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6)
2023(7846)
2022(6652)
2021(6333)
2020(5406)
2019(12424)
2018(12092)
2017(23480)
2016(12175)
2015(13502)
2014(13112)
2013(12648)
2012(11330)
2011(9847)
2010(9300)
2009(8072)
2008(7229)
2007(5671)
2006(4460)
2005(3457)
作者
(31544)
(26487)
(26345)
(25050)
(16787)
(12697)
(12041)
(10504)
(10171)
(9155)
(9033)
(8951)
(8464)
(8183)
(7926)
(7925)
(7837)
(7716)
(7682)
(7380)
(6271)
(6257)
(6092)
(6065)
(5977)
(5901)
(5641)
(5463)
(5269)
(5198)
学科
(48820)
经济(48777)
管理(35253)
(32188)
方法(26692)
(26460)
企业(26460)
数学(24516)
数学方法(24169)
(12577)
(12035)
地方(10715)
中国(10668)
业经(9687)
(9308)
贸易(9304)
(9081)
(9077)
环境(8710)
(8591)
(8463)
金融(8460)
(8374)
(8348)
财务(8343)
银行(8342)
财务管理(8316)
农业(8194)
(7960)
企业财务(7937)
机构
学院(158492)
大学(158151)
管理(66737)
(66305)
经济(65168)
理学(58979)
理学院(58424)
管理学(57386)
管理学院(57098)
研究(47894)
中国(36979)
(30836)
科学(29440)
(29134)
业大(24795)
财经(24562)
中心(24450)
(24088)
(22701)
(21528)
经济学(21041)
(20988)
研究所(20041)
经济学院(19300)
财经大学(18936)
农业(18933)
(18718)
(18540)
师范(18336)
北京(18183)
基金
项目(123056)
科学(98521)
基金(92427)
研究(87358)
(81225)
国家(80651)
科学基金(70762)
社会(57656)
社会科(54944)
社会科学(54932)
基金项目(49847)
自然(47326)
(46882)
自然科(46091)
自然科学(46076)
自然科学基金(45190)
(40050)
教育(39962)
资助(37107)
编号(33752)
(27799)
重点(27539)
(26106)
(25901)
国家社会(24941)
创新(24517)
科研(24467)
成果(24356)
教育部(24133)
人文(23653)
期刊
(60048)
经济(60048)
研究(38510)
学报(23976)
中国(23891)
管理(23036)
科学(23009)
(22493)
(19891)
大学(19051)
学学(18484)
技术(14415)
农业(13904)
(13761)
金融(13761)
财经(11540)
业经(10114)
教育(10010)
(9862)
经济研究(9620)
资源(8530)
问题(8519)
(7724)
理论(7590)
科技(7518)
(7366)
技术经济(7342)
统计(7298)
实践(7025)
(7025)
共检索到208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维尧  孙权  刘鑫鑫  曲丽  王福友  姚明远  邹红菲  
【目的】东北豹是分布最北、种群数量最小的豹亚种,濒危等级为"极危"。分析采用相机监测技术得到的汪清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的长期动态,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秋—2017年秋,在汪清保护区内东北豹主要分布区以每3 km×3 km网格1对的密度布设相机。采用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ices,RAI)计算东北豹相对丰富度,以99%核密度等值线定义东北豹分布区,在Extract Compare软件中进行个体识别。在CAPTURE软件中对有效监测期的数据进行闭合种群检验、适宜模型评估和种群数量估计。以8 km为半径,在相机布设处向周边外延绘制缓冲区作为有效监测面积,评估东北豹种群密度。【结果】在9个监测季,东北豹RAI指数波动在0.34~2.12之间。2013年秋季东北豹分布区为201 km~2, 2017年秋季分布区为992 km~2。共识别东北豹个体9只,其中成年雌性和雄性各3只、幼崽2只、性别不明个体1只。在种群数量低的情况下,CAPTURE闭合种群检验效力并不强,检验结果总体偏低。M_h模型(假设拍摄率有个体差异)选择标准得分在2015春、2015秋、2016秋、2017春4个监测季最高,在其他5个监测季得分仅次于M_0(假设拍摄率一致)。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显示,M_b(假设捕获前后拍摄率有差异)、M_t(假设不同时段拍摄率有差异)模型评估捕获率与M_0模型无显著差异。研究期间东北豹种群密度波动在0.12~0.88只·(100 km~2)~(-1),种群总捕获率整体较高,但2017年春季拍摄个体仅占种群评估数量的0.43。【结论】受地理因素和猎物丰富度变化影响,东北豹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CAPTURE闭合种群检验对小样本检验效力不强。M_h假设是进行东北豹种群数量评估的适宜模型,"拍摄羞怯反应"会导致种群密度评估结果偏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广良  李迪强  薛亚东  王秀磊  杨敬元  余辉亮  
利用红外相机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和活动规律进行调查。于2010年8—9月和2011年3—9月,在95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2个月。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9 665张,其中有效照片536张;有效照片中兽类占82%,鸟类占18%,经鉴定,兽类有19种,鸟类有9种。在海拔2 219~2 597 m的区域和寒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的动物种数和拍摄率均最高,说明这些区域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最多。同种动物在不同的植被型下拍摄率不同,说明该种动物对各植被型的偏好程度不同。对6种最常见兽类和2种雉类的研究表明:在寒温性和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斑羚、红腹角雉,在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晓阳  申文明  万华伟  侯鹏  林刚  
动物的生境是动物生活环境因子的综合,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藏羚羊是一种濒危动物,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人为活动的增加严重破坏了藏羚羊的生境,藏羚羊生境适宜性的评价对藏羚羊生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藏羚羊生境需求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构建了藏羚羊生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结构、海拔、坡度、水源、人类活动和道路),基于2013年和2014年的国产GF-1遥感卫星影像,提取了生境要素(生态系统结构、水源、人类活动和道路),最后结合DEM数据对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分析了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藏羚羊最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海拔为4100~5200M的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佳  刘芳  李迪强  徐海青  蒋军  
【目的】了解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红腹角雉日活动节律变化,为保护区珍稀雉类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0-08—09、2011-03—09月的研究期和2013-08—2015-05的研究期,分别利用36和60台红外相机,在保护区的90和188个研究相机位点,监测研究红腹角雉的活动节律,共获得295张有效独立照片。【结果】1)红外相机的拍摄率在4—9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5月拍摄率最高;2)红腹角雉雌性和雄性每日均只有1个活动高峰期,其中雌性出现在10:00—12:00;雄性出现在06: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友凤  吴鹏飞  王荣伟  马祥庆  邹显花  
选择福建闽清黄槠林自然保护区的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分别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演替方向,及其优势木福建青冈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林分层次明显.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大小排列: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其均匀度指数大小排列: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中福建青冈的重要值最高,但实生幼苗极少;福建青冈种群在主林层中占有明显优势,在演替层和更新层中的频度较低,分别为0.08和0.25;其年龄结构呈纺锤型,中树个体数量达842株.hm-2,幼树和大树的个体数量较少,幼龄、中龄和成龄个体均呈聚集分布,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丁丽霞  王祖良  周国模  杜晴洲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均4.47 hm.a-1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张,并有继续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蚕食了周围原始植被(特别是阔叶林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认为毛竹林迅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极少,毛竹林盖度大(>79%),林下其他植被更新难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图2表1参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兴波  周惠丽  张红勇  彭鹤年  王召龙  白映禄  尚素琴  
[目的]通过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群动态的长期监测,进一步了解该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而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以维护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方法] 2016—2018年连续3年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5个林场(麻家寺、官滩沟、兴隆山、马坡和上庄)进行蝶类生物多样性监测,选取6条样线,即:样线Ⅰ(代家窑)、样线Ⅱ(火烧沟)、样线Ⅲ(范家山)、样线Ⅳ(香沟门)、样线Ⅴ(红庄子)、样线Ⅵ(徐家峡)。计算各样线蝶类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等,并分析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的群落特征和区系组成。[结果]2016—2018年连续3年共采集蝴蝶标本4 618号,经鉴定隶属7科64属100种,其中眼蝶科(2 473号)是保护区的优势类群,喙蝶科(仅1号)为保护区的稀有种。多样性分析表明:样线多样性为样线Ⅰ>样线Ⅵ>样线Ⅲ>样线Ⅳ>样线Ⅱ>样线Ⅴ,均匀度指数为样线Ⅱ>样线Ⅴ>样线Ⅵ>样线Ⅰ>样线Ⅳ>样线Ⅲ,物种丰富度为样线Ⅲ>样线Ⅳ>样线Ⅰ>样线Ⅵ>样线Ⅴ>样线Ⅱ。相似性分析表明:样线Ⅱ和样线Ⅴ为极不相似,样线Ⅰ和样线Ⅲ、样线Ⅰ和样线Ⅳ、样线Ⅲ和样线Ⅳ均为中等相似,其余样线两两间为中等不相似。区系组成表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100种蝴蝶中古北种56种,占蝴蝶总种数的56%;东洋种2种,占蝴蝶总种数的2%;广布种42种,占蝴蝶总种数的42%。[结论]单一生态系统中蝴蝶群落的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较低,复杂生态系统的蝴蝶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李因刚  沈国春  翁东明  张宏伟  张方钢  
以位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hm2永久样地为研究材料,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中所有胸径≥1 cm树木的胸围,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和确定坐标位置,分析了样地内木荷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DBH≤17.5 cm的木荷个体数量占80.5%,DBH>27.5 cm的仅占8.4%,种群能够实现自我更新,属稳定型种群。基于种群径级结构分析,木荷种群密度随个体胸径的变化趋势类似于偏正态分布形曲线。木荷在整个样地中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多数聚集于坡面和山脊的生境中。种群空间关联性分析表明,木荷大径级(DBH≥16.1 cm)和小径级(1 cm≤DBH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忠军  王淯  薛文杰  姜海瑞  徐宏发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灌木+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栾晓峰  周建华  周楠  吴波  李迪强  
2004年10月,利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供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方法(RAPPAM),对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总体水平不高,仅为55.5分。在各评估选项中,保护区规划较好(74分),资金投入(44分)和管理成效(52分)较差。目前保护区管理不足的方面依次是旅游管理、生境管理、科研监测、社区管理、基础设施和人员培训。各地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差异不显著,但不同保护区之间差异显著。综合管理有效性和脆弱性分析,需要优先建设和加强管理的保护区是鸭绿江上游、阿尔金山、大山、天佛指山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栾晓峰  习妍  陈晨  姚莉  李迪强  朱春权  
论文运用世界自然保护区委员会(WCPA)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推荐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方法(RAPPAM),对东北地区部分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区所面临的14种威胁因子中,火灾、林木砍伐、偷猎、非林木产品采集(NTFP)、旅游、放牧6个因子的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高、影响时间较长,是保护区应重点控制的威胁因子。因此,今后的保护区管理应加强对火灾、林木砍伐和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等因素的监控,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适当措施有效控制并减少保护区生态旅游对保护对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传玖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各类自然保护区926处,占国土面积的7.6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7%)。按理说,既然是自然保护区,就该得到很好的保护。但实际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很多自然保护区已不是一方净土。报载,当初九寨沟在开发时,曾准备“沟内游,沟外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高甲荣  
该文采用航片判读转绘与GIS技术 ,运用景观指数方法 ,针对凉水自然保护区 3个时段的景观格局作了系统分析 .研究表明 ,凉水自然保护区在 2 0世纪 5 0— 90年代 ,景观格局发生较显著变化 ,基质———天然红松林面积在逐年减小 .2 0世纪 5 0— 70年代 ,7 88%的天然红松林转化为其他类型斑块 ;2 0世纪 70— 90年代 ,9 91%的天然红松林转化为其他类型斑块 ,并有斑块出现及消失现象发生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景观内斑块的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景观斑块数增加 ,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 ,各类斑块形状破碎化降低 ,保护区内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 .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春华  杨劲涛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涉及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周边社区、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等众多相关利益者,不同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及其对保护区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尚勇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只有理顺自然保护区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以人为本,考虑周边社区村寨、居民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京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批准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本次批准新建的2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15个省(自治区),涉及保护包括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等3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海南苏铁、水杉、光叶珙桐、独叶草等1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建设与发展自然保护区,对于优化全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提高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效果、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履行国际公约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