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7)
2023(15645)
2022(13366)
2021(12504)
2020(10692)
2019(24592)
2018(24253)
2017(46375)
2016(25023)
2015(28782)
2014(28786)
2013(27931)
2012(26184)
2011(23526)
2010(23421)
2009(21524)
2008(21181)
2007(19024)
2006(16467)
2005(14422)
作者
(70654)
(59435)
(59211)
(56574)
(37786)
(28718)
(27176)
(23219)
(22610)
(21104)
(20142)
(20034)
(18729)
(18520)
(18410)
(18270)
(18013)
(17580)
(17211)
(17083)
(14826)
(14489)
(14406)
(13719)
(13532)
(13229)
(13084)
(13012)
(12060)
(11764)
学科
(116887)
经济(116701)
管理(71006)
(65451)
(54715)
企业(54715)
方法(50191)
数学(43131)
数学方法(42560)
中国(29963)
(28301)
(26839)
地方(25352)
(24670)
业经(23872)
理论(19289)
农业(18766)
(18529)
(17584)
(17496)
贸易(17486)
(16997)
财务(16942)
财务管理(16899)
(16875)
企业财务(15969)
环境(15261)
(15046)
金融(15042)
技术(15038)
机构
学院(358546)
大学(358273)
(149239)
经济(146066)
管理(136548)
研究(118343)
理学(117862)
理学院(116491)
管理学(114254)
管理学院(113559)
中国(88075)
(74344)
科学(72101)
(67256)
(59112)
(56219)
中心(55733)
财经(54043)
(54034)
研究所(53627)
业大(51434)
(49477)
师范(49012)
(48882)
经济学(46529)
北京(46222)
农业(44173)
(42634)
(42128)
经济学院(41703)
基金
项目(238061)
科学(188362)
研究(175293)
基金(172705)
(149055)
国家(147732)
科学基金(127746)
社会(112552)
社会科(105831)
社会科学(105801)
(93935)
基金项目(91717)
教育(83959)
自然(82051)
自然科(80178)
自然科学(80157)
(78848)
自然科学基金(78700)
编号(72139)
资助(70446)
成果(58218)
重点(53742)
(53494)
(51471)
课题(49942)
(49085)
教育部(46605)
国家社会(45869)
创新(45764)
科研(45660)
期刊
(166580)
经济(166580)
研究(103018)
中国(69129)
学报(55017)
(54576)
(50641)
科学(50259)
管理(49540)
教育(43398)
大学(42203)
学学(39594)
技术(36879)
农业(34265)
(29770)
金融(29770)
财经(27681)
经济研究(26920)
业经(25649)
(23906)
问题(21767)
技术经济(18697)
统计(18312)
图书(17917)
(17814)
(17429)
(16473)
(16376)
理论(15904)
职业(15709)
共检索到529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晓桂  
以职业流动为例,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社会资本在社会流动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以期形成对社会资本的正确认识及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扬长避短和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宜航  张朝阳  
本文着重探讨关系文化背景下的关系社会资本对代际职业阶层流动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我们利用简单的理论模型解构关系社会资本对不同职业阶层的下一代向上流动的影响,并依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数据,采用资源数量和使用倾向两个维度刻画的关系资本,对理论分析进行了经验检验。分析显示,关系社会资本有助于整体社会向上流动,但其对不同模式的向上流动存在差异性影响,对从底层职业向中间阶层或由中间阶层向最高阶层的代际梯次向上流动有明显推进作用,但不利于代际间从底层向最高层的跨越式流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连发  叶初升  
本文使用基于主体建模的方法模拟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对于主体的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扶贫政策干预的效果。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贫困农户在技术采用上的资产门槛效应,发现不同的社会网络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扶贫政策的质量。在动态可变的网络中对于最贫困人口的瞄准在提高总产出和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方面取得最好的结果,而在固定网络中则瞄准于处于技术采用资产门槛边际的主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晖  
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全新视角出发,阐述了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不同阶段的影响,分析了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双重效应及其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社会资本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流动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芳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认知理论,阐述农户社会资本作用于金融机构决策和农户融资行为,继而影响农户有效借贷水平和农户借贷风险的逻辑路径;然后,运用3171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有序Logit模型对逻辑推演的关键节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农村金融市场对社会资本的价值认同虽提升了农户有效借贷水平,却也导致了农户借贷的结构性缺口;第二,农户社会资本、物质财富、户主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农户融资心理具有显著影响;第三,土地资本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信息中介以及担保主体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为此,一是要从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童宏保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虽然对教育经济学的建立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 ,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只是单纯的经济资源要素分析 ,忽视了人作为资源运用的主体的作用。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人的资源运用主体作用 ,并从微观层面为主的分析扩展到宏观层面 ,从群体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社会经济增长 ,把社会心理关系引入分析中。社会财富的增长有社会的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等构成的一切社会资本的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倪娟  赵东辉  施祖麟  
本文引用中华英才网近五年的薪资调查数据,运用成本—收益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明瑟收益率等多个指标,衡量继续接受硕士教育相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较优势;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考研热”的形成不仅是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求职筹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还可能是借助高等教育这样一种“信号机制”,实现“向上流动”的个人理想、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温雪  聂勇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劳动力流动既可以提高农户获得互联网金融借贷的概率,又有助于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金额,从而缓解农户家庭流动性约束。二是劳动力流动可以扩大家庭交际范围和社会网络关系,从而对农户社会资本产生正向的影响。三是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劳动力流动既可以直接促进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可获得性和金额,又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社会资本—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这一中介机制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可获得性和金额产生间接的影响。四是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直接影响和通过社会资本渠道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间接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低资产农户家庭中成立。本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参与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迪利  张薛梅  
信息时代,企业社会资本是把“企业网络”和企业的“效益”连接起来的新的资产品种。本文从社会资本产生的背景,其包含的内涵和构成这些角度出发,来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供需形成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悦  黄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着不同的人群归属于不同的阶层。由于这种占有的不同,使市场在物质生产最大化的同时并不能实现人的自由流动最大化。本文旨在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我国现阶段社会领域中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以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通过研究社会资源在各个阶层间的流动性来判断现阶段我国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是否通畅;以国际标准职业经济地位指数量表(以下简称ISEI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合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和研究我国现阶段社会领域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现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祥松  
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贫富悬殊而引起的不和谐;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而产生的不和谐;农村贫困引起的不和谐;人和自然的不和谐。造成不和谐的原因包括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形成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中体制不完善和法规不健全的体制原因;由贪污腐败及人们利益失衡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所导致的贫富不均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金   钟嘉阳  
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较少的生产要素投入和资源环境成本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从社会资本角度拓展解释经济发展的研究视角,将社会资本与环境效率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分析社会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考察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相比于技术效率,社会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在社会资本与环境效率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相较于成果转化产出,技术开发产出中介效应更强,侧面说明我国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还有待加强;政府治理质量较高的地区更能从社会资本的积累中受益,而缺乏政府管制时,非正式制度的补充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丹  
运用我国各省市区2000~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民间组织密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中西部强于东部,而社会信任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东部强于中西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家章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视角,采用相关社会调查数据,研究了社会资本水平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可以肯定社会资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在社会资本的各个层面表现的并不一致。在仅给定初始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前提下,个人层面信任和企业层面信任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发现个人层面社会网络和社区层面社会网络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向影响;引入控制变量后,社会资本在信任维度仍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社会网络维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但仍旧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建刚  
以往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均指出社会资本具有正面的效应,但对这种效应是怎样取得的并无共识。我们尝试建立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说明社会资本-信任如何产生正的外部性,亦即产生超出个体理性计算之外的利益。我们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个多人互动的环境中,能否达到彼此合作或彼此信任,虽然会受到欺骗者所遭到的惩罚与欺骗利益多少的影响,但主要受到所处环境中具有社会资本者人数比例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社会资本具有正的网络外部性,信任者人数越多,信任者所享受到的利益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