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8)
- 2023(10028)
- 2022(8463)
- 2021(8053)
- 2020(6807)
- 2019(15861)
- 2018(15730)
- 2017(30557)
- 2016(16467)
- 2015(18289)
- 2014(17708)
- 2013(17114)
- 2012(15237)
- 2011(13361)
- 2010(13238)
- 2009(11756)
- 2008(10931)
- 2007(9103)
- 2006(7417)
- 2005(6066)
- 学科
- 济(64795)
- 经济(64743)
- 管理(45737)
- 业(44225)
- 企(37470)
- 企业(37470)
- 方法(35401)
- 数学(32270)
- 数学方法(31626)
- 农(16392)
- 财(16280)
- 中国(15021)
- 业经(13448)
- 学(12929)
- 地方(11517)
- 务(10999)
- 理论(10964)
- 财务(10936)
- 财务管理(10914)
- 制(10825)
- 农业(10729)
- 贸(10630)
- 贸易(10624)
- 易(10369)
- 企业财务(10339)
- 技术(10171)
- 和(9571)
- 环境(9240)
- 划(8498)
- 产业(8339)
- 机构
- 学院(220825)
- 大学(217919)
- 管理(88359)
- 济(86789)
- 经济(85170)
- 理学(78274)
- 理学院(77469)
- 管理学(75674)
- 管理学院(75288)
- 研究(67457)
- 中国(48673)
- 科学(44206)
- 京(44099)
- 农(38815)
- 财(37537)
- 业大(36811)
- 所(32794)
- 中心(32114)
- 财经(31277)
- 农业(30743)
- 江(30597)
- 研究所(30494)
- 经(28747)
- 经济学(27101)
- 范(26570)
- 北京(26450)
- 师范(26199)
- 技术(25052)
- 院(24953)
- 经济学院(24675)
- 基金
- 项目(163833)
- 科学(129573)
- 基金(120143)
- 研究(114597)
- 家(106465)
- 国家(105651)
- 科学基金(91584)
- 社会(72447)
- 社会科(68855)
- 社会科学(68834)
- 省(65553)
- 基金项目(63649)
- 自然(62272)
- 自然科(60910)
- 自然科学(60893)
- 自然科学基金(59775)
- 划(55148)
- 教育(54651)
- 资助(49755)
- 编号(45478)
- 重点(37541)
- 部(35651)
- 创(35225)
- 发(34879)
- 成果(34234)
- 创新(32940)
- 科研(32291)
- 计划(31648)
- 课题(31085)
- 教育部(30647)
共检索到293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丽 王一鸣 董乔雪 康孟珍
为了重塑番茄在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实现产量预测,基于库源关系的结构功能互反馈模型GreenLab,结合温室温度、湿度、光照等可控环境因子,研究了生长环境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但果实产量受季节、种植密度影响而不同,随密度增大单株产量下降,而每m2产量上升。环境因素影响植株生长过程中植株物质生产量与器官物质需求量比值Q/D的变化,从而影响坐果率,模型中可利用密度试验数据校准器官的汇源关系,进而确定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下番茄果实对同化物的竞争水平可实现坐果定量化。
关键词:
番茄 结构功能模型 光温影响 产量 温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毅博 李建明 尚晓梅 张大龙 潘铜华 杜清洁
【目的】建立土壤水肥影响下的番茄株高、单株展开叶数及单叶面积随辐热积的变化模型,为番茄施肥和灌溉提供依据。【方法】以灌水上限和施肥量为因素,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基于辐热积的番茄株高及单叶面积的logistic模型和单株展开叶数的指数函数模型,并根据建立的单株展开叶数模型和单叶面积模型,模拟番茄叶面积指数。【结果】所建模型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的番茄株高、单株展开叶数、单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预测效果较好,其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直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2 7,0.947 1,0.854 8和0.926 3,相对误差(RE)分别为9.41%,7.50%,17.80%和18.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周平 刘涛 蔺姗姗 李天来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采用山崎番茄营养液配方研究了雾培对番茄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培番茄植株长势旺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每穗果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提高。而茎粗和单株结果数变化不大。此外,果实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有机酸含量,以及糖酸比均下降,风味降低。这说明雾培可促进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提高,并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增加番茄果实产量,但不利于果实的品质的改善。
关键词:
雾培 番茄 产量 品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怀福 杜长霞 朱祝军 李文君 杨莉林 张英
以番茄‘浙杂204’Lycopersicon esculentum‘Zheza 204’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研究了限根栽培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转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均下降,且随着生长期延长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在前后2次生长测定中,1 L容器栽培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为7 L容器栽培的80.06%,80.06%和50.06%,77.48%;限根栽培下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幅度最高分别可达18.72%,50.67%和49.28%,对维生素C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限根栽培还推迟了番茄果实的始红期,而终红期与对照比较一致...
关键词:
园艺学 番茄 限根 生长 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虎兵 曹红霞 郝舒雪 潘小燕
【目的】探究水肥耦合对番茄植株养分吸收和光合参数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为西北温室番茄科学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日光温室番茄试验,基于水分蒸发量设置3个灌水量:1.00E(W1)、0.75E(W2)、0.50E(W3)和3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高肥320-160-320 kg·hm~(-2)(F1)、中肥240-120-240 kg·hm~(-2)(F2)和低肥160-80-160 kg·hm~(-2)(F3),以当地常规灌水施肥为对照(CK)。【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对番茄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PK>P,分别在22.83—47.20、4.45—7.08和22.00—34.92 g·kg~(-1)间变化,提高灌水量与施肥量利于提高叶片养分含量、植株养分累积及养分向果实的转移,W1F1处理下叶片N、P、K含量及植株N、K和果实养分累积量均达到最大(除51 d叶片N和89 d叶片P含量外)。灌水和施肥对植株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影响显著(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波 李汉霞 张俊 叶志彪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下胚轴 ,将外源双价基因导入番茄 ,获得了一批卡那霉素抗性苗 ,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研究表明番茄下胚轴是良好的遗传转化受体 ,具有操作简便 ,节省番茄材料和再生速度快的特点。烟草细胞看护培养能够提高外植体的转化效率和减少农杆菌对外植体的污染
关键词:
番茄 下胚轴 转化再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萍 郑晨飞 王娇 胡璋健 邵淑君 师恺
【背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连续发芽分化和坐果的重要园艺作物,早衰是限制其生长期长短、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NAC(NAM、ATAF1/2和CUC2)转录因子家族参与调控拟南芥、水稻等多种植物衰老进程,但在番茄中的研究尚不深入。目前已知,SlNAP2(NAC-like, activated by apetala3/pistillata)参与番茄植株衰老进程。【目的】SlNAC29为SlNAP2的同源基因,对其在番茄植株衰老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园艺栽培中番茄的衰老调控及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生型番茄(Condine Red,CR)为背景,采用qRT-PCR技术明确SlNAC29在不同衰老阶段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别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过表达技术构建Slnac29纯合突变体及OE:SlNAC29稳定过表达植株。在此基础上,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和黑暗处理诱导衰老条件下,对野生型、Slnac29突变体和OE:SlNAC29过表达植株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叶片衰老和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等参数进行分析,明确SlNAC29转录因子在调控番茄植株衰老中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利用聚类热图分析过表达植株OE:SlNAC29中29个衰老相关基因、叶绿素降解基因以及ABA合成/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选取在黑暗诱导衰老条件下不同株系植株中表达差异明显的4个基因进行凝胶迁移阻滞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nalysis,EMSA),以鉴定SlNAC29直接转录调控的靶标基因及其与衰老调控的关系。【结果】SlNAC29在初老叶和衰老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嫩叶和成熟叶显著上升。自然生长状态下,突变体材料Slnac29与野生型长势以及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而过表达材料OE:SlNAC29株高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分别是野生型植株的25%和50%。在黑暗诱导衰老的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叶片明显变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Slnac29突变缓解了叶片衰老程度,叶片无明显变黄,叶绿素含量是野生型的3倍,衰老相关基因(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s,SAGs)和叶绿素降解基因的表达量均较低。OE:SlNAC29则相反,叶片衰老程度比野生型和Slnac29突变体均明显严重。基因聚类分析表明多个衰老相关基因和叶绿素降解基因在OE:SlNAC29植株中显著上调表达。EMSA鉴定到SlNAC29能够直接与衰老相关基因家族SAGs成员SlAGT1(Glyoxylate aminotransferase)启动子绑定,且SlAGT1在OE:SlNAC29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野生型和Slnac29突变体显著增加。【结论】转录因子SlNAC29调控番茄植株的衰老,促进番茄叶片在黑暗诱导条件下的衰老进程。SlNAC29直接绑定衰老相关基因SlAGT1启动子区域调控其转录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兰 张耀栋 吕烈武 朱建春
本试验在研究13个番茄品种吸钾特性的基础上,选用6个品种进行不同嫁接组合比较。结果表明:嫁接植株地上部的生育状况与接穗密切相关。在霍克兰特营养液(Ⅱ)1/3份额钾和全份额钾水平下基本上保留了接穗营养体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特性。嫁接植株的吸钾特性则取决于砧木和接穗的联合效应。选用吸钾能力强的番茄品种为砧木,与早花、早果、需钾量多的品种为接穗进行嫁接后,其总吸钾量为最高,输送到花、果实中钾量也较多,且抗性增强。其中,以吸钾能力强、总吸钾量高、向地上部运输的钾亦多的抗青枯龙虎号作砧木,与早熟类型如北京早红接穗进行嫁接后,其嫁接植株对提高吸钾能力、抗逆性、早熟和高产的影响最为显著。
关键词:
番茄,嫁接植株,吸钾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荣 陶承光 吕书文 杨国栋 王平
以5个番茄F1杂交种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变温处理和椰乳对愈伤组织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旨在优化番茄花药培养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发生率不同;培养基中添加0.5mg·L-1的2,4-D较NAA,5个材料的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提高了10.04%;4℃48h+33℃72h的处理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加入50mg·L-1的椰乳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植株再生的较优培养基为MS+0.2mg·L-1 IAA+2.0mg·L-16-BA+0.5mg·L-1ZT。基因型和培养基是愈伤组织的发生和植株再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当的低温处理配合高温热激,及在培养基中...
关键词:
番茄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瑜 周信雁 魏宇飞 谢源源 韦勋 杨尚东 庞师婵
[目的]探究嫁接对番茄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旨在揭示嫁接提高番茄植株抗性的机制并为构建解决番茄连作障碍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以番茄品种新砧1号和宝砧1号为砧木,桃太郎品种为接穗进行以下处理:新砧1号实生植株(简称:新砧);新砧1号×桃太郎嫁接植株;(简称:桃太郎/新砧);宝砧1号实生植株;(简称:宝砧);宝砧1号×桃太郎嫁接植株;(简称:桃太郎/宝砧);桃太郎实生植株。(简称:桃太郎)。采集番茄实生与嫁接处理植株根际土壤,比较分析番茄各处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结果]与新砧、宝砧、桃太郎处理植株相比,桃太郎/新砧和桃太郎/宝砧处理植株细菌和真菌群落在不同分类水平上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均发生明显变化。与砧木和接穗实生植株相比,番茄嫁接植株根际土壤中拥有更丰富的微生物OTU和特有OTU数量。番茄实生与嫁接植株间在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与丰富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在桃太郎/新砧处理植株根际土壤中,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丰度占比均高于新砧和桃太郎处理植株;在桃太郎/宝砧处理植株中,绿弯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细菌丰度占比均高于宝砧和桃太郎处理植株。在属分类水平上,与新砧和桃太郎处理植株相比,桃太郎/新砧处理植株根际土壤中鞘氨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unclassified_f__Micrococcaceae、norank_f__norank_o__Gaiellales细菌属丰度占比增加;与桃太郎处理植株相比,桃太郎/新砧处理植株根际土壤中增加特有优势菌属栖大理石菌属。与宝砧和桃太郎处理植株相比,桃太郎/宝砧处理植株根际土壤中,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Subgroup_6、类诺卡氏菌、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Gitt-GS-136、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KD4-96、norank_f__JG30-KF-CM45属细菌丰度占比增加,同时增加特有优势菌属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JG30-KF-CM66菌属。在真菌门分类水平上,与番茄实生植株相比,嫁接植株根际土壤中油壶菌门真菌丰度占比提升,而子囊菌门真菌丰度占比下降。此外,桃太郎/新砧嫁接植株根际土壤中unclassified_k__Fungi菌门丰度占比增加,而桃太郎/宝砧嫁接植株根际土壤中unclassified_k__Fungi菌门丰度占比减少。在属分类水平上,与对应实生植株相比,桃太郎/新砧处理植株根际土壤中,根囊壶菌属、unclassified_k__Fungi、分枝孢子霉属真菌的丰度占比增加,桃太郎/新砧处理植株根际土壤中还缺失木霉属、曲霉菌属、unclassified_o__Eurotiales、unclassified_o__Sordariales等菌属,但与新砧处理植株相比,增加了镰刀菌属;在桃太郎/宝砧处理植株根际土壤中,根囊壶菌属、青霉属丰度占比增加,而分枝孢子霉属、木霉属、曲霉菌属、镰刀菌属、unclassified_o__Eurotiales、蛛网霉属等菌属缺失。[结论]与实生植株相比,嫁接不仅改变了番茄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占比,还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番茄嫁接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良是嫁接植株抗性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番茄 嫁接 根际 微生物群落组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书明 杜中平 徐海勤
为了研究在非耕地区域种植蔬菜的问题,以菇渣、麦秆、菊芋杆、油菜杆、河沙、牛粪、羊粪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基质配方设计对设施内番茄的生长特性和光合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纯牛粪)、C(菇渣∶麦秆∶河沙=4∶4∶2)和L(牛粪∶羊粪∶河沙=4∶4∶2)3种基质配方的番茄植株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在各生育期都较高,明显好于其它基质配方。因此,利用本地农业废弃物菇渣、麦秆、河沙、牛粪、羊粪等材料配置不同基质配方可完全满足设施番茄的生长,A、C和L 3种基质配方可作为青海省非耕地设施番茄栽培基质推广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远新 李天来 陈殿奎
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分析,建立了设施番茄氮磷钾与番茄生育及产量的相关数学模型,揭示了三要素与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相关关系,探索出氮对番茄生育及产量的关键作用及磷钾肥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氮磷钾 番茄 发育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微 牛智有 李晓金
为实现番茄果实质量的预测,提出一种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番茄果实质量进行自动识别的方法。采用Matlab平台构建算法,利用数学形态运算及图像局部性质运算等构成的识别算法,对番茄样本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番茄图像投影面积、轮廓周长、最大内接圆直径和最小外接圆直径外部特征参数,分别建立番茄果实质量与4个特征参数之间的一元线性、二阶多项式、幂指和多元线性预测模型。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多元线性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最佳,其决定系数为0.926 7,标准差为4.32;利用检验样本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预测果实质量与实际果实质量的绝对误差均值为3.260g,相对误差均值为1.535%。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外...
关键词:
番茄 外部特征 计算机视觉 预测模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修斌 潘林 王勤礼 谢鑫星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灌水量、氮肥、钾肥的耦合效应对番茄的影响,得到番茄产量对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三因素影响番茄产量的顺序依次为施氮量、灌水量、施钾量,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经计算机模拟得出,番茄产量达到最高值89.15.thm-2时,其对应的灌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分别为2 637.2 m3.hm-2、374.1 kg.hm-2和51.6 kg.hm-2。对模拟结果进行的验证试验表明,模型优选所得到配施方案的番茄产量最高。
关键词:
温室番茄 水肥耦合 数学模型 优化方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涛 梅伟利 李天来 关晓溪 仇佳琦 冯超阳
为研究番茄ARF2基因表达模式及其调控番茄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利用PCR技术扩增了SlARF2转录起始点上游2462bp的片段,利用农杆菌转化获得SlARF2∶∶GUS融合基因的番茄转基因植株。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片段含有MeJA、ETH、GA和SA等激素相应的顺式作用元件。GUS染色结果表明,ARF2在生长点、幼叶基部、主茎的表皮毛中表达强烈。暗示SlARF2可能参与调控这些器官的发育过程。
关键词:
SlARF2 启动子 GUS 番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