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1)
2023(11078)
2022(9518)
2021(9141)
2020(7678)
2019(17695)
2018(17313)
2017(32597)
2016(17258)
2015(19568)
2014(19010)
2013(18630)
2012(16847)
2011(15096)
2010(14597)
2009(13294)
2008(12708)
2007(10520)
2006(8785)
2005(7597)
作者
(47065)
(39402)
(39225)
(37397)
(24879)
(18943)
(17869)
(15616)
(15102)
(13640)
(13540)
(13354)
(12312)
(12282)
(12205)
(11948)
(11710)
(11524)
(11328)
(11196)
(9675)
(9491)
(9258)
(8972)
(8825)
(8825)
(8470)
(8308)
(7883)
(7881)
学科
(73273)
经济(73213)
管理(50914)
(44395)
方法(37078)
(35905)
企业(35905)
数学(33733)
数学方法(33300)
中国(20419)
(18732)
环境(18596)
(17418)
(15187)
贸易(15181)
(14904)
业经(14241)
(13754)
(12630)
农业(12292)
地方(12074)
(11785)
(11117)
(10990)
财务(10953)
财务管理(10930)
技术(10520)
企业财务(10361)
(9740)
银行(9728)
机构
大学(240657)
学院(239460)
(106174)
经济(104465)
管理(96484)
理学(84490)
理学院(83634)
管理学(82278)
管理学院(81845)
研究(81829)
中国(62283)
(50372)
科学(48965)
(44578)
(39488)
中心(37884)
财经(37142)
(36626)
研究所(36589)
业大(34717)
(34217)
经济学(33638)
(31649)
北京(31574)
经济学院(30517)
(30241)
(30080)
师范(29801)
农业(28672)
财经大学(27948)
基金
项目(173606)
科学(138640)
基金(129769)
研究(126013)
(113872)
国家(113038)
科学基金(97630)
社会(83399)
社会科(79313)
社会科学(79292)
基金项目(68411)
(64785)
自然(62578)
自然科(61098)
自然科学(61083)
自然科学基金(59970)
教育(57106)
(55743)
资助(53278)
编号(48307)
(39955)
重点(39400)
(37667)
成果(37132)
(36447)
国家社会(36346)
教育部(34432)
创新(34277)
科研(33893)
人文(33192)
期刊
(104418)
经济(104418)
研究(64884)
中国(41571)
学报(35636)
科学(34506)
(33604)
管理(33477)
(31253)
大学(27832)
学学(26366)
农业(22602)
技术(21421)
教育(20051)
财经(17929)
经济研究(17501)
(17293)
金融(17293)
业经(15594)
(15459)
问题(14055)
(13590)
资源(13349)
(13016)
统计(12772)
技术经济(12194)
世界(11979)
(11494)
国际(11453)
科技(10799)
共检索到333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文章选取生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2008年各省市的相应指标数据,采用组合评价法将因子分析、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施密特正交化法进行了组合排序,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冬兰  李玉强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2003~2009年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9年间,除2006、200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处于轻微超载状态以外,其它各年份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系统一直处于满载状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是造成系统失衡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对承载力的波动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出了改善对策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春红  
文章首先构建了江苏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各单项指标进行评价,最后运用IASAF模型对江苏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为"较好"等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玉霞  贾志宽  韩清芳  刘玉华  曾庆飞  
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杨凌示范区城市生态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生态综合指数为0.63,生态化程度较高,从分析的数值来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因此,要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就要建立城市绿地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严格控制污染,要求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科学制定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整体协调度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爽  黄玮强  张展  赵立恒  
构建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修正变异系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以辽宁省14个地市为对象,评价并分析了辽宁省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改善其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萍  张延飞  刘星星  丁木华  虞俊  
为有效处理综合评价组合赋权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引入定性定量转换的正态云组合赋权模型方法。该方法利用逆向云发生器算法将多个主客观权重进行信息融合,生成不确定正态云组合权重,再兼顾形状与距离正态云相似度测算,按相似度大小进行等级与排序综合评价。以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为例,用该方法对其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相对标准评价云的“良”等级,准则层中资源利用偏离最远、生态健康相距最近,并通过交互验证说明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2)27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均分别处于“一般”与“良”两个等级,其中杭州、舟山、宁波、湖州和台州都在良好的级别中,其余都在一般的级别中。基于此方法,不仅可以给出各评价对象在评价属性中的排序,而且将评价对象与实际标准云之间的关系给出判别,可为决策者对评价区域横向比较和评价单元自身状态纵向判别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易敏  胡文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长沙市2014年Landsta 8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及区内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数据,采用2015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中规定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对长沙市及各区(县市)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结果:长沙市及浏阳市、宁乡县生态环境状况为"优",长沙县、望城区、岳麓区、开福区等四县区生态环境状况为"良",芙蓉区、天心区和雨花区等三区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这表明:长沙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优,但9个区(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易敏  胡文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长沙市2014年Landsta 8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及区内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数据,采用2015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中规定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对长沙市及各区(县市)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结果:长沙市及浏阳市、宁乡县生态环境状况为"优",长沙县、望城区、岳麓区、开福区等四县区生态环境状况为"良",芙蓉区、天心区和雨花区等三区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这表明:长沙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优,但9个区(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较城郊及周边县市生态环境质量要差,这意味着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等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根据各区(县市)评价结果采用差异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军会  高吉喜  马苏  王文杰  邹长新  
采用遥感和GIS技术,针对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等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建立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开展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定量揭示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地域空间差异,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红线控制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沙化以轻度敏感为主,敏感性程度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和北方地区的主要沙漠边缘和沙地;土壤基质多为沙粒、冬春季节多大风且植被覆盖率较低是土地容易发生沙化的主要原因。2土壤侵蚀以轻度敏感和不敏感为主,受降雨强度和地质条件空间差异影响,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东南湿润地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石漠化以不敏感为主,受岩溶地质条件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旌  付保红  
在西部大开发中,云南省已全面启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云南生态环境现状作出科学评价尤显急迫而重要。我们以1999年为基期,县级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按主导因子、区域差异、统筹兼顾和可操作性为指标选择原则,以云南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自然生态环境的主导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为指标选择依据,选择森林覆盖率、土均水资源量、坡旱地比重、未利用地的比重、土壤侵蚀率、人口密度6个指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云南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得出124个县的评价等级。其中生态环境质量优的26个县,良的35个县,中的34个县,差的23个县,劣的6个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志刚  
与以往研究略有不同,本文从资源、经济、市场、科管文教(科技、管理与文教)、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六方面构建包括27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两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进行了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状况研究,通过计算中国30个省区市的投资环境组合指数,分析了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铁光  熊曦  
从林业投入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各选取了四个指标,构建了测度两者协调度的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的方法测度了各省(区、市)林业投入得分情况与生态环境得分情况,并通过协调度计算公式测度了各省(区、市)两者协调情况。实证发现,两者协调度的省际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中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湖南等省实现了两者优质协调发展,而西部地区的青海、西藏、新疆等省两者则出现失调。研究认为,林业投入的区域性不均衡、生态基础的区域不均衡以及经济和制度环境的区域差异是导致林业投入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省际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而加大林业领域投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加快林业重点领域和重点设施投入力度、加强林业支撑与保障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维国  冯云  
综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国内37个代表性城市的人居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总结了影响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条件仍是决定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城市综合宜居水平仍然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组  苏杨  
中国的生态和环境变化态势是稳中有好但改善缓慢。"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全方位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制度层面形成全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合力,优先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和实行对环境质量的健康风险管理。为实现"十二五"末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应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据,合理布局产业,解决重点区域问题;优化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和治理行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完善政策协调体制,落实相关部门责任;以人体健康为本优化环境保护相关行政资源配置并形成以健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丹丹  刘凯元  曾章备  谭慧颖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不同区域的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千差万别。本文基于2007—2014年面板数据,依据突变理论和突变级数法,同时辅助运用了相关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运算各区域总指标及子指标的得分和排名,找出其优势、不足及原因,并结合各区域"三农"发展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四大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