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2)
- 2023(17724)
- 2022(15453)
- 2021(14315)
- 2020(12105)
- 2019(27539)
- 2018(27094)
- 2017(52350)
- 2016(28185)
- 2015(31621)
- 2014(31510)
- 2013(30936)
- 2012(28658)
- 2011(25858)
- 2010(25637)
- 2009(23538)
- 2008(22606)
- 2007(19821)
- 2006(17348)
- 2005(15017)
- 学科
- 济(125215)
- 经济(125007)
- 管理(79235)
- 业(73594)
- 企(61417)
- 企业(61417)
- 方法(53861)
- 数学(46188)
- 数学方法(45581)
- 中国(30088)
- 农(30011)
- 学(28883)
- 财(28254)
- 业经(26393)
- 地方(26243)
- 制(20194)
- 农业(20101)
- 理论(19937)
- 和(19330)
- 贸(19164)
- 贸易(19155)
- 易(18516)
- 环境(17966)
- 务(17663)
- 财务(17587)
- 财务管理(17550)
- 技术(16954)
- 企业财务(16698)
- 融(16398)
- 金融(16394)
- 机构
- 大学(403719)
- 学院(401342)
- 济(163342)
- 经济(159917)
- 管理(154838)
- 研究(141124)
- 理学(134688)
- 理学院(133101)
- 管理学(130462)
- 管理学院(129752)
- 中国(102225)
- 科学(89810)
- 京(85713)
- 财(72421)
- 所(72315)
- 农(69897)
- 研究所(66446)
- 中心(62921)
- 业大(62858)
- 财经(58622)
- 江(57910)
- 农业(55135)
- 北京(53734)
- 经(53393)
- 范(53143)
- 师范(52536)
- 院(51404)
- 经济学(49828)
- 州(46554)
- 经济学院(44579)
- 基金
- 项目(280463)
- 科学(219642)
- 基金(203739)
- 研究(199841)
- 家(180043)
- 国家(178575)
- 科学基金(152045)
- 社会(126403)
- 社会科(119058)
- 社会科学(119021)
- 省(109239)
- 基金项目(107792)
- 自然(100789)
- 自然科(98447)
- 自然科学(98416)
- 自然科学基金(96640)
- 划(92987)
- 教育(91793)
- 资助(84469)
- 编号(79975)
- 成果(64224)
- 重点(63623)
- 部(61599)
- 发(60125)
- 创(57754)
- 课题(55395)
- 科研(54466)
- 创新(53987)
- 教育部(52358)
- 计划(52208)
- 期刊
- 济(179034)
- 经济(179034)
- 研究(117088)
- 中国(73571)
- 学报(70405)
- 科学(63081)
- 农(62835)
- 管理(57104)
- 财(54939)
- 大学(52707)
- 学学(49911)
- 农业(43493)
- 教育(42345)
- 技术(34681)
- 融(31676)
- 金融(31676)
- 经济研究(29690)
- 财经(29202)
- 业经(27749)
- 经(25182)
- 问题(22610)
- 业(22053)
- 技术经济(19761)
- 版(19573)
- 图书(19507)
- 科技(19156)
- 业大(18110)
- 理论(17936)
- 统计(17826)
- 资源(17824)
共检索到582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月琴 汪淅锋 朱臻 吕秋菊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危害,全世界不得不去适应气候系统的改变。在概述气候变化和国际社会共同行动的背景下,综述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并着重从经济社会视角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回顾,包括:①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②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决定因素研究;③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研究等。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3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陆霁 吴水荣
林业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的行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尤其重要。减缓与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方面。尽管2001年IPCC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就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但对该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仍相对落后于减缓。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明显,适应气候变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空间或土地利用管理以及改善林区生计消除贫困的角度,系统分析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林业 适应 适应性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怡玥 章永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机制,建立了以面向市场、服务经济为宗旨的现代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结合教育的超前性与实践性,探索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
在全球的职业教育中,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德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举措,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德国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社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
在全球的职业教育中,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德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举措,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德囯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社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宝柱 刘永军
加强对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办学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招生结构与就业结构、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水平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提出了通过政府和学校搭建三个平台来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性 平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晓春 李丹丹
文章在行业收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和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对我国1995~2010年间的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评价指数的冲击及与各指数之间的协调度进行观察,并对我国现阶段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合理性判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宝柱 曹晔 盛子强
加强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专业结构、分科类招生、分区域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对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四点结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发展 适应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仲仁 路庆昌
鉴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我国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事件的适应性规划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首先,总结了国外尤其是美国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研究的现状及其政府规划部门采取的适应性规划和措施。其次,讨论了适应性规划研究的内容和整体框架,概括了国外适应性规划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从理论方法、方案实施和法律规章等方面分析了适应性规划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规划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框架,以引起学术、政府和民间对适应性规划研究的重视,为我国更好地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打下基础。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捷瑜 何坤
本文使用2011—2020年24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造温度偏离度指标,从空调适应性行为视角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居民电力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度上偏将推高居民电力消费,居民购买和使用空调对此贡献约58.7%—78.7%。异质性分析表明,极端温度、相对湿度和收入水平均会强化居民电力消费、空调购买对温度上偏的响应,令空调能耗降低的技术进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空调使用时长对居民电力消费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消费 适应性行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於琍 李克让 陶波 徐明
开展气候变化对植被生产力及分布格局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分析植被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之间适应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以气候与植被关系为基础,采用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时滞性,模拟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过程,以当前气候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植被地理分布实际发生和潜在的转变情况来定量表达植被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间的适应关系,评价植被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1961—1990年),中国植被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总体较好,适应性较差的地方主要为森林—灌丛和草地—荒漠的交界处,植被的地理分布已经有所改变,约占5%;在华东地区森林—灌丛过渡带、内蒙古地区的灌丛—草地过渡带以及青藏高原南部的草地生态系统等对气候的适应性也较差,约占35%,这些地区的植被有退化的倾向,植被的地理分布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中国植被对未来气候变化(IPCC-SRES-A2情景2071-2100)的适应性总体较好,84%的植被变化表现为正向的变化,特别是在西北地区,未来气候条件将有所改善,这些地区的植被覆盖可能会有所提高。植被潜在的变化中约79%的植被可以适应未来的气候,但在青藏高原南部和内蒙古地区及西北的部分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较差,有退化的倾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使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技术和低碳理念的推广,这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项长期而必要的举措。但是全球变暖已经不可逆转,由此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及极端天气现象,如极值温度、干旱、暴雨、强台风等,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近在眼前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城市规划、设计、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在新的国际气候变化框架中,获取和分配适应性资金非常重要。在发展中国家,要实现适应资金分配的透明、高效和公平,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气候变化自然影响、国家的适应能力和执行能力是影响气候变化脆弱性的最主要因素。应按照自然影响和适应能力(表征脆弱性)以及执行力(表征适应性效率)进行分组,建立一系列指标以实现适应性资金分配的透明、高效和公平原则。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影响和适应能力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越是脆弱性国家对适应性资金的要求越强烈,如非洲诸国,这些国家需要适应性援助(包括资金、项目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春雅 刘菲菲
本文采用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稻农洪涝适应性工程措施采用行为,利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稻农会采取适应性工程措施应对洪涝灾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农机排涝和开沟清渠。影响稻农洪涝适应性工程措施采用行为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水平、气候变化感知、家庭兼业程度、亲戚数量等稻农自身因素,还包括地形、土壤、水稻类型及村经济水平、水利设施状况、信息获取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诗一 林伯强
一、中国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近十多年来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备受瞩目的重要领域。这从国内经济学领域顶级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对该领域论文发表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经济研究》从2006年至今累计发表了能源环境及气候变化相关论文共计65篇。仅在2010年与2013年两年,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就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10篇之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