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45)
- 2023(20467)
- 2022(17542)
- 2021(16105)
- 2020(13486)
- 2019(30572)
- 2018(30079)
- 2017(57466)
- 2016(31093)
- 2015(34462)
- 2014(34218)
- 2013(33630)
- 2012(31069)
- 2011(28196)
- 2010(28167)
- 2009(25674)
- 2008(24770)
- 2007(21633)
- 2006(19013)
- 2005(16850)
- 学科
- 济(141140)
- 经济(141009)
- 管理(85958)
- 业(82014)
- 企(66001)
- 企业(66001)
- 方法(56916)
- 数学(49470)
- 数学方法(48889)
- 中国(36495)
- 农(35887)
- 地方(32934)
- 业经(30828)
- 财(29782)
- 学(29459)
- 农业(24340)
- 贸(23138)
- 贸易(23123)
- 制(22801)
- 易(22311)
- 环境(21003)
- 技术(20365)
- 和(19994)
- 理论(19772)
- 银(19572)
- 银行(19501)
- 融(19458)
- 金融(19455)
- 行(18724)
- 地方经济(18701)
- 机构
- 大学(440953)
- 学院(440832)
- 济(183344)
- 经济(179677)
- 管理(170845)
- 研究(155067)
- 理学(148011)
- 理学院(146335)
- 管理学(143628)
- 管理学院(142855)
- 中国(114355)
- 科学(97032)
- 京(94387)
- 财(80004)
- 所(78631)
- 农(77241)
- 研究所(71961)
- 中心(69772)
- 业大(68709)
- 财经(64407)
- 江(64263)
- 农业(60627)
- 北京(59511)
- 经(58680)
- 范(58078)
- 师范(57402)
- 院(56345)
- 经济学(55683)
- 州(51872)
- 经济学院(49969)
- 基金
- 项目(305043)
- 科学(239162)
- 基金(220832)
- 研究(218302)
- 家(194830)
- 国家(193237)
- 科学基金(164947)
- 社会(138659)
- 社会科(131518)
- 社会科学(131482)
- 省(119356)
- 基金项目(116886)
- 自然(108036)
- 自然科(105527)
- 自然科学(105500)
- 自然科学基金(103574)
- 划(100916)
- 教育(99519)
- 资助(90808)
- 编号(87518)
- 成果(69739)
- 重点(68954)
- 发(68472)
- 部(66343)
- 创(63290)
- 课题(60516)
- 创新(59164)
- 科研(58463)
- 国家社会(57549)
- 教育部(56460)
- 期刊
- 济(203473)
- 经济(203473)
- 研究(128882)
- 中国(84015)
- 学报(74065)
- 农(69955)
- 科学(66680)
- 管理(63192)
- 财(59007)
- 大学(55550)
- 学学(52659)
- 农业(48212)
- 教育(45325)
- 技术(38634)
- 融(37814)
- 金融(37814)
- 经济研究(33669)
- 业经(33606)
- 财经(31384)
- 经(27093)
- 问题(26173)
- 业(24850)
- 技术经济(22161)
- 科技(21939)
- 图书(21817)
- 商业(20674)
- 版(20613)
- 统计(20451)
- 理论(19850)
- 资源(19801)
共检索到648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立慧
流通产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可促进生产和消费,通过节约社会交易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总体效率。本文利用相关省市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单位根检验,通过研究各个地区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得知二者呈现均衡关系,流通产业能明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经济 经验数据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立慧
流通产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可促进生产和消费,通过节约社会交易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总体效率。本文利用相关省市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单位根检验,通过研究各个地区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得知二者呈现均衡关系,流通产业能明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经济 经验数据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倩 廖洪富
本文以流通业空间集聚特征为基础,研究了流通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流通业产业集聚水平处于逐年提高的趋势;第二,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两者变量都存在空间分布特征;第三,从全国范围来看,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即本地流通产业集聚对邻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第四,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这一效应在西部地区不显著;第五,我国中部地区的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萍
流通产业集群是指以流通产业为龙头的相似或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聚集。流通产业集群通过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实现区域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双重节约;提高区域的资源整合能力,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有利于改变区域产业同构、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促进区域经济从竞争走向合作;可以实现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和世界品牌的转变;有利于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
流通产业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锦良 宋国宇
利用1978—200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不同省市的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区域流通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流通产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弱于其对东、西部地区的贡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天津、湖南、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误差修正机制显著发生,其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和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勇 关佳音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且三地在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京津冀地区2005-2017年间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不能否定其对于区域经济潜在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流通产业 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博文 李红梅
产业融合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本文采用两阶段回归与bootstrap等方法,对于我国285个地级市的流通产业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并引入政府支持度作为调节变量,市场化水平作为中介变量。文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产业融合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协同效应;第二,市场化水平在产业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促进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的互补;第三,政府支持度显著增强了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发展良好的市场制度与营造产业融合的良好环境,有效提升产业融合的速率与效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在深入剖析流通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基础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力 刘宇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流通产业集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各区域禀赋条件差异诱发地区经济出现分化情况,流通产业集聚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化投射。就此,本文着重考虑区域空间异质性原则,基于行政规模异质性、人口规模异质性以及地理区位异质性,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深入探讨流通产业集聚空间异质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级行政城市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具有正向效应,其中西部地区城市正向效应最显著;人口规模较大城市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而东部地区城市由于人口增加成本约束,很难形成正向促进作用;沿海城市产业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形成抑制性,但中部地区城市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消减并中和了本区域的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文
本文基于经济学研究方法,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京津冀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京津冀流通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京津冀 流通产业 区域经济 产业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亚 郑书莉
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商品流通和物资交换的功能,我国流通产业长期受被动成长路径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浙江省为例,构建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指标,研究发现:(1)两系统耦合度呈现短期波动、长期平稳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明显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滞后于流通产业发展指数;(2)耦合发展度在2005-2013年期间可划分为过渡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群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初现成效,流通业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形成;(3)预测期内两系统耦合度为优,耦合发展度快速提高,预计在新常态背景下表现更为稳定;(4)依然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健 焦兵
文章利用CRn指数、H指数、Ellison-Glaeser指数等指标,对中国油气资源开发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对石油行业的上、下游环节进行了细化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油气资源开发上游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群性,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但是油气资源开发下游产业并没有体现出相应的集群性。油气资源开发业的产业链布局存在缺陷,这导致油气资源密集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油气资源开发业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婉娟
区域经济的进步离不开流通产业的发展,而流通效率决定了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流通效率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流通效率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效率、地区常住人口与固定投资量均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这些变量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在流通产业发展前期,流通效率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作用不显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通效率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作用则会逐渐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流通效率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剑峰
本文利用数据模式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推动作用,从而为其发展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规划先行提升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加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建设,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商贸经济,探索"互联网+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关系 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漆明春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我国商贸流通业获得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流动性增强,已经进入区域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如何通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充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区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我国中、东、西部的相关数据,分析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绮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发展。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商贸流通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就业视角),主要包括就业层次缺乏合理性、就业者素质较低及劳动者社会保障欠缺三个方面,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商贸流通业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结构,从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区域经济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