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2)
- 2023(16831)
- 2022(14056)
- 2021(13196)
- 2020(11063)
- 2019(25212)
- 2018(25150)
- 2017(48054)
- 2016(26254)
- 2015(29594)
- 2014(29639)
- 2013(28596)
- 2012(25928)
- 2011(22848)
- 2010(22484)
- 2009(20234)
- 2008(19287)
- 2007(16813)
- 2006(14419)
- 2005(12259)
- 学科
- 济(97897)
- 经济(97770)
- 管理(74706)
- 业(69350)
- 企(57761)
- 企业(57761)
- 方法(46102)
- 数学(40035)
- 数学方法(39458)
- 农(27931)
- 中国(27461)
- 财(26171)
- 学(23368)
- 业经(22994)
- 地方(19556)
- 制(19020)
- 农业(18516)
- 理论(17957)
- 务(16743)
- 财务(16658)
- 财务管理(16619)
- 贸(16322)
- 贸易(16313)
- 技术(16044)
- 易(15840)
- 企业财务(15768)
- 和(15729)
- 环境(15342)
- 银(14949)
- 银行(14893)
- 机构
- 大学(360552)
- 学院(358739)
- 管理(140928)
- 济(136007)
- 经济(132968)
- 理学(122802)
- 理学院(121425)
- 管理学(118912)
- 研究(118608)
- 管理学院(118279)
- 中国(86871)
- 科学(77216)
- 京(76439)
- 农(62700)
- 财(62392)
- 所(58943)
- 业大(57752)
- 中心(54531)
- 研究所(54252)
- 江(52099)
- 财经(50347)
- 农业(49278)
- 范(47888)
- 北京(47331)
- 师范(47209)
- 经(45965)
- 院(43970)
- 州(41853)
- 技术(40718)
- 经济学(40450)
- 基金
- 项目(256636)
- 科学(201233)
- 基金(185700)
- 研究(184573)
- 家(163344)
- 国家(162019)
- 科学基金(139210)
- 社会(114022)
- 社会科(107880)
- 社会科学(107852)
- 省(101305)
- 基金项目(98647)
- 自然(92868)
- 自然科(90743)
- 自然科学(90719)
- 自然科学基金(89033)
- 教育(85962)
- 划(85482)
- 资助(75737)
- 编号(75111)
- 成果(60181)
- 重点(57608)
- 部(55441)
- 发(53997)
- 创(53345)
- 课题(51908)
- 创新(49806)
- 科研(49623)
- 大学(47980)
- 计划(47520)
- 期刊
- 济(143033)
- 经济(143033)
- 研究(100243)
- 中国(68192)
- 学报(62966)
- 农(56877)
- 科学(55486)
- 管理(52481)
- 财(48362)
- 大学(47548)
- 学学(44760)
- 教育(43305)
- 农业(39166)
- 技术(33410)
- 融(27201)
- 金融(27201)
- 业经(24661)
- 财经(23787)
- 经济研究(22720)
- 经(20256)
- 业(19965)
- 图书(19327)
- 问题(18988)
- 版(18315)
- 科技(18014)
- 业大(16762)
- 理论(16468)
- 技术经济(16139)
- 资源(15385)
- 现代(15337)
共检索到512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姜长城 何林 姜志康 冯万欣 林新贵 易根苗 梁良
由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加工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特点,该文研究了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直接平面金属化的可行性。为此,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上平面金属层的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表征;进一步,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对试件在不同激光扫描速度、线间距、激光功率及频率下金属化的表面形貌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以上加工参数对玻璃表面金属化覆盖率及形貌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20 W,激光频率为20 kHz,激光扫描线间距为2.5μm,扫描速度为300 mm/s时,玻璃表面的金属化可实现全区域覆盖且厚度适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官本 华毓坤 王真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时引起蚀刻,蚀刻程度的大小与离子能量水平,即与等离子体工作条件和等离子体种类密切相关。本文讨论了微波等离子体工作条件即微波功率、系统压力、样品位置(距谐振腔距离)及处理时间对杉木木材蚀刻的影响,并在相同工作条件下,比较了N2、O2及空气等离子体对木材蚀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蚀刻作用的诸因素中,样品位置的影响最显著,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其次,而系统压力的影响最弱。在本研究的范围内,杉木样品距谐振腔距离越近、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越长、微波功率越高则蚀刻越严重;在3种等离子体中,O2等离子体蚀刻最严重,而N2等离子体最轻微,空气等离子体蚀刻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蚀刻,杉木,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桂华 向仕龙 周鲁英
利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玉米秆表面改性,以提高其表面润湿性。采用接触角测定法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秆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借助SEM-EDAX和FTIR技术分析了处理后玉米秆表面形貌与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秆表面处理后,可以对其表面进行刻蚀,去除弱界面层,在其表面引入大量的羟基、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从而提高玉米秆表面的润湿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晓瑞 张占宽
【目的】基于现有大量空气等离子体对人工林木材表面改性的研究,采用不同气体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3种人工林和3种天然林木材进行改性处理,对比研究其对木材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为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为等离子体在不同木材表面改性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空气(Air)、氧气(O2)、氮气(N2)、氩气(Ar)和氦气(He)5种气体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山杨、云杉、蓝桉3种人工林木材和实木制品及木质制品表面饰面常用的红栎、白桦和黑胡桃3种天然林木材,测试计算不同等离子体处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解林坤 杜官本 代沁伶 王洪艳
为了使西南桦木材表面具备疏水性能,在等离子体环境下以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单体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并采用FTIR-ATR、XPS、SEM和静态接触角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T MCS与木材表面发生了硅烷化反应,引入了甲硅烷基,SI元素含量达到了22.82%;修饰后的木材表面形成了均匀的颗粒状结构,疏水性和疏水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随着处理功率的增加,接触角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三甲基氯硅烷 西南桦 表面修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解林坤 郑绍江 杜官本
【目的】具有超疏水性的木材可以抑制或减小木材表面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延长并提高木材的使用寿命及性能,研究木材表面等离子体刻蚀和沉积碳氟薄膜的超疏水性,为等离子体环境下超疏水性木材的制备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以糖枫木径切单板为试验材料,首先采用氧等离子体在放电功率150 W、工作气压66 Pa的条件下对其表面进行不同时间的刻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刻蚀时间对木材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影响;然后以五氟乙烷和氩气的混合气体在放电功率120 W、工作气压133 Pa的条件下将低表面能的碳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红兵 唐晓杰 孟庆繁
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浓度6-BA对酸樱桃组培苗玻璃化率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正常苗与玻璃化苗愈伤组织和芽中IAA、GA3和ZR含量。结果表明:高浓度6-BA导致组培苗玻璃化,当培养基中6-BA浓度为0.5 mg.L-1时,组培苗未出现玻璃化苗;当培养基中6-BA浓度为3.0 mg.L-1时,组培苗玻璃化率高达95%。通过玻璃化苗和正常苗内源激素比较发现,玻璃化苗愈伤组织IAA和GA3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苗愈伤组织中IAA和GA3含量,ZR含量基本相等;玻璃化苗芽中ZR含量远远低于正常苗中ZR含量,而IAA和GA3含量基本不变,高浓度6-BA导致组培苗内源激素比例失调发生玻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解林坤 王洪艳 关成 杜官本
以六甲基二硅氧烷(HMDSO)为沉积单体,在等离子体环境下对思茅松Pinus kesiya和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木材表面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硅烷化改性。采用接触角测定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处理前后木材表面的润湿性、元素组成及化学状态、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相同处理条件下西南桦的接触角均大于思茅松,且接触角随处理时间增加逐渐增大,处理9 min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31±7.2)°和(138.8±1.7)°,处理时间延长至12 min时,接触角略有下降。处理9 min时思茅松和西南桦木材表面的硅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8.80%,1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官本 杨忠 邱坚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ES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技术 ,分析了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西南桤木木材表面的性质。ESR图谱分析表明 :经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后 ,木材表面可迅速有效地产生大量的自由基 ;XPS图谱分析表明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使木材表面O C原子比增加 ,C1 含量降低 ,而C2 、C3含量增加 ,并有C4 的出现。这些结果表明经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材表面产生了大量的含氧官能团或过氧化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辉 李桂澜 董志
利用等温滴定量热仪对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醇20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分析了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醇20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实验中的作用。分别利用添加表面活性剂与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运行缓冲液进行分子间相互作用实验,对传感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山梨醇20可以降低样品在管路及芯片表面的非特异吸附从而增强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英鹏 陈洪全 刘敏
利用GC-MS对上海市玻璃表面有机膜中PAHs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楼层的增加,10层居民楼玻璃表面PAHs浓度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高浓度出现在3层(736 ng/m~2),最低在9层(346 ng/m2);17层公寓楼PAHs浓度则是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最高浓度出现在9层(2 338 ng/m~2),最低在16层(564 ng/m~2)。TOC与PAHs相关性分析暗示除TOC外,玻璃表面PAHs富集可能还受控于其他因素。10层居民楼主要以3环和4环PAHs为主;而17层公寓楼则以4环为主。玻璃外表面PAHs浓度(555 ng/m~2)远高于内表面(308 ng/m~2);外表面主要以Phe、Pyr、Chry、Fluo和Fl为主;内外表面低环PAHs比值接近于1,高环比值基本上低于0.6。TEQ值虽然较低,但生态风险仍不能忽视。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玻璃表面 垂向分布 室内与室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施沈城 胡梦云 曾和平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对物质成分进行快速分析的技术,由于具有简单、快速、可实时原位分析等多个优点而成为光谱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同时也存在重复性差、等离子屏蔽效应以及基体效应等问题。随着对LIBS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激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诸如纳米颗粒辅助增强、金属基底辅助、等离子体约束、光丝诱导技术光谱(filamentinducedbreakdownspectroscopy,FIBS)以及等离子体光栅诱导技术光谱(plasma-grating-inducedbreakdown spectroscopy,GIBS)等多种改进方法,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也有报道。该文从LIBS技术的原理出发讨论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其中几种改进方法进行介绍,最后展望了该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邹林儿 张泽 沈云 傅继武
结合科研工作,建立了基于离子交换技术制备平面光波导的设计性综合实验平台。介绍了离子交换技术原理,结合实例描述了Ag~+-Na~+离子交换制备BK7玻璃基平面光波导过程,采用棱镜耦合法测试波导参数,并用逆WKB方法计算拟合波导折射率分布曲线。该实验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和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实验教学效果良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官本 华毓坤 崔永杰 王真
XPS是固体木材表面组成分析最有效和最灵敏的工具之一。本研究使用XPS研究木材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化学组成的变化。经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后 ,C1的含量降低而C2 、C3含量增加 ,并伴随C4生成 ,表明纤维素和 /或木素上羟基含量的增加。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还在木材表面引入了N元素 ,推测有亲水的 -NH2 生成。比较了相同工作条件下 ,N2 、O2 及空气等离子体对木材表面化学组成影响 ,结果表明 :O2的影响最显著而N2 最弱 ,氧的影响还存在其特殊性。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表面光电子能谱 木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洋 杨雪慧 周晓燕
【目的】分析常压等离子处理工艺对脲醛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酚醛树脂3种常用胶黏剂在麦秸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为推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在秸秆人造板工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接触角和K值为表征手段,通过控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参数(放电电压、电极间距和处理时间),分析不同处理工艺条件对脲醛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酚醛树脂在麦秸内外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经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3种胶黏剂在麦秸内外表面的初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均有所减小,K值均有所增大,润湿性得到改善,麦秸外表面的初始接触角下降了31%~33%,平衡接触角下降了31%~63%;内表面的初始接触角下降了15%~32%...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胶黏剂 麦秸 润湿性能 人造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