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7)
2023(10653)
2022(9112)
2021(8499)
2020(7413)
2019(17349)
2018(17157)
2017(33665)
2016(18075)
2015(20146)
2014(20098)
2013(19895)
2012(18127)
2011(16198)
2010(15846)
2009(14484)
2008(14238)
2007(12573)
2006(10305)
2005(8886)
作者
(50630)
(42926)
(42621)
(40687)
(26903)
(20628)
(19574)
(16922)
(16117)
(15005)
(14382)
(14290)
(13459)
(13273)
(13232)
(13227)
(13090)
(12804)
(12343)
(12200)
(10470)
(10353)
(10327)
(9766)
(9694)
(9527)
(9459)
(9170)
(8564)
(8441)
学科
(77907)
经济(77830)
管理(52629)
(51572)
(42862)
企业(42862)
方法(41802)
数学(37874)
数学方法(37434)
(21309)
(19526)
中国(17668)
业经(15202)
(14777)
贸易(14775)
(14658)
(14397)
(14007)
财务(13966)
财务管理(13931)
地方(13812)
(13344)
企业财务(13266)
农业(12755)
技术(11472)
(10994)
环境(10884)
理论(10715)
(10446)
银行(10417)
机构
大学(257435)
学院(256651)
(109176)
经济(107174)
管理(104142)
理学(91611)
理学院(90697)
管理学(89108)
管理学院(88636)
研究(79807)
中国(59031)
(51803)
科学(49133)
(48102)
(41701)
财经(39907)
业大(39222)
(38990)
中心(38577)
(36385)
(36227)
研究所(35871)
经济学(34639)
农业(33121)
经济学院(31713)
北京(31377)
(31357)
师范(30986)
财经大学(29994)
(28948)
基金
项目(181153)
科学(143992)
基金(134552)
研究(128981)
(117269)
国家(116378)
科学基金(101229)
社会(83564)
社会科(79532)
社会科学(79509)
基金项目(71816)
(70494)
自然(66933)
自然科(65460)
自然科学(65442)
自然科学基金(64298)
教育(60343)
(59434)
资助(55336)
编号(51189)
(41087)
重点(40722)
成果(39821)
(38226)
(38166)
科研(35894)
创新(35783)
教育部(35617)
国家社会(35222)
人文(34564)
期刊
(106580)
经济(106580)
研究(67032)
学报(39734)
中国(39648)
(38366)
科学(36563)
(35715)
管理(35695)
大学(30336)
学学(28876)
农业(24191)
技术(23577)
教育(20638)
财经(19533)
(19477)
金融(19477)
经济研究(17984)
业经(17778)
(16759)
问题(14956)
统计(13969)
技术经济(13485)
(13228)
(12750)
理论(12247)
商业(12219)
(12039)
(11786)
决策(11482)
共检索到348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杜晓君  梅开  
基于纵向结构的专利联盟是全球最具有影响力和普遍意义的专利联盟。本文基于Kim的分析框架,讨论基于纵向结构的专利联盟对联盟成员企业利润、市场竞争及最终产品价格的影响,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基于纵向结构的专利联盟能够使联盟成员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这充分说明专利联盟的构建是有其内在利益驱动的;二是专利联盟的专利许可费用构成了阻止性进入壁垒,使下游专业化生产商被排除市场,这说明基于纵向结构的专利联盟具有市场垄断性;三是专利联盟降低了最终产品价格,社会福利效应显著加强。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基于纵向结构的专利联盟的构建具有合理性,但是对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专业化制造商则具有排斥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忠  徐凤琴  赵冬梅  
为了分析研究某些上下游企业建立纵向联盟后投入成本和产品成本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应用博弈理论建立了纵向联盟企业及非联盟企业之间的 2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率先组建纵向联盟的少数企业的利润明显提高 ,对市场中其他企业组建联盟具有激励作用 ;随着企业联盟数量的增多 ,组建联盟的企业的投入成本减少 ,利润增大。联盟的建立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刘劲松  
本文针对煤、电企业纵向联结的三种可能的模式,即煤、电企业战略联盟,煤、电企业企业集团,煤、电企业完全一体化,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这三种煤、电企业纵向联结的效应。最后,通过对这三种纵向联结效应结果的分析,论述了其政策性含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里昕  揭筱纹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地1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模水平和企业高级管理者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呈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住行业类别变量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类别对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晓倩  王立凤  
企业纵向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同意将其在行业价值链不同位置上的技术和能力共享而形成的。由于参与纵向战略联盟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几乎没有相同或类似产品和服务,但相互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战略联盟内部成员主要通过加强合作,减少或消除各种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获取额外的收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里昕  
本文以我国22个行业中407家公司为样本,从行业层面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业的成长性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显著正相关,行业资本密度、进入壁垒则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显著负相关。实证结果显示,行业盈利水平、成本压力与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影响不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原毅军  郭钰  
煤电价格矛盾是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政府部门和学者们一直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市场主体的煤电企业对煤电价格的确定从根本上讲是由双方谈判所决定的。从煤电谈判这一热点事件切入,利用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来分析煤电产业纵向联盟定价问题。结果证明在煤电企业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谈判双方的利润同时受到各方贴现因子、谈判破裂风险概率以及谈判参与者外部选择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煤电产业纵向联盟定价的几点政策建议,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电煤价格信息监测体系,完善煤电市场机制以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健全节能市场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甄  谢璐华  郭娟娟  
正确厘清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和地方税收超额负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优化我国新型央地财政关系、推动国家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构建一个包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函数模型和机理分析框架,试图从理论层面系统探析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对地方的税收超额负担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同时,借助了我国31个省份2008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考察财政体制纵向失衡、税收努力程度和税收超额负担三者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影响税收超额负担过程中存在税收努力程度的阈值效应,随着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的不断提升,财政体制纵向失衡的持续减轻会不断加重地方的税收超额负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健柏  兰勇  
纵向一体化是市场结构产生的行为结果,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铝工业的进入壁垒特征决定了三个阶段都具有较高的生产集中度,从而产生了高水平纵向一体化出现的必然性,同时这种纵向一体化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并维持着生产高集中度。我国铝工业结构与纵向一体化关系的演变与此并不完全相符,但考虑转轨经济中的特殊壁垒——政府干预后,以上观点的解释力又得到恢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生延超  
不同的纵向技术联盟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形成机理,并由此影响利益分配。文章将纵向技术联盟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建立了基于分配因子的利益分配模型,通过无限期界讨价还价博弈方法进行逆向求解。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技术型中间投入品的交易价格,并且当紧密型纵向技术联盟的分成因子受到一定限制时,企业倾向于组建利益可重新分配下的更为紧密的纵向技术联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江若尘  
本文在阐述了产业链条中上、下游垄断企业实现纵向一体战略联盟重要性的理论意义的基础上,对纵向一体战略联盟的实施进行了可操作性的阐述,对纵向一体战略联盟的绩效进行了量化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警示:要防止外国大跨国公司主宰我们的产业链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里昕  
文章以我国24个行业中366家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纵向战略联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类的纵向联盟与非联盟公司时比分析中,两者在盈利能力指标上有显著差别,而在发展能力和运营能力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纵向战略联盟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显著正相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金红  余珍  
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视角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结果显示:当公司存在纵向兼任高管时,其投资效率更高;从兼任者的职务类别分析发现,与总经理担任纵向兼任高管相比,董事长担任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作用更显著。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同时发挥了"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具体而言,纵向兼任高管通过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发挥了"监督效应",通过减少企业关联交易的利益流出发挥了"更少掏空效应"。文章拓展了纵向兼任高管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是对其经济后果的有益补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燕  叶婷婷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创新绩效这一视角考察上市公司存在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当上市公司存在纵向兼任高管时,企业创新绩效更高。进一步将纵向兼任职务细分后发现,同总经理相比,在上市公司纵向兼任高管的董事长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更进一步探索纵向兼任高管的影响机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在上市公司发挥了"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即纵向兼任高管通过发挥"监督效应"以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来提高创新绩效,通过发挥"更少掏空效应"增加利益流入型关联交易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方  
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离直接决定企业的纵向边界,也影响产业链纵向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从二者的传统定义和直观的理解,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离是对立关系。其实,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离虽然互为相反过程,却存在着统一性。本文在企业边界变化的假设下,以分工与整合的视角分析了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离实体边界下的对立和虚拟边界下的统一,认为纵向分离的"整合"方式主要包括准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两种,分别形成产业内纵向关系型网络和跨产业混合关系型网络。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纵向分离的产业影响因素产生的驱动力和效应的正反馈作用,纵向分离下的企业思维与行为选择,以及引发的企业组织形态和产业组织形态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