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3)
- 2023(13435)
- 2022(11892)
- 2021(11367)
- 2020(9455)
- 2019(22147)
- 2018(21929)
- 2017(42746)
- 2016(23003)
- 2015(26033)
- 2014(25892)
- 2013(25213)
- 2012(22941)
- 2011(20251)
- 2010(20037)
- 2009(18100)
- 2008(17430)
- 2007(14763)
- 2006(12669)
- 2005(10802)
- 学科
- 济(90033)
- 经济(89921)
- 管理(67533)
- 业(64127)
- 企(53849)
- 企业(53849)
- 方法(45679)
- 数学(40078)
- 数学方法(39414)
- 财(24439)
- 农(24178)
- 中国(22336)
- 业经(19794)
- 学(18922)
- 地方(17127)
- 务(16316)
- 财务(16239)
- 财务管理(16199)
- 农业(16184)
- 贸(15731)
- 贸易(15725)
- 制(15619)
- 企业财务(15364)
- 易(15266)
- 理论(15250)
- 技术(14453)
- 和(14294)
- 环境(13956)
- 银(12800)
- 银行(12764)
- 机构
- 大学(318300)
- 学院(316993)
- 管理(130925)
- 济(124122)
- 经济(121391)
- 理学(114459)
- 理学院(113269)
- 管理学(111037)
- 管理学院(110472)
- 研究(100242)
- 中国(74969)
- 京(66848)
- 科学(62733)
- 财(56853)
- 所(48898)
- 农(47902)
- 业大(47609)
- 中心(46852)
- 财经(46382)
- 研究所(44571)
- 江(44316)
- 经(42335)
- 北京(41937)
- 范(41560)
- 师范(41202)
- 农业(37372)
- 院(37108)
- 经济学(36690)
- 州(36359)
- 财经大学(34887)
- 基金
- 项目(224739)
- 科学(177382)
- 研究(164636)
- 基金(163934)
- 家(142044)
- 国家(140869)
- 科学基金(122541)
- 社会(102957)
- 社会科(97550)
- 社会科学(97523)
- 基金项目(87375)
- 省(87249)
- 自然(81003)
- 自然科(79157)
- 自然科学(79140)
- 自然科学基金(77671)
- 教育(76307)
- 划(73501)
- 资助(68264)
- 编号(67509)
- 成果(53588)
- 部(49768)
- 重点(49687)
- 发(46812)
- 创(46688)
- 课题(45500)
- 创新(43477)
- 科研(43403)
- 教育部(43051)
- 大学(42473)
- 期刊
- 济(128889)
- 经济(128889)
- 研究(90623)
- 中国(53804)
- 学报(48330)
- 管理(46737)
- 科学(44582)
- 财(43322)
- 农(43071)
- 大学(37407)
- 学学(35075)
- 教育(34978)
- 农业(30319)
- 技术(28900)
- 融(24706)
- 金融(24706)
- 业经(21772)
- 财经(21745)
- 经济研究(20035)
- 经(18444)
- 图书(17332)
- 问题(17039)
- 理论(16131)
- 技术经济(15464)
- 科技(15067)
- 实践(14878)
- 践(14878)
- 业(14860)
- 统计(14710)
- 版(14241)
共检索到446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克林 刘建平
文章研究了利用多阶模型中的空模型和经验加权方法估计无回答问题的方法,并且重点研究了经验加权方法。文章采用2007年广东省城镇住户调查的消费性支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验加权方法在对存在无回答的层均值进行估计时,无论是估计的误差率还是稳定性都优于多阶模型方法。
关键词:
无回答误差 经验加权方法 多阶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凤荣
本文探讨了问卷调查中无回答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抽样推断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的办法,在理论和实践中重视这一问题,有利于提高估计的准确性。
关键词:
无回答问题 偏误 处理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喆 金勇进
加权调整属于处理无回答的事后调整方法,文章列举了权数调整中计算回答率的两种方式,并从回答率入手,利用统计模拟的方法找出了在MCAR和CDM数据缺失机制下,回答率的不同计算方法和不同取值对估计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回答率 加权调整 权数 无回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茗玥 宗明刚
网络调查无回答问题是无法忽略并直接影响网络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文章在分析网络调查无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热卡插补法对网络调查无回答数据进行仿真控制。研究发现,热卡插补法对网络调查无回答问题具有较好的事后补救能力。
关键词:
网络调查 无回答偏差 热卡插补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飞燕
一、研究背景在抽样调查中,我们需要给样本中的每个单元赋予一个权数,通过最终权数和观测值得到观测变量的估计值。加权过程应考虑到并校正覆盖不完整、抽样可变性和无回答的错误。加权进行得越好,估计的方差和偏差就会越小。权数的计算通常有以下三步:抽样权数即设计权数、无回答的调整和校准。其中抽样权数是在设计阶段计算的,无回答的调整是将设计权数通过无回答的补偿来调整,校准是通过已知总体的辅助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爱芹
在抽样调查中,无回答对于抽样推断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单元无回答。通过增加样本容量来处理单元无回答的方式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而在二重抽样的基础上再实施复杂估计的思路可以有效地提高抽样估计的精度。
关键词:
抽样调查 无回答 单元无回答 二重抽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锋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应用日益普遍,在住户调查中为了提高住户的比例,发展了Mitofsky-Waks-berg两阶段RDD方法。文章分析了在无回答率较高,且初级单元间无回答率差异较大时引起的偏倚,分析偏倚的特点,并且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组方法的抽样设计,旨在解决计算机辅助调查中的无回答问题及地区间无回答率差异,并且能够得到性能良好的估计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永颂
本文通过对Himmelfarb和Edgell可加常量方法深入考察,分析了其固有的局限及优点,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k倍回答法”,挖掘了使估计量在无偏的情况下,采用“k倍回答法”时提高估计量精度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估计量的精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如勇
抽样调查中的无回答研究陈如勇一、无回答的含义及成因社会科学的抽样调查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手段收集资料、数据:而对面的实际调查(访谈法)和利用媒介工具进行调查(邮寄问卷、电话访谈等)。在使用这两种类型调查手段的时候,都可能出现被调查者拒绝或不能回答调查者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伟其
问题催生理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由此生成一个时代独有的理论,正是在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过程中,理论自身得到了发展。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既要有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也要有厚实的理论功底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机制的创新。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使对重大问题的回答既具中国特色又适应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当代中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与社会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各种问题并发交织。开放竞争的国际环境增加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实践发展、时代变迁提出了许多重大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伟其
问题催生理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由此生成一个时代独有的理论,正是在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过程中,理论自身得到了发展。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既要有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也要有厚实的理论功底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机制的创新。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使对重大问题的回答既具中国特色又适应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当代中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与社会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各种问题并发交织。开放竞争的国际环境增加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实践发展、时代变迁提出了许多重大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鲁志贤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non responding of sample survey,introduces to the relevant dealing method and extends the adjusting method and applying condition introduced in the “Course of Survey Technique”.
关键词:
抽样调查 无回答 《调查技能教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勇进,张琅
The existence of non response damages the precision of estimators in survey severely. The common countermeasure is imputation and weighting, the former makes use of the auxiliary information, the latter estimates by response rate. Each of them has merits as well as weakness.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the merits of the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we put forward calibration estimation, which suggests adjusting the preliminary weights by auxiliary information at the stage of estimating. Marke the bes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use appropriate estimation method, and you'll get a good estimator for the sum of the target variable.
关键词:
无回答 校准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