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3)
2023(13823)
2022(11787)
2021(10793)
2020(8854)
2019(20171)
2018(20018)
2017(38230)
2016(20409)
2015(22696)
2014(22849)
2013(22389)
2012(20668)
2011(18591)
2010(18735)
2009(16873)
2008(16086)
2007(14149)
2006(12578)
2005(11442)
作者
(56138)
(46834)
(46696)
(44417)
(29912)
(22331)
(21336)
(18242)
(17940)
(16767)
(16092)
(15762)
(15082)
(14661)
(14481)
(14428)
(13880)
(13510)
(13444)
(13411)
(11838)
(11392)
(11242)
(11023)
(10684)
(10526)
(10265)
(10174)
(9486)
(9102)
学科
(104427)
经济(104337)
管理(55857)
(53223)
(41536)
企业(41536)
方法(37499)
数学(32916)
数学方法(32522)
中国(27572)
地方(27408)
(25328)
业经(21513)
(20786)
农业(17696)
(17406)
地方经济(16376)
(15996)
(15812)
贸易(15800)
(15196)
(14544)
银行(14526)
(14509)
金融(14507)
环境(14388)
(13968)
理论(13748)
(13735)
(13297)
机构
学院(284564)
大学(280269)
(127579)
经济(125101)
管理(107870)
研究(97654)
理学(91654)
理学院(90651)
管理学(89161)
管理学院(88613)
中国(75324)
(58833)
(57283)
科学(55884)
(47937)
中心(45424)
财经(44837)
(44187)
研究所(42745)
(42154)
(40642)
经济学(40062)
(37840)
业大(37695)
师范(37481)
北京(37207)
经济学院(35738)
(35445)
(35261)
财经大学(33038)
基金
项目(183888)
科学(145675)
研究(138992)
基金(132309)
(113598)
国家(112598)
科学基金(97675)
社会(89883)
社会科(85300)
社会科学(85286)
(73107)
基金项目(69393)
教育(64339)
自然(60321)
(60252)
自然科(58928)
自然科学(58916)
自然科学基金(57838)
编号(56947)
资助(54035)
成果(45350)
(45117)
重点(41613)
(40656)
课题(39722)
(38593)
国家社会(37420)
发展(36588)
创新(36075)
(35993)
期刊
(150860)
经济(150860)
研究(89798)
中国(60229)
(45446)
管理(42777)
(39053)
学报(37392)
科学(36537)
教育(33021)
大学(29859)
技术(29189)
(28688)
金融(28688)
学学(28036)
农业(26596)
经济研究(24648)
业经(24202)
财经(22692)
(19739)
问题(19217)
技术经济(15761)
(14610)
统计(13849)
(13701)
世界(13684)
商业(13602)
理论(12937)
图书(12879)
现代(12858)
共检索到443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群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体由一个增长的实现路径向另一个经济实现路径转移的动态化过程。这个过程常常是复杂的、多维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外延和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常常伴随多个经济发展性能的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设计是要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并对其转变程度进行衡量,可从消除贫困、经济增长、群体和谐、政府廉洁高效、生态环境宜人、科技和创新能力强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以加深理论的探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齐经民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伟大社会实践,其中人是行为主体,应以从业人为本,公民要从自己的从业作起,调整职业活动行为,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从业生财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人有责,应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切实考虑从业人利益,建立激励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考核评比与帮助促进的作用,国家进行严格规范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怡  徐奇峰  李谭  
服务经济时代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即将迎来并且无法逾越的一个全新发展阶段。要选择好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对服务经济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本文从理论的视角,系统阐释了服务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服务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为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津  王树文  薛建平  孙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大量增加资本投入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只追求投入的数量,不追求投入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往往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来实现的,要扩大经济产出总量,就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这就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特别热心上项目、铺摊子、扩大建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群  
转变保险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田群一、转变保险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项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二是全生产要素(TFP)生产率的提高。按照常规的说法,靠前者而引起的增长是粗放型增长;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武清奇  
对我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探讨●武清奇实行“两个转变”,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之举和必由之路。经济体制转变是“体制转轨”,是生产关系的改革,是改革战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增长转型”,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发展战略。“体制转轨”是“增长转型”的动力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叶松龄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叶松龄【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科技基础,资产负债,资金分配方式积极推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力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我国在今后十五年发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方针。本文仅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傅晓峰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报告》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及二○一○年远景规划》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其中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全面的,正确认识是中西部地区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的基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表明,这一过程不仅为东部地区发展创造出政策环境,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上新台阶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7年的高速增长,特别是2003—2005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以后,能不能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8%之间,是各方面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此作出了明确、肯定的回答。《建议》提出,2006—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既积极而又稳妥的指标。鉴于“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可达8.8%,如果“十一五”末GDP总量仍按过去设想比2000年翻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淑萍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经济发展新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新目标,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我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及其财税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鸣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的转变孙海鸣一、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要素替代分析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各种类型的结构变动,是增长的衍生物或逻辑结果。虽然,结构变动的优劣,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数量或质量,但是,它不会影响经济增长是财富积累主体来源的基本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