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5)
- 2023(16458)
- 2022(14348)
- 2021(13233)
- 2020(11172)
- 2019(25474)
- 2018(25038)
- 2017(49130)
- 2016(26148)
- 2015(29083)
- 2014(28894)
- 2013(28367)
- 2012(26045)
- 2011(23487)
- 2010(23281)
- 2009(21168)
- 2008(20135)
- 2007(17519)
- 2006(15082)
- 2005(12996)
- 学科
- 济(120664)
- 经济(120542)
- 管理(77652)
- 业(70060)
- 企(58986)
- 企业(58986)
- 方法(52561)
- 数学(46313)
- 数学方法(45747)
- 财(29563)
- 中国(27052)
- 农(26435)
- 地方(25736)
- 学(24694)
- 业经(23882)
- 制(18660)
- 农业(17956)
- 务(17874)
- 财务(17799)
- 财务管理(17765)
- 贸(17464)
- 贸易(17457)
- 理论(17328)
- 环境(17217)
- 企业财务(16972)
- 易(16873)
- 和(16727)
- 技术(16409)
- 融(15547)
- 金融(15545)
- 机构
- 大学(371595)
- 学院(369735)
- 济(156542)
- 经济(153485)
- 管理(148263)
- 理学(129739)
- 理学院(128349)
- 管理学(126061)
- 管理学院(125379)
- 研究(123124)
- 中国(89596)
- 京(76636)
- 科学(75186)
- 财(71069)
- 所(60569)
- 财经(57473)
- 农(56176)
- 中心(55485)
- 研究所(55410)
- 业大(54183)
- 经(52460)
- 江(51519)
- 经济学(48827)
- 北京(47620)
- 范(46972)
- 师范(46522)
- 院(44804)
- 农业(43921)
- 经济学院(43848)
- 财经大学(43171)
- 基金
- 项目(259198)
- 科学(205099)
- 基金(190672)
- 研究(187374)
- 家(165978)
- 国家(164668)
- 科学基金(142705)
- 社会(120684)
- 社会科(114591)
- 社会科学(114563)
- 基金项目(101297)
- 省(100155)
- 自然(93240)
- 自然科(91103)
- 自然科学(91081)
- 自然科学基金(89430)
- 教育(86069)
- 划(84205)
- 资助(78755)
- 编号(74538)
- 成果(59266)
- 部(57713)
- 重点(57631)
- 发(54745)
- 创(53659)
- 课题(50674)
- 国家社会(50240)
- 创新(50163)
- 教育部(50098)
- 科研(49785)
- 期刊
- 济(167049)
- 经济(167049)
- 研究(108786)
- 中国(62890)
- 学报(58059)
- 财(54794)
- 管理(54066)
- 科学(53384)
- 农(49746)
- 大学(44528)
- 学学(42417)
- 教育(34898)
- 农业(34535)
- 技术(32404)
- 融(29943)
- 金融(29943)
- 财经(28801)
- 经济研究(28386)
- 业经(25226)
- 经(24721)
- 问题(21278)
- 技术经济(19010)
- 理论(17349)
- 统计(17235)
- 科技(17071)
- 业(17025)
- 图书(16724)
- 版(16490)
- 商业(16093)
- 现代(16038)
共检索到525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云锋 刘清杰
地区所处经济阶段差异会使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产生异质性,进而影响地区举债压力弹性。从经济阈值效应的独特视角,探究不同经济门槛区间压力波动引起的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变化,利用举债压力弹性解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成因。基于我国283个地级市数据,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从低到高的经济阈值区间下地方政府举债压力弹性翻倍增长,尤其是在第三经济阈值区间,举债规模扩张呈现加速度特征;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刺激作用,只有在第三经济阈值区间才会得以释放;"土地财政"的存在强化了地方政府举债对压力变化的敏感度,并助推了地方政府举债压力的弹性波动。经济处于发达阶段的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敏感度,显著高于处于欠发达阶段的地方政府,因此,高水平的城市举债压力弹性及其潜在的债务风险应成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瑞
通过构建了地方政府举债影响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两者呈正向相关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模型,采用2010-2015年全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工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土地的绝对垄断来经营城市,利用土地抵押融资来大规模举债,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吸引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2)地方政府举债对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投向了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邻近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空间关联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瑞
通过构建了地方政府举债影响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两者呈正向相关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模型,采用2010-2015年全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工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土地的绝对垄断来经营城市,利用土地抵押融资来大规模举债,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吸引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2)地方政府举债对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投向了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邻近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很难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空间关联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云开
本文主要从预算约束和破产机制的视角,解释了地方政府为何会有过度举债倾向。软预算约束很难完全规避,决定了地方政府多少都存在过度举债的倾向,为了尽可能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很多国家便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比如限制举债规模和用途等,以抑制过度举债行为。我国在硬化预算约束等方面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就如何改进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观点或建议,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并不是绝对的;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地方政府破产机制;推动市县级政府发债方式由"代发代还"转变到"自发自还"等。
关键词:
软预算约束 破产机制 地方政府 过度举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尉纲 曾国平
地方政府举债,一旦形成债务风险将引发地方财政支付危机,一方面将会大大限制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地方公共产品的投入,使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难以改善,延缓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支付危机造成的干部职工工资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健 程宇丹
基于中国各省市2010-2016年间的地方性政府债务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了区域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倒U型的,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政府债务/GDP规模超过一定比例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我国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高的地区,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采取针对性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举措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颜建勇
现代经济中,发行国债愈益成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到20世纪末日本的振兴经济计划,以及2008年缘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无不以财政政策为其支柱。本文从李嘉图等价定理出发,阐述国债对人们行为,进而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李嘉图等价 跨时期 预算约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永友 马孝红
如何在经济发展中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下中国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在于判断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是否考虑其偿债能力。因为"是"与"否"将决定不同的债务风险防范策略。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本文选择了最能甄别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特征的2010-2014年举债行为,以城市为样本构造面板数据。为了精准识别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行为特征,还选择了最能体现地方政府主动负债行为的城投债作为因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举债受其偿债能力影响非常显著,偿债能力变化1%,举债规模就会相应变化至少0.1%。不
关键词:
偿债能力 主动负债 举债行为特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国庆
在经济行政学文献中,政府一般是按层次划分的。当今世界任一国家,都是由多级政府组成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经济关系的演进,地方政府的职能表现为极为复杂的历史动态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地方政府时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时而仅仅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派出机构。因此,要全面考察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动机就显得不是那么简单。 公共部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组织,而是由多级政府和个别主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那样:一方面,一切制度都包含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江勇
监管新规出台后,存量项目还款来源悬空将加大金融风险、在建工程面临停工风险将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及经济增速等问题亟待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新规实施效应2017年,财政部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以下简称"50号文")和《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以下简称"87号文"),以规范地方举债行为。总体上,50号文和87号文的实施在多个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一是地方政府通过撤销担保函、修改合同、变更担保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刁伟涛
税收竞争与支出竞争是目前我国被研究较多的两个方面,但对于省级地方政府间的举借债务竞争研究却基本是空白的。通过构建能够综合反映空间距离远近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性的权重矩阵,可以识别出我国30个省份之间举借债务的关联性。然后,进一步利用空间自回归计量模型,研究发现这种关联性主要源于省级地方政府间的举债竞争,且其竞争反应系数显著为正。这一结论为我们认识地方债务的举借动因和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对于在新《预算法》下治理管控地方债务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预算司课题组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丁宏宇 闫峰 李铭章 范甲兵 郭俊清 李振群 陈晨 冯海虹 梁晨瑶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圆圆
在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急速推进过程中,举债建设、负债经营切切实实为城市发展募集了巨量资金,并一度备受地方各级政府推崇。但是,政府举债多少合适、如何规避风险一直是未解的难题,很多学者、专家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为应对这场危机制定4万亿投资计划、并由中央代发2000亿地方债,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政府举债"这一话题:期望地方政府在成功消减金融危机影响同时,多多考虑一下如何花好借来的钱、如何还这笔钱,使城市发展不为负债所累,保有更多后劲。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瑞 齐天翔
本文利用2010~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化配给,压低工业建设用地价格,并将大部分债务收入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招商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杠杆效果,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以债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面临潜在风险、不可持续,应遵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引发的实体经济风险,以及财政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瑞 齐天翔
本文利用2010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化配给,压低工业建设用地价格,并将大部分债务收入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招商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杠杆效果,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以债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面临潜在风险、不可持续,应遵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引发的实体经济风险,以及财政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债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