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9)
- 2023(17446)
- 2022(14945)
- 2021(14218)
- 2020(11913)
- 2019(27774)
- 2018(26995)
- 2017(52410)
- 2016(27881)
- 2015(31557)
- 2014(31227)
- 2013(30774)
- 2012(28292)
- 2011(25542)
- 2010(25006)
- 2009(23207)
- 2008(22804)
- 2007(19751)
- 2006(17204)
- 2005(15454)
- 学科
- 济(112167)
- 经济(112045)
- 管理(78435)
- 业(76803)
- 企(63166)
- 企业(63166)
- 方法(54577)
- 数学(47508)
- 数学方法(46924)
- 中国(32933)
- 财(29260)
- 农(28238)
- 制(26325)
- 银(25890)
- 银行(25742)
- 业经(24426)
- 学(24406)
- 行(24282)
- 贸(21901)
- 贸易(21885)
- 易(21230)
- 融(20880)
- 金融(20878)
- 理论(19634)
- 地方(19030)
- 务(18867)
- 农业(18840)
- 财务(18793)
- 财务管理(18755)
- 企业财务(17825)
- 机构
- 大学(399287)
- 学院(393231)
- 济(162828)
- 经济(159520)
- 管理(156301)
- 理学(135102)
- 研究(134140)
- 理学院(133659)
- 管理学(131244)
- 管理学院(130561)
- 中国(108877)
- 京(85462)
- 科学(81748)
- 财(75449)
- 所(66479)
- 农(64521)
- 中心(61484)
- 财经(61080)
- 研究所(61043)
- 业大(58418)
- 经(55896)
- 江(55338)
- 北京(54323)
- 农业(51038)
- 经济学(50795)
- 范(49789)
- 师范(49239)
- 院(48654)
- 财经大学(46075)
- 经济学院(45777)
- 基金
- 项目(271567)
- 科学(213913)
- 基金(200299)
- 研究(195414)
- 家(175745)
- 国家(174379)
- 科学基金(149716)
- 社会(124758)
- 社会科(118268)
- 社会科学(118238)
- 基金项目(105236)
- 省(102264)
- 自然(98244)
- 自然科(95982)
- 自然科学(95953)
- 自然科学基金(94248)
- 教育(89437)
- 划(87670)
- 资助(83809)
- 编号(77692)
- 成果(62552)
- 部(60880)
- 重点(60850)
- 发(56748)
- 创(56167)
- 课题(52986)
- 科研(52513)
- 创新(52499)
- 国家社会(52393)
- 教育部(52386)
- 期刊
- 济(170004)
- 经济(170004)
- 研究(120907)
- 中国(73157)
- 学报(64078)
- 科学(59209)
- 农(57318)
- 财(56897)
- 管理(56894)
- 大学(49155)
- 融(46617)
- 金融(46617)
- 学学(46395)
- 教育(39263)
- 农业(38756)
- 技术(32898)
- 财经(30553)
- 经济研究(28531)
- 经(26100)
- 业经(25551)
- 问题(21859)
- 业(20682)
- 理论(19506)
- 技术经济(18668)
- 图书(18636)
- 贸(18421)
- 版(18185)
- 科技(17861)
- 实践(17560)
- 践(17560)
共检索到578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利琴 李屾 梁猛
风险的交叉作用和异质性特征,给全面风险的量化管理带来困难。本文以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为依据,在考虑风险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整合和资本配置的一致性模型,并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商业银行为例探讨了模型的具体实施和算法。实证结果表明,由于风险间存在非线性相关性和非正态性,最合适的风险整合法应是基于连接函数的方法,等价ES资本配置法的稳健性要优于WCE法。
关键词:
风险整合 资本配置 组合理论 连接函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亚 刘晶
本文基于平均收益率和VaR值,利用历史数据,对包括央票、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在内、商业银行可投资的28种银行间债券品种进行配置优化,得到了最优的投资组合。通过回溯检验,证明该投资组合具有优化效果。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历史数据的投资组合配置方法既符合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要求,又考虑到了中国商业银行投资组合的实际情况;该方法可以提供期望收益率条件下具有最小VaR值的投资组合,从而可以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投资组合配置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为商业银行投资提供一种量化投资方案,供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桂霞 于丽洁
本文以2013~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发行或有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或有资本的发行规模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将银行杠杆率的影响纳入考虑后发现,高杠杆银行增加或有资本发行规模时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效应,而低杠杆银行则相反。因此,应对不同杠杆率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的规模进行分类指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或有资本 风险承担 杠杆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雨 林富美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0年12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增大商业银行风险。本文研究了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构成因素的影响,发现市场化提高了银行资产收益率水平,降低了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但也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在对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资本充足率降低的原因是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风险资产增加。本文还发现金融业市场化会降低资本充足率,同样是由于风险资产的增加,但对银行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存贷比和手续费收入占比的提高都会使银行风险加大,作用途径是降低资本充足率和增大业绩波动。而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
市场化 商业银行 风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振
本文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银行风险分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认为这些风险分类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然后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为依据,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新的分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旭霞 李双建
准确量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基于2007-2022年中国377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方法,本文实证测度了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的叠加作用最终导致银行实际风险承担高于前沿风险承担24.63%,即银行存在过度风险承担状况。通过细分样本分析发现,样本期间银行一直处于过度风险承担状态,且表现出较强的类型及规模异质性,即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小规模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相对较高。本文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程度加剧会显著增加银行过度风险承担,支持“竞争-脆弱性”假说;金融创新能够削弱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验证了“金融创新促进论”假说。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地评判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状况,且对于当前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志华 温英杰
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它势必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描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的具体表现,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国际化 风险 商业银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艳 亢唅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风险日益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将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三种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建立基于SFA法测度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修正模型,并对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加以实证对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成本效率 风险调整 随机前沿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侯晓辉 王青
本文利用MCIRS方法,对样本期间内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分别加以测算,进而通过混合面板数据模型的FGLS估计,探讨了所有制与战略引资对上述两种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配置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差异,而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要高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战略引资能够帮助中国商业银行冲破现有僵化体制的束缚,优化银行投入要素的组合,从而显著提高了银行的配置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李琳
不同于以往文献专注于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关于多元化组合可以分散风险的观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利用14家商业银行12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对银行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试图更深一步探讨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银行风险的降低主要归因于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减小,而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非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反而增加,对总风险的贡献值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在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对...
关键词:
银行收入结构 多元化 银行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飞
本文根据中国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省域和行业贷款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银行信贷的省域和行业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的省域配置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进行,而受到了政府干预程度、省域市场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的行业配置也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进行,同时行业的国有经济比例仍是影响银行信贷的重要因素。另外,无论是银行信贷的行业配置还是省域配置,都考虑了银行贷款的质量。这表明中国近几年的银行信贷配置,既考虑了银行自身的盈利,也兼顾了政府的政策要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战文清 刘尧成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数字金融约束的银行环形城市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商业银行的数字金融运用程度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商业银行运用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水平;(2)影响机制存在着异质性,体现为在非国有银行以及非上市银行中较为突出;(3)在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中介效应较为显著。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银行风险 金融创新 中介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钢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辨析与规避李钢金融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所共同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它不但会威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秩序的稳定,而且在国际经济迅速发展并实现一体化的今天,直接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国际政治的稳定。我国是一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