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51)
2023(19996)
2022(17185)
2021(15989)
2020(13633)
2019(31476)
2018(31243)
2017(60000)
2016(32810)
2015(37044)
2014(37044)
2013(36441)
2012(33590)
2011(30253)
2010(30569)
2009(28259)
2008(27805)
2007(24850)
2006(21606)
2005(18764)
作者
(95310)
(79904)
(79214)
(75530)
(50674)
(38626)
(36163)
(31297)
(30111)
(28512)
(27253)
(26700)
(25398)
(25175)
(24692)
(24517)
(24152)
(23632)
(22939)
(22896)
(19816)
(19680)
(19516)
(18113)
(17830)
(17825)
(17680)
(17655)
(16118)
(15910)
学科
(134106)
经济(133965)
管理(98357)
(93912)
(79650)
企业(79650)
方法(64948)
数学(56551)
数学方法(55677)
(34732)
(34224)
中国(33368)
(29580)
业经(29558)
地方(28817)
技术(24265)
理论(23781)
(23611)
贸易(23597)
农业(23407)
(23195)
(22838)
(22434)
财务(22339)
财务管理(22288)
企业财务(21141)
(21055)
环境(20145)
(19005)
银行(18946)
机构
学院(469402)
大学(469360)
管理(185743)
(183038)
经济(178946)
理学(161449)
理学院(159650)
管理学(156453)
管理学院(155604)
研究(152500)
中国(112442)
(99296)
科学(97488)
(83235)
(76898)
(76770)
业大(71478)
中心(70350)
研究所(70298)
(69191)
财经(67449)
(62393)
北京(62353)
师范(61764)
(61157)
农业(60264)
(56062)
(55826)
经济学(54852)
技术(51141)
基金
项目(323265)
科学(253766)
研究(233155)
基金(233042)
(204044)
国家(202372)
科学基金(173798)
社会(145232)
社会科(137654)
社会科学(137616)
(128113)
基金项目(123204)
自然(115155)
自然科(112491)
自然科学(112464)
自然科学基金(110410)
教育(109357)
(107934)
资助(97220)
编号(95381)
成果(76870)
重点(72867)
(70763)
(68615)
(68477)
课题(66315)
创新(63698)
科研(62104)
教育部(60406)
大学(60090)
期刊
(193319)
经济(193319)
研究(129996)
中国(87983)
学报(75590)
科学(69250)
(68030)
管理(67072)
(64473)
大学(56838)
教育(55233)
学学(53454)
农业(46769)
技术(43930)
(36615)
金融(36615)
业经(32557)
财经(32221)
经济研究(30767)
(27521)
(25708)
问题(25299)
图书(24383)
统计(24366)
技术经济(24013)
科技(23187)
(22788)
(22381)
资源(21304)
理论(21282)
共检索到671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齐鑫  徐广玉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总结研究开发投入、专利数量和科研论文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9~2013年我国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创造能力以研究开发投入为基础,以专利和科研论文为主要产出标准,是区域科技合作、知识转移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研究开发对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科技产出水平。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徐广玉  苏屹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总结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获取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8-2012年我国区域知识获取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是区域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及外资企业投资水平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及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科技合作对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邢治国  
利用我国2002-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居民可支配收入、商品房供应面积、土地价格三个影响因素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房价影响最大,商品房供应面积对房价有负向影响,土地价格对房价有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艳  胡娟  
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该区域的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知识产出、实际创新活动的参与三个方面。在我国,区域创新水平呈现出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两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对探讨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颜超  徐盈之  
文章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出发,建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的和谐社会水平进行了合理的测度和分类。最后依据分类结果,结合各个类别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祖航  
依据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物流发展现状对各地区物流业进行分析,探索各地区的物流业综合水平并解释地区间存在的差异,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产业基础、物流业发展层次、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是影响地区物流业综合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个别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还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关政策等有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平  徐越倩  
通过对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需求状况,区域和城乡间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差异,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现状,并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供给及满意度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瑶  
研究房地产税收弹性问题,对于调整和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运用定义法和弹性系数法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税收弹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房地产税收弹性的波动范围较大,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弹性趋势存在地区差异。采取相应措施逐步优化房地产税收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房地产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根  黄辉  程逸飞  
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对降低我国能源强度、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讨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波动特征,并基于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二者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各地区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决策指导,为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和未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文磊  仲秋雁  曲毅  
构建了区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和G1法相结合,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构建了区域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利用2011—2016年大连旅顺口区的相关数据,采用该模型评价了该区域的产业安全。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新健  许靓  
在华跨国研发中心数量在迅速增加,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相似,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区位分布呈现极度的不均衡。文章基于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分析,对各省市自治区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业绩与潜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进行了综合动态分析。由此不仅有助于把握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现状,而且有助于认识其内在规律和问题,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琦  柴亮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是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应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加强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崇德,刘春茂,徐久龄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教事业的发展水平,定量指出各地区在科学技术实力总体水平、科技开发能力、教育水平的现状、差距和调整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