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6)
- 2023(17284)
- 2022(14689)
- 2021(13800)
- 2020(11592)
- 2019(26830)
- 2018(26571)
- 2017(51586)
- 2016(27804)
- 2015(31413)
- 2014(31106)
- 2013(30325)
- 2012(27399)
- 2011(24494)
- 2010(24529)
- 2009(22381)
- 2008(22029)
- 2007(19123)
- 2006(16675)
- 2005(14667)
- 学科
- 济(110175)
- 经济(110022)
- 管理(86816)
- 业(80624)
- 企(71058)
- 企业(71058)
- 方法(53435)
- 数学(46869)
- 数学方法(46071)
- 财(32191)
- 农(27935)
- 中国(26851)
- 业经(26523)
- 制(24770)
- 学(21837)
- 务(21439)
- 财务(21345)
- 财务管理(21301)
- 企业财务(20288)
- 地方(19518)
- 理论(19409)
- 农业(18378)
- 贸(17872)
- 贸易(17860)
- 技术(17430)
- 易(17358)
- 体(17115)
- 银(17068)
- 银行(17028)
- 和(16997)
- 机构
- 大学(391682)
- 学院(390070)
- 管理(157639)
- 济(153219)
- 经济(149848)
- 理学(137187)
- 理学院(135729)
- 管理学(133026)
- 管理学院(132292)
- 研究(123002)
- 中国(92580)
- 京(82236)
- 科学(75447)
- 财(74064)
- 所(59905)
- 财经(59194)
- 农(58544)
- 业大(57370)
- 中心(56939)
- 江(56004)
- 研究所(54358)
- 经(53858)
- 北京(51608)
- 范(49654)
- 师范(49179)
- 经济学(46237)
- 农业(45686)
- 州(45322)
- 院(45214)
- 财经大学(44419)
- 基金
- 项目(270209)
- 科学(213684)
- 研究(197615)
- 基金(197405)
- 家(171212)
- 国家(169851)
- 科学基金(147695)
- 社会(124496)
- 社会科(118094)
- 社会科学(118062)
- 省(105280)
- 基金项目(104401)
- 自然(96960)
- 自然科(94761)
- 自然科学(94740)
- 自然科学基金(93014)
- 教育(92322)
- 划(88442)
- 资助(81737)
- 编号(80770)
- 成果(64832)
- 重点(60063)
- 部(59799)
- 创(56437)
- 发(55801)
- 课题(55172)
- 创新(52653)
- 教育部(51902)
- 科研(51786)
- 制(51653)
- 期刊
- 济(163293)
- 经济(163293)
- 研究(112015)
- 中国(72244)
- 学报(59800)
- 财(59404)
- 管理(59222)
- 科学(55215)
- 农(52536)
- 大学(46828)
- 学学(44166)
- 教育(43674)
- 农业(36160)
- 技术(36148)
- 融(33060)
- 金融(33060)
- 财经(29224)
- 业经(27089)
- 经济研究(25796)
- 经(24830)
- 问题(20905)
- 理论(18812)
- 技术经济(18704)
- 图书(18598)
- 业(18456)
- 科技(18318)
- 版(18287)
- 统计(18122)
- 财会(17145)
- 实践(17090)
共检索到558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孟晖 白宏坤 宋大为 王江波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不同性质的股权,发挥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相对比较优势,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基于终极控制权理论,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权的配置模式问题的研究发现:可以采用金字塔、交叉持股、优先股或特殊管理股等多样化的形式,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权配置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国有资本的收益和安全;国有主导模式和非国有主导模式是两种主要的国有资本配置模式,具有不同的治理问题和治理对策;强化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国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汉民 齐宇 解晓晴
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中企业控制权安排的难题,利用我国央属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行业分类的前提下,通过研究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论证了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等配置的逻辑合理性。研究发现,降低前五大股东中国有股占比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但过多提高非国有股占比不会提高企业绩效;提高非国有董事占比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但过多减少国有董事占比不会提高企业绩效;相比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国有股占比和非国有股占比的最优区间,并提出了在不改变国有控股地位的前提下,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困局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鑫 周春红 宋荣娟 董瑞锋
以分类改革下的"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相关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国有终极控股的股权安排与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性股权结构(CS)中,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会抑制其掏空行为;在控制性少数股权结构(CMS)中,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对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影响会因国有终极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方式而产生差异。当采取掏空行为时,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不一定会影响国有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当采取援助行为时,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广乾 罗新新 刘莉 郑敏娜
以2015—2018年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所有权特征和控制权配置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样本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深度、混合所有制制衡度以及非国有资本控制权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均最大,且东部地区样本公司混合所有制制衡度的临界值为0.4636,也大于全样本和非东部地区子样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伟 张奕敏
企业股东出资类型及所占股权比例的不同导致公司股权结构也不同,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点,控制权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体现。混合所有制公司自身的所有制性质确定了其股权治理与控制权结构与其他类型公司有诸多不同点,且会面临潜在的控制权危机。基于此,本文以万科宝能控制权争夺为案例,分析混合所有制公司股权治理和控制权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治理 混合所有制 控制权争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伟 张奕敏
企业股东出资类型及所占股权比例的不同导致公司股权结构也不同,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点,控制权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体现。混合所有制公司自身的所有制性质确定了其股权治理与控制权结构与其他类型公司有诸多不同点,且会面临潜在的控制权危机。基于此,本文以万科宝能控制权争夺为案例,分析混合所有制公司股权治理和控制权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治理 混合所有制 控制权争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美典子 毛世平
从股权控制链视角研究终极控制人的股权结构,可以从根源上厘清实际投资人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并且得出以下结论:终极控制人股权控制结构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终极控制人采用实业公司来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减少,而采用投资公司的数量增多;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政府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最低;第二终极控制人制衡作用有所改善。向民营企业倾斜融资政策、提升政府终极控制人的层级、扁平化股权金字塔均有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美典子 毛世平
从股权控制链视角研究终极控制人的股权结构,可以从根源上厘清实际投资人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并且得出以下结论:终极控制人股权控制结构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终极控制人采用实业公司来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减少,而采用投资公司的数量增多;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政府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最低;第二终极控制人制衡作用有所改善。向民营企业倾斜融资政策、提升政府终极控制人的层级、扁平化股权金字塔均有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云宏 汪茜
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问题是当前中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化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伴随着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民营资本作为第二大股东力量的不断增强,如果不能有效权衡二者之间的股权关系就会直接导致控制权纷争,从而引发治理效率缺失。解决国有股权和民营股权的激励相容问题,需要我们明晰二者之间股权制衡的动因、路径以及形成的最终绩效。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鄂武商"为案例,根据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借鉴股东关系理论,探讨上市公司民营第二大股东对国有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民营参股股东与国有控股股东进行适度控制权争夺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市场化行为,其制衡动因受到股权性质、现...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曙光 冯璐 徐余江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形成多元均衡的公司治理、提升国有企业决策效率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以2013年以来国有股权变动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国有股权与党组织治理同时纳入公司治理框架下进行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国有股权占比与公司治理指数呈U型关系,私营化或国有化程度较深的企业均可达到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党组织治理与国有股权改革存在交互效应,党委会的制度安排可影响国有股变动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效果;党组织治理并不会因国有股权的增减持而被同等幅度地增强或削弱,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灵活权变来提升国有股变动对公司治理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党组织治理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汤吉军 刘仲仪
在市场失灵和国有企业失灵"双重"失灵的背景下,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利用混合所有制的制度优势提高国有企业效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然而,混合所有制并不是完全的,制度的路径依赖和"搭便车"的冲动使国有、私有两种所有制在控制权博弈中,同样存在失灵的风险。本文通过论述混合所有制的内涵、优势和问题,结合单一所有制失灵的原因及影响,在控制权博弈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混合所有制失灵的原因及影响,进而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政府管制举措。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有产权 私有产权 政府管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本文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建立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 :国有股权在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及国有股权比重应该如何调整。以截止 1 998年底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我们首次考虑了股权结构内生性可能 ,以及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过程中面临的逆向选择问题 ,即在上市前业绩较差的公司 ,由于其较差的初始业绩导致较低的可流通股发行额度 ,政府不得不保留更多的国有股 ,从而表现为上市前业绩越差 ,上市时国有股权比重越高的反向关系。给定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独特制度环境 ,我们有以下发现 :( 1 )公司上市后 ,国有股股东有助于改善公司业绩 ;( 2 )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冰石 马忠 夏子航
国有资本管理体系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针对国有集团企业多层级组织结构、多产业板块布局、多业务模块分布的特征,在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基础上,提出国有集团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融入多层级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体系中,设计"分层级、分类别、分阶段"的"股权优化配置的公司治理、资产优化配置的业务合作、灵活变通的经营机制、提高竞争活力为目标"四位一体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模式,以多种形式并举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针对自然垄断业务提出采取在业务子公司层面以特许经营、合资合营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突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红波 张金清 张广婷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行治理结构以及人才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提高国企的资产效率。然而,在国企混改的方案中,控制权如何安排,这是国企和民企都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云南白药的混改结果是云南省国资委和民企新华都共同控制上市公司,云南白药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不再保留国有企业的级别和待遇,其经营活动无需政府行政审批,可建立更市场化的决策和治理机制,公司的管理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最终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管理层三方利益统一。本案例从研究云南白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入手,探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为何要混改、和谁混改、是否转让控制权、如何定价、改革后的绩效等核心问题,并对国企改革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传富 谈坚
本文在控制权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特点的分析,构建了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式,并对当前进行的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控制权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控制权模式 股权分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