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4)
- 2023(18512)
- 2022(15788)
- 2021(14693)
- 2020(12576)
- 2019(28448)
- 2018(28136)
- 2017(53595)
- 2016(29335)
- 2015(33245)
- 2014(32317)
- 2013(31453)
- 2012(28580)
- 2011(25426)
- 2010(25411)
- 2009(23332)
- 2008(22843)
- 2007(20115)
- 2006(17397)
- 2005(15099)
- 学科
- 济(115803)
- 经济(115673)
- 业(101994)
- 管理(94874)
- 企(90796)
- 企业(90796)
- 方法(55681)
- 数学(45767)
- 数学方法(45026)
- 农(34449)
- 业经(33640)
- 财(33507)
- 中国(29365)
- 务(24275)
- 财务(24196)
- 财务管理(24163)
- 农业(24073)
- 理论(23514)
- 技术(23472)
- 学(23117)
- 企业财务(22903)
- 地方(21133)
- 制(20997)
- 和(20551)
- 贸(19063)
- 贸易(19050)
- 划(18585)
- 易(18475)
- 策(17471)
- 环境(16979)
- 机构
- 大学(406462)
- 学院(406374)
- 管理(165433)
- 济(158489)
- 经济(155171)
- 理学(143781)
- 理学院(142243)
- 管理学(139429)
- 管理学院(138691)
- 研究(128205)
- 中国(96116)
- 京(85527)
- 科学(80874)
- 财(72592)
- 农(65955)
- 所(62628)
- 业大(60959)
- 江(59776)
- 中心(58868)
- 财经(58667)
- 研究所(57200)
- 范(54802)
- 师范(54288)
- 经(53569)
- 北京(53442)
- 农业(51615)
- 州(48171)
- 院(47367)
- 经济学(46738)
- 商学(43840)
- 基金
- 项目(280873)
- 科学(223412)
- 研究(206409)
- 基金(204108)
- 家(176978)
- 国家(175428)
- 科学基金(153218)
- 社会(129756)
- 社会科(122975)
- 社会科学(122942)
- 省(111574)
- 基金项目(108146)
- 自然(100816)
- 自然科(98601)
- 自然科学(98580)
- 教育(96900)
- 自然科学基金(96800)
- 划(93058)
- 编号(84272)
- 资助(83630)
- 成果(67359)
- 重点(62728)
- 部(61679)
- 创(61570)
- 发(59624)
- 课题(58026)
- 创新(56828)
- 科研(53834)
- 大学(53741)
- 教育部(53257)
- 期刊
- 济(170779)
- 经济(170779)
- 研究(117702)
- 中国(77519)
- 管理(64689)
- 学报(61787)
- 农(59843)
- 科学(58255)
- 财(57653)
- 教育(54045)
- 大学(48657)
- 学学(44942)
- 农业(41723)
- 技术(38706)
- 融(30679)
- 金融(30679)
- 业经(30519)
- 财经(28262)
- 经济研究(26665)
- 经(24272)
- 业(24052)
- 问题(22059)
- 技术经济(21670)
- 科技(20791)
- 图书(20059)
- 现代(18817)
- 版(18695)
- 统计(18585)
- 商业(18172)
- 策(18142)
共检索到587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萱 童夏雨
创业型大学是一种追求知识资本化的高等教育新模式,逐渐被教育界所关注和接受,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特质。从创业型大学的基本内涵和组织特征要素出发,认为创业型大学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知识传播能力、创新知识创造能力、基于合作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能力、跨学科交流与整合能力、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能力、创新创业文化塑造与传承能力、自主创业能力等独特的创新能力素质,并从政府、高校和教师个体三个层面提出培养和提升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石弘颖 喻雯
科技创新体系和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推动着大学治理范式的变迁,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教育优先的新格局使建设新时代创业型大学成为必然趋势。瞄准大学根基与体制冲突,立体剖析创业型大学语境下科技创新发展,横向平衡大学精神、管理价值和国家战略,纵向结合理论模型、国家政策和转型实践,将多重知识、多面育人和多元组织的逻辑统一贯穿其中。解构创业型大学生态系统中参与共治的宏观、中观、微观和外延主体,明确其角色赋予的责任担当;科技联盟各自发挥动能优势、聚力提升体系效能,探寻全链条耦合的中国式现代化高校创新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德淼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激发了社会创新基因和创业价值实现,对创新工匠型人才培养也提出现实要求。对创新特征、方法及创业本质的价值实现的分析,以促进创新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成长。
关键词:
创新 创业本质 工匠型人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曹忠亮 王云鹏 胡清明 张宏斌 郭建华
结合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设计大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开展石油类机械设备的创新设计与制造。针对我国现有抽油机高耗能低效率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节能无游梁抽油机,该抽油机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抽油机的能耗。通过该次创新创业设计的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扬杰 黄蕾蕾 李立国
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包括态度、知识和创业技能三个方面,其本质上是学术创业,并受政府政策、学校制度及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较为薄弱,创业能力提升缺乏保障,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构建"一核两翼"的提升机制有助于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类别、分阶段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高校教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斌
组织模式影响组织绩效。通过对首批23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从组织定位、职能定位、建设主体、组织目标、管理机制、组织文化等维度归纳首批示范高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特征,发现其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协作型和跨专业性。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应实施独立建制内设机构的组织模式,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卓泽林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推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2013年7月,在美国140多位研究型大学校长联名推动下,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创新与创业型大学》报告,其主要通过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鼓励教师创新和创业、积极支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校企合作,参与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等路径来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实现大学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的国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实施创新创业的多样化路径,对于破解我国大学在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美国 创新创业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英
当代大学生能正确地认知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富有事业心,拥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方向和规模,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大学生创业决策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应大力发挥课堂教育在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创业成功者的榜样效应,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熏陶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
关键词:
人格特征 大学生 创业决策 创业行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英杰 郭建锋
大学生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往德育形式和载体已经不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德育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文章分析了传统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德育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德育创新 大学生 德育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玉荣 孟繁宗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以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切入点,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指标体系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个人三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炎 吕建林 孟庆时
基于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装备相关领域联合授权发明专利,构建组织创新网络与知识网络。以2011-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利用FGL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组织间联系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网络中知识组合能力与协调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直接联系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质量;间接联系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知识组合能力对直接联系与企业创新质量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知识协调能力对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与企业创新质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高效利用组织创新网络的联系优势与知识网络的知识资源优势进而提升创新质量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韬1,2,张亚会1,刘洪德1,3
为考察企业家背景特征对创业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机制,基于高阶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构建了企业家背景特征、创新关注、创业企业技术能力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创业板上市的201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的学历与科学工程类专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能力、创新关注均有正向影响;创新关注在企业家学历、教育专业与创业企业技术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家年龄和企业家职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关注均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冬平 彭雪红
从组织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的视角,探讨组织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有着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其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其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没有获得样本数据的支持。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质量对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是理解知识网络构建意义的关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樊小杰 吴庆宪
教师制度"四重"与"四轻"的困境以及由于教学文化缺失而造成的文化冲突,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对教学能力的概念和教师制度、教学文化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在建构"教学力"概念、重构教学力培育机制和重塑教师教学学术自信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教师制度的创新和教学文化的重构。这是提升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钢 谢妙娟
我国农村家族式企业经过改革开放 2 0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 ,面临着组织创新的模式选择问题。本文在对浙江省 32家具有家族性质的农村私营企业的调查基础上 ,对农村家族式企业创业者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组织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家族式企业 创业者 乡镇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