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7)
- 2023(17514)
- 2022(14712)
- 2021(13264)
- 2020(11340)
- 2019(25796)
- 2018(25373)
- 2017(48795)
- 2016(26292)
- 2015(29483)
- 2014(29396)
- 2013(29032)
- 2012(26924)
- 2011(24558)
- 2010(24536)
- 2009(22931)
- 2008(22376)
- 2007(19925)
- 2006(17583)
- 2005(15701)
- 学科
- 济(124513)
- 经济(124393)
- 管理(77723)
- 业(71437)
- 企(58345)
- 企业(58345)
- 方法(53564)
- 数学(47060)
- 数学方法(46532)
- 中国(30555)
- 农(29473)
- 财(28652)
- 学(26924)
- 业经(24832)
- 地方(24072)
- 贸(21770)
- 贸易(21761)
- 环境(21162)
- 易(21135)
- 制(21127)
- 农业(19592)
- 银(18178)
- 银行(18109)
- 和(17838)
- 务(17615)
- 财务(17565)
- 财务管理(17521)
- 融(17520)
- 金融(17517)
- 理论(17313)
- 机构
- 大学(393297)
- 学院(392055)
- 济(168712)
- 经济(165462)
- 管理(149535)
- 研究(132655)
- 理学(129790)
- 理学院(128367)
- 管理学(126154)
- 管理学院(125447)
- 中国(98955)
- 科学(82431)
- 京(81139)
- 财(75877)
- 农(69714)
- 所(67678)
- 研究所(61872)
- 业大(61545)
- 财经(61493)
- 中心(60410)
- 江(56712)
- 经(55778)
- 农业(55540)
- 经济学(53123)
- 北京(50398)
- 范(48743)
- 师范(48119)
- 经济学院(47872)
- 院(47093)
- 财经大学(45604)
- 基金
- 项目(262858)
- 科学(206411)
- 基金(192561)
- 研究(184421)
- 家(170402)
- 国家(169041)
- 科学基金(144088)
- 社会(119505)
- 社会科(113404)
- 社会科学(113371)
- 省(102886)
- 基金项目(101952)
- 自然(94781)
- 自然科(92587)
- 自然科学(92554)
- 自然科学基金(90899)
- 划(86923)
- 教育(84589)
- 资助(78381)
- 编号(72368)
- 重点(59868)
- 部(57935)
- 成果(57627)
- 发(57017)
- 创(54700)
- 科研(51435)
- 创新(51293)
- 国家社会(50201)
- 课题(49621)
- 计划(49613)
- 期刊
- 济(182735)
- 经济(182735)
- 研究(111132)
- 学报(67048)
- 中国(66787)
- 农(61933)
- 科学(59203)
- 财(58346)
- 管理(53955)
- 大学(49772)
- 学学(47628)
- 农业(41699)
- 融(33755)
- 金融(33755)
- 技术(32977)
- 教育(32412)
- 财经(31023)
- 经济研究(30692)
- 业经(28588)
- 经(26759)
- 问题(24486)
- 业(21547)
- 技术经济(20642)
- 统计(20153)
- 贸(19942)
- 版(19073)
- 商业(18686)
- 策(18342)
- 理论(18198)
- 科技(17742)
共检索到564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品杰 黄晨晨
为了实现降低碳排放强度之目的,需要定量分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从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各角度出发,选取了11个可能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因素。首先利用HP滤波对我国1978~2013年进行经济周期划分,基于1978~2013年不同周期的历史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了我国不同经济周期内碳排放强度和各影响因素的综合关联度。根据GM(1,1)模型预测所得的2014~2020年的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我国碳排放强度和各影响因素综合关联度的发展变化。在总结分析不同时期碳排放强度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品杰 解玉文 杨帆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为了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的放矢地制定节能减排政策以实现这个目标,划分不同的经济周期开展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研究。首先从经济、社会、能源三方面选取了8个可能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然后利用两步法(MSAR-OPLS)进行实证分析。通过MSAR模型将中国1978—2019年划分为低速增长期、中速增长期、高速增长期3个经济周期,然后利用OPLS模型得到了中国不同经济周期内碳排放强度和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经济周期内的“碳效应”。在总结分析不同时期碳排放强度关键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品杰 解玉文 杨帆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为了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的放矢地制定节能减排政策以实现这个目标,划分不同的经济周期开展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研究。首先从经济、社会、能源三方面选取了8个可能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然后利用两步法(MSAR-OPLS)进行实证分析。通过MSAR模型将中国1978—2019年划分为低速增长期、中速增长期、高速增长期3个经济周期,然后利用OPLS模型得到了中国不同经济周期内碳排放强度和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经济周期内的“碳效应”。在总结分析不同时期碳排放强度关键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赟玲 尚整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GDP增长率年均达到9%以上,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生和外生因素,通过对1977-2008年我国经济变化趋势与这些因素的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阐述了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中合 祁超
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降低能耗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化效率、能源价格和对外贸易结构对能耗强度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能耗强度影响因素模型,得出在这6个因素中,与能耗强度的关联度由大到小分别是能源价格、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化效率、城镇化水平和对外贸易结构。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了合理制定能源价格,加快产业结构转变,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能耗强度 灰色关联度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兵
日本经济主要存在长度为15.2个季度(3.8年)的短周期波动。交叉谱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内需和外需的关系都非常密切,但受外需引领和影响的程度更为显著。日本经济呈现出了典型的"外需主导型"发展特征。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短期内日本经济走出萧条非常困难。只有通过持续、全面和彻底的结构调整和改革,真正确立"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日本经济才有望走上自律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日本经济周期 内需 外需 交叉谱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吉布斯抽样估算出我国省份经济周期多动态因素模型,考察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省份宏观经济波动的动态特征及全国、地区和省份动态因素对我国省份经济动态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省份经济波动很大程度取决于全国动态因素;与产出和消费动态不同,我国省份经济的投资动态更具特异性和独立性:发达省份更多地体现出省份特性,而欠发达省份则更具特异性和地区性。同时,我国省份经济的这些动态特性与其经济特征存在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省份经济周期 多动态因素模型 吉布斯抽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希丽 张兵 李可爱
影响中国(大陆)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金融开放度、产业结构相似度、财政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政策等。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对1992-2009年中国(大陆)及其贸易伙伴共14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协动性主要受到产业内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政策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卉彤 王妙平
本文对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类型的时空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了11个省区1997-2007年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时序内(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类型都呈现出明显的、一致的阶段性,即1995-2001年的变化不大,2002-2007年的碳排放量急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在造成碳排放量急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的三因素(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中,人均消费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最大,对碳排放量的解释作用最大;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次之。因此,结合"十二...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格局 人口消费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仇冬芳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动力,研究与开发(R&D)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宏观影响因素与同期农业R&D强度灰色关联分析和滞后1期的农业R&D强度灰色关联分析均表明:我国农业GDP和农业FDI与农业R&D强度有很强关联性,我国GDP、人均GDP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农业R&D强度关联性次之,农产品出口和政府投入与农业R&D强度是弱关联;建议不断提高农业GDP、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吸引更多的农业FDI、完善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结构等,以提高我国的农业R&D强度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
农业R&D强度 灰色关联分析法 宏观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佟昕 陈凯 李刚
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决定正确判断和把握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全国和30个省域碳排放与不同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增长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诱因;从省域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是导致大多数省域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诱因;碳排放与能源价格灰色综合关联度都较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形势不同,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性不同,不能采取全国范围内统一的节能减排政策。最后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碳减排策略,据此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特征的低碳对策和建议,以期望能够合理控制影响因素对中国碳排放总量影响。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爽
文章以第三产业为参照,从二阶导数和非对称性等角度对第二产业的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业投资比例大、对政策敏感以及增长方式粗放等原因,其比例的增大会加剧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GDP有着杠杆冲击效应;而通过对第三产业波动的分析发现,由于其投资小、见效快以及就业容纳效应强等原因,第三产业比例的增大对经济波动有着缓和作用。因此要优化我国第二产业的结构,提高工业增长效率,并大力推进我国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努力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和"软扩张"。
关键词:
产业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薇 于翔
利用1991—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有关环境数据和灰色关联改变点算法,搜索出了废气排放总量增长率时间序列中的改变点;利用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废气排放量增长率趋势。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废气排放总量增长率趋势时间序列的改变点位于2001年和2006年,排放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4年,并且制造业废气排放增长率趋势会由暂时性的小幅上升过渡为持续下降,其原因在于环境规制政策的持续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薇 于翔
利用1991—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有关环境数据和灰色关联改变点算法,搜索出了废气排放总量增长率时间序列中的改变点;利用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废气排放量增长率趋势。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废气排放总量增长率趋势时间序列的改变点位于2001年和2006年,排放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4年,并且制造业废气排放增长率趋势会由暂时性的小幅上升过渡为持续下降,其原因在于环境规制政策的持续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瑛
通过建立影响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因子指标体系,包括人力资源、旅游接待、旅游交通、信息服务、资金支持因子和对外开放因子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别对影响新疆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内部系统因子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分析影响新疆旅游发展的主要因子,促进新疆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疆 旅游经济 灰色关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