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7)
- 2023(12643)
- 2022(11263)
- 2021(10651)
- 2020(8912)
- 2019(20776)
- 2018(20471)
- 2017(40069)
- 2016(21453)
- 2015(24100)
- 2014(23797)
- 2013(23270)
- 2012(20987)
- 2011(18661)
- 2010(18145)
- 2009(16216)
- 2008(15347)
- 2007(12878)
- 2006(10804)
- 2005(8866)
- 学科
- 济(83104)
- 经济(83008)
- 管理(64814)
- 业(60216)
- 企(51274)
- 企业(51274)
- 方法(43679)
- 数学(38146)
- 数学方法(37633)
- 农(21983)
- 财(20952)
- 中国(19214)
- 业经(18819)
- 学(17774)
- 地方(15528)
- 农业(14764)
- 理论(14523)
- 贸(14255)
- 贸易(14248)
- 务(14182)
- 财务(14113)
- 财务管理(14086)
- 易(13838)
- 技术(13810)
- 和(13690)
- 企业财务(13365)
- 环境(13006)
- 制(12967)
- 划(12268)
- 银(10627)
- 机构
- 大学(296209)
- 学院(294213)
- 管理(125229)
- 济(114236)
- 经济(111876)
- 理学(110825)
- 理学院(109689)
- 管理学(107718)
- 管理学院(107195)
- 研究(89791)
- 中国(64871)
- 京(60889)
- 科学(56995)
- 财(49859)
- 业大(45353)
- 农(44628)
- 所(42508)
- 财经(41882)
- 中心(41808)
- 江(39446)
- 研究所(39386)
- 经(38426)
- 范(38120)
- 师范(37735)
- 北京(37296)
- 农业(34982)
- 经济学(33696)
- 院(33384)
- 商学(32417)
- 州(32401)
- 基金
- 项目(216154)
- 科学(171397)
- 基金(158975)
- 研究(157072)
- 家(137835)
- 国家(136720)
- 科学基金(119561)
- 社会(99066)
- 社会科(93868)
- 社会科学(93843)
- 基金项目(85634)
- 省(83917)
- 自然(79672)
- 自然科(77875)
- 自然科学(77857)
- 自然科学基金(76450)
- 教育(72911)
- 划(70650)
- 资助(64932)
- 编号(64162)
- 成果(49731)
- 部(47882)
- 重点(47509)
- 创(45315)
- 发(44628)
- 课题(42469)
- 创新(42170)
- 科研(41842)
- 教育部(41527)
- 大学(40844)
- 期刊
- 济(113732)
- 经济(113732)
- 研究(79050)
- 中国(47094)
- 学报(45796)
- 管理(44421)
- 科学(42799)
- 农(39223)
- 财(37120)
- 大学(35448)
- 学学(33466)
- 教育(30714)
- 农业(27661)
- 技术(26381)
- 业经(20085)
- 财经(19453)
- 融(19165)
- 金融(19165)
- 经济研究(17829)
- 经(16483)
- 图书(15530)
- 问题(15068)
- 科技(14743)
- 理论(14412)
- 技术经济(14037)
- 业(13777)
- 版(13457)
- 实践(13429)
- 践(13429)
- 资源(13403)
共检索到395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冠峰 王亮
从组织认同的角度看,员工对组织认同程度较低时会提出意见,对组织认同程度较高时也会提出意见,但先前的研究并未对此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通过明确各个变量的边界,具体讨论了员工在不同程度的组织认同下沉默与建言行为关系的变化,发现组织认同与员工的行为并非简单的正向或负向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当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程度较低时,员工的沉默行为多于建言行为,且随着员工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提高,其沉默行为逐渐增加,建言行为逐渐减少;当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处于模糊与中立状态时,员工的沉默行为达到最多,建言行为则最少;当员工对组织认同程度比较高时,员工的沉默行为逐渐减少,建言行为逐渐增多,直至其建言行为多于沉默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洪青 彭纪生
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代际视角,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辱虐管理影响员工沉默的中介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对江苏省510名员工的调查发现,辱虐管理对三维沉默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默许沉默、防御沉默、漠视沉默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代际差异调节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默许沉默、漠视沉默间的中介效应,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防御沉默间的中介作用不受代际影响;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影响新生代员工三维沉默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永鑫 沈选伟
本文介绍了组织沉默研究的意义及组织沉默的含义和结构,分析了组织、领导、同事、员工对组织沉默的影响,讨论了组织沉默和招聘的关系,并提出了旨在减少员工组织沉默行为的招聘流程和方法。
关键词:
组织沉默 招聘流程 招聘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孝应 魏顺 顾建平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了组织内社会资本对员工沉默行为的作用机制,以218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心理安全感在组织内社会资本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廖书迪 刘文兴 廖建桥
基于自我概念理论探讨自恋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检验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和控制点的调节作用。通过对74名直接主管和247名员工分阶段和配对调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自恋型领导对基于组织自尊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控制点显著地调节自恋型领导对基于组织自尊的影响;基于组织自尊中介自恋型领导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
关键词:
自恋型领导 沉默行为 组织自尊 控制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静
新入职员工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而员工沉默会阻碍企业的变革与创新。文章阐述了新入职员工沉默的特点,分析了沉默行为背后的原因,旨在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新入职员工 沉默行为 建言行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想 张龙
公开与员工探讨问题、交流想法,不但有利于上级及时了解工作相关问题,而且是表达对员工工作支持的一种方式。这样做有助于增加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员工建言有利于团队和组织效能的提高。不过,由于诸多原因,员工往往保持沉默。鉴于此,本文主张管理者应该通过建言行为鼓励员工打破沉默,积极建言。建言被定义为个体主动与他人公开交流以试图影响组织工作环境的行为。因建言主体存在差异,本文将建言分为员工建言和管理者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雄松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员工的创新性想法和建议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介绍员工建言行为的内涵和发展脉络,探讨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事后效果,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员工建言行为 影响因素 后效 文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段锦云
作为两种代表性的员工自愿性工作行为,建言与沉默的研究一直各行其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其字面意思一样对立相反是本研究拟解答的关键问题。以长三角地区制造类民营和外资企业的350组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诺莫网络视角,本研究从情绪、认知和领导因素的角度,探讨了建言与沉默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建言与沉默是两个独立的构念。在情绪特征上,正性情绪会促进员工建言,而负性情绪既会促进员工建言,更会导致员工沉默;在认知特征上,自我效能感会促使员工建言,心理安全会促进建言且抑制沉默;在领导特征上,领导成员关系与建言正相关。在作用效能上,建言比沉默更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研究结果综合支持了建言与沉默并非对立相反的观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丰瑞 谢芸潞
由于个体、情景、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员工沉默在当今社会现代企业组织中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行为。在商业竞争激励的今天,组织中的员工沉默必然成为影响组织绩效的绊脚石。文章在分析员工沉默行为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减少员工沉默行为的策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段锦云 张倩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黄彩云
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要求组织具有适应性和创新性,此中员工建言的作用日益显著。本研究以角色认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建言角色认同等构念,开发了较高信效度的量表(研究一),并检验了建言角色认同在员工建言行为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二)。研究一通过对27名企业员工的半结构化访谈提取建言角色认同等关键事件,编制建言角色认同等问卷,对167个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总样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并验证了建言角色认同等3个变量的结构和量表;研究二通过对252份配对样本分析发现,自己对建言的看法、感知到的他人对自己建言的期望均对建言角色认同有着正向影响,且建言角色认同中介了两个前因变量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此外,参与式领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洁 宋川
自恋型领导是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领导类型,但其相关研究还有待完善。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构建了自恋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氛围在中间起到的中介作用的理论框架。文章以109份中国情境下的有效问卷数据为样本,运用SPSS和AOM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积极地影响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对员工的抑制性建言行为却有着负面影响,组织氛围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有效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洁 宋川
自恋型领导是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领导类型,但其相关研究还有待完善。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构建了自恋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氛围在中间起到的中介作用的理论框架。文章以109份中国情境下的有效问卷数据为样本,运用SPSS和AOM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积极地影响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对员工的抑制性建言行为却有着负面影响,组织氛围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有效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洁 宋川
自恋型领导是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领导类型,但其相关研究还有待完善。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构建了自恋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氛围在中间起到的中介作用的理论框架。文章以109份中国情境下的有效问卷数据为样本,运用SPSS和AOM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积极地影响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对员工的抑制性建言行为却有着负面影响,组织氛围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有效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建 时勘
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受到组织管理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构念内涵等在各领域的差异,至今未能形成整合研究框架。本文从整合视角出发,聚焦于员工建言行为研究最主要的两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与组织行为学领域,对员工建言研究在两个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对其构念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并从两个领域共同关注的管理者——员工互动角度出发,阐述影响员工建言的前因后果,最后提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框架及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