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4)
- 2023(10592)
- 2022(9181)
- 2021(8805)
- 2020(7394)
- 2019(17104)
- 2018(17046)
- 2017(31779)
- 2016(17439)
- 2015(19671)
- 2014(19837)
- 2013(18839)
- 2012(17189)
- 2011(15176)
- 2010(14929)
- 2009(13286)
- 2008(12957)
- 2007(11569)
- 2006(9605)
- 2005(8128)
- 学科
- 济(65239)
- 经济(65168)
- 管理(50294)
- 业(46273)
- 企(39275)
- 企业(39275)
- 方法(34451)
- 数学(30013)
- 数学方法(29454)
- 财(17518)
- 农(17316)
- 中国(15816)
- 学(14555)
- 业经(14473)
- 理论(13226)
- 地方(11966)
- 务(11903)
- 财务(11846)
- 财务管理(11811)
- 农业(11704)
- 贸(11641)
- 贸易(11631)
- 易(11303)
- 企业财务(11109)
- 制(11103)
- 和(10957)
- 技术(10934)
- 环境(10664)
- 银(9494)
- 银行(9470)
- 机构
- 学院(239390)
- 大学(238297)
- 管理(94518)
- 济(89635)
- 经济(87571)
- 理学(81861)
- 理学院(80933)
- 管理学(79077)
- 管理学院(78638)
- 研究(74022)
- 中国(56089)
- 京(50296)
- 科学(48395)
- 财(41375)
- 农(38647)
- 业大(37133)
- 所(36576)
- 江(36271)
- 中心(35849)
- 财经(33652)
- 研究所(33555)
- 范(32081)
- 师范(31690)
- 北京(30855)
- 经(30636)
- 农业(30464)
- 州(28941)
- 院(27976)
- 技术(27712)
- 经济学(27094)
- 基金
- 项目(168170)
- 科学(132314)
- 研究(121783)
- 基金(121086)
- 家(106279)
- 国家(105386)
- 科学基金(91080)
- 社会(74960)
- 社会科(71002)
- 社会科学(70982)
- 省(67091)
- 基金项目(64419)
- 自然(60867)
- 自然科(59490)
- 自然科学(59473)
- 自然科学基金(58371)
- 教育(58164)
- 划(56575)
- 资助(49883)
- 编号(49664)
- 成果(38892)
- 重点(38422)
- 部(36857)
- 创(35291)
- 发(35254)
- 课题(34448)
- 创新(32967)
- 科研(32954)
- 大学(31828)
- 教育部(31498)
共检索到339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左胜鹏 马永清
【目的】探索作物化感潜力评价方法,分析作物整体化感潜势,理论评价黄土高原旱作小麦的综合化感潜势。【方法】建立作物化感潜力的系统工程评价模型,提出作物植株整体评价的定量描述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化感潜力进行理论上的整体评价和总体化感潜力比较。【结果】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的化感潜力综合评价理论上得出其化感潜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化感潜力综合表现为小偃22号>宁冬1号>丰产3号>碧玛1号。【结论】系统工程评价模型的建立对于辅助快速有效地评价作物品种和单植株的化感潜力和培育具有抗草和高产优质及相关优良农艺特征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华
本文在对区域科技发展潜力系统定义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区域科技资源存量差异的量化评价和区域科技投入与产出差异的量化评价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和探讨区域科技发展潜力,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区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区域 科技发展潜力系统 量化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垂华 胡飞 陈雄辉 陈益培 黄寿山
具有抗草性能的化感特性广泛存在于众多的作物品种中 ,作物的化感作用与作物品种显著相关 ,作物品种间化感潜力的差异是不同品种产生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差异造成的 ,作物化感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作物众多品种资源中评价筛选少数具有化感特性材料是作物抗草新品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建立快速有效的作物品种及单植株化感潜力的评价方法 ,尤其是利用现代色谱技术 ,以作物产生的特征化感分子为标记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价作物品种和单植株的化感潜力。进一步利用传统杂交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将作物化感特性导入相应的商业品种中 ,培育具有抗草和高产优质及相关优良农艺特征作物新品种。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承智 陈阜 徐杰 梁颖
本文分析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如何提高作物产量潜力方面的研究 ,重点指出作物的种植效益已经开始下降 ,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产量潜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作物的产量潜力是有极限的 ;提出了作物产量的“系统潜力”理念 ,将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归纳为育种手段、栽培措施、优化投入、控制逆境和改善环境 5个方面
关键词:
作物 产量 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治国 孟亚利 曹卫星
引入知识模型概念,通过光、温、水、土、施肥、灌溉、社会等因子的逐步衰减,建立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的知识模型。将知识模型与数据库有机结合,以Mapinfo5.5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MapBasic和VB程序设计语言,建立基于知识模型的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系统,实现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决策。以江苏省作物生产系统为案例,应用本系统对江苏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区域优势进行实例评价,并与实际单产相比较,进行单产潜力、潜力系数和总产潜力的对比分析,确定作物生产地域优势。
关键词:
知识模型 GIS 作物 生产潜力 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卓鹏 江庆平 杨晖 宁智超
针对技术成熟度评价要素耦合、评价过程复杂等特点,将系统工程方法应用于技术成熟度评价。首先建立系统工程“V”模型与技术成熟度等级的映射关系,其次通过霍尔三维结构、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对技术成熟度评价要素进行多维度分解,并建立技术成熟度等级与技术风险的交互关系,围绕技术状态、集成状态、环境状态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推理规则,并给出融合上述系统工程方法的技术成熟度评价综合集成研讨厅框架。以某型无人机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实践证明上述方法的工程有效性,并可向其他装备推广应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董锦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制定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 ,也是划定土地整理区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将我国大陆地区土地整理潜力的内涵从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了界定 ,并着重对大陆地区目前开展较为广泛的耕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对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单元、评价因素、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手段进行了评析 ,以期对今后开展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耕地 农村建设用地 潜力 评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洲军,许凯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军事工业走的是一条“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然而,这支潜藏于民间的军事工业,为战后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高、精、尖的军工技术水平,使日本的主要武器装备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难怪美国报刊称:“海湾战争可以没有日本人参加,但是没有日本的技术,美国的尖端武器难以奏效。”由引可见日本军事工业的水准。当人类迈入21世纪这个和平与战争共存的时代时,对日本军事工业及其对未来战争的支援潜力应给予关注。
关键词:
日本 军事工业 战争 潜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冬梅 陈祥旭 孙红艳 林瑞余 林文雄
以来自国内外的289份大麦品种和90份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室内化感潜力评价和田间试验考察其抗草性能,结果表明,供试大麦材料中有36个品种(占总数12.5%)显示出较强的化感作用潜力;22个品种(占总数的7.9%)显示较弱或无化感作用潜力.54个田间抗草性能较好的大麦品种中37个品种在室内化感潜力评价中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inhibitoryrate,IR)>50%.从供试小麦材料中筛选出5个特强化感潜力品种,分别为81-214、115/青海麦、百泉3199、92L89和92H31,对莴苣根长的IR依次为69.1%、68.5%、68.7%、69.1%和65.2%;13个品种(占总数的14.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良林 周永章 陈子 宋书巧 周慧杰 陈秋华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而现代农业是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主要标志。农业规模化首先依赖于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的大小。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是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的两个核心指标。本文探讨了利用地形指标,景观丰度指数、斑块方度指数、景观集中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作为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评价的方法,结合DTM提取的地形坡度因子,以地形起伏较大的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为例,应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不同地形区包括喀斯特河谷区和喀斯特峰林峰丛山区耕地资源规模化潜力指数和规模化成本。结果表明,地势平坦的喀斯特河谷区的耕地规模化潜力综合指数为0.91,地形复杂的喀斯特峰丛峰林山区为0.28,前者为后者的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陶建格 薛惠锋 卢亚丽 董会忠 刘春江
本文从资源定义出发,提出资源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因素和条件的复杂系统。资源系统工程是对资源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分析认为: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技术和资源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资源系统规律、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协调控制,并初步确定了资源系统工程研究的方法论和学科体系。文章最后指出资源生态学、资源信息学的研究、资源系统定量分析,以及现代工程技术和方法的采用是资源系统工程研究的重点方向。资源系统工程是一门正在孕育发展中的学科,有待进一步去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海鹰 陆军辉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基础,其使用的数学评价模型计算复杂、过程繁琐、评价结果抽象,因此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的特点。利用GIS所具有的强大空间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可以弥补现有土地潜力评价模型的不足,更好地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文章基于Arc GIS EnGInE(AE)二次开发组件、地理数据库技术、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模型,利用VS2010开发了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系统集成了数据加载、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和潜力评价以及专题图制作等功能,具备性能运行稳定、评价效率高,数据可视化等特点。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土地生产潜力分析评价,得到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明君 邓俊杰 刘佳宇
研究区域农作物化肥施用的碳排放趋势演进规律与减排潜力对于合理制定农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和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中各地区的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化肥投入类型及其数量等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并分析2005-2013年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碳排放时空演变与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1江苏、安徽、宁夏、甘肃和山西的玉米,湖北、陕西和宁夏的小麦,辽宁、山东、江苏、浙江、陕西和湖南的水稻,其化肥施用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下降明显;2黑龙江、吉林和新疆的玉米,云南和河南的小麦,吉林、广西和云南的水稻,其化肥施用的单位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敏
分析了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互联网+教育"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微课、慕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并分析了混合教学模式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系统工程课程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为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