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0)
2023(15552)
2022(13271)
2021(12490)
2020(10406)
2019(24158)
2018(23941)
2017(46877)
2016(25123)
2015(28150)
2014(28029)
2013(27330)
2012(24636)
2011(21908)
2010(21566)
2009(19315)
2008(18467)
2007(15790)
2006(13291)
2005(11188)
作者
(69942)
(58142)
(57628)
(55066)
(36872)
(27886)
(26324)
(22894)
(22068)
(20484)
(19880)
(19430)
(18300)
(18075)
(18007)
(17651)
(17639)
(17369)
(16629)
(16565)
(14318)
(14060)
(13976)
(13218)
(12946)
(12846)
(12760)
(12726)
(11743)
(11564)
学科
(94404)
经济(94297)
管理(72265)
(67907)
(57225)
企业(57225)
方法(47268)
数学(41359)
数学方法(40730)
(25271)
(25183)
中国(24200)
业经(21552)
(21095)
地方(18419)
理论(17578)
(16887)
贸易(16881)
农业(16711)
(16511)
(16422)
(16348)
财务(16259)
财务管理(16227)
技术(16124)
(15442)
企业财务(15373)
环境(14379)
(13351)
(13344)
机构
大学(345450)
学院(344806)
管理(140422)
(131398)
经济(128490)
理学(123294)
理学院(121958)
管理学(119621)
管理学院(118983)
研究(108114)
中国(77647)
(71630)
科学(69293)
(59801)
(54093)
业大(53088)
(52396)
中心(50139)
财经(49136)
研究所(48382)
(47811)
(45343)
(44940)
师范(44875)
北京(44270)
农业(42582)
(39988)
(39535)
经济学(39425)
技术(37479)
基金
项目(248646)
科学(195716)
基金(180771)
研究(180075)
(157865)
国家(156603)
科学基金(135552)
社会(112810)
社会科(106899)
社会科学(106870)
(97429)
基金项目(96513)
自然(89764)
自然科(87743)
自然科学(87719)
自然科学基金(86116)
教育(83744)
(82029)
资助(74154)
编号(73878)
成果(58349)
重点(55147)
(54359)
(52112)
(51955)
课题(49726)
创新(48579)
科研(48006)
教育部(46856)
大学(46581)
期刊
(133181)
经济(133181)
研究(93656)
中国(59198)
学报(56446)
科学(50848)
管理(49684)
(48189)
(45613)
大学(43142)
学学(40647)
教育(39571)
农业(33866)
技术(31384)
(24266)
金融(24266)
业经(23187)
财经(23099)
经济研究(21737)
图书(20969)
(19682)
问题(17298)
(17218)
科技(17087)
(16690)
理论(16188)
技术经济(15820)
商业(15314)
实践(14987)
(14987)
共检索到474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局部静态拥堵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公共交通网络运行效率提高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改变线路“同质性”假设,在线路“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轴辐式网络设计运用到公共交通领域中来,综合考虑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单位运输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枢纽换乘成本等要素,将枢纽间大型客车干线运输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量化,构建了基于单分配、多枢纽、混合式网络结构特征的轴辐式公共交通网络优化模型,旨在多重约束下通过枢纽布局降低网络运输成本,提高公共交通网络站点的可达性。最后根据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分析与讨论的方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局部静态拥堵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公共交通网络运行效率提高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改变线路"同质性"假设,在线路"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轴辐式网络设计运用到公共交通领域中来,综合考虑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单位运输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枢纽换乘成本等要素,将枢纽间大型客车干线运输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量化,构建了基于单分配、多枢纽、混合式网络结构特征的轴辐式公共交通网络优化模型,旨在多重约束下通过枢纽布局降低网络运输成本,提高公共交通网络站点的可达性。最后根据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玲玲  黄正东  江海燕  蔡云楠  
便宜、快速、方便的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长时间、长距离通勤、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并存是目前中国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失配(职住失衡)被认为是导致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就业可达性方法来测度城市居民的居住与就业(职住)空间关系,并以广州为例,揭示公共交通系统网络下,中低收入人群职住空间关系的特征和差异,以为城市公共住房、公共交通、产业等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基于广州案例有两个发现:第一,低可达性人数多于高可达性人数。其中,低可达性"蓝领"较"粉领"多,且其主要居住在非中心城区;而居住在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粉领"人数较"蓝领"多。第二,与国外大城市相似,居住在中心城区能给广州中低收入人群带来一定的就业可达性优势。不同点在于,居住在广州非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蓝领"人数多于居住在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蓝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詹璇  林爱文  孙铖  乔卫  
本文以构建公共交通网络为切入点,运用改进的多中心性评价模型测度了武汉都市发展区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并结合GIS核密度分析法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了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和银行网点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性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结论为:(1)武汉都市发展区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具有城市多中心指向性特征,且由中心向外围圈层递减;(2)银行网点布局呈现"核心—中心—过渡区—外围"多层次结构,且具有空间不均衡性;(3)公共交通网络各中心性指标与银行网点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正相关。银行网点受接近中心性的影响最大,直达性次之,介数中心性最小;(4)局域上,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指标与银行网点的耦合关系存在空间不平稳性与空间异质性。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是主要的空间关联模式;高—高聚集主要位于银行网点布局的核心圈层,低—低聚集点缀于外围圈层,高—低聚集与低—高聚集介于核心圈层与外围圈层之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妍峰  高雍  徐国勋  
发展旅游公交是缓解旅游旺季景区交通压力的根本举措,合理的网络设计是提升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旅游公交背景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服务水平的旅游公交网络设计问题,并对其进行路线和站点容量设计,以减少游客的出行时间和旅游公交公司运营成本为目标,建立整数规划模型。设计混合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其中遗传算法对旅游公交路线进行设计,贪心算法用来求解站点容量。数值实验对问题特性和算法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服务水平系数影响旅游公交路线和站点容量。并且,服务水平系数能够很好的在游客满意度和公司运营成本之间进行平衡。混合遗传算法可以求解更大规模的问题,并能在短时间内求得质量较好的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超  王姣娥  刘斌全  黄鼎曦  
住房市场化与较高住房需求带来住房价格的迅速提升,进而引发住房可负担性下降等问题,租赁住房逐步成为居民的另一主要择居方式。城市交通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对住宅租赁价格的影响仍需深入探讨。论文以北京市为例,运用交通网络中心性指标,研究道路网络及公共交通网络对住宅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以出行时间为基础构建交通网络,公交网络总体拟合程度高于道路网络;公交网络中邻近中心性即相对可达性拟合程度最高,而道路网络中介中心性即中转功能拟合程度最高;②城市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外围的环状结构中,中心性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道路邻近中心性及公交各类中心性对城市中心及中部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外围主要受道路邻近中心性及介中心性影响;③基于拟合程度最高的公交网络邻近中心性的影响模式分析,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换乘站点、轨道交通站点、重要地面公交站点等在城市中心及中部对租赁价格影响较高,而城市外围仅轨道交通站点及换乘站点影响较高;④道路设施网络与公交组织网络结构特性导向下的驱动力差异、交通网络各功能空间效应的区位指向、城市不同空间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效应差异促进了道路与公交网络中心性对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分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海月  王妍  张祎婷  王昭雅  
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合理发展对于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空间句法模型,分析1995~2015年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演化特征,并提出相应交通网络优化改进建议。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由初期的"发散"状,逐渐演化成为"树轮"状;通达性中心也由初期的郑州市扩大到洛阳市、许昌市、周口市、商丘市、开封市等周边城市,通达性较高的轴线已经从区域性线状分布发展为中心地区面状分布。(2)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通达度均有提高,京广线辐射区内城市通达度提升幅度明显大于陇海线辐射区域;郑州市、邯郸市等核心城市的通达度增长率在减缓,而亳州市、淮北市等边缘城市通达度增长率在上升。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建设总体呈空间收敛趋势,但城市间的通达度水平仍在逐渐拉大。(3)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将中原城市群交通系统整体培育成以郑州市为中心,以陇海线和京广线为"十"字发展轴的"多核多向状"网络结构。改进后的路网可以提升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通达性,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群中心带动边缘、城市联动发展的基本功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晨晨  蒋惠园  陈莎雯  何祎豪  
通过改进城市质量评价体系和距离函数构建引力模型,测算出湖北省各市综合发展质量和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从而构建全省经济联系网络,并以城市经济联系势能为因变量,路网密度为自变量,在经济联系势能空间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交通网络对经济联系驱动作用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湖北省经济联系层级现象显著,高强度的联系关系缺乏,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特征明显;公路网对经济联系驱动作用小于铁路网,公路网对长江城镇密集发展带、京广城镇发展轴的经济联系驱动作用相对较大,铁路网对汉十城镇发展带、襄荆城镇发展轴的经济联系驱动作用相对较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瑞光  
在轴辐式交通网络中,枢纽点之间通过集散货物会产生规模经济,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但是,枢纽点之间大批量的流量也可能会超出枢纽点的负荷,产生基于流量的变动成本。文章考虑到枢纽点建成的固定成本以及基于流量的变动成本,建立了优化后的轴辐式物流网络模型,并采用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来证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立新  杨效忠  
跨界旅游区是中国重要的潜在旅游目的地,而可达性大小是制约其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构建景区区内可达性、景区区外可达性两类指标,运用GIS软件定量分析大别山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生成空间格局示意图,发现:(1)国道、省道、县道构成的普适性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对景区区内可达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高速公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可以有效提高景区区内可达性;(2)普适性交通网络对景区区外可达性的影响力最弱,高速公路在改善景区区外可达性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普通铁路的影响力不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仅对停靠站附近的景区有所影响。最后构建了景区、交通、旅游集散地耦合发展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慧娟  
在分析半岛蓝色经济区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现代化的轴辐网络理论为依托,构建了区域物流轴辐网络枢纽节点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半岛蓝色经济区轴辐物流网络,最后针对蓝色经济区物流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智成  张丽君  秦耀辰  王霞  张晶飞  于燕  
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游憩空间,城市公园景点的空间可达性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公园景点可达性测度中的交通模式单一问题,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构建多模式交通网络(步行、公交和小汽车)测度体系,从3种交通模式的平均可达时间和公交服务频次视角全面分析居住区尺度的公园景点可达性,进而划定开封市游憩空间的交通出行圈。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行交通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区段差异,表现为以老城区为核心向外围区扩散的衰减现象。其中,老城区的步行可达性最高,60.48%的居住区在15 min内可步行到达绝大部分的公园景点;公交可达性较好的居住区分布在老城区及老城区外围,但对城市边缘区的支撑力较弱;小汽车在相同时限内可达性范围最广,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外围区可达性极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划定的步行、公交车、小汽车出行圈有助于合理规划不同城市空间的居民出行方式,以提高出行效率和交通可达性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江涛  钟铭  
对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网络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解决枢纽港选择、支线港配置和备选枢纽港选择三个问题。在模型中引入决策备选枢纽港的变量,并设置枢纽失灵产生的惩罚成本。设计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枢纽港都能够找到相应的备选枢纽港,作为应急预案,有效地提高了航线网络的可靠性,提升了班轮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弥补事后干扰恢复的被动性和高成本。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可辅助班轮公司在航线网络规划阶段进行决策,并为海运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鑫磊  刘耀彬  
针对湖域物流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基于交通运输成本的"轴-辐"物流网络分析思路,考虑到多种交通运输因素提出了科学测度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得到分析结果确定物流网络各等级轴心城市,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度时间成本,利用势能模型确定轴心辐射范围,构建环鄱阳湖区"轴-辐"物流网络体系。研究认为:环鄱阳湖区已形成以南昌市为一级轴心,九江市等5个县市区为二级轴心,其他县市区为三级轴心的物流网络;环鄱阳湖区物流网络呈现"一核五心"的运输成本空间格局;轴心城市之间已形成4条主要的物流轴线,二级轴心城市辐射范围与实际的地级市行政区划范围基本吻合,三级轴心城市辐射范围与各县市区的行政区划基本对应;环鄱阳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文莉  李昆鹏  阮文意  
随着快递网点密度的稠密化,网络结构设计优劣直接关系到快递公司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针对快递公司的同城快递市场,在不改变现有网点规模选址的基础上改变网点的从属,结合轴辐式网络结构模式设计来提升其时效并优化成本和资源投入。以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带分支流向约束的枢纽选址模型,设计了高效的禁忌搜索算法对问题求解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提供相应的集散点选址分配解决方案,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提供了同城快递分区管理依据,避免因网络结构复杂引起管理和运营混乱;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节约运营成本,增加其快递网络的柔性,降低运作管理的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