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8)
- 2023(17721)
- 2022(15331)
- 2021(14186)
- 2020(12013)
- 2019(27399)
- 2018(27075)
- 2017(52302)
- 2016(28087)
- 2015(31749)
- 2014(31670)
- 2013(31032)
- 2012(28373)
- 2011(25681)
- 2010(25822)
- 2009(23987)
- 2008(23133)
- 2007(20309)
- 2006(18013)
- 2005(16059)
- 学科
- 济(125777)
- 经济(125614)
- 管理(85850)
- 业(77115)
- 企(65340)
- 企业(65340)
- 方法(52139)
- 数学(45283)
- 数学方法(44664)
- 财(31094)
- 中国(30311)
- 农(29718)
- 学(27018)
- 业经(26739)
- 地方(26699)
- 制(24905)
- 农业(19741)
- 理论(19597)
- 务(19040)
- 财务(18955)
- 贸(18931)
- 贸易(18917)
- 财务管理(18912)
- 环境(18390)
- 和(18359)
- 易(18295)
- 银(18209)
- 银行(18167)
- 企业财务(17928)
- 体(17813)
- 机构
- 大学(402635)
- 学院(399454)
- 济(166028)
- 经济(162482)
- 管理(158125)
- 理学(136415)
- 理学院(134928)
- 研究(132948)
- 管理学(132543)
- 管理学院(131797)
- 中国(99395)
- 京(84452)
- 科学(79716)
- 财(78087)
- 所(65217)
- 财经(61959)
- 中心(61114)
- 江(59420)
- 农(59123)
- 研究所(59004)
- 业大(56582)
- 经(56116)
- 北京(53119)
- 范(52806)
- 师范(52330)
- 经济学(50997)
- 院(48392)
- 州(47541)
- 财经大学(46007)
- 农业(45837)
- 基金
- 项目(270519)
- 科学(213574)
- 研究(199862)
- 基金(197133)
- 家(170399)
- 国家(169005)
- 科学基金(146271)
- 社会(127580)
- 社会科(120926)
- 社会科学(120897)
- 省(104851)
- 基金项目(104097)
- 自然(93871)
- 教育(92511)
- 自然科(91645)
- 自然科学(91624)
- 自然科学基金(89960)
- 划(87767)
- 编号(81225)
- 资助(81044)
- 成果(66455)
- 重点(60309)
- 部(60153)
- 发(57227)
- 创(55889)
- 课题(55723)
- 国家社会(52636)
- 教育部(52403)
- 创新(52226)
- 制(51637)
- 期刊
- 济(187193)
- 经济(187193)
- 研究(122366)
- 中国(75423)
- 财(60882)
- 学报(60285)
- 管理(59904)
- 科学(55781)
- 农(53524)
- 大学(46807)
- 教育(44567)
- 学学(43830)
- 技术(36317)
- 农业(36235)
- 融(35415)
- 金融(35415)
- 财经(31163)
- 经济研究(30020)
- 业经(29002)
- 经(26724)
- 问题(23884)
- 图书(21183)
- 技术经济(20216)
- 理论(19425)
- 版(18057)
- 科技(17970)
- 统计(17853)
- 现代(17667)
- 业(17635)
- 实践(17447)
共检索到59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茂东 李政
文章从公共产品经济理论的视角考察,我国现行高考制度包含着资格因素和价值因素。这两个因素在提供高等教育资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大量的需求者中,运用资格权重高于价值权重的逻辑,选拔出能够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合适人才。同时也存在着难以体现公平和效益等弊端。我们理应从价值付出和资格获取两个层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松
我国异地高考制度演进可理解为一场变迁活动,是制度环境动态变化下制度供需不断调整、新的制度均衡逐渐形成的过程。同时,由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路径依赖双重"锁定",延缓着异地高考制度变迁进程。为此,作为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需承担相应职责,明晰责任划分与边限。总的来看,我国异地高考制度建设的路径创新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制度供给取向,整体和均衡兼顾的制度变革取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制度运行取向。
关键词:
异地高考 制度变迁 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实行多种考试并存的高考制度,有几种全国性的高校入学考试,地方高校和部分国家重点院校有单独的招生考试。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印度顶级高等院校和公立学院的入学考试竞争激烈。虽然印度高考制度较好地保障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教育公平与效率,但是却丧失了全国统一选拔高校生源的诸多便利。
关键词:
印度 高考 教育公平 应试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伍宸 洪成文
"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问题解决的核心要义在于完善、成熟的制度设计。由于"异地高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制度"作为一个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导致"异地高考"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制度风险",本文基于对"制度风险"发生机制的揭示,结合具体实践提出相应规避机制以降低"制度风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以此尽大程度地发挥"异地高考"制度对问题解决的效力。
关键词:
异地高考制度 制度风险 规避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博
自2014年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14个省份。新高考的制度结构为"两依据一参考",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增加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和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物理选考遇冷"等改革难点的出现。通过剖析影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发现,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都有利于持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增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以及选考科目之间的协同性;激励高校和学生发挥选择自主权,加强科目组合、评价标准、选择顺序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学生和高校相互选择的契合性;重点加强省级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考试招生治理能力,推进新高考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功能逐步成型成熟。
关键词:
新高考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选择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蓓佳
高考起源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要,其形态与国家经济社会背景之间存在强关联性。在精英教育社会阶段,高考以知识资本作为精英识别的符号并促成了精英人才从培养选拔到使用的闭环,而且彼时有效的前置性社会分流成就了该阶段高考竞争的有限性。进入大学扩招的大众教育阶段后,高考从致力于选拔精英到服务于大众升学,其功能发生了被动异化,不仅走向了过度竞争、成为绑架基础教育的“紧箍咒”,而且未顾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质,同时还展现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适应,即技能偏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有效的技术型人才再生产,而现行高考的育人框架不适配技术型人才的识别和再生产。构建与现行高考相协同的职教高考制度,可释放出如下动能:适应新变化——以赛道的拓宽成就高考有边界的竞争;定位协同性——作为现行高考科学性的有益补充;打造增长极——制度牵引促进技能型社会的形成。
关键词:
职教高考 高考改革 高职分类考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新波
本文通过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制度变迁理论和作为过渡过程的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新特点及其所展示的新研究视角的比较,指出了西方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当前中国过渡过程中的局限性,国内对市场化进程研究的理论误区,以及中国过渡经济学研究或制度经济学研究可能的拓展空间。
关键词:
过渡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市场化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善学
以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进入全面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新时期。职教高考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新生的制度,是具有类型教育特点的一项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分析研究了职教高考相关政策,探讨了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要求下制度改革应关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提出了以"五性一化"为特点、以六种入学通道为主体、以三项机制为突破点的改革建议,勾绘了职教高考改革路线图。
关键词:
职教高考 考试招生制度 类型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自勤
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通道的高考,对选拔合格新生和促进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调节和导向作用,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高考形式与内容也要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方能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培养需求,这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由张耀萍主编的《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一书,在对大学入学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历史考察、国际比较和改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古今中外大学入学考试形式与内容的发展轨迹,并揭示了其运行规律。本书运用了教育控制、利益博弈、知识和权
关键词:
高考改革 高考形式 高校招生考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中信 周红霞
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变量进行分析,揭示人本资本在交易费用和协调费用约束下的生成过程,利用杨小凯的模型拓展和深化人本资本形成的理论过程,并通过分析最优人本资本形成路径,得出几点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企业人本资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本资本 组织资本 关系资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苟人民
中国是创立考试制度取士的发源地,是考试古国,也是当今世界的考试大国。科举考试1300年,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极其丰富、厚重的考试文化。高考文化,包括价值观、观念、制度、态度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受科举考试文化潜在、深入和广泛的影响,结合着现代性的诸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高考是我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高考改革涉及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和重大民生议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最复杂、最敏感的改革,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近年来,许多人对高考改革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高考改革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或者将高考改革视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为制订好的高考改革方案,高中教育的许多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然而,实际上高考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是社会矛盾和教育竞争的集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小红
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改革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积极探索。基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高考制度的本质,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的本质是以强化职业教育属性特征和类型特色为路径,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技能通道,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选拔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需求—供给”奠定的社会根基、“显性—隐性”催生的外推合力、“历史—未来”激发的内生动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成为发展必然。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应坚持顺应民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将关注人心作为根本遵循、将分步推进作为基本方略、将加强研究作为不竭动力,引领人民对美好的向往、稳健职教高考改革步伐、提高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如何改革现行高考制度、完善高等教育招生体制是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分析现行高考制度所导致的各种教育和社会问题入手。讨论了现行高考制度改革应该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然后。本文基于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基本原则,从高考的考试性质、实施方式以及高等学校的招生机制等方面提出改革当前高考的七条具体的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博
选择性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增加选择性为高考制度发展带来机遇。通过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学生的考试选择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高学生与高校的选择适合度,能够加强专门人才培养;通过在试点省市实施外语等科目一年两考,增加学生的考试机会,能够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同时,增加选择性也为高考利益相关者带来挑战。对于学生,多一种选择多一份不确定性,每种选择都有相应的风险;对于高校,根据专业指定选考科目招生可能会扩大专业间的生源差异,也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中学,实行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探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德育方式还要走较长的路。为推进选择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