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3)
- 2023(15649)
- 2022(13636)
- 2021(12918)
- 2020(10841)
- 2019(25176)
- 2018(24845)
- 2017(47326)
- 2016(25861)
- 2015(29289)
- 2014(28983)
- 2013(28465)
- 2012(25803)
- 2011(22968)
- 2010(22902)
- 2009(20642)
- 2008(20345)
- 2007(17625)
- 2006(15404)
- 2005(13225)
- 学科
- 济(97783)
- 经济(97672)
- 管理(85092)
- 业(76552)
- 企(66804)
- 企业(66804)
- 方法(49070)
- 数学(41817)
- 数学方法(41246)
- 财(28748)
- 农(25783)
- 中国(24511)
- 业经(22955)
- 学(21962)
- 理论(19629)
- 务(19035)
- 财务(18948)
- 财务管理(18908)
- 地方(18609)
- 和(18212)
- 制(17992)
- 企业财务(17937)
- 农业(17586)
- 技术(17499)
- 划(16248)
- 贸(16116)
- 贸易(16106)
- 环境(15614)
- 易(15601)
- 策(14139)
- 机构
- 大学(357774)
- 学院(355563)
- 管理(148370)
- 济(134920)
- 经济(131693)
- 理学(128248)
- 理学院(126867)
- 管理学(124600)
- 管理学院(123930)
- 研究(110564)
- 中国(83219)
- 京(75554)
- 科学(70245)
- 财(64710)
- 农(54335)
- 所(54080)
- 业大(52958)
- 江(52011)
- 中心(51810)
- 财经(51546)
- 研究所(49483)
- 范(47200)
- 北京(47097)
- 经(46991)
- 师范(46725)
- 州(42758)
- 农业(42353)
- 院(40684)
- 经济学(39289)
- 财经大学(38689)
- 基金
- 项目(249354)
- 科学(196339)
- 研究(182633)
- 基金(180802)
- 家(156993)
- 国家(155672)
- 科学基金(135125)
- 社会(113615)
- 社会科(107625)
- 社会科学(107594)
- 省(97675)
- 基金项目(96485)
- 自然(89130)
- 自然科(87010)
- 自然科学(86988)
- 教育(85542)
- 自然科学基金(85428)
- 划(81808)
- 编号(75513)
- 资助(73950)
- 成果(60211)
- 重点(55108)
- 部(54948)
- 创(52398)
- 发(51489)
- 课题(50973)
- 创新(48738)
- 科研(47686)
- 教育部(47436)
- 项目编号(47021)
- 期刊
- 济(143325)
- 经济(143325)
- 研究(99986)
- 中国(68402)
- 管理(56191)
- 学报(55961)
- 科学(51508)
- 财(51125)
- 农(47340)
- 教育(42973)
- 大学(42647)
- 学学(39651)
- 技术(33893)
- 农业(32972)
- 融(26085)
- 金融(26085)
- 财经(24439)
- 业经(23939)
- 图书(22227)
- 经济研究(21532)
- 经(20844)
- 业(18618)
- 问题(18364)
- 科技(17487)
- 技术经济(17268)
- 资源(17201)
- 理论(16982)
- 版(16509)
- 现代(15807)
- 实践(15705)
共检索到512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常孝军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间接性和滞后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往往被忽视。文章以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验证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绩效管理的正向关系。招聘培训、薪酬福利及团队参与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助于促进组织知识吸收,而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外部信息及机会,对外部信息进行转化运用,适时掌握市场先机,赢得客户并取得企业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顾琴轩 傅一士 贺爱民
本文基于知识观,提出并验证了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三维结构及知识相关的组织绩效的两维结构,探讨了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和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第一,注重胜任力和学习潜力的人员选拔、多样性的培训与开发对知识共享和知识探索性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多样性的培训与开发对知识拓展性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知识共享具有中介作用;第三,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对知识探索性绩效的影响要强于对知识拓展性绩效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从现代知识管理的独特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组织绩效的"黑箱"(Black Box)进行了一次新的有益探索,揭示了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会涛 彭纪生
知识共享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促进知识共享的有效策略,只有对知识共享的主体——知识拥有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促进组织的知识共享。本文首先对社会关系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社会关系只能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与便利性,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机制;然后基于员工—组织关系视角,引入"组织支持感"来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制,并讨论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宁伟 张丽华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最佳人力资源实践是否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境也值得商榷,中外情境下研究结论的差异和中国本土质性研究的缺失都值得关注。中国国企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2002年以后,国企逐步深化了内部主导的业务改革。为更好地保证信度和效度,研究设计依据扎根理论,采取时序跟踪分析和参与式观察,关注金融服务业同一国企的四家分支机构,对比其某业务改革的纵向组织绩效。在内外部环境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下,通过历时6年跨度的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内容分析发现: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显著影响组织绩效。在四维结构中,薪酬系统和员工影响两个维度对组织绩效呈显著因果关系;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公广 施杰
为探讨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组织惰性、吸收能力、市场知识转移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回归法,通过SPSS19.0和AMOS17.0两种统计分析软件,对165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及其维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吸收能力及其各维度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促进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市场知识转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霞 何健文
基于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相消的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层面的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作为个体层面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是内在连通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替代或互不等同的关系。通过构建两者的连通模型,本文尝试理清它们的内在"经络"的联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键 卿涛
本文对我国西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组合模式存在差别。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组织绩效 组合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娟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研究时效差异、因果律不确定、伪关系和影响模型不完善等问题;然后对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中间变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这些研究对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中的现存问题,以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绩效 困境 中间变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会涛 彭纪生
对于知识型组织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主要是通过创新来提升组织绩效的,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黑箱"。本文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行为与能力两个维度的不同影响出发提出了一个整合框架。本文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行为导向影响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方式,通过能力导向影响组织学习能力,并最终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只有整合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两个视角,才能真正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武装
组织资本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内部各要素间的非线性组合及其结构关系。组织资本要取得良好的组织绩效,必须在优化组织结构及其内部要素契合水平的基础上,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策略的选取。文章着力考察组织要素相互契合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策略与其组织绩效的相互关系,以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洪彬 侯二秀 长青 郝唯汀
本文基于组织知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能力与组织创新绩效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影响模型,并以样本高校MBA学生所在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为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各维度中除了内部晋升之外对组织创新绩效均有显著影响,知识管理能力各维度中除了知识共享之外对组织创新绩效均有显著影响。此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但可以直接影响组织创新绩效,而且可以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组织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静 许正松 万青
本文基于形态模式,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外契合。内部契合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的契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其它战略支持系统的契合,外部契合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等因素的契合。在分析国内外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具体内容。选择员工态度(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员工能力作为中间变量,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影响员工态度和能力,进而影响组织绩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婧 杨河清
通过对国际经典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从如何建立对人的管理与组织绩效间的有效联系入手,分别从起源、代表性、重大贡献和主要局限性等角度对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主要实践方法——最佳实践法、权变法、结构形态法和资源论展开讨论,发现近三十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法的研究几乎都围绕着上述这些主流理论展开,推动了上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不同但具有包容性的学说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勋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织惯例构成,组织惯例是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支持和保障,吸收能力是企业执行组织惯例的结果体现。本文根据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结果不同对与之关联的组织惯例进行划分,构建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内容框架,分析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作用机理及惯例间作用关系。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组织惯例 组织学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勇
伴随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无形资产,而知识分享则是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有效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对员工实施激励的重要方式,可以对个体知识分享意愿和行为起推动作用,是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分享的有效方式。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看作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各要素对知识分享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多元知识分享方式作为中介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分享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多元知识分享方式则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也表明多元知识分享方式对知识分享绩效有着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