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08)
- 2023(20408)
- 2022(17436)
- 2021(16090)
- 2020(13499)
- 2019(30938)
- 2018(30499)
- 2017(58633)
- 2016(31609)
- 2015(35442)
- 2014(34937)
- 2013(34412)
- 2012(31726)
- 2011(28695)
- 2010(29027)
- 2009(26695)
- 2008(26213)
- 2007(23231)
- 2006(20637)
- 2005(18679)
- 学科
- 济(132145)
- 经济(131977)
- 管理(95092)
- 业(89923)
- 企(75886)
- 企业(75886)
- 方法(54102)
- 数学(45417)
- 数学方法(44758)
- 中国(37379)
- 农(35576)
- 财(33518)
- 业经(31960)
- 地方(30409)
- 制(28162)
- 学(27654)
- 农业(23564)
- 技术(23527)
- 理论(23176)
- 贸(22557)
- 贸易(22536)
- 银(22195)
- 银行(22133)
- 易(21779)
- 融(21341)
- 金融(21337)
- 行(21220)
- 和(20864)
- 环境(20186)
- 务(20168)
- 机构
- 大学(447062)
- 学院(444425)
- 济(180244)
- 经济(176387)
- 管理(174048)
- 研究(152371)
- 理学(149366)
- 理学院(147703)
- 管理学(145059)
- 管理学院(144238)
- 中国(114588)
- 京(96297)
- 科学(91761)
- 财(85990)
- 所(75862)
- 农(70396)
- 中心(68713)
- 研究所(68426)
- 江(67681)
- 财经(67141)
- 业大(64157)
- 北京(61144)
- 经(60964)
- 范(60263)
- 师范(59689)
- 院(55781)
- 农业(54460)
- 经济学(54450)
- 州(54250)
- 财经大学(49871)
- 基金
- 项目(298160)
- 科学(235356)
- 研究(220812)
- 基金(215442)
- 家(186940)
- 国家(185345)
- 科学基金(159757)
- 社会(140011)
- 社会科(132708)
- 社会科学(132678)
- 省(116901)
- 基金项目(113406)
- 自然(102105)
- 教育(101942)
- 自然科(99716)
- 自然科学(99692)
- 自然科学基金(97869)
- 划(97713)
- 编号(89927)
- 资助(88171)
- 成果(73916)
- 重点(66969)
- 发(66129)
- 部(65721)
- 创(63168)
- 课题(62777)
- 创新(58993)
- 国家社会(57624)
- 教育部(56800)
- 制(56391)
- 期刊
- 济(204884)
- 经济(204884)
- 研究(136510)
- 中国(93801)
- 学报(68378)
- 管理(68259)
- 财(66823)
- 农(64930)
- 科学(63743)
- 教育(55290)
- 大学(53253)
- 学学(49658)
- 农业(44354)
- 融(41708)
- 金融(41708)
- 技术(40828)
- 业经(34055)
- 财经(33321)
- 经济研究(32250)
- 经(28658)
- 问题(26500)
- 图书(23460)
- 业(23167)
- 技术经济(21854)
- 科技(21728)
- 理论(20815)
- 版(20492)
- 现代(20083)
- 贸(19822)
- 商业(19731)
共检索到67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江涛 章仁俊
文章在分析现有研究对产业集群现象解释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组织试验的集群触发理论分析框架。分工信息的产生是企业初期模仿集聚的根本原因,企业初期集聚的区域选择和行业选择由组织试验所获初始分工信息的属性决定。因此,通过组织试验获取有效分工信息是产业集群触发的关键,"偶然事件"也是一种自发的组织试验,但人们只是记住了成功的例子,而忽略了组织试验背后更多的没有成功触发产业集群的相似"偶然事件"。组织试验要面临有效分工信息价值与其试验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以上述的逻辑思路出发,运用杨小凯的组织试验成果来建立产业
关键词:
组织试验 产业集群 交易费用 触发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辉龙
企业可以通过抽取"租"的方式把订单转给那些生产效率高于自己的生产者,"租"的存在和产业集群内在的联系网络,使订单总是可以传到那个效率最高的生产者手上,这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绩效。地租作为"租"的最一般形式,对企业选址产生影响,较低的地租有利于集群形成,地租的变动促进了产业的梯度转移。
关键词:
地租 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
[期刊] 预测
[作者]
宋华 刘林艳
近年来,服务外包与采购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和能力理论出发提出,服务外包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维度,即资源类型和资源层级,由此划分为四种需求类型,即组合型被操作性资源、组合型操作性资源、互连型被操作性资源以及互连型操作性资源。不同资源诉求下其服务外包的组织方式也可分为四类,即分散式服务外包、集群式服务外包、内包服务以及获益型服务外包。此外,本文在上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等理论出发,又对各种外包组织方式下其相应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研究的启示在于发包方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配的外包组织方式,同时合作双方还需要把握治理机制的使用,从而形成良好...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影响因素 组织方式 治理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云超 屠兴勇
越轨创新对员工个体价值实现和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如何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触发员工越轨创新,亟待学界给出建设性意见。基于工作特征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构建一个总效应调节模型,旨在解释感知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效果、内在机制和情境约束条件。运用受约束的非线性模型对318份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感知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存在正向影响作用,自我反思在工作复杂性与越轨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我创新期待在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整个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楚宏 吴能全
交易费用理论的经典“企业-市场两分法”无法对中间组织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与企业和市场相比其优势有哪些做出较好的解释,原因就在于这种分析方法仅仅以交易成本作为衡量各种经济组织效率的唯一标准,只注重效率,不注重效益。而经济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并不一定仅仅取决于节约交易成本,还可以从效益优势中获得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因此,要想对中间组织这种目前越来越普遍存在的组织形式进行更透彻的理解,就必须超越经典的“企业-市场两分法”,构建一个既能反映效率、又能反映效益的新的经济组织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中间组织 比较优势 交易成本 激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黄珊蕙 钟栎娜 谢冶凤
"游"和"历"是中国甲骨文时代就分别保有实物记录的古老词素,其"出行"和"时空过程"的基本语义长期保持稳定。由此二词素构成的"游历"一词在历史资料中出现时间也很早,且其基本涵义同样经久不衰。游历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活动形式,反映了人类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所呈现的出行行为及其探索-体验过程。人类奔赴异地进行探索与体验的游历活动,具有丰富的考古和文献记录。文章试图建立游历研究的探索性框架,并概括为:(1)基于大量旅行叙事记录初步整理及语源学分析,提出游历是人类自远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至今的在旅途与目的地的新知探索与异地体验活动这一定义;(2)将郑和-哥伦布大航海、英美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识别为影响游历发展的3个主要节段,并提出工业革命后半段(1770-1841年)是探索性游历转向体验性游历的指示性时期;(3)将各种游历的载体和动机归纳为生拓、生易、生思、生业、生悦5种型式,并发现这些型式之间存在某种层次性;(4)从知识溢出与学科发展角度提出游历发展对地理学和旅游学的重大促进作用,并为现代旅游学的出现提出了溯源性解释;(5)从个体人格发展和全球地缘结构演化角度,重申了游历发展对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地图的重要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泽 徐扬 李玉花 黄莹珊
生产率困境是创新经济学、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和组织科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然而,这方面的文献分散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因而,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以1978年到2018年间的225篇文献为样本,本文系统地考察了生产率困境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方式。首先,本文描述了这方面文献的演进脉络,进而形成了3个不同但是互补的研究视角。然后,从这3个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生产率困境的前因后果。最后,将这3个视角综合起来,我们发展了一个关于生产率困境的综合性的理论框架,系统地揭示了生产率困境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技术范式下,技术发展存在自然和经济的极限,因而,生产率的增长最终会缓慢下来。重要的是,由于效率—创新冲突的存在,企业对生产率的追求使得它们不具有通过颠覆式创新推动技术范式转换的激励。进一步,即使企业具有这种激励,它们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变成了核心粘性,因而失去了颠覆式创新的能力。于是,企业对短期生产率的追求反过来使得它们难以突破生产率增长的极限,进而长期锁定在生产率困境中。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宿辉 陆元亮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引发PPP项目再谈判的主客观原因,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中57份交通运输行业PPP合同为研究样本,从项目前期、建设期、运营期三个阶段分析我国交通运输行业PPP合同中再谈判触发机制,从重大政府失信行为、项目外收入调整、特许经营期调整三方面提出完善再谈判触发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PPP项目 再谈判 交通运输 触发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展凯 刘苏珊
传统的保险市场无法承受巨灾的赔付压力,发行巨灾债券能较好地分散风险,然而目前巨灾债券定价的模型选择和触发机制设计还存在争议。文章基于1989~2017年的广东省台风巨灾历史数据建立了"损失-风速"复合触发定价模型,并利用Gumbel-Copula函数来拟合其联合分布,进而基于均衡定价理论和CIR利率模型得到台风巨灾债券的价格,较好地控制了传统单触发模型中存在的基差风险和道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触发机制下的巨灾债券价格比单触发机制下的债券价格要更稳定,对触发水平和期限变动更敏感。复合触发的水平越低,巨灾发生概率越大,巨灾债券的价格越低。另一方面,随债券期限的增加,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也在增加。"损失-风速"复合触发机制巨灾债券定价模型能够有效降低道德风险,使得巨灾赔付更迅速。
关键词:
巨灾债券定价 复合触发机制 Copula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克 曲祉宁 洪德芳 张超群 李松林 方勇
文章以内生性的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内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网络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络和专业化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规律。模型的结论认为,国家(产业)间的制度效率与竞争强度之间存在着循环效应,而这种循环效应能够决定产业集群的布局和配置,决定各国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并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状态。尤其是,一国技术(经济)系统的制度效率的进步将会增加市场交易的需求,进而扩展产业分工的网络规模;而这又将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产业网络的范围,提升该国在产业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彦志
大学的核心本质是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播。大学的知识可以分为大学组织自身的知识以及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两个部分。通过分析知识的不同类别与不同组织形态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方式与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构建组织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识别不同的大学组织模型的基本特点和存在基础,进而探寻各类不同大学的最佳组织模型。对各类组织模型的分析还发现,知识经济时代下,网络组织模型将逐步成为大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并对大学治理体系的构建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组织模型 知识类别 知识转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黎瑛
一个嵌入医疗体系的完善审计机制,通过发挥其监督、治理和咨询职能,有助于在费用预测、服务绩效评价等环节进行动态预警和跟踪,提高体系的运行成效。此项内容当前尚未纳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者和理论研究者的视野。本文运用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和组织治理理论,建立医疗机构费用遏制和服务绩效评价审计动态治理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相应的审计治理机制,以拓展医疗审计的理论研究范围与方法,并提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志帆
随着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与核心特征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立足"微观-中观-宏观"分析框架,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微观层面,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关键要素成本递减与网络效应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而且有助于改善配置效率,实现"数量-种类-价格"的多元、动态均衡;中观层面,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创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宏观层面,数字经济不仅可以通过丰富要素来源、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和资本深化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和扩散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理论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起
城市化是我国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一条基本贯穿路径。健康的城市化必然是促进城市群的有序发展,以及由其促动的区域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首先利用经典理论对城市群发展演化机制进行分析,构建城市群发展中的产业演化机制及促进土地价格分布变化的机制框架;其次,分析城市群发展的时空变化及其土地资本的集聚特征,揭示城市群土地价格分布演化规律;最后,探索城市群产业布局与土地价格分布耦合关系,构建产业梯度与地价梯度关联分析的逻辑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斌
在世界各国能源外交日益频繁以及国家间能源矛盾和冲突日益显现的今天,如何寻求有效的国际能源合作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在一个合同执行的分析框架下探讨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理论与中国的经验。我们认为,国家间博弈要实现"合作解",这和市场主体交易过程中保证合同得到履行的机理是一样的,它同样可以依托自组织实施的双边声誉机制、多边声誉机制和具有正式制度的第三方机制。在目前国际能源合作的第三方机制缺乏的条件下,中国应改善双边博弈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多边声誉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国际能源合作机制 合同执行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