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1)
- 2023(18242)
- 2022(15855)
- 2021(14635)
- 2020(12455)
- 2019(28519)
- 2018(28104)
- 2017(53728)
- 2016(29604)
- 2015(33230)
- 2014(32680)
- 2013(32057)
- 2012(29229)
- 2011(26192)
- 2010(26183)
- 2009(23605)
- 2008(22877)
- 2007(19550)
- 2006(16963)
- 2005(14183)
- 学科
- 济(112445)
- 经济(112323)
- 管理(80549)
- 业(76966)
- 企(63892)
- 企业(63892)
- 方法(56099)
- 数学(49375)
- 数学方法(48540)
- 农(30079)
- 学(29037)
- 中国(27920)
- 财(27530)
- 业经(25009)
- 地方(22483)
- 农业(20362)
- 贸(20314)
- 贸易(20306)
- 理论(19929)
- 易(19665)
- 技术(18131)
- 制(18130)
- 务(17850)
- 财务(17764)
- 环境(17755)
- 财务管理(17730)
- 和(17728)
- 企业财务(16775)
- 划(15462)
- 银(15255)
- 机构
- 大学(416109)
- 学院(415210)
- 管理(160426)
- 济(154822)
- 经济(151483)
- 理学(141150)
- 研究(139704)
- 理学院(139453)
- 管理学(136156)
- 管理学院(135436)
- 中国(99682)
- 科学(94647)
- 京(87469)
- 农(78023)
- 所(72109)
- 业大(70505)
- 财(68290)
- 研究所(67144)
- 中心(62992)
- 农业(62138)
- 江(59779)
- 财经(56437)
- 范(55609)
- 师范(54831)
- 北京(53877)
- 院(51562)
- 经(51489)
- 州(50334)
- 技术(46747)
- 经济学(46384)
- 基金
- 项目(301177)
- 科学(235042)
- 基金(217817)
- 研究(208416)
- 家(195127)
- 国家(193593)
- 科学基金(164357)
- 社会(128911)
- 社会科(122155)
- 社会科学(122121)
- 省(118997)
- 基金项目(115866)
- 自然(112589)
- 自然科(110050)
- 自然科学(110015)
- 自然科学基金(107996)
- 划(101871)
- 教育(97339)
- 资助(90711)
- 编号(83203)
- 重点(68793)
- 成果(65410)
- 部(64832)
- 发(63516)
- 创(62479)
- 科研(59231)
- 计划(59091)
- 创新(58403)
- 课题(58000)
- 大学(54948)
- 期刊
- 济(157493)
- 经济(157493)
- 研究(110614)
- 学报(78903)
- 中国(72090)
- 科学(68790)
- 农(68514)
- 大学(57777)
- 管理(55969)
- 学学(54934)
- 财(50127)
- 农业(47500)
- 教育(45073)
- 技术(36013)
- 融(28188)
- 金融(28188)
- 业经(26871)
- 财经(26009)
- 经济研究(25830)
- 业(25071)
- 经(22176)
- 版(22007)
- 科技(21627)
- 业大(21552)
- 问题(20735)
- 图书(20316)
- 资源(19621)
- 统计(19538)
- 技术经济(19113)
- 策(18233)
共检索到57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晓琳 纪云龙 李鹏程 纪毓鹏 徐宾铎 张崇良 任一平 薛莹
物种的空间分布能够反映个体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是物种与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对物种的生长发育和资源利用等都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春季和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构建了10种单一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DM),结合真实技巧统计值(true skill statistic,TSS)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ROCcurve,AUC)筛选预测精度和准确性较优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并通过加权的方法分别构建不同季节的组合物种分布模型(ensemble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ESDM),以解析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组合物种分布模型(ESDM)能够有效降低单一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更加准确的解析海州湾矛尾虾虎鱼的空间分布特征。2013—2022年春季,矛尾虾虎鱼集中分布于海州湾西部近岸和南部海域,东部和中北部海域分布较少,分布重心的经度和纬度偏移范围大约为1°;秋季主要分布于海州湾西南部海域,分布重心呈辐射状小幅度移动。本研究发现,与矛尾虾虎鱼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影响因子为水深、饵料丰度、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其中饵料丰度是春季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水深是秋季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本研究在区域尺度上解析了海州湾矛尾虾虎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分布重心的变化,并探讨了影响因子重要性的季节差异,这有助于为海州湾矛尾虾虎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伟 任一平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为了解海州湾大泷六线鱼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13—2019年秋季在海州湾开展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和环境观测数据,构建了时空物种分布模型(spatio-temporal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分析其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残差分析比较其与广义加性模型的残差独立性和异质性,运用交叉验证检验模型预测性能,最终结合delta方法对其分布进行预测并计算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和资源分布重心。时空模型的偏差解释率为65.50%,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大泷六线鱼资源分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为水深(22.11%),其次为底层水温(12.98%),底层盐度(0.09%)的影响较小,水深与其分布存在正向相关性,底层水温与其分布存在负向相关性,底层盐度与其分布存在弱正向线性关系。时空模型的残差独立性和异质性较GAM更强,其交叉验证回归线斜率为0.90±0.38。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主要分布在34.5°N以北,120.0°E以东的海域,其栖息地适宜性指数的高值区域呈现逐年收缩的趋势,资源分布重心呈现向东北海域转移的趋势,这可能是气候变迁以及捕捞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解析了大泷六线鱼在海州湾的时空分布,对于深入了解大泷六线鱼的分布动态和科学的渔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治 李国平
以我国1995—2006年2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CRS-DEA模型测算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城市能源效率区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城市能源效率分布特征解释力更强,一个城市能源效率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区位条件,还与周边城市的能源效率水平正相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平均气温、能源价格和各类政策因素是影响城市能源效率分布的主要原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栾静 张崇良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为了解双斑蟳栖息分布规律,实验根据2011—2016年多个季度航次在海州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可加模型(GAM)以及随机森林3种物种分布模型(SDMs)方法,结合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累积偏差解释率和交叉检验等评判指标筛选和构建了双斑蟳栖息分布模型,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双斑蟳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模型在解释因子与响应变量间的关系上基本一致;其中GAM在模型拟合上具有优势,而随机森林的预测性能明显高于传统的GLM和GAM。双斑蟳相对渔获量在年份和月份间的变异性最为显著,两个因子的解释率分别在18%和3.8%以上。水深和表层盐度对双斑蟳资源分布的影响较大,均与双斑蟳相对丰度呈正相关关系;双斑蟳分布总体呈现冬季相对较高,夏季东北部海域高、西南部低的特点,与海州湾水深分布特点基本一致。本研究还根据FVCOM(finite-volume coasta ocean model)模拟环境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分布模型估计了双斑蟳在海州湾海域2011年各个季节的空间分布,为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栾静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张崇良
体长、体重是鱼类种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能够反映鱼类个体生理状态以及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中其时空变化往往被忽略。本文根据2011—2016年春、秋季海州湾8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方氏云鳚(Pholis fangi)的体长组成、体重组成,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特征,并分析了上述指标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海州湾方氏云鳚的群体有多个年龄组,体长、体重和体长–体重关系参数a、b及肥满度在时空上均有较大波动,且在年间差异显著。秋季各航次平均体长、体重呈现逐年增大趋势;肥满度的季节差异要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洁 王晶 张崇良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为分析海洋环境变化对鱼类繁殖的影响,深入了解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补充机制,本研究基于2015年、2017年、2018年5月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产卵场调查数据,利用两阶段广义可加模型(two-stage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研究了小黄鱼鱼卵分布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小黄鱼鱼卵丰度的年际变化较大,鱼卵高丰度区集中分布在33.5°N~34.5°N、水深10~20 m的近岸河口区。海水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小黄鱼鱼卵分布重要的因素。鱼卵集中分布区表层温度为17℃,表层盐度为29.5~30.5;底层温度为16~18℃,底层盐度为29。水温的年际变动也影响了小黄鱼鱼卵丰度,在水温较高的年份鱼卵丰度明显较高。本研究揭示了小黄鱼鱼卵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小黄鱼产卵场保护区、资源量化管理等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本峰 张耀军
本文基于1987~2007年毕节地区八个县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方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资源环境、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对毕节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毕节各县市的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稳步增加,呈现协同式的增长态势,但各县市之间增长速度快慢不一,显示了区域间的差异;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地域分布变动的影响日趋减弱,但是减小的幅度并不大,说明了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因素对人口密度变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尤以人均GDP和医疗条件变量更为显著;就人口密度的动态变化影响而言,除了受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共同影响之外,毕节各个县市还表现出其个体显著差异的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小东 韩昊英 刘爽 唐拥军
采用区位熵、探索性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基于教育设施兴趣点(POI)数据和城市社会经济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教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设施配置严重失衡,华东地区教育设施配置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华南、华北地区处于中等水平。(2)中国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设施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特征;九年义务教育设施呈现出“北京—银川—张掖”和“厦门—广州—昆明—拉萨”两条优势带,分布相对来说较为均衡;高等教育设施表现出了“政区化”分布特征。(3)城市师资规模、人均收入、财政支出、学生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教育设施空间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诗雨 赵媛 李可
采取厦门市民宿POI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法,研究厦门市民宿的总体集聚区、集聚中心与发展方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思明区是厦门市民宿集聚区域,其次是集美区及湖里区;曾厝垵是民宿集聚中心,鼓浪屿、黄厝、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厦门北站、集美大学城等为次级中心;2008年~2017年厦门市民宿分布大致经历了北→南→北→西北的回旋式演变,最终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的延伸,并逐步向岛外扩展.并分析了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区位条件、交通通达性、配套设施、政策条件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一 杨敏哲 关伟 姚精玲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自相关、特征价格模型、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民宿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展开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民宿价格集聚效应相对较弱,集聚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核心景区及其周边。高值区分散分布于张家界中部以南地区,常德市中部地区,岳阳市东部,长沙市中部,湘潭市西北部,邵阳市、衡阳市、永州市三市交界处,永州市南部和郴州市中部小范围区域。(2)民宿的自身属性对民宿价格影响显著,其影响与区位环境因素中的景点因素呈现不同趋势。(3)民宿的建筑环境因素对民宿价格影响较为显著,民宿配套设施的完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民宿价格的高低。(4)消费者更加偏好兼具体验感与娱乐性的民宿,且经营主体对民宿价格的影响有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梦凡 董璁
天津近代园林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下城市建设活动的内容之一,是政府意志、民众意向与地方文脉共同作用的产物。通过文献排查汇总天津地区近代园林信息,结合历史地图绘制不同时期不同园林类型的地理分布图,归纳其时间分布具有“华洋并进、骤兴渐衰”的特征;利用WEKA多元变量聚类统计分析方法对天津近代园林分布的地理信息进行类型归纳定量研究,可知其同时具有“组团化、二元化、近商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继而探究其与城市形态、本土文化、意识观念的内在关联,为天津近代园林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白翠翠 柳淑芳 庄志猛
为了解虾虎鱼科(Gobiidae)鱼类基因组遗传结构特征,本研究自主开发矛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微卫星序列153条,结合从Gen bank中筛选出的虾虎鱼科微卫星序列535条,合计686条微卫星序列,隶属于19种虾虎鱼,序列总长度为295062 bp,包含473个微卫星位点,微卫星位点累计长度为33370 bp。统计微卫星重复类型,发现在所有微卫星重复类型中以二碱基重复出现次数最多,位点数为361个,占总微卫星的76.32%,其中,重复拷贝类别最多的是ac(340个),占全部微卫星的71.88%,占二碱基重复微卫星的94.18%,在二碱基重复类型中没有发现at和G...
关键词:
虾虎鱼科 微卫星 基因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伟东 孙鹏飞 张秋丰
于2020年7月至8月在北部湾北部海域设立50个站位对浮游细菌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探讨浮游细菌空间分布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浮游细菌丰度变化范围为0.33×10~(5)~91.47×10~(5)cells/mL,平均值为12.61×10~(5)cells/mL;中层浮游细菌丰度变化范围为0.22×10~(5)~7.48×10~(5)cells/mL,平均值为2.15×10~(5)cells/mL;底层浮游细菌丰度的变化范围为1.76×10~(5)~71.33×10~(5)cells/mL,平均值为17.74×10~(5)cells/mL。浮游细菌丰度在水平方向上呈近岸沿海向远岸深海区域逐渐降低的趋势;垂直方向上浮游细菌丰度与深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近岸海域浮游细菌丰度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趋势,但远岸海域表层和中层丰度接近,底层丰度大于表层和中层的丰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丰度与盐度、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层丰度与温度、磷酸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硝酸盐呈显著正相关(P<0.05);底层与铵盐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受到温度、盐度、pH、营养盐等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浮游细菌 丰度 分布特征 环境因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婧 李裕瑞 陈宗峰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集中在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分布具有明显条带状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为主,占比达到89.89%。为此,文本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提出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发展策略,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韩国圣 李辉 Alan Lew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Tobit回归模型,以六安市为案例地,探讨了成长型旅游地星级饭店经营效率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和分区优化措施。研究发现:(1)六安市整体技术效率高的饭店具有空间集聚分布的特点;饭店纯粹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具有分散分布的特点;规模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中心向外围逐步扩散的特征;星级饭店总体上处于规模递增阶段,空间上具有分散分布的特征;(2)影响饭店经营效率的微观因素有接待人数、客房出租率、营业收入、建筑面积、平均房价、客房数;宏观因素有事业单位数、企业单位数、职工人数、职工平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