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5)
2023(15158)
2022(13297)
2021(12195)
2020(10247)
2019(23662)
2018(23288)
2017(45100)
2016(23856)
2015(26935)
2014(26722)
2013(26202)
2012(23934)
2011(21294)
2010(21616)
2009(19768)
2008(18279)
2007(15618)
2006(13672)
2005(11765)
作者
(67113)
(56067)
(55305)
(52816)
(35772)
(26658)
(25245)
(22028)
(21232)
(19601)
(18978)
(18827)
(17550)
(17423)
(17250)
(16929)
(16578)
(16386)
(15838)
(15768)
(13674)
(13660)
(13342)
(12835)
(12565)
(12414)
(12074)
(12003)
(11212)
(10799)
学科
(112906)
经济(112790)
管理(68606)
(63787)
(53609)
企业(53609)
方法(48714)
数学(42364)
数学方法(41839)
中国(25828)
(24984)
地方(24301)
(24103)
业经(22433)
(22354)
农业(16957)
(16227)
贸易(16213)
(16195)
环境(15911)
(15875)
理论(15870)
(15658)
技术(15188)
(15128)
财务(15055)
财务管理(14984)
地方经济(14697)
企业财务(14226)
(13722)
机构
大学(338185)
学院(336199)
(142599)
经济(139771)
管理(136935)
理学(119721)
理学院(118453)
管理学(116395)
管理学院(115791)
研究(110438)
中国(80668)
(70862)
科学(66727)
(62616)
(53744)
财经(51389)
中心(50160)
研究所(48852)
(48545)
业大(48314)
(47061)
(46851)
北京(43876)
经济学(43535)
(43150)
师范(42778)
(40397)
经济学院(39019)
财经大学(38501)
(37922)
基金
项目(235435)
科学(186132)
研究(172531)
基金(172507)
(149866)
国家(148409)
科学基金(128669)
社会(110570)
社会科(104895)
社会科学(104861)
基金项目(91895)
(90905)
自然(83430)
自然科(81440)
自然科学(81421)
自然科学基金(79948)
教育(79071)
(75992)
资助(70909)
编号(69826)
成果(55276)
(52254)
重点(52038)
(49924)
(48764)
课题(46975)
国家社会(45749)
教育部(45522)
创新(45512)
科研(45032)
期刊
(154548)
经济(154548)
研究(100016)
中国(60592)
管理(50273)
学报(50131)
(48044)
科学(47057)
(43236)
大学(38998)
学学(36951)
教育(32580)
技术(30596)
农业(30378)
经济研究(25940)
财经(25197)
(24316)
金融(24316)
业经(23549)
(21593)
问题(19603)
技术经济(17693)
图书(16417)
理论(15971)
科技(15570)
统计(15203)
(15098)
现代(14787)
(14662)
商业(14619)
共检索到483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婧  熊琴琴  
一、引言国家审计对象是国家审计机关直接作用的对象,也称为国家审计客体,它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国家审计审计谁",主要的问题是"国家审计审计什么单位",这是国家审计理论构建不可回避的问题。各国审计法规都对国家审计对象进行了界定,理论界也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国家审计的对象,但由于国家审计对象的界定服从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俊生  
审计问责作为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边界反映着审计机关与国家治理需要之间的功能适配程度,具有动态性、模糊性和相对确定性等特点。现有的人民利益边界观和财政资金边界观,属一维界定,对审计问责的重点和参与治理的范围不能给予必要回应,制约着审计问责的功能输出。高效的国家治理,需要审计问责构建一个由财政性资金维度、公共利益维度所组成的"弥散型"的二维边界区域,以实现问责范围视觉化、问责力度精细化、问责治理协同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俊生  马志娟  
审计问责是国家治理的工具之一,它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实现国家良治。任何实现良治的国家均有一套良好的问责制度作为保障。许多国家的审计法规对审计问责作出了具体规定。国家治理的功能需求与审计问责的供应不足是一对矛盾。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对矛盾,不仅需要扩大问责范围、完善参与机制、拓展问责方式以拓宽审计问责参与国家治理的广度,而且需要强化机制问责、完善绩效问责、构建风险问责以拓展审计问责的深度,同时还需要整合问责资源、创新问责方式、完善问责立法以加大审计问责的力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王素梅  
国家审计从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问责的含义。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国家审计作为政府问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问责的效能日益彰显。同时国家审计的范围随着政府责任的扩充而日益丰富。本文以问责为基础提出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国家审计发展框架,以期对后期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冯均科  
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当国家治理“人本化”成为一种趋势时,国家审计也应将其物化的审计对象予以人格化,进而建立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审计制度。问责政府所赖以形成的政治基础是,政府不论如何强大,它仍然充任一个代理人的角色;政府必须承担起法定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问责政府必须寻求一种权威性的政治支持。从国家审计发展看,问责政府应当是审计制度建设的基本命题;解决这个命题,应当做好组织制度设计、法律制度设计、人事制度设计、作业规则设计和拨款制度设计等工作。在问责政府导向下,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审计体制的调整、审计职责的转变、审计权限的转型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佳燕   宋夏云  
国家审计对象的界定,主要涉及审计对象或客体、审计范围、审计职责和审计任务等核心问题。基于文献梳理、法理分析、理论分析和审计结果公告分析,对国家审计对象展开研究,并得出初步结论:国家审计对象包括所有承担公共责任,行使公共权力的单位和个人,即筹集、管理、分配与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国珍  宋夏云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改革下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制度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检查取证、业绩评价等,同时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及责任追究。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的科学设计可以增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约束,提高审计问责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程博  王莉晴  
本文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角度,分析新时代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目标,阐明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在环境治理中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并提出优化机制的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秀  郑石桥  
沿着国家治理整体构造、问责机制到国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探究国家审计的本质,并解释国家审计差异化的原因。国家治理基本构造可分为四个层次,国家审计本质上属于经济问责,问责对象是政府治理系统中的任务确定及资源配置子系统。在经济问责系统中,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是经济问责信息保障机制,由于各国的国家治理整体构造和问责机制不同,因而出现不同国家的审计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夏丽  许莉  
本文以审计署2004~2012年审计结果公告数据为样本,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及问责范围三个维度实证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问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受托责任"及"国家治理"理论提出了完善审计问责制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维培  
"鉴证"和"问责"是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两项重要职能。国家审计的"鉴证",是对国家账目、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政府财政事项与信息,授权发表的证明意见,是国家审计法定的基本职能;国家审计的"问责",是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监督职能,它通过绩效审计,以及延展而出的项目评估、政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反腐败审计等形式发挥作用。从"鉴证"到"问责"的职能演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一股潮流,反映了各国审计机关渴望参与全球治理的强烈意愿。在全球语境下,中国国家审计应强化鉴证功能,全面启动绩效审计,建立重大项目定期审计评估制度,继续加大审计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形成系统科学的问责机制,提高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溶冰  
利用2003-2010年全国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发现在审计主体之间以及审计对象之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审计机关之间在查出主要问题的查证环节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问责环节存在显著差异,高层级的审计机关问责力度较大,且较少采取内部问责方式。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在查出主要问题的查证环节存在显著差异,国有企业的损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但两者在问责环节不存在显著差异。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查证与问责环节相互脱节的现象,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规制俘获理论的解释,提出在经济责任中防范规制俘获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和秀星  曹严礼  
经济转型发展产生的诸多内外部环境变化,形成新的审计需求,使当前法定的审计对象难以适应。而审计对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审计职能和作用发挥的范围和领域,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针对当前经济转型发展及制度变迁这一审计环境,立足于国家审计的视角,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重新设计了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对象,对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实现审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博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对"三鹿奶粉事件"、"襄汾溃坝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使"问责"又一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这一轮"问责风暴展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问责的范围广,二是问责的力度大,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严肃吏治、建设责任政府的决心。如何理解"问责"很多人认为"问责"就是"追究责任"。其实,这种事后追究责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国新  
当前,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包括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问题,以及社会不公平现象、腐败问题、侵害民生问题、安全事故等诸多问题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隐患。安全、公平、正义正逐步构成了国民核心的价值观,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经受着经济社会进步的考验,民众对政府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成为履行政府责任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履职过程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