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2)
2023(15284)
2022(12759)
2021(11948)
2020(10148)
2019(22862)
2018(22811)
2017(44113)
2016(23294)
2015(26035)
2014(25133)
2013(24440)
2012(21998)
2011(19421)
2010(19508)
2009(18189)
2008(17854)
2007(15939)
2006(13625)
2005(12117)
作者
(62679)
(52708)
(52510)
(49396)
(33519)
(24984)
(23496)
(20456)
(19841)
(18692)
(17896)
(17599)
(16629)
(16389)
(16160)
(16060)
(15790)
(15109)
(15084)
(15053)
(12795)
(12728)
(12672)
(12065)
(11715)
(11691)
(11561)
(11553)
(10362)
(10354)
学科
(100673)
经济(100570)
(94871)
(86932)
企业(86932)
管理(83729)
方法(46855)
数学(37391)
数学方法(36724)
业经(31841)
(30136)
(29578)
中国(23687)
(22618)
财务(22554)
财务管理(22524)
技术(22471)
企业财务(21317)
理论(21180)
农业(20932)
(19545)
(17563)
(16922)
(16678)
地方(16160)
(15705)
贸易(15691)
(15616)
(15359)
(15189)
机构
学院(325680)
大学(319218)
管理(136411)
(135705)
经济(133155)
理学(118020)
理学院(116945)
管理学(114896)
管理学院(114289)
研究(96793)
中国(76846)
(65640)
(62644)
科学(57055)
财经(50098)
(49353)
(48522)
中心(45941)
业大(45918)
(45746)
(45604)
研究所(41271)
经济学(40742)
北京(40338)
(38601)
农业(38349)
(37890)
师范(37513)
商学(37256)
财经大学(37163)
基金
项目(219583)
科学(177013)
研究(163215)
基金(161534)
(138912)
国家(137697)
科学基金(122417)
社会(105500)
社会科(100202)
社会科学(100177)
(87741)
基金项目(85115)
自然(79273)
自然科(77600)
自然科学(77587)
自然科学基金(76238)
教育(76085)
(71919)
编号(65999)
资助(65341)
(51312)
成果(51156)
重点(48929)
(48236)
创新(47087)
(46988)
课题(44596)
国家社会(43830)
(43431)
(42384)
期刊
(148293)
经济(148293)
研究(89357)
中国(61425)
管理(57118)
(52863)
(45504)
科学(42826)
学报(42278)
技术(34934)
大学(34390)
教育(34206)
学学(32556)
农业(31292)
(27557)
金融(27557)
业经(26664)
财经(25058)
经济研究(23003)
(21721)
(19394)
技术经济(19253)
问题(18867)
统计(16311)
财会(16279)
(16200)
科技(16083)
现代(15800)
商业(15698)
(14298)
共检索到473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小芳  李柏洲  
本文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外经典创新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理论,构建了包含选择过程、运行过程、绩效评价过程和系统演化过程的创新过程模型(SOEE)。该模型描述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的动态性、开放性及超循环系统性,适用于目前我国企业的原始创新及其持续性创新活动。SOEE模型的构建不仅完善了创新过程模型的完整性及系统性,而且能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活动提供实践指导和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柏洲  罗小芳  张赟  
创新的本质即知识生产,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是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国家的关键。将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的知识生产过程与其影响因素相结合,并以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为实证检验对象,从知识生产过程视角深入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中的知识生产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转移和企业知识整合对企业知识生产有直接影响;学研方知识释放能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通过企业知识转移及企业知识整合间接影响企业的知识生产。研究结论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等主体采取措施促进产学研合作及企业原始创新提供了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罗小芳  
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激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参与企业原始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本文将中介组织纳为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中收益分配的主体,运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并引入各主体合作创新中的创新周期、风险承担因素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更公平、合理。举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董媛媛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企业原始创新系统中的20个要素进行分类,构建了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模型,分析了其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并且论述了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建立了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框架。针对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合作机制给出了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运行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小芳  李柏洲  
在将企业原始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和技术并购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单总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原始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进一步,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了模式选择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原始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结果可能是全都选择共建经济实体模式,或者全都选择技术并购模式,或者形成两种模式并存的稳定状态,该结果受到不同模式获取技术及产品并占领市场的速度、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利润分配比例及技术并购模式并购费用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媛媛  张寒松  赵刚  
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反馈系统,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的形成与积累取决于组织内部资金和人员的存量和循环使用情况。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23个因素进行权重分析,从中选出权重较大的12个因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构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因果关系图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金生  李晏墅  
高技术企业的原始创新是企业自主研究和开发全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是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知识集聚行为。从知识集聚的视角,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风险包含创新风险损失和创新风险收益,在产品研发层面、组织运行层面和外部网络层面会形成系列化、连锁化的风险传递,渐次派生出原生风险、次生风险和衍生风险,构成了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的风险传递链。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风险在不同层面形成不同的风险扩散规律和风险传递方式,构成了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的风险传递效应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在对国外关于原始创新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如何使用国际常用的SNM管理工具对我国企业原始创新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分析指出,在SNM这种有效管理工具的作用下,原始创新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提高企业原始创新中核心技术的研发成功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丽  梁静国  苏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基础资源之一。本文在对制约大型企业原始创新阻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从知识规范化、知识效用化、知识资本化、知识权力化和知识文化等几个角度,对知识管理如何解决大型企业原始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妍  李耘涛  周晓敏  
本文探究原始创新路径下企业向创新型方向进行战略变革的内在机理。在分析向创新企业进行战略变革及知识成长相关国内外研究理论成果基础上,阐释了作为各种创新方式本质的知识创造的泛生态过程,分析了原始创新路径下知识创造的泛生态过程在三个环节上的系统整合过程,提出了此路径下传统企业向创新企业战略变革的知识生态模型,并以天士力集团为例对该模型在企业实践中的体现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经纬  李柏洲  宋鹏  王鑫  
企业原始创新是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TOE框架下,结合现阶段企业原始创新特点,提出分析企业原始创新绩效差异的整合性框架,并采用fs QCA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企业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5条,分别是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技术管理与原始创新氛围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依托政策的高管支持与技术管理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原始创新氛围与政策驱动型、技术主导下依托政策的技术管理与组织因素驱动型以及市场主导下依托技术管理的原始创新氛围与高管支持驱动型;从企业高原始创新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要素之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可为处于不同场景下的企业获取高原始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参考;导致企业非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条,且都包括非高技术能力、非高程度高管支持、非高市场导向和非高政策导向,表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要素的缺失导致企业原始创新绩效不高。结论可为驱动企业原始创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大型企业在原始创新过程中具有新陈代谢性、自组织性和突变特性,满足生命进化特征。根据这一特征采用超循环理论对大型企业进行仿生协同演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以下三方面可以保证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协同演进,促进大型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第一,建立良好的因特网络运行机制,保证产学研合作中形成超循环;第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保证信息高效传递;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控制突变率上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在分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能力、创新文化重视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技术市场成熟度、人才市场成熟度、市场集中度、技术发展阶段、大型企业整体能力、企业生命周期等影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决策模型,明确了原始创新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鄂湘  吴睿智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能力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规律,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能力可以丰富企业创新能力研究体系,并更有效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从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创新活动,构建基于系统理论的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以江浙沪中小LED照明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目前该区域内中小LED照明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论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中小LED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反馈能力对创新产出能力产生的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反馈能力对创新协调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论文还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了具体变量间的关系,发现在中小LED企业中,企业战略支持程度和研发设备投资额对企业专利数呈现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卓尔  高山行  江旭  
论文基于企业资源观,构建由资源冗余与资源柔性、企业原始创新、战略独特性以及企业竞争力构成的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作用机理,企业原始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战略独特性对原始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303家中国企业的双份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均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原始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原始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战略独特性正向调节原始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明确了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丰富了原始创新促发机制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为企业通过加强对资源积累、整合和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