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8)
2023(7080)
2022(6167)
2021(5819)
2020(4825)
2019(11249)
2018(10980)
2017(21644)
2016(11220)
2015(12421)
2014(11947)
2013(11366)
2012(9970)
2011(8636)
2010(7958)
2009(6836)
2008(6125)
2007(4822)
2006(3692)
2005(2656)
作者
(28869)
(24325)
(24257)
(22865)
(15297)
(11566)
(10984)
(9597)
(9339)
(8290)
(8190)
(8097)
(7617)
(7431)
(7428)
(7359)
(7258)
(7123)
(6984)
(6964)
(5759)
(5739)
(5651)
(5608)
(5472)
(5464)
(5097)
(5026)
(4870)
(4762)
学科
(44264)
经济(44225)
管理(32840)
(30921)
(26332)
企业(26332)
方法(26253)
数学(24070)
数学方法(23702)
(11305)
(10400)
业经(9226)
中国(9100)
(8157)
贸易(8156)
(7989)
(7939)
财务(7904)
财务管理(7887)
企业财务(7523)
技术(7479)
(7419)
环境(7159)
(7114)
农业(6916)
地方(6911)
理论(6534)
(5816)
(5780)
产业(5262)
机构
大学(146461)
学院(146096)
管理(63569)
(60396)
经济(59464)
理学(57045)
理学院(56546)
管理学(55425)
管理学院(55146)
研究(41391)
中国(29937)
(27967)
科学(25954)
(25396)
业大(23024)
财经(22029)
(21630)
中心(21214)
(20399)
经济学(19075)
(18900)
(18075)
经济学院(17517)
农业(17158)
研究所(17106)
经济管理(17082)
财经大学(17041)
(17033)
师范(16765)
商学(16633)
基金
项目(115090)
科学(92489)
基金(86842)
研究(81285)
(76216)
国家(75675)
科学基金(66936)
社会(53837)
社会科(51243)
社会科学(51232)
基金项目(46574)
自然(44966)
(44636)
自然科(44034)
自然科学(44024)
自然科学基金(43222)
教育(37976)
(37672)
资助(34953)
编号(31380)
(25815)
重点(25697)
(25114)
(24052)
创新(23504)
科研(23248)
国家社会(23225)
成果(22674)
教育部(22654)
人文(22250)
期刊
(52091)
经济(52091)
研究(33570)
学报(22824)
管理(22092)
科学(21038)
中国(19796)
(19613)
大学(18027)
学学(17352)
(17275)
技术(14336)
农业(12042)
教育(10685)
财经(10235)
业经(9308)
经济研究(8891)
(8763)
(8631)
金融(8631)
统计(7825)
技术经济(7408)
(7309)
科技(7256)
问题(7206)
理论(7133)
(6776)
实践(6626)
(6626)
财会(6527)
共检索到183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成威  齐磊  多杰才仁  张怀清  薛联凤  云挺  
【目的】树木的生长参数在林木性状评估、森林碳汇计量和优化森林经营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期为林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激光雷达数据中精准提取林木生长参数并对树木未来生长参数进行预测。【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林木生长参数提取与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南京林业大学中的樱花、银杏、鹅掌楸、水杉4个树种为实验对象。首先,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获取4个树种样地的点云数据,并通过单株分割算法提取单棵树木点云。其次,基于圆拟合及高斯滤波的方法自动的从2016、2018、2020年的单棵树点云中提取胸径、树高、冠宽等生长参数,并辅以样地调查数据(2015、2017、2019、2021、2022年),构建不同树种的单棵树生长参数时间序列作为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样本集。最后,构造由两层门控循环单元(GRU)的林木生长参数预测深度学习网络,并引入注意力模块以弥补传统循环神经网络捕获长期依赖关系的不足。该网络以2015-2021年单株树木生长参数时间序列作为输入,依托训练数据及随机梯度下降算法使网络参数逼近真实树木生长情况,并用以预测2022年单棵树木的生长参数。【结果】深度预测网络在树高预测上表现最好,决定系数R~2均不低于0.83,均方根误差(ERMS)均小于0.5 m,在4种树中银杏树的预测结果最优(R~2=0.95,ERMS=0.31 m)。在胸径、冠宽等参数的预测上,深度预测网络仍有着良好的表现,R~2均不低于0.81,胸径ERMS小于2.5 cm,冠宽ERMS小于0.32 m。在与线性回归和LSTM网络等林木参数预测方法的比较中,本模型预测效果良好(R~2≥0.86),误差较小。【结论】级联循环神经网络可有效地预测未来树木的生长情况,提高林木生长参数的预测精度,同时GRU和注意力机制的引入在林木参数的时序预测中有一定的鲁棒性,为森林的智能管理与可视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明智  刘道文  
文章针对嵌入维数较高的混沌时间序列很难在相空间中找出一种映射关系来预测其变化趋势,提出基于序列的混沌特性参数建立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以相空间中的各个相点作为输入,通过高斯函数的多次复合来逼近复杂的映射关系。以具有混沌特性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指时间序列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预测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冠华  
文章以199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国CPI指数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ARMA模型对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得到短期预测误差为3.599,长期预测误差为12.528。针对ARMA模型没有良好捕捉到CPI序列中非线性关系的缺陷,本文采用BP网络、RBF网络以及核方法对其作了改进。有非线性特征的三种模型长期预测精度与ARMA模型相当,而短期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最大提高比例为51.85%。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魏建良  朱庆华  
当前,信息级联作为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大量个体的模仿行为使得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影响急剧放大,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网络意见波动,意见扭曲日益频发。鉴于此,很多研究者对此展开了探讨,从最初的信息级联特征与结构分析,到基于真实数据的级联效应建模与优化,再到动态的级联预测与影响力最大化研究。尽管成果已较为丰富,但多是技术层面的分析,结合效应分析的成果较少,尤其对信息级联形成的网络意见扭曲等尚缺少代表性成果。鉴于此,本文从用户、信息及结构三个基本视角,提出了网络意见扭曲的若干可研究主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葛利  陈广胜  
提出一种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木材生长轮密度长期预测方法。本方法利用输入输出均为时变函数的过程神经网络输出为时变函数的特点,将原始数据拟合为输入函数并表示为一组正交基的展开形式后,使用混合遗传算法训练过程神经网络,得到过程神经网络的输出函数,以此实现木材生长轮密度的一次多步长期预测,通过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比较,预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并为时间序列长期预测问题提供新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春燕  胡克林  邵元海  陈薇  
在美国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数据库(UNSODA 2.0)的基础上,考虑土壤质地不分类和分类2种情况,分别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比较了在土壤质地不分类和分类情况下预测土壤水力学参数(水分特征曲线和饱和导水率)的效果,并与建立在相同数据库上的基于神经网络的Rosetta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土壤质地不分类的情况下,输入参数越多,基于SVR模型的预测效果越好;土壤质地分类情况下,基于SVM分类建模的预测结果普遍好于不分类情况。无论土壤质地是否分类,样本和输入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基于SVR的模型预测的效果都优于Rosetta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袁鹏程  林徐勋  
根据路段单元状态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路段单元状态的‘失效—非失效’二态表示方法,进一步根据网络中路段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提出了道路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态的定义及识别方法;利用更新理论及Markov链相关理论,分析了道路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态—非级联失效态持续时间随机变化的概率分布规律,给出了对假想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及对假想分布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并提出了以失效次数及转移概率为主要评价参数的交通网络级联失效评价模型。以一个实际路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将标定好的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镇涛  毛进  操玉杰  李纲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扩散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知识扩散是充分发挥知识价值的重要过程,从微观层面理解知识扩散的规律对促进知识利用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科学文献为例,文章基于知识模因的微观层面,采用知识模因识别方法从文献中提取出知识模因来表征知识单元,并基于文献引证网络构建各知识模因的扩散级联网络,计算分析扩散级联网络的基础特征及其特征分布情况,以考察不同知识模因在学科领域内的扩散模式。[结果/结论]医学信息学领域内发现了四种典型的知识模因扩散模式:单起源型、多起源—独立型、多起源—迭代型、多起源—融合型。此外,通过对级联网络的各项属性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呈现无标度性,医学信息学领域极少数的知识模因获得了大量的传播资源,领域内的研究集中于被少数知识模因所代表的研究方向上,而领域内各研究方向的生命周期长度则相对差异较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龙  党兴华  
鉴于创新活动中组织和惯例之间的互动依赖关系,提出了组织-惯例耦合相依的技术创新网络,从节点负荷、节点容量、子网络内部与子网络间的失效机制入手,构建了相依技术创新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分析不确定干扰下级联失效蔓延的动态演化机制,运用数值仿真探讨了相依模式与关键参数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脆弱性影响,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和惯例节点存在抗干扰能力阈值,小于该阈值会致使相依技术创新网络产生级联崩溃现象;相依网络间耦合强度与抗干扰能力阈值呈近似U型关系,存在最优耦合强度;组织-惯例的对称均匀结构比对称非均匀结构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负荷作用下异配相依模式能够增强相依技术创新网络抵御级联失效的能力;当小于最优耦合强度时,度大失效和随机失效比度小失效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破坏性影响较大,反之,三种不确定干扰方式间的差异性减小。研究结论对提升技术创新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龙  党兴华  
鉴于创新活动中组织和惯例之间的互动依赖关系,提出了组织-惯例耦合相依的技术创新网络,从节点负荷、节点容量、子网络内部与子网络间的失效机制入手,构建了相依技术创新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分析不确定干扰下级联失效蔓延的动态演化机制,运用数值仿真探讨了相依模式与关键参数对拓扑结构及创新能力的脆弱性影响,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和惯例节点存在抗干扰能力阈值,小于该阈值会致使相依技术创新网络产生级联崩溃现象;相依网络间耦合强度与抗干扰能力阈值呈近似U型关系,存在最优耦合强度;组织-惯例的对称均匀结构比对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文平  周达培  
文章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研究模型。利用极大熵模型,求解条件概率表,通过因果推理预测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性,通过诊断推理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胜君  
在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节点的创新能力概念,构建企业创新网络级联失效可靠性模型,并对动荡、动态平衡和萎缩3种类型网络进行仿真实验研究。仿真数据表明:随机攻击节点条件下,动荡网络的节点失效率高于其他两种网络,但在攻击度中心性较高节点时动态平衡网络的节点级联失效率要高于动荡网络;随着度中心性变小,动态平衡网络的节点失效率逐渐低于动荡网络,而萎缩网络的节点失效率则一直处于最低;除此之外,如果攻击流介数中心性节点,动荡网络的创新能力损失率一直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动荡网络的网络综合创新能力最高,但是可靠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勇  孙绍荣  
在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对股票价格进行短期预测时,一般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都是以价格的时间序列滞后作为输入变量,但是由于影响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很多因素无法准确测量,而且市场信息的噪音太大,因此预测效果往往不太理想,于是如何选择有效的输入变量就成为一个困扰这项研究的难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新红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理论,文章给出一种连续参数小波网络,其基本思想就是在神经网络中采用连续小波函数作为隐含层的激励函数,进一步建立人口时间序列的连续参数小波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中国人口总数时间序列的仿真预测表明,小波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可以有效地在数值上逼近时间序列难以定量描述的相互关系,所以用小波网络所建立的人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的精度较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蔡占华  
鉴于逆向物流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对我国逆向物流网络规划问题从运营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对信息失真情况下的企业产品回收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得出回收分布法模型在对产品回收预测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效果,为其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