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4)
- 2023(16727)
- 2022(14006)
- 2021(12937)
- 2020(11043)
- 2019(25327)
- 2018(24998)
- 2017(47925)
- 2016(25848)
- 2015(29377)
- 2014(29326)
- 2013(28608)
- 2012(26220)
- 2011(23794)
- 2010(23759)
- 2009(21972)
- 2008(21486)
- 2007(19024)
- 2006(16524)
- 2005(14596)
- 学科
- 济(123088)
- 经济(122983)
- 管理(71799)
- 业(68081)
- 企(54886)
- 企业(54886)
- 方法(51871)
- 数学(45849)
- 数学方法(45118)
- 农(31107)
- 中国(28576)
- 地方(27860)
- 学(26686)
- 财(25334)
- 业经(24936)
- 农业(21367)
- 制(19138)
- 理论(18652)
- 贸(18180)
- 贸易(18169)
- 易(17489)
- 和(17433)
- 环境(16851)
- 地方经济(16095)
- 务(15686)
- 财务(15620)
- 财务管理(15578)
- 银(15260)
- 银行(15227)
- 融(15189)
- 机构
- 学院(371019)
- 大学(369889)
- 济(155438)
- 经济(152207)
- 管理(142968)
- 研究(123891)
- 理学(123228)
- 理学院(121807)
- 管理学(119420)
- 管理学院(118708)
- 中国(92773)
- 京(77841)
- 科学(77013)
- 财(67721)
- 所(62009)
- 农(59370)
- 中心(57626)
- 研究所(56608)
- 江(55900)
- 业大(54827)
- 财经(54618)
- 范(49865)
- 经(49408)
- 师范(49397)
- 北京(48738)
- 经济学(48150)
- 农业(46163)
- 院(45417)
- 州(44262)
- 经济学院(43179)
- 基金
- 项目(250618)
- 科学(197671)
- 研究(182437)
- 基金(181165)
- 家(157995)
- 国家(156707)
- 科学基金(134950)
- 社会(115737)
- 社会科(109695)
- 社会科学(109665)
- 省(99136)
- 基金项目(95539)
- 自然(87554)
- 自然科(85369)
- 自然科学(85346)
- 教育(84851)
- 自然科学基金(83775)
- 划(82850)
- 资助(74473)
- 编号(74198)
- 成果(59473)
- 重点(56941)
- 发(54837)
- 部(54657)
- 创(51830)
- 课题(51322)
- 创新(48503)
- 科研(48208)
- 国家社会(47879)
- 教育部(47024)
- 期刊
- 济(173514)
- 经济(173514)
- 研究(106148)
- 中国(67953)
- 学报(57046)
- 科学(53612)
- 财(53573)
- 农(53040)
- 管理(52198)
- 大学(43734)
- 学学(41195)
- 教育(39331)
- 技术(36134)
- 农业(35727)
- 融(29742)
- 金融(29742)
- 业经(28524)
- 经济研究(28088)
- 财经(27054)
- 经(23382)
- 问题(22801)
- 统计(20439)
- 技术经济(19947)
- 业(19195)
- 策(18519)
- 图书(18023)
- 版(17802)
- 资源(17444)
- 商业(16979)
- 决策(16642)
共检索到543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旭峰 吴水荣 王林龙 袁红姗
从经济学视角,以近自然全流域森林经营模式为例,从宏观市场、经营主体、制度安排等3个方面分析了构建现代森林经营模式的驱动因素。友好的产品与要素市场提供了宏观大环境驱动,经营主体企业家精神、自身理性与政策人才禀赋提供了自身驱动;中心管理机制、文化塑造机制、战略解码与监督考核机制提供了制度驱动。分析表明,构建现代森林经营模式,是宏观市场大形势与微观主体积极响应共同驱动的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旭峰 吴水荣 王林龙 袁红姗
从经济学视角,以近自然全流域森林经营模式为例,从宏观市场、经营主体、制度安排等3个方面分析了构建现代森林经营模式的驱动因素。友好的产品与要素市场提供了宏观大环境驱动,经营主体企业家精神、自身理性与政策人才禀赋提供了自身驱动;中心管理机制、文化塑造机制、战略解码与监督考核机制提供了制度驱动。分析表明,构建现代森林经营模式,是宏观市场大形势与微观主体积极响应共同驱动的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邬可义 陈绍志 徐成立 吴水荣
文章对以目标树为构架的人工林全林经营和天然次生林转化的技术体系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并对创新和常规的经营方式的经济与生态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河北木兰林管局对森林经营的探索所产生的科学成果既有针对人工林的以目标树为构架的全林经营作业体系,也有针对天然次生林的培育利用和转化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的示范价值。
关键词:
目标树 全林经营 人工林 次生林 转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袁士云
以原始群落或地带性顶极群落为模板,从反映技术先进性的空间利用程度、物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态势和树种组成以及体现生产可行性的投入与产出等方面提出森林经营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并应用于甘肃省小陇山林区9种不同经营模式。结果表明:天然林采育择伐是最为有效的森林经营模式;在割灌造林模式中带状割灌造林明显优于全面割灌造林;在人工造林中树种选择以华山松为好,日本落叶松最差。本文提出的经营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既能反映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能体现生产上的可行性,不失为一种简洁明了的评价经营模式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经营模式 评价方法 小陇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华 唐敏 王石 王奕人
在国际碳交易体系日渐壮大的带动之下,中国政府也加快了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步伐。作为碳交易项目的一种,碳汇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改善林业融资环境,更能够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分析国内外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模式,并指出碳汇交易市场的构建应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准入标准化原则与交易信息透明原则,并不断完善市场要素。同时,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风险机制及融资机制的共同调节下,建立多项市场保障制度,使碳汇交易市场从制度、经济、生态及文化四方面充分得到保障,从而使整个碳汇市场高效、稳定地运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艳军
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面对森林蓄积量持续减少、木材质量持续下降、经济收入不断下滑的困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创新思想,求取真经,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为经营主导思想,对标世界高端经营技术,积极寻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通过确定目标树和间伐改造等措施,以"流域经营"为载体,留优去劣,极大地促进森林持续发挥生态、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绿色崛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温作民 吴胜 孙萍
将森林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模式,主要是增设"森林资源净值"和"森林环境福利"两个指标,用以反映森林资源和环境的流量,调整国民经济循环账户中的相关项目。同时,利用扩展的国民经济循环矩阵技术,文章建立了基于环境福利的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循环矩阵,它的建立给森林经济—环境关系分析、建模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是一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重要森林经济—环境分析工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戎建涛 何友均
基于目标树经营、粗放经营、无干扰3种经营模式,分析黑龙江省丹清河林场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3种天然次生林的碳贮量变化。结果表明:1)林分碳贮量排序均为目标树经营(162.74~205.85t·hm-2)>无干扰(128.88~150.47 t·hm-2)>粗放经营(107.59~130.57 t·hm-2),且目标树经营与无干扰、粗放经营的碳贮量差异显著(P<0.05);2)林分各层次碳贮量大小依次为土壤层(57.33%~70.38%)、乔木层(28.01%~39.83%)、凋落物层(0.50%~2.69%)、灌木层(0.21%~1.00%)、草本层(0.07%~0.56%);3)...
关键词:
碳贮量 碳含量 森林经营模式 天然次生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励龙昌 孟宪宇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之一是经济政策 .该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结合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分析方法 ,有不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包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方法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 经济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秋丽 Matthias Albert
[目的]分析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来的经营效果,总结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经验。[方法]在明晰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两期(间隔期10年)资源清查数据对比,对德国大面积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的经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期资源清查数据表明,德国采用近自然经营20年后,针叶林如挪威云杉和欧洲赤松的面积显著减少,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持续增加;阔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量约为15 m~3·hm~(-2),针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4 m~3·hm~(-2),挪威云杉是唯一蓄积下降的树种,下降了5 m~3·hm~(-2);近自然度等级变化表明,人工林面积在减少,而近自然森林的面积在增加,甚至符合原始林等级的森林面积也在增加。[结论]实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联邦政府促进和保护森林的政策以及林场主所采用的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也是德国森林每公顷蓄积达到336 m~3的重要原因;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下,德国森林中针阔混交林比例显著增加;将近自然程度不高的人工林经营转化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德国森林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经营成效 德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璐 苏志尧
从探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从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教学管理等角度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森林生态学课程为例,探索实施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将验证性、综合性实验和实习、研究性实习、探索性实习与科技创新项目等有机结合,面向不同目标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建立验证型、综合型、研究型及探索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实践教学 多样化 人才培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中华 倪建伟 许新桥
如何对森林进行科学经营,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文章采用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经营模式评价方法,对小陇山林区典型森林经营模式的林分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天然林经营模式的林分状态特征优于灌木林带状改造模式,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林经营模式的林分状态较差,其中,日本落叶松经营模式在所有模式中最差。结合当前森林经营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建议小陇山林区将锐齿栎天然林结构优化、近自然经营模式与次生林综合培育经营方针相结合,开展森林经营。
关键词:
经营模式 林分状态 评价 小陇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翠玲 余世孝
分析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随林隙发育的动态变化,并对林隙主要树种的更新模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发育时间为10、20、30和40年的序列上,林隙中乔木层优势度最大的物种分别是小叶柿、黄连木、掌叶木和云贵鹅耳枥;灌木层优势种包括贵州悬竹、革叶铁榄、湖北十大功劳和长梗核果木;草本层优势种包括石韦、瓦韦、翠云草和庐山楼梯草;藤本优势种包括鞘柄菝葜、四川清风藤、藤黄檀和圆锥清风藤。非林隙林分的优势种不明显。在林隙发育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的平均相似系数分别为0.31、0.42、0.27和0.32,说明在林隙发育过程中,灌木种类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草本植物则随着林隙环境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逢明 冷慧卿
森林保险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改革内容,已经成为集体林改能否顺利推进、林业发展能否持续的关键。森林保险准公共物品属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对于森林保险这一公共服务的需求差异性导致的"政府失灵",决定了单一地由商业机构或政府来提供森林保险都存在弊端。所以引入PPP模式,在适当的时机建立相对独立的"森林保险计划",探索构建全国森林巨灾/大灾风险准备金支持下的、政府制定规则并进行监管和协助、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络以及风险管理技术经办、按省进行保费统筹的公私合营森林保险模式,有利于解决森林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
森林保险 长效发展机制 PPP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萍 贾利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公共资源,无效的管理将导致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加剧。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对资源产权的正确界定,国家管理与私人管理无法有效地解决森林资源的危机,多样性的参与式社区共管方式是森林资源管理模式的一个新选择。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产权 管理模式 参与式社区共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福利经济学视角下规模经营模式探讨——以安徽省为例
森林资源社区参与式管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李子坝村为例
区域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以长沙市为例
价值实现视域下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运营的经济学诠释
基于ESDA—GIS的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
“碳金融”与园林融合视角下“蚂蚁花园”模式探讨——以蚂蚁森林为例
对农产品“订单+期货”模式的经济学思考——以吉林四平为例
双核结构视角下的区域空间联动模式研究——以兰州—西宁经济区为例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济学思考——以太湖流域为例
森林生态系统历史变迁的经济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