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6)
- 2023(18230)
- 2022(15732)
- 2021(14581)
- 2020(12036)
- 2019(27634)
- 2018(27427)
- 2017(53021)
- 2016(28672)
- 2015(32084)
- 2014(32098)
- 2013(31500)
- 2012(29223)
- 2011(26380)
- 2010(26475)
- 2009(24007)
- 2008(23113)
- 2007(20303)
- 2006(18113)
- 2005(15888)
- 学科
- 济(119236)
- 经济(119117)
- 管理(83012)
- 业(79525)
- 企(64434)
- 企业(64434)
- 方法(51125)
- 数学(43737)
- 数学方法(43147)
- 农(33814)
- 中国(33497)
- 财(28664)
- 地方(28531)
- 业经(27288)
- 学(24309)
- 农业(22995)
- 贸(21662)
- 贸易(21648)
- 环境(21131)
- 易(20950)
- 制(20606)
- 理论(19342)
- 和(18758)
- 银(18628)
- 银行(18585)
- 技术(18440)
- 行(17857)
- 融(17766)
- 金融(17764)
- 策(17684)
- 机构
- 学院(403364)
- 大学(401260)
- 济(163203)
- 管理(160737)
- 经济(159675)
- 理学(138526)
- 研究(137020)
- 理学院(136991)
- 管理学(134628)
- 管理学院(133880)
- 中国(102949)
- 京(85737)
- 科学(83717)
- 财(74823)
- 所(67814)
- 农(63819)
- 中心(62314)
- 研究所(61639)
- 江(59779)
- 财经(59427)
- 业大(58415)
- 范(55254)
- 师范(54739)
- 北京(54454)
- 经(54024)
- 院(50503)
- 农业(49490)
- 州(48612)
- 经济学(47933)
- 师范大学(44103)
- 基金
- 项目(273877)
- 科学(216203)
- 研究(202307)
- 基金(198014)
- 家(171742)
- 国家(170270)
- 科学基金(147070)
- 社会(127284)
- 社会科(120658)
- 社会科学(120629)
- 省(107244)
- 基金项目(104881)
- 自然(95422)
- 自然科(93173)
- 自然科学(93153)
- 教育(93070)
- 自然科学基金(91433)
- 划(90102)
- 编号(83269)
- 资助(81920)
- 成果(66760)
- 发(61542)
- 重点(61074)
- 部(60244)
- 课题(57430)
- 创(56584)
- 创新(52695)
- 科研(52094)
- 国家社会(51857)
- 教育部(51786)
- 期刊
- 济(183136)
- 经济(183136)
- 研究(119562)
- 中国(77077)
- 管理(60011)
- 学报(59378)
- 农(57781)
- 科学(57000)
- 财(54904)
- 教育(46749)
- 大学(45839)
- 学学(43028)
- 农业(40198)
- 融(37189)
- 金融(37189)
- 技术(36309)
- 业经(31923)
- 经济研究(28924)
- 财经(27795)
- 经(23786)
- 问题(23450)
- 图书(20917)
- 业(20564)
- 技术经济(19426)
- 商业(19076)
- 理论(18909)
- 科技(18878)
- 资源(18356)
- 现代(18265)
- 贸(17643)
共检索到598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鹏 杨蕾
旅游相关的碳足迹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科学客观地测算旅游碳足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和落实旅游业节能减排的研究基础。基于自下而上的视角,并结合旅游终端消费的特征,首次引入时空差异因子,构建了具有良好开放性的区域旅游碳足迹测算概念模型。实证测算结果表明,2012年我国旅游碳足迹总量约为33.4×109 kg,约占全国碳足迹总量0.387%,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终端旅游碳足迹总量仍将进一步增长。此外,通过NPP数据计算和处理,引入碳排放压力指数表征旅游碳足迹时空差异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旅游碳足迹的排放特征打下基础。最后,从低碳旅游区域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国 廖为明 黄敏 邓荣根
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定量化研究方式之一,其核心是旅游碳足迹的测算。根据已有碳排放模型,文章建立了两大旅游碳足迹模型:综合模型(1)可测算区域时间和空间跨度的旅游碳足迹,而行业模型(4)则能进一步分析各旅游部门的碳足迹。并以江西为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江西省旅游碳足迹总量为379.17万吨~395.83万吨,其中国内旅游碳足迹占95%以上;平均旅游碳足迹54.09千克/人次~56.46千克/人次;旅游六大部门的碳排放比例依次为旅游交通碳足迹占总量的37.84%,购物占15%,住宿占10.28%,餐饮占8.78%,游览占4.73%,娱乐占4.06%;影响旅游碳足迹总体变化的关键因子主要有...
关键词:
终端消费 旅游碳足迹 江西省 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学成 李江风 蒋琴 罗永常
文章对低碳旅游景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进行构建,利用综合概念模型以及计量经济模型对遴选的50组低碳旅游景区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中等低碳旅游景区共有22处,从研究中发现:碳汇项目执行与管理在中等低碳旅游景区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这为更好地开展低碳旅游管理和开发提供合理的管理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培松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之下,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上首次提出"低碳旅游"这一概念,表明了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低碳旅游既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业积极应对气候问题和环境变化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通过对目前低碳旅游研究文献综述发现,我国学者对低碳旅游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探讨低碳旅游的内涵和意义、发展路径及政策调控等,从微观层面出发的研究文献较少,尤其是基于旅游者需求和偏好的角度来研究低碳旅游的更加稀少。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只有旅游者主动参与到低碳旅游活动中去,才有益于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旅游者偏好理论的低碳旅游者偏好影响因...
关键词:
低碳旅游 旅游者偏好 旅游者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小华 卢永忠
文章介绍了低碳旅游的内涵、外延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基于低碳旅游的视角,认为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实现低碳旅游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是腾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了腾冲低碳旅游的实施办法,提出构建低碳旅游示范区,打造低碳景区、创新"低碳旅游产品"的对策。
关键词:
云南腾冲 低碳旅游 发展模式 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儒练 熊山妹 刘叶飙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已经广泛运用到国内旅游研究领域和实践发展中,但在我国低碳旅游研究中尚未得到应有的响应。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低碳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现状,指出需要对现有的利益相关者角色和关系进行调整,真正使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企业、旅游者、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媒体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正确认识其在低碳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在制度制约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共同推动我国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婧 陈国生
湖南发展旅游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而日益突出的能源缺乏也为旅游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低碳旅游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基础,即低排放与高利用。基于游客碳足迹分析之上,对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初探。
关键词:
低碳旅游 碳足迹 循环经济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鹏 杨蕾
交通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旅游碳足迹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旅游交通碳足迹的科学测算是研究旅游产业碳排放,实现低碳出游的基础。文章基于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终端消费的特征,首次引入时空差异因子,构建了具有较好开放性的区域旅游交通碳足迹测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空间分析。测算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旅游交通碳足迹总量约为132.1×108 kg,各省市区碳足迹结构特征差异明显。最后,认为依靠市场机制,增加低碳交通工具的比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和低碳宣传教育将是我国近期出游低碳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旅游交通 碳足迹 测算模型 低碳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戴湘毅 李橙 范文静
近年来博物馆旅游作为独特的专项旅游产品深受广大旅游者的喜爱,我国博物馆数量较多,节能减排任务迫在眉睫。文章首先界定了博物馆、旅游碳足迹的相关概念,然后选取三座建筑规模与年客流量不同的博物馆,从直接、间接与完全三方面构建博物馆旅游能耗与碳足迹估算模型,估算得出,2012年我国每座博物馆旅游能耗与碳足迹均值分别为52.26 TJ与8771.62 t,所有博物馆旅游完全能耗与完全碳足迹分别为187 569.54 TJ与3148.14×104t,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的比例分别为48.73%与51.27%,直接碳足迹与间接碳足迹的平均比例分别为64.43%与35.57%。最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从规划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财 钟林生 成升魁
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依据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通过对比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原则与特点,最后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四大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关主体,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可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勇 江函哲
碳中和战略是我国制定的长期、有效地缓解世界气候恶劣变化的重要举措。2020年9月,习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确定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为2060年,碳中和战略的部署标志着我国正式踏上节能降碳、増汇中和的道路~(1)。碳中和不仅是改善温室效应、调节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低碳旅游 旅游业碳排放 碳中和 提升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笑明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升级,在响应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旅游环境、设施、旅游消费三个方面的低碳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旅游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和一定的实践基础,也必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先锋和亮点。探究低碳旅游观念的转变、低碳旅游激励政策的制定、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旨在推动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低碳 低碳旅游 低碳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东和 赵磊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也成了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对低碳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日渐成为热点。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旅游的非低碳性,对低碳旅游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了旅游的非低碳性,并指出这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指出气候变化和能源约束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外在要求。最后对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指出低碳旅游理念是发展低碳旅游的起点和核心。
关键词:
低碳旅游 旅游的非低碳性 低碳旅游理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存栋 王雪
以碳排放大省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测算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结果可以表明一方面旅游业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朝阳产业,可以大力发展;同时测算也显示内蒙古旅游业还是有一定的能耗和碳排放的,2010年内蒙古旅游业的能源消耗为73.53 PJ,碳排放总量为7.368 Mt,可见还具有一定的节能减排空间。据此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内蒙古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制定旅游低碳认证制度,完善奖惩机制,规范发展低碳旅游;建设旅游低碳实验示范区(点);宣传低碳旅游理念,增强游客环保意识等策略,以期降低内蒙古旅游业碳排放。
关键词:
内蒙古 旅游业 低碳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振家
在对旅游碳足迹的本质与测算方法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文章测算了2010~2014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碳足迹,为新常态下经济带低碳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与经验数据支撑。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带总旅游碳足迹和国内旅游碳足迹都呈不断上升态势,并且辽宁省大连市各主要测算指标都占据了经济带旅游碳足迹相应指标的最大比重。据此提出了依托"互联网+""旅游景区承载力""旅游生态系统安全"等原则宣传低碳理念,开放和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性开发低碳旅游产品与服务,以及重点突出大连市在经济带低碳开发中的核心地位与示范作用等经济带低碳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