别为3.76%、32.00%和54.47%。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林纳和莫妮卡最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家柱  郭仁峻  尹峻玉  王卫红  田立平  孟荣华  
1997~ 1999年对 4 4个转育多代的矮败麦材料和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不同的 6个群体进行了有关数据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1)矮败麦的株高、抽穗期和开颖期 (分别以S1,S2 ,S3 表示 )与其姊妹散粉株的对应性状 (F1,F2 ,F3 )的关系分别是 :S1=0 5 98F1(R2 =0 4 88) ,S2 =3 5 37+ 0 814F2 (R2 =0 60 0 ) ,S3 =5 771+ 0 85 6F3 (R2 =0 5 0 0 )。另外矮败麦还表现为成穗多 ,结实率低 ,子粒饱满度和粒重不高 ,但我们所用是其后代可育株 ,故对矮败麦的选择标准要适当放宽。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政  杨志贤  吕生叠  林炎丽  伍淑婕  李忠芳  
研究漂浮栽培和基质栽培蔬菜方式对富营养化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及固碳(降低空气CO2)的效果。试验以油麦菜(Lactuca sativa)作为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开展漂浮栽培和基质栽培试验,测定污水中的氨氮、磷酸盐、总磷含量和COD值,分析栽培植物对富营养化污水的净化能力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通过漂浮栽培和基质栽培处理后,污水中的氨氮、磷酸盐、总磷和COD含量14 d后均显著降低,28 d后,漂浮栽培与基质栽培处理对污水中氨氮和磷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含量较处理前降低68.1%~89.9%,固碳量较初始值高44.0%~72.8%。漂浮栽培和基质无土栽培两种处理间的净化效果及合成生物量(固碳量)无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凤亮  邹雨坤  朱治强  李虹  李勤奋  
为明确施用生物炭对油麦菜生长、氮素利用和淋溶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砖红壤-油麦菜系统土壤淋溶液不同形态氮淋失量、油麦菜农艺形态指标以及植株吸氮量。结果表明:有机氮淋溶量占砖红壤总氮淋溶量的73.8%~77.5%。常规化肥处理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和总氮淋溶量最高,分别为3.9,48.3,163.2,215.4 mg/盆。椰壳生物炭(1%,2%,5%,m/m)与腐植酸肥配施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分别比常规化肥处理降低40.6%~52.4%,28.8%~54.9%,22.7%~55.5%,24.4%~55.4%。添加椰壳生物炭油麦菜生物量、氮素利用率分别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鹏  焦敏娜  何文寿  李惠霞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多样性,以福油128(P1)、福油158(P2)、宁杂19(P3)、金油杂158(P4)和华油杂62(P5,对照)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饲料油菜品种在相同播种量处理下的株高、茎粗、SPAD值、单株干质量、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饲草产量。结果表明:收获时,P4的单株干质量与P5的无显著性差异;P4、P3、P2的株高、茎粗、SPAD值与P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油菜生长过程中氮磷钾养分含量下降,但养分累积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本试验中,P1的地上部鲜草产量最低,为46 200 kg/hm~2,P5的鲜草产量最高,为57 200 kg/hm~2,P3、P4的鲜草和干草产量与P5的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P4、P3、P2可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陈远  杨吕乐  张敏  
本文旨在从使用特性、用户特性和系统特性的分析视角探究图书馆服务功能IT消费化的用户采纳意愿,对于构建个性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数字图书馆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整合感知控制理论、个体创新性理论、自我效能感以及技术接受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理论模型。以中部地区8所高校图书馆的师生用户为实证研究样本,以情境实验结合问卷访谈的方式获取361份有效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控制能正向影响感知便利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感知自我效能正向影响感知控制和感知便利性,个体创新性正向影响感知控制和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桠  卜瑞方  胡海燕  龙强  孙连轩  齐璐  刘峥  李逍瑶  李成伟  
为探究茉莉酸(JA)对小麦光合作用效率、小麦生长、成熟和产量的调控作用。试验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百农207中扩增到了一个小麦茉莉酸诱导蛋白基因TaJIP2,对TaJIP2进行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并构建TaJIP2基因RNA干扰(RNAi)载体后对小麦进行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结果表明,TaJIP2基因在各个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在颖壳中表达量最高;沉默TaJIP2基因显著提高JA生物合成关键酶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AOC)和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OPR)活性和JA含量,其中根系中JA含量差异最大。沉默TaJIP2基因显著促进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其中根系生长状况差异更显著;根尖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沉默TaJIP2基因小麦植株根尖细胞结构完整,细胞内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丰富,细胞活性强,从而促进了根系生长。此外,沉默TaJIP2基因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效率,且抽穗时间提前,显著增加了小麦籽粒的粒长和粒宽及单株的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以上结果表明,RNAi诱导的TaJIP2基因沉默显著促进小麦植株生长、提前成熟和高产,表明TaJIP2是一个小麦生长、成熟和产量的关键负调控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红松  朱家辉  艾比布拉  宋羽  崔新菊  曹连莆  
用Richards方程对新春8号等6个春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新春6号、新春9号和Geleng为典型的强、弱势粒异步灌浆型品种;新春8号、宁春30号和新陇麦15为典型的强、弱势粒同步灌浆型品种。异步灌浆型品种强、弱势粒起始势之间差异较大,强势粒进入灌浆盛期较弱势粒早;同步灌浆型品种强、弱势粒起始势之间差异不大。灌浆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对总灌浆物质的贡献分别约占26%,45%, 29%,但所需的时间在强、弱势粒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军  朱洁文  王坤  孙焕良  
以苎麻属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及GC-MS联用仪,对其微结构、出油率、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油脂理化特性等进行研究,探讨了苎麻属植物种子的微结构和油脂的功能特性,为苎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苎麻属植物种子外形多样且种子表面纹饰以网状纹和线状纹为主;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分别在0.034~0.049 g、0.455~0.694 mm和0.250~0.322 mm之间;在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80℃水浴和12h萃取时间的最佳条件下,种子出油率为13.45%~28.19%,属于高含油量种子,但不同基因型种子的出油率差异较大,野生种的平均出油率要高于栽培种的;种子油脂肪酸以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青地  赵亚林  张昊  高静  高梦烛  王倩  王蕊  王凤茹  董金皋  
【目的】分析拟南芥中仅含START结构域(the lipid/sterol-binding St AR-related lipid transfer protein domains)亚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元件及表达特性,阐明启动子元件与表达特性的相互关系,为明确仅含START结构域亚家族的生物学功能,解析植物生长发育机理、更好地促控植物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仅含START结构域亚家族6个成员的亲缘关系及各自启动子区所包含的所有元件,对启动子元件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类;利用real-ti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索传军  张博  贾冰怡  吴东旭  王春明  郑雨霏  廖靖佩  
[目的/意义]基于引文的学术评价是主要的学术评价范式之一。但学界对引文的本质(或引证关系)与功能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认识,基于引文的学术评价结果一直受到学界的质疑。[方法/过程] 首先,对工学、管理学、药学、理学、文学和哲学6种代表性学科的6种期刊2010—2021年的720篇论文的引文进行人工标注,共获得16133条引文样本数据;再利用语篇结构功能理论判断和统计不同学科在不同年代的引文特征(位置、类型与形式等)与引文功能的关系。[结果/结论]一是引文位置、类型、形式与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引文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引用动机,影响或决定了引文功能;二是近2/3的引文在学术论文中发挥了说服功能,仅有近1/3的引文发挥了认同或知识传承功能,所以基于引文的学术评价结果受到学界质疑是正确的;三是不同学科的引文特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