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1)
- 2023(14733)
- 2022(12810)
- 2021(11909)
- 2020(9914)
- 2019(22819)
- 2018(22658)
- 2017(43503)
- 2016(23380)
- 2015(26312)
- 2014(26018)
- 2013(25564)
- 2012(23404)
- 2011(20860)
- 2010(20591)
- 2009(18568)
- 2008(17595)
- 2007(15083)
- 2006(12984)
- 2005(10382)
- 学科
- 济(93911)
- 经济(93810)
- 业(63728)
- 管理(63220)
- 企(49486)
- 企业(49486)
- 方法(44762)
- 数学(39710)
- 数学方法(39171)
- 农(34900)
- 农业(23245)
- 中国(22820)
- 业经(22621)
- 财(22263)
- 地方(22199)
- 学(20966)
- 制(15561)
- 贸(15067)
- 贸易(15060)
- 环境(14893)
- 易(14576)
- 技术(14185)
- 理论(14157)
- 务(13998)
- 和(13998)
- 财务(13929)
- 财务管理(13900)
- 企业财务(13174)
- 划(12298)
- 银(12094)
- 机构
- 学院(323065)
- 大学(321468)
- 管理(132404)
- 济(124548)
- 经济(121753)
- 理学(116325)
- 理学院(115050)
- 管理学(112877)
- 管理学院(112307)
- 研究(104016)
- 中国(75797)
- 科学(67377)
- 京(66544)
- 农(56750)
- 财(54411)
- 业大(51852)
- 所(50579)
- 中心(49179)
- 江(48999)
- 研究所(46891)
- 财经(44776)
- 范(43640)
- 农业(43478)
- 师范(43210)
- 经(40909)
- 北京(40295)
- 院(38511)
- 州(37608)
- 经济学(36638)
- 师范大学(35064)
- 基金
- 项目(236599)
- 科学(186876)
- 基金(172157)
- 研究(171707)
- 家(149962)
- 国家(148716)
- 科学基金(128941)
- 社会(107964)
- 社会科(102085)
- 社会科学(102057)
- 省(94659)
- 基金项目(92892)
- 自然(85477)
- 自然科(83446)
- 自然科学(83425)
- 自然科学基金(81847)
- 教育(78270)
- 划(78132)
- 编号(70567)
- 资助(69626)
- 成果(54804)
- 重点(52814)
- 部(51568)
- 发(50551)
- 创(48863)
- 课题(47546)
- 科研(45709)
- 创新(45588)
- 教育部(43957)
- 国家社会(43844)
- 期刊
- 济(131726)
- 经济(131726)
- 研究(87433)
- 中国(56724)
- 农(54571)
- 学报(52583)
- 科学(49071)
- 管理(44513)
- 大学(40348)
- 财(39396)
- 学学(38294)
- 农业(37327)
- 教育(32951)
- 技术(28153)
- 业经(25407)
- 融(24239)
- 金融(24239)
- 财经(20171)
- 经济研究(19262)
- 问题(17321)
- 经(17034)
- 资源(17013)
- 业(16714)
- 版(16285)
- 科技(16210)
- 图书(16202)
- 理论(15183)
- 技术经济(14849)
- 业大(14201)
- 实践(14179)
共检索到448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淑涛 丁玲 陈建龙 李志富 袁伟豪
村庄用地整理分区研究是村庄土地整治和科学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对指导村庄用地合理有序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从规模、结构、形态三个维度构建村庄用地组合特征,运用指数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测算76个县(市)平均规模、结构信息熵、平均形状指数,叠加分析确定村庄用地组合类型与整理适宜性,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村庄用地整理潜力与分区。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村庄用地规模、结构、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平均规模普遍较大,整体规模西高东低;仅油煤工矿区与农林区结构较丰富,其他地区普遍单一;分布形态与地形联系紧密,平原区较山地丘陵区更为规整。2) 12种村庄用地规模-结构-形态组合特征,以大规模-较单一-较规整、中规模-较丰富-较规整、大规模-较丰富-较规整三类为主,占比高达57.24%;3)依据用地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全省村庄用地划分为四个整理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适度整理区以及优化调整区。提出了规模、结构、形态特征导向下的省域村庄用地区域差别化的整理策略,从而实现乡村地域要素集聚、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可为推进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国明 刘彦随
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水平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区域农业生产的效益、粮食的产量、农民的收入和生态环境的质量。本文基于熵值法和"PSR"框架构建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①全省各县市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属正偏态分布,集约利用状况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县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②耕地集约利用因素——投入强度、耕作状态和利用效率亦存在互不相同的区域差异;③引起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异的原因主要有区位状况、自然特征和经济条件等;④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可以划分为三江平原区、松嫩平原区、山地丘陵区和大中型城市周边区域,并应分别采取规模经营模式、联合-服务经营模...
关键词:
集约利用 耕地 模式 分区 黑龙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丽娟 陈红 高玉宏 马艳敏 马骏
选取黑龙江省1971-2005年35年大风资料,分析了78个市(县)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信息扩散理论的计算方法得出发生不同大风日数的概率风险估计值,并用GIS技术制成风险图并进行区划。研究表明:①黑龙江省大风20世纪70、80年代最多且波动性较大,90年代至20世纪初明显减少,并趋于稳定;大风多发在春季,是造成春旱、春季火灾的主要原因。②年总大风日数,高值区多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低值区以大兴安岭、伊春、牡丹江地区为主。③以信息扩散理论计算方法得出发生大风为1 d、2 d、3 d、4 d的概率风险估计值,大风风险高值区在黑龙江省中南部自西向东呈带状分布,北部、中北部、西部及南部为风险低值区。运用信息扩散理论首次实现对黑龙江省不同大风日数进行风险评估,其具有所需资料少,并可实现对市(县)以下地域单元不同灾害的发生风险及损失风险评估的优点。
关键词:
大风 时空分布 信息扩散 黑龙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永健 孟雪靖
运用排污系数、清单分析和空间特征分析等方法,估算了2016年黑龙江省各地区化肥、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染源的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利用GIS软件对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程度进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物TN、TP、COD绝对排放量分别为27.19×10~4t、5.69×10~4t、94.35×10~4t;TN、TP、COD等标排放量分别为27.19×10~4m~3、28.45×10~4m~3、4.71×10~4m~3。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物TN、TP、COD综合水质指数达到重度污染程度以上(包括重度污染)有6个地区,占全省面积的46.15%,其污染程度广泛性和严重性的压力状态已经明显,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刻不容缓。从空间分布来看,TN、TP、COD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位统筹推进,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推动部省同向发力,共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龙江方案”,聚力打造“国字号”职教改革试验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范博文 李洪涛
农村医疗服务研究就是分析农民的医疗卫生需要、农村的卫生资源状况及其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利用程度,探讨需要、资源及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农村卫生医疗工作的社会效益,改革卫生工作,更好地为农民健康服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李衡
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论思想,运用信息熵方法,计算分析黑龙江省近年来建设用地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揭示黑龙江省建设用地结构的熵值特征和演化规律。利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对驱动黑龙江省建设用地演化的人文机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驱动黑龙江省建设用地演化的因子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因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文礼
研究目的:研究黑龙江省农地与林地确权及权属纠纷案件的解决办法,为国家有关部门和黑龙江省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研究结论:调整林区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关系;林地作为不动产其物权应实行集中统一确权登记;细化现行的地权管理政策及措施;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土地权属管理的职能,增加地权争议特别是农林矛盾调处工作力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玲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考察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绩效,分析发展趋势,针对农民转移整体上处于受排斥的状态、“输出地—输入地”管理与服务体制的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积极填补“输出地—输入地”的政策空档、工作重心应从“公平对待”过渡到“搞好服务”、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 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淑涛 孙莹莹 丁玲 王月 栾婧然 陈建龙
为探寻粮食主产区不同农业发展水平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以黑龙江富锦市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地统计、景观指数方法分析农区与垦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上,农区与垦区居民点均属集聚模式,最高核密度分别为0.93和0.73km~(-2),农区居民点密集程度相对较高;2)规模分布上,农区居民点规模呈全局低值集聚,表现为大规模、小规模集聚和随机分布3种模式;垦区居民点规模呈全局高值集聚,显著性较低,主要为大规模集聚和随机分布2种模式;3)形态分布上,农区居民点斑块形态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随机特性,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分较高;垦区居民点斑块形态变化具有连续性和规律性,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结构分异较为显著。结合农区与垦区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提出差别化的居民点空间整治与重构模式,为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重构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冬有 邓欧 李亦秋 李桂君 冯仲科
森林火灾是林火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自然蔓延和扩展,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起火。森林火灾属世界性、跨国性的重大自然灾害,进入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火灾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各国的森林防火费用不断增加,但森林火灾发生的面积并未相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黑龙江省 时空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德堂
以黑龙江省5种杂草稻为试验材料,以东农416为对照,研究杂草稻的耐冷性,结果表明:杂草稻在营养生长期时与栽培稻极为相似,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比当地栽培水稻品种短,株高偏高,分蘖力强,穗枝披散,生殖生长期时,衰老迅速,易倒伏,类似杂草,且边成熟边落粒;杂草稻的吸水能力除白长芒杂草稻Z1外普遍高于东农416;杂草稻种子的耐冷抗冻能力大于东农416,能在含水量较高的不利条件下保持一定的发芽率;在安全水分内的杂草稻种子可以正常发芽,在低于10℃的条件下,农416和各杂草稻的发芽率相差明显,红长芒杂草稻的发芽率明显大于其他杂草稻和对照东农416。
关键词:
杂草稻 耐冷性 发芽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康恒元 刘玉莲 李涛
空气质量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利用2014年黑龙江省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同期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AQI指数基本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城市年平均AQI指数以哈尔滨最大(轻度污染级别),其次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良级别);单日空气质量指数最高值在大庆(500),其次是哈尔滨(490),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单日最高值分别为264和251;AQI指数年分布特征是冬季最高,其次秋季,再次春季,夏季最低;首要污染物最多的是PM2.5,其次
关键词:
黑龙江 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要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莉 吴文斌 杨鹏 唐华俊 周清波 李正国
【目的】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分析是微观层面农户农作物选择影响机制研究的基础。通过分析宾县乡镇尺度农作物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机理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宾县1996—2010年乡镇级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宾县过去15年玉米、大豆、水稻3种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数量变化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1996—2010年宾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22.86%,主要是由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引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32.80%,经济作物减少52.84%,粮经比从88﹕12调整到96﹕4。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73.82%,种植比例不断提高,大豆...
关键词:
宾县 农作物 格局 时空变化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康恒元 刘玉莲 李涛
空气质量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利用2014年黑龙江省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同期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AQI指数基本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城市年平均AQI指数以哈尔滨最大(轻度污染级别),其次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良级别);单日空气质量指数最高值在大庆(500),其次是哈尔滨(490),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单日最高值分别为264和251;AQI指数年分布特征是冬季最高,其次秋季,再次春季,夏季最低;首要污染物最多的是PM2.5,其次PM10、NO2和臭氧8 h。AQI指数与平均气温,在年尺度上呈负相关,月和四季呈正相关为主;与降水日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是冷月(1—2月)呈正相关,渐暖月(5—6月)呈负相关;与最大风速,采暖季呈明显负相关;与本站气压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冬季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黑龙江 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