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7)
- 2023(18246)
- 2022(15665)
- 2021(14707)
- 2020(12120)
- 2019(28100)
- 2018(27561)
- 2017(52515)
- 2016(28313)
- 2015(31871)
- 2014(31770)
- 2013(31347)
- 2012(28987)
- 2011(26333)
- 2010(26073)
- 2009(23650)
- 2008(22961)
- 2007(19785)
- 2006(17343)
- 2005(15300)
- 学科
- 济(122257)
- 经济(122141)
- 管理(77751)
- 业(74326)
- 企(59619)
- 企业(59619)
- 方法(52952)
- 数学(46486)
- 数学方法(45896)
- 中国(35844)
- 农(32539)
- 地方(29081)
- 财(26920)
- 业经(26460)
- 学(24331)
- 贸(22844)
- 贸易(22828)
- 易(22152)
- 农业(22081)
- 制(20285)
- 环境(19584)
- 和(18751)
- 银(18353)
- 银行(18311)
- 技术(18292)
- 理论(17928)
- 融(17925)
- 金融(17922)
- 行(17631)
- 发(16622)
- 机构
- 大学(400080)
- 学院(398411)
- 济(164875)
- 经济(161550)
- 管理(157134)
- 研究(139968)
- 理学(136000)
- 理学院(134474)
- 管理学(132100)
- 管理学院(131396)
- 中国(105182)
- 京(86501)
- 科学(85976)
- 财(72324)
- 所(69795)
- 农(64089)
- 研究所(63865)
- 中心(62916)
- 业大(58563)
- 财经(58253)
- 江(56841)
- 北京(55235)
- 范(54317)
- 师范(53810)
- 经(53263)
- 院(51448)
- 农业(49943)
- 经济学(49846)
- 州(46411)
- 经济学院(44935)
- 基金
- 项目(276387)
- 科学(218184)
- 研究(202437)
- 基金(200818)
- 家(175493)
- 国家(174077)
- 科学基金(149390)
- 社会(128401)
- 社会科(121738)
- 社会科学(121705)
- 省(106384)
- 基金项目(106007)
- 自然(96483)
- 自然科(94247)
- 自然科学(94224)
- 教育(92916)
- 自然科学基金(92474)
- 划(90405)
- 资助(83104)
- 编号(81918)
- 成果(65800)
- 重点(62318)
- 发(62011)
- 部(61468)
- 创(57107)
- 课题(56770)
- 创新(53358)
- 国家社会(53329)
- 科研(52653)
- 教育部(52646)
- 期刊
- 济(178938)
- 经济(178938)
- 研究(118550)
- 中国(77699)
- 学报(61608)
- 科学(58545)
- 农(58008)
- 管理(57591)
- 财(52858)
- 大学(47228)
- 教育(45890)
- 学学(44248)
- 农业(41037)
- 技术(36091)
- 融(34191)
- 金融(34191)
- 业经(29434)
- 经济研究(29244)
- 财经(27762)
- 经(23860)
- 问题(23241)
- 业(21840)
- 图书(20820)
- 技术经济(19670)
- 资源(19274)
- 科技(19082)
- 贸(18562)
- 理论(18257)
- 统计(18232)
- 版(17660)
共检索到587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延玲 高志刚
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在区域发展中的体现,反映了区域发展对最佳发展模式和更高发展境界的追求,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两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进行了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组合评价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刚 郭丰恺
文章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指标,阐述了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以四川省的统计数据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提高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及组合优化度相关,同时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发展支柱产业、调整经济结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DEA 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鹏 刘燕妮
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论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以客观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为原则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障四个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维度,筛选出反映4个维度的22个指标,并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我国农业可持续能力评价模型。利用统计年鉴2000-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各省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子综合得分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最高,中部和西部部分省份次之,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最低。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域评价 因子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淑艳 谢高地 鲁春霞 肖玉 盖力强 张昌顺
区域的系统性天然决定了其拥有居住容载、就业支持、经济发展、资源供给与生态维衡等多功能。本文基于多功能性视角,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融合自上而下的决策树技术和自下而上的指标升级技术,构建了区域功能评价框架与算法,开发了区域功能的分级与分类的判别标准。以全国2329个县域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完成了对全国及其十大区域的功能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在国家综合层面上,中国的空间多功能性的发展目前较为均衡,并具有潜在的巨大提升空间。十大区域的功能呈现多样性,不同功能特征的区域应采取适宜的发展模式,如均衡多功能的协同发展模式、兼顾约束功能的协调发展模式、主导功能导向的倾斜发展模式。更小尺度上,中国区域空间功能的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鸣然 赵敏
该文基于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评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相互之间的共栖关系和互动效应,并从空间分异的视角对中国30个省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其中,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文章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难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今后,我国不仅要转变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建立区域多元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还要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完善生态治理的共治机制,并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区域协作。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治理 政府责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国庆
资源、生态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 ,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区域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文章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讨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以及不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和不安全指数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就非常重要。首先在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依据Delphi法,通过问卷调查构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灰色系统 模糊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求实 沈红
本文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分析了区域社会大系统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长白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分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 ,并对其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强 周丽琴
建立科学、适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衡量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针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结合中国区域的特点,本文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 陈琳 廖鸿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多贵 牛文元 陈劭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筱筱 高波
本文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引入区域差异系数,建立基于T O P S I S法的区域差异系数折算模型。运用东西部地区部分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剔除区域差异影响后西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有了较大变化,东西部地区的企业差异并不明显,说明了外部的宏观环境是造成东西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民强 林峰
企业集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其生存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研究区域内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文中首先探讨了区域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其次构建了区域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调控系统,进而分析系统的功能与特点,旨为区域企业集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评价与调控系统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