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07)
2023(18516)
2022(15846)
2021(14500)
2020(12036)
2019(27465)
2018(27242)
2017(52482)
2016(28080)
2015(31412)
2014(31427)
2013(31020)
2012(28700)
2011(25944)
2010(25951)
2009(23579)
2008(22591)
2007(19648)
2006(17422)
2005(15343)
作者
(80593)
(67328)
(66657)
(63353)
(42669)
(32049)
(30325)
(26402)
(25627)
(23849)
(22764)
(22666)
(21331)
(21158)
(20760)
(20520)
(19971)
(19510)
(19147)
(19101)
(16732)
(16488)
(16200)
(15472)
(15187)
(14932)
(14723)
(14536)
(13568)
(13240)
学科
(133112)
经济(132988)
管理(79881)
(75669)
(60931)
企业(60931)
方法(52595)
数学(45580)
数学方法(45015)
中国(34267)
(33383)
地方(31731)
业经(28747)
(27147)
(26845)
农业(22949)
环境(21338)
(20884)
贸易(20869)
(20841)
(20136)
(19073)
理论(18940)
技术(18867)
地方经济(18253)
(17919)
(17882)
金融(17878)
银行(17869)
(17175)
机构
大学(400126)
学院(399800)
(169673)
经济(166253)
管理(158186)
研究(138087)
理学(136705)
理学院(135211)
管理学(132877)
管理学院(132169)
中国(101943)
(85124)
科学(83572)
(74133)
(68428)
(62828)
研究所(62270)
中心(61997)
财经(59505)
业大(58376)
(58135)
(54136)
北京(53895)
(53344)
师范(52850)
经济学(51682)
(50444)
农业(48685)
(47104)
经济学院(46272)
基金
项目(273435)
科学(215958)
研究(201111)
基金(198329)
(172251)
国家(170823)
科学基金(147410)
社会(128327)
社会科(121737)
社会科学(121708)
(107027)
基金项目(105161)
自然(94631)
自然科(92415)
自然科学(92396)
教育(91925)
自然科学基金(90703)
(89551)
编号(81559)
资助(81389)
成果(65194)
(61955)
重点(61254)
(60135)
(56801)
课题(56170)
创新(53039)
国家社会(53022)
教育部(51955)
科研(51884)
期刊
(190881)
经济(190881)
研究(120555)
中国(76459)
学报(60014)
管理(59483)
(57299)
科学(56915)
(54876)
大学(46314)
学学(43687)
教育(43569)
农业(39882)
技术(36958)
(34145)
金融(34145)
业经(31374)
经济研究(31120)
财经(29011)
(25050)
问题(24515)
技术经济(20942)
(20105)
图书(19821)
科技(19135)
商业(18638)
理论(18479)
统计(18308)
现代(18158)
(17626)
共检索到592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宛贝  韩梦瑶  唐志鹏  刘卫东  
为了合理界定全球碳排放责任,本文选取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7个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等5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运用回归方程等方法,描述了上述国家碳强度随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比较了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碳强度的国别差异,并分析了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前后相关国家碳强度的变化。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碳强度随着经济水平增长均出现下降的趋势。相比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较低的人均GDP水平达到了碳强度峰值,且其峰值碳强度大小总体来说低于发达国家。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发达国家的碳强度总体高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产业转出国的碳强度大多有所下降,承接国的碳强度整体有所上升。研究结果可以为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虞义华  郑新业  张莉  
利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项计量检验,比较了不同计量模型之后,笔者选取了能够修正面板异相关和自相关的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研究表明,(1)碳强度同人均GDP之间存在"N"形关系。(2)第二产业比重同碳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第二产业比重越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越高。(3)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的情景分析表明,如果产业结构不改变,没有实施另外的政策,经济增长速度本身难以引致碳排放强度的大幅下降,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难以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向英  潘杰义  
单一评价方法适用条件各异,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为克服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AHP法、熵权TOPSIS法、熵权灰色关联投影法对我国30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单一评价,然后构建基于漂移度的组合评价模型,根据相容单一评价结果对我国区域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组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陕西省排名第21名,处于较落后位置,制造业低碳经济的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并从制定经济政策、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重视技术研发四个方面提出促进陕西省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文章基于TOPSIS法,通过CRITIC权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CRITIC权灰色关联TOPSIS法,并将其在空间与时间上应用两次,从而可对面板数据进行短期评价。根据新评价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主要取决于三大地区间的差异,且有扩大趋势;北京、上海稳居前2名,浙江、广东、福建、天津、江苏稳居第3至第7名;贵州、青海数字经济发展进步较大,东北三省排名退步显著;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状态转移较难,跨级状态转移基本不会发生,较低水平状态为贫困陷阱,陷于其中的省份很难靠自身得到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基于配对t检验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理限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文砚  王宗军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对201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评价指标和评价系数进行了属性聚类分析,找出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对核主成分分析法不能判断关键影响因素的问题进行了补充。结果显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蓓华  刘爱东  
文章构建基于PSR概念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志刚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利用引入总体均值截距项的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从2005年至2011年之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步扩大,各省均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刚性需求,这从总体上说明了经济增长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还发现"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东部地区更多是被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中部地区有更多的人自主去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还是不足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种趋势应该会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瑜琦  李秀彬  朱会义  赵宇鸾  
基于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选择浙江、河南和四川3个处于不同经济区位和发展水平下的典型省份,系统分析了3个地区1980—2007年的耕地利用方式、集约度及其内部结构以及耕地产出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种植结构上,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降幅次序为浙江>河南>四川,浙江蔬菜瓜果占地比例增加,而其他2省粮食作物仍占主导地位;劳动集约度持续下降,下降幅度浙江>河南>四川,到2007年形成劳动集约度水平与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呈反比的关系;机械投入表现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正比关系;但经济发达省份在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增产性投入方面未表现出显著优势,其增加幅度次序为河南>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帆  
基于2011~202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又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创新,进而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创新在数字金融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关系作用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认识数字金融的实际价值、推动数字金融发展进而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宏雷  阮俊虎  王莉敏  
根据中国31个省会及直辖市2013年和2014年的人均GDP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据,考量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结果发现:主要城市人均GDP与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表明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跃  郭秋艳  武奔  
文章从碳排放、能源消耗、经济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构建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15个世界主要经济国家作为评价对象,定量分析评价了各个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田宝龙  
利用中国1983—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实证模型,采用较为前沿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有:第一,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整体上呈倒"U"型,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就业规模先下降后上升,但环境污染水平对不同产业的就业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第二,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合理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结构向第二产业集中,导致就业结构的转变不合理;第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规模会逐渐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提高幅度最大,促使就业结构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使得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超  肖挺  
现有文献探讨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时大都忽略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文章以二氧化硫排放量测度环境污染水平,在估算财政分权对污染排放的影响时加入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作为门限变量。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加剧了污染,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作用会减弱。此外,当服务业比重提高时,财政分权对于环境污染的不利影响也将减弱。这意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中央政府给予各省的财政自主权应有所差异。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的省份,中央政府应对其财政自主权有更严格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