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3)
2023(12152)
2022(10146)
2021(9176)
2020(7759)
2019(17697)
2018(17009)
2017(33845)
2016(17170)
2015(18948)
2014(18534)
2013(18325)
2012(16614)
2011(14755)
2010(14809)
2009(13901)
2008(12068)
2007(10169)
2006(8998)
2005(8107)
作者
(45390)
(38062)
(37876)
(36259)
(24075)
(18166)
(17333)
(14752)
(14736)
(13204)
(13094)
(12733)
(12126)
(11877)
(11837)
(11621)
(11257)
(10922)
(10840)
(10504)
(9492)
(9051)
(8944)
(8821)
(8815)
(8638)
(8129)
(7775)
(7573)
(7413)
学科
(94590)
经济(94526)
管理(49380)
(48164)
(39770)
企业(39770)
方法(37415)
数学(34165)
数学方法(33815)
(26423)
金融(26422)
中国(25617)
(23791)
银行(23777)
地方(23240)
(22973)
(21824)
(19272)
业经(17931)
(17113)
(14504)
(14388)
财务(14347)
财务管理(14319)
地方经济(14017)
企业财务(13707)
农业(13672)
(13172)
贸易(13160)
(12817)
机构
学院(238084)
大学(235995)
(117365)
经济(115472)
管理(94509)
理学(82102)
理学院(81336)
管理学(80133)
管理学院(79687)
研究(78199)
中国(65488)
(52180)
(46305)
财经(42347)
科学(41882)
经济学(39119)
(38616)
中心(38218)
(36295)
经济学院(35149)
(33396)
研究所(32803)
财经大学(31742)
(31587)
业大(30296)
(28429)
北京(28372)
(27069)
师范(26779)
(26620)
基金
项目(161844)
科学(130212)
基金(121669)
研究(119616)
(104027)
国家(103227)
科学基金(91231)
社会(81403)
社会科(77661)
社会科学(77643)
基金项目(64183)
(62329)
自然(56704)
自然科(55467)
自然科学(55457)
自然科学基金(54496)
教育(54180)
(51032)
资助(49736)
编号(46240)
(36742)
重点(36443)
(36327)
成果(35587)
国家社会(35220)
(34390)
教育部(32748)
创新(32313)
人文(32260)
科研(31157)
期刊
(125763)
经济(125763)
研究(73164)
(41123)
中国(39715)
(36047)
金融(36047)
管理(35968)
学报(29599)
科学(29477)
(27552)
大学(24412)
学学(23717)
经济研究(22433)
技术(22291)
财经(22127)
(19157)
业经(17887)
农业(17683)
问题(16125)
教育(14634)
技术经济(13759)
统计(13240)
(12034)
理论(11831)
(11718)
世界(11169)
商业(11023)
国际(10807)
决策(10675)
共检索到352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古越仁  鲁向东  
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言,研究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应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现有金融结构的特征和合理性,提出符合经济增长需要的调整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力军  崔茂中  
本文利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证明:银行虽然将大部分资金贷给了国有企业,但是通过所有制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合法的国有企业改制,和不合法的国有资产流失等形式的资金漏损,使得银行信贷资产从国有企业手中转移到民营企业手中,提高了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拨改贷"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银行贷款的偿还压力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制,而政府出于保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需要也会催促国有企业加快改制。本文的结论为财政、外汇资金补充银行资本金和国有银行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为转轨国家的经济改革次序提供了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冲击下,以广东省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面临迫在眉睫的经济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需要看,外需萎缩已成必然,内需提振有待时日。在中央出台若干宏观总量性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广东省必须在微观结构上寻求突破,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各类产业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永定  
本文既是对以往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也是对今后经济增长的关注;既对前期发展不足中做出了评判,也对当下经济发展提出了近忧和远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鲁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岚  
中国入世之初恰逢全球经济衰退 ,如何摆脱这一不利影响 ,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当前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特点 ,对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鹏  于涛  支俊立  
中国经济已步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即以要素、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高速增长暂告段落,且导致这种经济"新常态"的主因是结构性矛盾,因而,通过改革和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就成为主要的战略选项。接下来通过分析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中国的自身优势——丰富的知识和物质资本积累、国内市场优势,进而得出创新带动的技术进步将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从资本逐利的角度得出,自主创新下的技术进步离不开金融支持,加快我国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以金融发展促进创新,同时以创新带动金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降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却在加速。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2014年该比重达到了48%。显然,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学理角度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向非固定系数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配合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利用动态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非均衡关系及结果,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各产业占比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文强  严明义  
本文从经济结构的约束效应出发,分析了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多维经济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中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在需求会受到经济结构的多重约束,对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周期二者间的相互影响,这在多维结构发生整体性转变或局部突破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在于主动调控会改变产出结构弹性,并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内部传导机制进而引起阶段性的经济波动。本文依此建立了STAR实证模型,并从多维结构约束的角度对经济波动提出了新的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曾莲  郝佳赫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2003~2015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二者交叉项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随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程度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会相应增多,且金融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对政府规模的正向影响。而第三产业比重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将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在实践中,因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代表地区经济及金融水平朝良好方向发展,故我们不能通过抑制两者正向发展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所以要重点坚持"调结构"的举措,在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展第三产业,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得以有效控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郎永清  
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调整究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原因?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转移、资本积累在二元经济增长中的相互关系。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虽然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能导致经济结构的高变换率,因此结构变化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推动经济增长乃至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而人力资本则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是实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从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樊胜根  张晓波  ShermanRobinson  
本文创立一个新的分析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源泉,传统的索洛方法只包括投入与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我们创新地引进结构调整作为第三个增长的源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即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尤其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生产上。我们还发现资本投资在对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的回报率比在城市要高许多,表明在农村地区缺乏投资。另一方由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因此,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对提高整个经济效率将会有决定性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厉以宁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有效益的投资主体)都是企业。制定经济增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把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利益和接受利益约束的主体看待。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投入比例、产出比例及部门内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企业成为利益主体时,既从投入产出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