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4)
2023(14652)
2022(12454)
2021(11561)
2020(9944)
2019(23127)
2018(22987)
2017(44479)
2016(23665)
2015(27157)
2014(27086)
2013(26926)
2012(25134)
2011(22943)
2010(23041)
2009(21733)
2008(21317)
2007(19048)
2006(16869)
2005(15372)
作者
(69392)
(58211)
(58177)
(55433)
(37085)
(28039)
(26583)
(22866)
(22024)
(20643)
(19806)
(19432)
(18557)
(18358)
(18224)
(17977)
(17282)
(17196)
(16824)
(16803)
(14656)
(14264)
(14193)
(13386)
(13293)
(12991)
(12813)
(12437)
(11815)
(11412)
学科
(118736)
经济(118629)
管理(65627)
(61585)
方法(51225)
(49931)
企业(49931)
数学(44991)
数学方法(44511)
中国(29172)
(29022)
贸易(29010)
(28190)
(26969)
(26905)
地方(24072)
(23118)
业经(22203)
(19993)
农业(17334)
(16905)
银行(16865)
(16325)
金融(16322)
(16194)
(16162)
理论(16068)
(15643)
财务(15592)
财务管理(15550)
机构
大学(354861)
学院(353099)
(160238)
经济(157220)
管理(134194)
研究(120275)
理学(115317)
理学院(114091)
管理学(112178)
管理学院(111539)
中国(92246)
(73308)
(72990)
科学(70556)
(60547)
财经(58468)
研究所(54780)
中心(54642)
(54406)
(52982)
(52233)
经济学(51443)
业大(49082)
经济学院(46375)
北京(46127)
(44306)
师范(43874)
财经大学(43268)
(43238)
农业(42911)
基金
项目(227960)
科学(179703)
基金(167435)
研究(165588)
(145481)
国家(144356)
科学基金(123455)
社会(107057)
社会科(101650)
社会科学(101625)
基金项目(87822)
(87340)
自然(78882)
自然科(77016)
自然科学(76994)
教育(75904)
自然科学基金(75600)
(73763)
资助(69660)
编号(66455)
成果(53904)
(51713)
重点(51669)
(49711)
(46784)
课题(45125)
国家社会(45006)
教育部(44630)
科研(44387)
创新(43946)
期刊
(176315)
经济(176315)
研究(106884)
中国(62095)
(56055)
学报(52116)
管理(49204)
科学(48153)
(47992)
大学(39841)
学学(37848)
(32713)
金融(32713)
农业(32306)
技术(31121)
经济研究(30190)
财经(29727)
教育(29413)
业经(26404)
(25662)
(24767)
问题(24548)
国际(20984)
统计(19246)
技术经济(19185)
理论(17332)
商业(17321)
(17014)
(16630)
世界(16587)
共检索到528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庆君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出口贸易波动也在增强。为此,采用增长率直接法、增长率趋势法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并采用协整理论分析我国出口贸易长周期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经历了八次短周期波动、三次中周期波动(其中第三次中周期波动具有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的特征)和两次中长周期波动,目前正处在第二个中长周期波动的扩张期;我国出口贸易的长周期与GDP的长周期具有相似的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田国英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向欧洲、亚洲、美洲扩散蔓延的世界经济衰退,是世界经济第五次长周期的下降长波,将使美国、日本、欧盟的经济增长较长时期处于低迷之中,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增长产生长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有效科学投资、培育规模经济、加强监管、调整结构、制度创新,以应对这次百年一遇的世界经济衰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重要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而周期波动分析是考察和检测服务贸易出口运行态势的重要方法,但相关研究文献几乎还是空白。基于增长率直接法和增长率趋势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短周期、中周期、中长周期波动的识别和分析表明,198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经历了11次短周期波动、3次中周期波动和2次中长周期波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加强服务贸易出口周期波动和服务贸易出口预警方面的理论研究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爽  
文章以第三产业为参照,从二阶导数和非对称性等角度对第二产业的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业投资比例大、对政策敏感以及增长方式粗放等原因,其比例的增大会加剧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GDP有着杠杆冲击效应;而通过对第三产业波动的分析发现,由于其投资小、见效快以及就业容纳效应强等原因,第三产业比例的增大对经济波动有着缓和作用。因此要优化我国第二产业的结构,提高工业增长效率,并大力推进我国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努力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和"软扩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尹元生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物价变动的基本形势,说明宏观价格总水平已触底反弹,价格变动趋于稳定以及分类波动特征和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并以ARCH模型分析了物价波动的"非对称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初睿  张健  葛新权  
研究目标:探析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并挖掘形成原因。研究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周期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处于10年左右中周期长度,整体经济与周期影响因素的特征相似但不完全同步,一定程度存在协同性。总体而言,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存在矛盾和经济周期有潜在波动的可能均源于协同水平的待提升。研究创新: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中微观经济周期及协同性,并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因素的联动性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价值:为提升经济协同性和保障经济运行稳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周期的演变经历了由不同步到逐渐同步及同步性越来越明显的变动过程。这主要源于区域内的贸易联系及对市场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强的事实。面对新形势,双方应当进一步强化经贸交流和合作,以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绛  
本文在分析2005年到2009年度美国经济和我国出口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分析研究了需求、供给、汇率3方面6个因子对出口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市场需求、我国进口、国内原材料价格与我国出口贸易正相关,而国内劳动力成本、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人民币汇率与出口负相关。针对近期出口增速下滑的情况,文章认为应进一步采取措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的同时拓展新兴市场,并稳定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强,龚肖宁  
一要研究一国经济的周期波动趋势,首先要了解和把握该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状况,国民经济的增长状况,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来反映。从国民收入统计(NIS)来看,对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从投入(即要素收入)和需求 (即支出)二个方面进行测算。国民收入统计与投入产出表(I-0表)的关系非常密切;在NIS中的增加值就等于I—0表中的最初要素投入,而NIS中的支出就相当于I-0表中的最终需求部分。所以,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进行测算。下面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为给出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相宁  王利  
本文以2005年7月后人民币持续升值为背景,使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对美、日两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是显著的、消极的,并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基于SITC标准进行分类的出口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如何进一步向具有规避汇率风险优势的出口产业转型、促进内需、向市场提供更有效的金融避险工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