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5)
- 2023(16546)
- 2022(14392)
- 2021(13573)
- 2020(11284)
- 2019(26293)
- 2018(26140)
- 2017(50253)
- 2016(27101)
- 2015(30483)
- 2014(30102)
- 2013(29321)
- 2012(26700)
- 2011(23665)
- 2010(23453)
- 2009(21199)
- 2008(20221)
- 2007(17527)
- 2006(14969)
- 2005(12539)
- 学科
- 济(105119)
- 经济(105008)
- 管理(81834)
- 业(78986)
- 企(67295)
- 企业(67295)
- 方法(52162)
- 数学(45282)
- 数学方法(44510)
- 农(28508)
- 中国(26169)
- 财(25080)
- 业经(24718)
- 技术(24010)
- 学(22171)
- 地方(21187)
- 理论(20037)
- 农业(19446)
- 贸(18216)
- 贸易(18203)
- 易(17667)
- 制(17193)
- 和(16988)
- 务(16566)
- 财务(16475)
- 财务管理(16443)
- 环境(15973)
- 企业财务(15503)
- 划(15321)
- 技术管理(14549)
- 机构
- 学院(373019)
- 大学(372856)
- 管理(153670)
- 济(143287)
- 经济(140124)
- 理学(134723)
- 理学院(133287)
- 管理学(130597)
- 管理学院(129914)
- 研究(115847)
- 中国(84770)
- 京(78273)
- 科学(73922)
- 财(62800)
- 农(57255)
- 业大(56790)
- 所(55845)
- 中心(54282)
- 江(53029)
- 财经(51719)
- 研究所(51373)
- 范(49640)
- 师范(49156)
- 北京(48481)
- 经(47227)
- 农业(44825)
- 州(43552)
- 院(42912)
- 经济学(42451)
- 技术(41845)
- 基金
- 项目(266133)
- 科学(210899)
- 研究(194626)
- 基金(192964)
- 家(167707)
- 国家(166318)
- 科学基金(145029)
- 社会(121789)
- 社会科(115366)
- 社会科学(115335)
- 省(105493)
- 基金项目(102965)
- 自然(96076)
- 自然科(93932)
- 自然科学(93913)
- 自然科学基金(92197)
- 教育(91341)
- 划(88231)
- 编号(80040)
- 资助(79318)
- 成果(62830)
- 重点(59099)
- 创(58548)
- 部(58123)
- 发(56062)
- 课题(54566)
- 创新(54083)
- 科研(50825)
- 教育部(50250)
- 大学(50168)
- 期刊
- 济(147847)
- 经济(147847)
- 研究(101367)
- 中国(68707)
- 学报(57067)
- 管理(56373)
- 科学(53682)
- 农(50771)
- 财(47610)
- 教育(46178)
- 大学(44006)
- 学学(41195)
- 技术(37825)
- 农业(35761)
- 业经(25905)
- 融(25591)
- 金融(25591)
- 财经(23851)
- 经济研究(23410)
- 图书(21220)
- 经(20379)
- 科技(20266)
- 技术经济(19716)
- 问题(19324)
- 业(19160)
- 版(17173)
- 理论(16927)
- 统计(16758)
- 资源(16498)
- 现代(16277)
共检索到520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龙 党兴华
鉴于创新活动中组织和惯例之间的互动依赖关系,提出了组织-惯例耦合相依的技术创新网络,从节点负荷、节点容量、子网络内部与子网络间的失效机制入手,构建了相依技术创新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分析不确定干扰下级联失效蔓延的动态演化机制,运用数值仿真探讨了相依模式与关键参数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脆弱性影响,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和惯例节点存在抗干扰能力阈值,小于该阈值会致使相依技术创新网络产生级联崩溃现象;相依网络间耦合强度与抗干扰能力阈值呈近似U型关系,存在最优耦合强度;组织-惯例的对称均匀结构比对称非均匀结构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负荷作用下异配相依模式能够增强相依技术创新网络抵御级联失效的能力;当小于最优耦合强度时,度大失效和随机失效比度小失效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破坏性影响较大,反之,三种不确定干扰方式间的差异性减小。研究结论对提升技术创新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龙 党兴华
鉴于创新活动中组织和惯例之间的互动依赖关系,提出了组织-惯例耦合相依的技术创新网络,从节点负荷、节点容量、子网络内部与子网络间的失效机制入手,构建了相依技术创新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分析不确定干扰下级联失效蔓延的动态演化机制,运用数值仿真探讨了相依模式与关键参数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脆弱性影响,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和惯例节点存在抗干扰能力阈值,小于该阈值会致使相依技术创新网络产生级联崩溃现象;相依网络间耦合强度与抗干扰能力阈值呈近似U型关系,存在最优耦合强度;组织-惯例的对称均匀结构比对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胜君
在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节点的创新能力概念,构建企业创新网络级联失效可靠性模型,并对动荡、动态平衡和萎缩3种类型网络进行仿真实验研究。仿真数据表明:随机攻击节点条件下,动荡网络的节点失效率高于其他两种网络,但在攻击度中心性较高节点时动态平衡网络的节点级联失效率要高于动荡网络;随着度中心性变小,动态平衡网络的节点失效率逐渐低于动荡网络,而萎缩网络的节点失效率则一直处于最低;除此之外,如果攻击流介数中心性节点,动荡网络的创新能力损失率一直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动荡网络的网络综合创新能力最高,但是可靠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可 何桢 王瑞
网络惯例是维系和协调技术创新网络顺畅运转的核心要素,权力和关系承诺作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关键因素,也影响着网络惯例的形成和发展。构建技术创新网络环境下知识权力、结构权力对网络惯例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中国13个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和AMOS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组织成员间关系承诺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权力积极显著影响规范性承诺和工具性承诺,结构权力积极显著影响工具性承诺而对规范性承诺没有影响;知识权力和结构权力积极显著影响网络惯例;规范性承诺和工具性承诺积极显著影响网络惯例;规范性承诺在知识权力与网络惯例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但是在结构权力与网络惯例关系中不具有中介效应...
关键词:
知识权力 结构权力 网络惯例 关系承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景东 朱梦妍
在技术创新网络组织中存在两种治理机制,一种是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正式契约和制度安排,另一种是关系治理等非正式的治理机制。正式的治理机制作为协调手段被网络组织广泛使用,但他们仅仅为网络行为主体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具体指向性使这些正式的协调手段对处于契约之外的众多无法辨识的问题显得无能为力。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是创新网络行为主体重复的交互模式,是一种非正式的治理机制。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1个创新网络41家企业的深入访谈、资料查询和文档查阅,在了解技术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的运作模式和运行状况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过程,探析和归纳出网络惯例具有行为约束、关系规范和知识建构3种治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惯例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具有行为约束、关系规范和知识建构的治理功能,这些惯例在网络组织运行中可以有效指导组织成员的相关行为,促进创新网络中知识在行为主体之间的有效传播和共享,协调组织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网络稳定,还可以推动网络的变革和演变。网络惯例的行为约束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它影响着关系规范功能和知识建构功能,同时关系规范功能也促进惯例的知识建构功能,而创新网络通过知识建构功能促进网络创新知识的搜索引导、收集整理和复制内化,进而影响整个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研究结果弥补了关于网络治理理论研究的一些不足,丰富和拓展了惯例在网络治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中也可以对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的合作行为、关系维护和知识获取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增强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在治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伟 马洁
企业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的选择,因为正确的技术创新选择可以确定企业在未来行业竞争中的地位。本文依据演化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及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的研究成果,结合案例研究对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在企业技术创新选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惯例,组织惯例又与行业惯例相互影响和选择,只有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相匹配时,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才会成为行业技术创新选择。因此,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的匹配性就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成败。
关键词:
组织惯例 行业惯例 技术创新选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龙 党兴华 成泷
为了降低不确定性风险冲击下技术创新网络的脆弱性,分析了内外部不确定性的耦合互动关系,从双元视角探究不确定性联合与平衡对网络脆弱性的影响,以及网络惯例的内在中介机制。结合高科技行业合作网络的样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性联合与平衡是不确定性双元的解构维度,对技术创新网络脆弱性存在正向影响;常规惯例和柔性惯例是网络惯例的根源性划分,对技术创新网络脆弱性存在负向影响;不确定性双元对网络惯例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不确定性联合对常规惯例的负向影响更强,不确定性平衡对柔性惯例的负向影响更强;常规惯例和柔性惯例的中介效能存在权变差异,网络主导企业的常规惯例在不确定性联合与网络脆弱性间的中介作用更强,网络合作企业的柔性惯例在不确定性平衡与网络脆弱性间的中介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技术创新网络脆弱性的削减机制,对提升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素萍
研究了技术创新网络中技术创新的扩散和吸收,分别用传染病模型和香烟模型模拟了技术创新吸收的过程,直观显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今后定量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丽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足够的技术创新支撑。即使有了充足的技术创新,还要进行理性的技术创新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选择很重要。只有极少数的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在行业内和国际上获得竟争优势。本文基于组织惯例视角研究技术创新选择认为组织惯例会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并促使企业作出合理的技术创新选择。从组织惯例的层级、演化和形成分析了对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提出为了减少技术创新选择的风险,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竟争优势,企业应形成以技术创新为主导逻辑的组织惯例,以组织惯例演化促进技术创新和选择,且组织惯例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应与行业惯例和国际惯例相符。
关键词:
组织惯例 技术创新选择 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瑶 党兴华 谢永平
本文基于非契约治理中的核心要素并结合关系动态理论,将网络成员间关系能力界定为关系启动能力、关系发展能力及关系终止能力,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其对网络行为四种类型的影响,同时,引入网络惯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关系启动能力、关系发展能力及关系终止能力对网络中信息获取、机会利用、强连接资源调动及弱连接资源调动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涛 熊伟
文章通过将网络惯例视为一个中间组织形态的休战协议式组织惯例,从理论上解释了不同网络成员组织的代理者们互相依赖的行为是如何最终聚合成一种可重复、可识别的行为模式。新网络惯例模型由共享图式、明示、实行、人工制品及社群五部分内容构成,其中,平等合作型网络惯例是一种以网络成员组织间的平等合作为特征的单一层次水平惯例;而核心企业主导型的网络惯例则是一个包含核心企业战略子惯例与合作组织运营子惯例的双层复合式惯例。根据核心企业在网络惯例施行过程中的战略差异,文章将其进一步细分为赋能式与控制式两类核心企业主导型网络惯例,并通过丰田与苹果所主导的供应链网络惯例对两种核心企业主导型网络惯例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成泷 党兴华 蔡俊亚
以198家企业为数据样本,实证分析创新网络成员间不同组织耦合水平如何促进或阻碍突破式创新。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耦合对网络惯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耦合和网络惯例都与突破式创新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网络惯例在组织耦合与突破式创新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网络惯例的两个分解维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即规范共识与突破式创新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行为默契与突破式创新仅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组织耦合 网络惯例 突破式创新 创新网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首魁 党兴华
从合作结点间关系结构与关系质量出发,构建了基于耦合关系的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绩效分析模型。在对技术创新网络的组织特性以及合作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松散的耦合结构、紧密的耦合政策,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燕 阮平南 李非凡
从任务、学习、合作和风险4个维度提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关键成功因素,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关键成功因素的演化,通过引入现阶段和未来预期两个阶段构建了模糊动态评估模型,并以某大型国有企业的技术中心为例,实证了合作伙伴选择方案。结果表明,网络生成期任务维度权重大,网络成长期关系维度权重大,网络成熟期学习维度权重大。模糊动态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地实现权重变动下的合作伙伴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党兴华 黄继勇
本文对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做出了明确定义,认为它是企业适应动态、发展的经济环境的有效组织形式;以合作创新中的知识资源和创新绩效为出发点,运用自组织方法论对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技术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关键词:
技术创新网络 自组织 组织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