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3)
- 2023(13093)
- 2022(11336)
- 2021(10628)
- 2020(9419)
- 2019(21758)
- 2018(21581)
- 2017(41944)
- 2016(22874)
- 2015(25874)
- 2014(26011)
- 2013(25620)
- 2012(23784)
- 2011(21179)
- 2010(21000)
- 2009(19559)
- 2008(19849)
- 2007(17755)
- 2006(15131)
- 2005(13578)
- 学科
- 济(94037)
- 经济(93939)
- 业(68957)
- 管理(66407)
- 企(55480)
- 企业(55480)
- 方法(47685)
- 数学(42475)
- 数学方法(41936)
- 财(27701)
- 农(27086)
- 中国(23597)
- 制(20355)
- 业经(19441)
- 学(19105)
- 务(18744)
- 财务(18696)
- 财务管理(18653)
- 地方(18395)
- 企业财务(17739)
- 银(17629)
- 农业(17628)
- 银行(17593)
- 贸(17222)
- 贸易(17210)
- 易(16680)
- 行(16591)
- 融(16250)
- 金融(16247)
- 理论(14442)
- 机构
- 大学(326356)
- 学院(324664)
- 济(134162)
- 经济(131273)
- 管理(129796)
- 理学(111256)
- 理学院(110110)
- 管理学(108128)
- 管理学院(107531)
- 研究(105553)
- 中国(85824)
- 京(68174)
- 财(65215)
- 科学(64508)
- 农(58223)
- 所(53405)
- 中心(52207)
- 财经(51859)
- 业大(50477)
- 江(50365)
- 研究所(48355)
- 经(47057)
- 农业(45791)
- 北京(42289)
- 经济学(41197)
- 范(40053)
- 师范(39560)
- 州(39370)
- 财经大学(38752)
- 院(37725)
- 基金
- 项目(219079)
- 科学(173165)
- 基金(161153)
- 研究(156305)
- 家(140861)
- 国家(139719)
- 科学基金(120715)
- 社会(98951)
- 社会科(93794)
- 社会科学(93765)
- 省(86715)
- 基金项目(85754)
- 自然(80800)
- 自然科(78963)
- 自然科学(78940)
- 自然科学基金(77522)
- 划(72524)
- 教育(72483)
- 资助(66998)
- 编号(62984)
- 成果(50457)
- 重点(49470)
- 部(49247)
- 发(45942)
- 创(45530)
- 科研(43364)
- 创新(42646)
- 课题(42605)
- 教育部(42154)
- 大学(41328)
共检索到481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金贺 赵瑞莹
本文以山东省17个地市660个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方差分析法从经营特征视角对养猪场(户)市场风险预控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养猪规模、养猪年限和仔猪来源渠道3个变量对养猪场(户)市场风险预控能力有显著影响;与散养和其它规模养猪场(户)比较,中规模养猪场的风险预控能力最好,且养猪场(户)适度地扩大规模后市场风险预控能力也随之提高;养猪年限越长,养猪场(户)市场风险预控能力越强;仔猪来源渠道偏向于"外部采购"的养猪场(户)市场风险预控能力较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超 张园园 孙世民
规模养猪场户通过开展清洁生产预防和减少废弃物产生、降低废弃物环境污染,是防治生猪养殖污染的有效途径。依据认知行为理论和全过程管理原理,利用山东省17地市509份问卷调查数据,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3个阶段6个方面分析了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与行为的现状、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受访规模养猪场户对清洁生产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清洁生产行为。在源头预防中,受访规模养猪场户对除兽药外的其他投入品在预防废弃物产生方面具有良好的认知,实施行为较好,而兽药的投入和使用缺乏规范性;在过程控制中,受访规模养猪场户对疾病防疫、饲喂选择、饲养员健康检查和清洁养殖档案管理方面减少废弃物产生的认知不足,过程控制行为未能有效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在末端治理中,受访养猪场户对废弃物处理降低环境污染的认知水平较低,造成末端治理行为不规范,增加了潜在的环境污染。为提高规模养猪场户对生猪养殖清洁生产的认知度、规范清洁生产行为,应当加大对生猪养殖清洁生产的宣传,加强对规模养猪场户的技术培训,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健全行业标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彭玉珊 孙世民 陈会英
养猪场(户)实施健康养殖是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本文利用山东省等9省(区、市)653家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养猪场(户)健康养殖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的文化程度、养猪场(户)的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是否加入优质猪肉供应链和对健康养殖的认知以及政府是否宣传并提供支持6个因素对养猪场(户)健康养殖实施意愿有正向影响;而决策者的年龄和养猪场(户)是否符合"标准化养猪场"的要求对其健康养殖实施意愿有负向影响;养猪专业户比规模化养猪场更愿意实施健康养殖。这一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实施生猪健康养殖、提高猪肉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现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世民 李娟 张健如
本文利用山东省等9省份653份调查问卷,从投入品、疫病防控、养殖档案和健康养殖等方面分析了养猪场户关于质量安全的认知与行为。研究表明,受访养猪场户对种(仔)猪的质量和疫病传播有良好的认知,有较好的种(仔)猪采购和引进行为,对兽药潜在危害及合理使用、人员传播疫病、生猪耳标和健康养殖的认知度较低,在兽药(含疫苗)采购与使用、饲养员健康检查、养殖档案建设和动物福利改善等方面的行为不够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行为,应加强宣传、鼓励、培训和考评,提高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认知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增金 乔娟 张莉侠
基于北京市6个区县的183份养猪场户调查问卷,调查了生猪养殖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养猪场户对猪肉溯源能力的信任水平对其质量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市生猪养殖环节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养猪场户兽药使用不规范,40.44%的受访养猪场户的兽药使用行为不规范;溯源能力信任显著影响养猪场户的兽药使用行为,对猪肉溯源能力信任水平高的养猪场户的兽药使用行为相比信任水平低的养猪场户更加规范;另外,受访者为女性、规模养殖场、通过纵向协作更为紧密的模式销售生猪、对限用药规定认知度低、认为生猪收购方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强的养猪场户的兽药使用行为更加规范。政府应继续猪肉可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兵 乔娟 刘增金
为掌握养猪场(户)的纵向协作水平及影响因素,利用北京市6区217个养猪场(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影响养猪场(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养猪场(户)与生猪购销商之间纵向协作水平比较松散,养殖规模、户主身份及风险偏好、对疾病防控的难易程度、是否拥有固定关系客户、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及户主对市场信息掌握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养猪场(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为提升猪肉质量安全水平,建议政府提出有助于提高生猪产业链主体间纵向协作水平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玉梅 乔娟
利用针对北京郊区的244个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选取Logit模型分析养猪场(户)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猪场(户)整体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弱、信息获取能力有限;政府补贴对养猪场(户)的环境治理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环境治理方面,规模化养殖场优于小规模养殖户。提出: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相关培训,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效琴 杜芙
【目的】将环境成本纳入分析范畴,对规模化养猪场进行效益分析,为全面揭示与评价养猪场的费用效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环境价值理论和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问题,构建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用构建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计算陕西咸阳市某规模化养猪场2006年的环境成本,并对其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结果】该养猪场当年环境成本高达13万元多,其利润的50.2%以上是以环境损失为代价的,效费比低于1.07,利润较差的年份其效费比则更低。【结论】构建了基于环境成本的规模化养猪场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全面揭示和评价养猪场的费用效益,有助于引导养猪场改善生产条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
关键词:
环境成本 规模化养猪场 费用效益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世民 张媛媛 张健如
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行为对于从源头上保障猪肉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653份调查问卷的数据,首先运用Logit模型确定了养猪场(户)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解析出了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户)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养殖模式、行为态度、兽药使用认知、残留危害认知以及产地检验7个因素对其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实施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和产地检验是表层直接因素,兽药使用认知和残留危害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养猪场(户)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萌 乔娟 沈鑫琪
基于北京市、辽宁省和河北省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交易方式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生猪质量属性和安全属性的经济学内涵不同,交易方式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相对于市场交易,与屠宰加工企业签订契约对于养猪场户在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多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作用,而与生猪收购商签订契约有助于养猪场户的质量控制提升,但不利于其安全控制。另外,养猪场户的个体特征、生产特征、外部环境、预期回报和认知水平都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产生了影响。据此提出注重政府监管与市场治理协同,加强对生猪购销商监管,提高养猪场户组织程度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鑫琪 乔娟 王萌
为识别生猪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厘清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河北、辽宁、北京自繁自养型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稳健OLS回归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场主受教育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重视养殖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显著促进生猪生产效率提升,而自配饲料、自繁母猪的要素投入方式和养殖雇工会产生效率损失;2)目前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合作组织因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健全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3)与北京相比,河北和辽宁养猪场户在生产效率及种养结合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辽宁养猪场户在养殖规范性上仍有更大改进空间。据此提出应加快构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疏解约束发展区劣势生猪产能而着重发展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冉德强
2011年,湖北宜都枝城镇六里冲村的杨帮清,在镇财政部门的帮助下投资120多万元建起能同时饲养2000头猪的养猪场及200立方米的沼气池,同时他还管理着57亩茶园。猪的排泄物全部进入沼气池,沼液通过管道流进茶园,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茶叶品质。诺大的养猪场看不见一点污水和裸露在外的猪粪便,成为名副其实的环保养猪场。
关键词:
茶叶品质 管道流 财政部门 猪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世民
实施供应链管理是解决目前中国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山东等7个省份534个养猪专业户(场)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养猪专业户(场)加盟优质猪肉供应链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看,养猪决策者受教育年限、养猪专业户(场)饲养生猪的专业化程度、饲养规模、投入品来源和生猪销售渠道5个因素对养猪专业户(场)加盟优质猪肉供应链意愿有正影响,而饲养方式和从事专业养猪年限对其有负影响;从不同饲养方式看,养猪场加盟优质猪肉供应链意愿的影响因素数少于养猪专业户,但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养猪专业户。该研究结论对于推动中国优质猪肉供应链的有效建设和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务伟 张福明
本文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山东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家庭规模、家庭身份、年龄、受教育年限,农村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者的务农时间、外出就业的收入和外出就业的目的,都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异地就业方式选择的重要变量。我国要解决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应该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和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等措施以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的供给;从长期看,政策着力应该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相对减少对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的需求。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 异地就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勋章 杨江澜 徐笑然 彭紫瑞 路剑
为了解动物疫病风险认知对养殖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北省786个生猪养殖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养殖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了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和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差异。结果表明:1)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其生物安全行为采纳有显著影响,其中外部环境风险认知影响最大,其次是生猪易感性风险认知和生猪病原的危险性风险认知;2)大、中、小和散户4种养殖规模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养殖规模下其生物安全行为偏好有所差异;3)不同规模养猪户的生猪疫病风险认知有一定差异;4)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受其个人特征、经营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加强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培训,分类施策促进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建设,鼓励养猪户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培养新型养猪人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风险区划的玉米区域产量保险费率厘定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为例
基于农户特征的山东省耕地投入水平及投入意愿调查——基于208份问卷的调查分析
环境保护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基于山东省17地市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规模化猪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检测与分析
苹果产销流通效率及其运行机制分析——基于山东省7个地市的调查
农户市场预判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8省1047个农户样本调查
生态补偿政策情境下家庭资源禀赋对养猪户环境行为影响——基于湖北省248个专业养殖户(场)的调查研究
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280个规模养猪户的调研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果农无公害种植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来自山东省16个地市(区)苹果种植户的调查
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及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山东省17地市时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