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6)
2023(15533)
2022(13178)
2021(11857)
2020(10364)
2019(23637)
2018(23037)
2017(45650)
2016(24312)
2015(27529)
2014(27378)
2013(27353)
2012(25319)
2011(22663)
2010(22647)
2009(21086)
2008(20583)
2007(18251)
2006(15972)
2005(14150)
作者
(69889)
(58667)
(58653)
(56057)
(37146)
(28162)
(26831)
(22883)
(22148)
(20821)
(20187)
(19688)
(18501)
(18388)
(18371)
(18310)
(17598)
(17423)
(16844)
(16780)
(14619)
(14412)
(14319)
(13443)
(13355)
(13137)
(12824)
(12585)
(11920)
(11490)
学科
(123278)
经济(123173)
管理(69410)
(66799)
(54536)
企业(54536)
方法(53795)
数学(48215)
数学方法(47728)
(30104)
(28091)
中国(26213)
地方(25753)
业经(23860)
(22221)
(21645)
税收(20761)
(20590)
(19184)
贸易(19178)
农业(18855)
(18541)
(18124)
(17768)
财务(17724)
财务管理(17683)
企业财务(16784)
(16270)
地方经济(15970)
环境(15871)
机构
学院(354081)
大学(352980)
(158339)
经济(155504)
管理(138087)
理学(120143)
理学院(118906)
管理学(116960)
研究(116535)
管理学院(116308)
中国(86905)
(73793)
(71470)
科学(69436)
财经(58688)
(57996)
(56117)
中心(53870)
(53262)
(52465)
研究所(52425)
业大(51156)
经济学(50451)
经济学院(45568)
北京(44220)
农业(44152)
财经大学(43486)
(42564)
师范(42112)
(41212)
基金
项目(237111)
科学(188044)
基金(174791)
研究(170948)
(151731)
国家(150560)
科学基金(130547)
社会(111962)
社会科(106530)
社会科学(106500)
基金项目(92471)
(92385)
自然(83914)
自然科(82044)
自然科学(82025)
自然科学基金(80626)
教育(78218)
(76994)
资助(72059)
编号(67798)
成果(54271)
重点(53153)
(53031)
(51713)
(49542)
国家社会(47290)
创新(46405)
教育部(46111)
课题(45807)
科研(45708)
期刊
(170892)
经济(170892)
研究(105379)
中国(61371)
(57674)
学报(53132)
管理(49585)
(49520)
科学(48509)
大学(40349)
学学(38640)
农业(33470)
技术(31408)
经济研究(29507)
财经(29369)
(29196)
金融(29196)
教育(27328)
业经(26138)
(25315)
问题(22435)
统计(19654)
技术经济(19485)
(17729)
(17723)
(17592)
(17378)
商业(16671)
(16258)
决策(16038)
共检索到516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飞  
文章通过梳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增长的脉络,基于对经济波动因素和产业税源视角的计量分析,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基于2000~2009年间的季度数据分析表明,尽管税收收入序列和GDP序列是不协整的,但工业企业缴纳的流转税税额与总税额、利润总额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这说明第二产业税源结构因素对增长的贡献不是特别明显。税收增长中,第二产业结构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如果不改变税制结构和其他因素,未来税收高增长还将持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本文在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经济波动发展和税收平稳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经济波动发展时期保持税收平稳增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经济波动发展下建立保持税收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高黎  聂华林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税收收入增长的强劲势头保持一段时期是没有问题的;税收收入必将进入与GDP增速协调发展的轨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达军  
基于TARCH—M模型和我国1954~2005年的经验数据,本文对波动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在我国,波动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另外,波动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而我国自1978年以来实施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不仅明显提高了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也降低了经济的波动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炳珍  黄漓江  
笔者在Barro的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引入经济波动以反映政府支出规模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利用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79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都产生了负效应,且经济波动比政府支出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更大。因此,政府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泽  
本文在新古典随机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利用长期识别限制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和计量了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不仅引起了我国实际G D P长期趋势的随机变化,而且导致了实际G D P偏离随机趋势的短期波动。不过,与暂时冲击比较起来,生产率冲击的波动效应并不具有实际上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饶晓辉  廖进球  
本文采用递归效用函数形式,使用可分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与跨期替代弹性、主观贴现率三个因素刻画了消费者的偏好结构,而且在消费流的生成过程被假设为AR(1)基础上,运用年度实际人均消费数据,估计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消除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本文的研究表明: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参数取合意数值时,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比较接近于经济增长的福利收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席鹏辉  周波  
重点税源建设是政府财税实践部门的工作重点,这方面的讨论和实证研究却较为少见。本文从经济波动冲击的角度讨论了中国重点税源企业的活动变化,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丰富性和征管便利性有利于经济下行波动时期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目标的实现。实证结果表明,经济下行波动引起重点税源企业的实际税率明显提升,这主要是由于税务部门的实际征管力度增强,与税收优惠政策或企业避税等其他行为无关。进一步的结果表明,为了减少税负上升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地方政府降低了重点税源企业的环境规制水平,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环境治污成本,也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有助于解释中国实际税率和环境规制水平的企业异质性形成的根源,也能够促进对中国政府重点税源建设逻辑的理解。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晓萌  
近年来,我国税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税收超经济增长这一现象备受理论界关注。本文基于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及1994-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和宏观税负的数据,对中国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税收超经济增长进行了解释与分析,并提出了税收协调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鹏飞  
我国近年来税收高速增长既有税收供给方面(主要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又有税收需求方面(如财政政策等)的影响。本文就1994~2003年的税收增长进行了分析,提出主导1994~1997年税收增长与1998~2003年税收增长因素的差别,并运用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方法来验证了模型假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崇明  
税收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总体上是同步增减的。但具体到每一年看来,不同年份情况差异较大,有时二者呈高度相关,有时则并不那么密切,有时甚至是弱相关或呈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影响经济的因素多种多样,它们对税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又各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寒波  李晶  姚兴伍  
一、引言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很多学者关注,EricM.Engen、Jonathan Skinner(1996)提出税收变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宋建军  
199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从1997年起税收增长幅度已经超过经济增长幅度,从而引发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以1994~2004年相关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关系作出基本判断:目前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单新萍  卢洪友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利用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对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分区域看,提高税收分权度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消极作用。其原因并不是税收分权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消极作用,而是不合理的税收分权制度安排,抵消了分权带来的激励效果。因此,要提高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效果,就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权关系,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理顺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明晰各级政府的税权范围;理顺税费关系,规范制度外收入渠道,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