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3)
- 2023(7344)
- 2022(6229)
- 2021(5964)
- 2020(5056)
- 2019(11730)
- 2018(11472)
- 2017(22251)
- 2016(11393)
- 2015(12670)
- 2014(12212)
- 2013(11734)
- 2012(10375)
- 2011(9125)
- 2010(8528)
- 2009(7337)
- 2008(6564)
- 2007(5131)
- 2006(3891)
- 2005(2942)
- 学科
- 济(46138)
- 经济(46091)
- 管理(36965)
- 业(34154)
- 企(29882)
- 企业(29882)
- 方法(26398)
- 数学(23353)
- 数学方法(23028)
- 财(11713)
- 农(11434)
- 业经(10420)
- 中国(9766)
- 技术(9068)
- 学(8329)
- 务(8052)
- 财务(8021)
- 财务管理(8006)
- 贸(7969)
- 贸易(7966)
- 易(7804)
- 和(7801)
- 农业(7697)
- 企业财务(7628)
- 理论(7540)
- 划(7150)
- 地方(6968)
- 环境(6614)
- 制(6511)
- 技术管理(6157)
- 机构
- 大学(151345)
- 学院(150274)
- 管理(68226)
- 济(62975)
- 经济(61991)
- 理学(60877)
- 理学院(60351)
- 管理学(59432)
- 管理学院(59134)
- 研究(40866)
- 中国(30049)
- 京(28793)
- 财(26779)
- 科学(23801)
- 财经(22897)
- 业大(21449)
- 经(21243)
- 中心(21176)
- 经济学(19581)
- 江(19537)
- 农(19409)
- 范(18463)
- 师范(18246)
- 经济管理(17940)
- 经济学院(17887)
- 商学(17815)
- 财经大学(17698)
- 商学院(17652)
- 所(17022)
- 北京(16416)
- 基金
- 项目(115690)
- 科学(94341)
- 基金(88216)
- 研究(85151)
- 家(75819)
- 国家(75252)
- 科学基金(67589)
- 社会(56921)
- 社会科(54191)
- 社会科学(54179)
- 基金项目(47759)
- 省(44267)
- 自然(44044)
- 自然科(43129)
- 自然科学(43117)
- 自然科学基金(42351)
- 教育(39947)
- 划(37070)
- 资助(34297)
- 编号(34097)
- 部(26476)
- 成果(25646)
- 创(25558)
- 重点(25279)
- 国家社会(24562)
- 创新(23840)
- 教育部(23692)
- 发(23683)
- 人文(23454)
- 科研(22805)
共检索到193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凌 乔晓东
文章介绍组织认知地图的概念,围绕组织认知地图是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展开讨论,并介绍了两种实现模式:一是通过会话交流的方式,得出基于集体映射的组织认知地图;二是通过技术手段构建联合认知地图,将多人的个体认知地图通过计算合成组织认知地图,以使人们对隐性知识共享工具——组织认知地图有更深的认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凌
文章介绍知识管理工具认知地图的概念及其由来,基于人们普遍知晓的狭义认知地图定义了广义认知地图的概念,作出详细说明,介绍广义认知地图的由来、范畴及统一方式,同时也介绍狭义认知地图的由来及定义、方法解析,以及狭义认知地图的优缺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认知地图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延吉
从组织中知识的流动过程出发分析隐性知识的共享 ,观察隐性知识在个人层次和组织层面的共享过程 ,并据此提出隐性知识共享的条件、障碍、方法、工具和保障措施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组织/隐性知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楠楠 侯勤
未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是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知识将成为信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提出将知识地图应用于信息机构,用来促进机构内隐性知识共享;分析了静态知识地图用以显性化和传承专家知识,动态知识地图用以及时共享知识和基础积累;探讨了用于信息机构隐性知识共享的知识地图原型构建和激励环境构建。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知识地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费成 张凌
介绍了认知地图的内涵,探讨了认知地图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三种应用:隐性知识的表达,隐性知识的共享及作为决策支持工具。最后提出了认知地图的应用流程及分析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凌 乔晓东 朱礼军
隐性知识的表达需要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和工具,如隐性知识的隐喻、概念地图、思维导图等。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认知地图是隐性知识表达的有效工具。为在企业中能够推广使用认知地图用于表达企业隐性知识,本文借助认知地图工具拟构建一套通用、实用的隐性知识表达流程。
关键词:
认知地图 隐性知识 表达流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珂 吴价宝
对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组织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是与组织相关的伴随着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流动和交换的复杂行为,一般会受到组织特征的影响。而组织承诺作为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通过对组织承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成正比,持续承诺则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反比关系,且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程度较大。
关键词:
组织承诺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知识流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常洪 张曦
为了研究不同情绪氛围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文章对已有学者提出的创新型组织中隐性知识传播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组织中情绪氛围对隐性知识共享影响模型。进一步运用Netlogo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不同的情绪氛围对隐性知识共享具体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揭示了情绪在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积极情绪氛围和某些消极情绪(如失望、愤恨、悲伤等)氛围下,组织成员都会共享隐性知识,而在某些消极情绪(如生气、愤恨)氛围下,组织成员不会进行隐性知识共享。
关键词:
情绪氛围 隐性知识共享 仿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娱 施琴芬 朱卫未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进行分析,构建学习型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模型,运用Netlogo软件对学习型组织中无私型、中立型、自私型3种类型的隐性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的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认为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共享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促进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系统仿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纪晓丽 王立杰
借鉴已有研究结果,将组织文化分为宗族型、活力型、市场型、层级型4种类型,构建组织文化与隐性知识共享间关系的研究模型,并利用我国重庆市184家企业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对组织文化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宗族型文化、活力型文化对隐性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市场型文化对隐性知识共享有负向影响。最后给出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 组织文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建元 陈劲
隐性知识是意会的和难以模仿的 ,不易被复制或窃取 ,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为了充分发挥企业隐性知识的价值 ,需要将个体和群体拥有的诀窍和经验在全公司范围内共享。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存在很多摩擦和障碍 ,需要良好、开放的组织文化来加以保障。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组织文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登科 李亚平 周荣
隐性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隐性知识共享过程需以社会网络为载体,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分析隐性知识共享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系统研究隐性知识共享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基础因素、激励因素、控制因素、行为因素和目标因素,进而剖析社会心理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双向互动机理,构建基于社会心理的隐性知识共享理论模型,对于从社会心理角度把握隐性知识共享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红
重点探讨隐性知识在行为科学的指导下,依托于个体的隐性知识在挖掘和共享方面的内在行为动因和外部刺激手段,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隐性知识挖掘和分享机制,设计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实现隐性知识的编码和分享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隐性知识的价值。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挖掘 知识共享 行为科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赟
以社会网络结构(网络密度、结构洞与网络桥和网络中心性)与社会网络互动(交流频度、亲密程度、联系强度)为测度指标,探讨培训、完全导师制、虚拟网络式和学习型社区4种不同的共享模式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这种实践性、内隐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共享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高校科研团队 结构洞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芳 瞿静
首先,回顾社交网络和隐性知识共享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分析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并以A咨询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检验"模式"的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对策,如: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创建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网络平台,营造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