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5)
2023(15031)
2022(13201)
2021(12155)
2020(10241)
2019(23592)
2018(23230)
2017(45910)
2016(24452)
2015(27435)
2014(27201)
2013(26905)
2012(24532)
2011(21937)
2010(21761)
2009(19967)
2008(19014)
2007(16293)
2006(14425)
2005(12557)
作者
(68095)
(56805)
(56454)
(54115)
(36149)
(27206)
(25694)
(22334)
(21563)
(20052)
(19364)
(19198)
(17930)
(17853)
(17681)
(17321)
(16920)
(16550)
(16170)
(16007)
(13978)
(13826)
(13581)
(13108)
(12816)
(12652)
(12328)
(12217)
(11450)
(10966)
学科
(114609)
经济(114503)
管理(70701)
(64793)
(53948)
企业(53948)
方法(48797)
数学(43047)
数学方法(42522)
(28163)
(25567)
中国(25260)
地方(24484)
(22593)
业经(22453)
(22158)
税收(20715)
(20543)
农业(17482)
(16750)
贸易(16742)
(16595)
(16549)
财务(16479)
财务管理(16449)
(16415)
(16180)
环境(16155)
理论(16108)
企业财务(15594)
机构
大学(343717)
学院(342757)
(145797)
经济(142934)
管理(137742)
理学(120277)
理学院(119011)
管理学(116926)
管理学院(116311)
研究(112632)
中国(82356)
(71272)
(68921)
科学(68084)
(54931)
财经(54854)
中心(50436)
(49888)
研究所(49870)
(49214)
业大(48893)
(48497)
经济学(45036)
北京(44614)
(43247)
师范(42871)
(40987)
财经大学(40829)
经济学院(40427)
(38972)
基金
项目(236842)
科学(187050)
基金(173560)
研究(173494)
(150211)
国家(149023)
科学基金(129377)
社会(111196)
社会科(105494)
社会科学(105466)
基金项目(92281)
(91173)
自然(83704)
自然科(81770)
自然科学(81752)
自然科学基金(80263)
教育(79013)
(76335)
资助(71698)
编号(70562)
成果(56142)
(52306)
重点(52213)
(50357)
(48962)
课题(47107)
国家社会(46125)
创新(45739)
教育部(45493)
科研(45186)
期刊
(157964)
经济(157964)
研究(106564)
中国(56650)
(52100)
学报(51174)
管理(50360)
科学(47086)
(43620)
大学(39283)
学学(37332)
教育(32293)
技术(30729)
农业(30411)
经济研究(26682)
财经(26425)
(25256)
金融(25256)
业经(23720)
(22589)
问题(20198)
技术经济(17968)
理论(16288)
(16185)
(16005)
统计(15603)
图书(15589)
科技(15311)
现代(14899)
(14726)
共检索到495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冰  
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水平高低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税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效率的高低,纳税人的收入和财富受到税收转移效应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水平成负相关关系,过重税负水平制约了经济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又不能把税收简单地一减了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旭佳  
本文采用系统变参数模型,以广东省为例,对其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以小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还是以中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在短期内,税收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有负的促进作用;而在长期,税收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旭伟  张旭强  
我国宏观税负下降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其原因之一,本文从两方面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说明和考察:运用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拉弗曲线从理论上解释;借助统计数据和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宏观税负下降的合理性在于经济增长,提高宏观税负的主张很可能付出经济增长减速的代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林香  汪柱旺  
在剔除了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采用修正后的宏观税负更能准确地描述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则是正向关系,且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有利。近10年来,我国三种宏观税负口径特别是大口径的实际宏观税负都高于最优宏观税负,甚至超出最优宏观税负区间上限。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视角看,我国应适当降低宏观税负,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逐步降低间接税占比,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非税因素的协同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宏伟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主要方式,税负的高低不仅影响社会产品分配比例和结构,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整体赋税水平有利于财政调控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龙  
近年来,研究有关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多,但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却不多。在宋则行先生推导的国民经济增长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税收和政府支出因素的同时,再做出如下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政府只对剩余价值征税;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税收不会改变产品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宏观税负的总体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彦龙  乔倩  
根据2004-2016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产业结构对税负边际效应和最优税负水平的影响,对各地区的最优税负水平进行分析,最后对偏离最优税负水平带来的效率损失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为倒"U"型关系,平均最优税负水平大约为21.6%,产业升级能够提高税负的边际效应和最优税负水平;东部地区的最优税负水平最高,中西部地区的最优税负水平大致相当,并且多数省份的税负水平低于最优税负水平,其中东中部地区的实际税负水平与最优税负水平的差距大致相当,西部地区的差距最小;偏离最优税负水平带来的效率损失基本上一直处于1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的效率损失最大,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小,产业结构差异是造成此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华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借助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从数据的平稳性、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税负提高会严重影响投资,并进而对实际GDP产生负的冲击。这一结论表明我国的税收政策实践与凯恩斯主义原理相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振儒  
本文在回顾有关税收和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并以此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税负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有必要采取措施适当降低当前的宏观税负,并对宏观税负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给予必要的扶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中全  邹俊伟  陈洪宛  
中国最优宏观税负问题一直是财税学界研究的重点。中国财税体制的特殊性给最优宏观税负的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本文将宏观税负的最优目标设定为使经济增长最大化,并按照国际口径对税收收入进行调整,将预算外收入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利用数据包络(DEA)方法求得制度外收入等不可观测变量的估计值。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测算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税负结构,并分析非税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昊  
宏观税负始终是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营改增”、减税降费等针对微观经济主体“减负”的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不断推进,中国宏观税负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变化。本文从宏观税负的动态角度出发,通过使用移动标准差法来测度2002—2019年各省、区、市中口径、小口径宏观税负波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经济增长的考量区分为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增长,进一步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中、小两种口径宏观税负波动性对两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口径宏观税负波动性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增长都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小口径宏观税负波动性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更好地发展,本文认为在未来的税制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宏观税负结构,既要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的规范化管理,也要进一步推进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夏杰长  王新丽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及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以预算内财政收入为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水平低,不能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二、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扭曲了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的资源配置;三、税制结构不仅无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而且有抑制投资的紧缩效应。根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国情,笔者提出建立以效率为中心的宏观税负水平和税制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秋菊  
宏观税负可以反映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静态关系,税收弹性则可以反映二者的动态关系,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将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总量数据为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关系,并从税收弹性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宏观税负的特点及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拴友  
本文在经济增长框架中分析了税收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认为宏观税负与投资和经济增长不是单调关系 ,存在使投资率或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我们通过不同的凹投资函数模型设定 ,估计宏观税负与总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 ,发现投资或经济增长率与宏观税负呈显著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我国的最优宏观税负估计是 1 8— 1 9% ,这与国际上关于最优税率约为 2 0 %的估计基本一致 ,因此宏观税负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若考虑到估计的误差 ,则我国目前1 4%的宏观税负已接近最优区间 ,将宏观税负提高到 2 0 %左右应是一个渐进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