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6)
- 2023(15544)
- 2022(13325)
- 2021(12469)
- 2020(10583)
- 2019(24177)
- 2018(23940)
- 2017(46238)
- 2016(24980)
- 2015(27542)
- 2014(27696)
- 2013(27132)
- 2012(25045)
- 2011(22499)
- 2010(22396)
- 2009(20746)
- 2008(20408)
- 2007(18399)
- 2006(15640)
- 2005(13848)
- 学科
- 济(100845)
- 经济(100746)
- 管理(76799)
- 业(74766)
- 企(62326)
- 企业(62326)
- 方法(47429)
- 数学(41834)
- 数学方法(41264)
- 财(27646)
- 农(27605)
- 中国(25827)
- 地方(22099)
- 业经(21460)
- 技术(21038)
- 学(20325)
- 制(18970)
- 贸(18776)
- 贸易(18767)
- 农业(18295)
- 易(18242)
- 务(17598)
- 财务(17538)
- 财务管理(17503)
- 企业财务(16661)
- 银(16274)
- 银行(16244)
- 理论(16063)
- 行(15455)
- 融(15271)
- 机构
- 学院(351554)
- 大学(348950)
- 济(143952)
- 经济(140930)
- 管理(139483)
- 理学(120831)
- 理学院(119533)
- 管理学(117421)
- 管理学院(116744)
- 研究(114388)
- 中国(86774)
- 京(72008)
- 科学(70813)
- 财(66490)
- 农(57176)
- 所(56862)
- 中心(54635)
- 江(53251)
- 财经(52903)
- 业大(52061)
- 研究所(51824)
- 经(48003)
- 农业(45072)
- 范(45007)
- 师范(44539)
- 北京(44454)
- 经济学(43704)
- 州(42350)
- 院(41797)
- 经济学院(39555)
- 基金
- 项目(239730)
- 科学(190684)
- 基金(174828)
- 研究(174278)
- 家(152385)
- 国家(151142)
- 科学基金(130934)
- 社会(110660)
- 社会科(105039)
- 社会科学(105013)
- 省(95271)
- 基金项目(92623)
- 自然(85997)
- 自然科(84047)
- 自然科学(84023)
- 自然科学基金(82573)
- 教育(81501)
- 划(80179)
- 资助(71238)
- 编号(70326)
- 成果(56448)
- 重点(54148)
- 创(53624)
- 部(53145)
- 发(51865)
- 创新(49514)
- 课题(48826)
- 科研(46368)
- 国家社会(45591)
- 教育部(45572)
共检索到50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区域创新政策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活动的大规模涌现、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本文则在对系统失灵的理论述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和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关键词:
系统失灵 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韵 钟书华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参与,包括政策社群参与、专业网络参与、府际网络参与、生产者网络参与和议题网络参与。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结构的优化强调网络高密度、网络中心均衡、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网络高协同性。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治理策略有行动者的选择、引入与激发,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韵 钟书华
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本文认为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
关键词:
区域 创新 政策定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韵 钟书华
为促进有效解决区域创新问题,促进区域创新,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这一区域创新政策分析中最重要的活动,将之分为情势感知与分析、认知与界定、阐述与精炼以及分类与结构确定等4个阶段。其中,政策问题评议的首要任务是问题情势的感知和分析,包括对政策问题的情势准确感知、高效率搜寻和科学分析;树立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是成功识别、建议和评价政策问题的前提;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明确定位政策的战略性和操作性,根据政策问题形成时的组织化程度分为重要问题、次要问题和低级问题,越高层级的问题越需要战略性的政策来解决。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目的/意义]如何快速的掌握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主题变迁以及演变规律,是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政策文本是政策的核心要素,对其进行深度的内容挖掘对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主题模型的新视角,在采集国家、北京市、中关村园区的20072015年出台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利用R语言对政策文本进行主题挖掘,并对词汇高频词、热门主题和主题变迁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国家层级技术创新政策主要集中在基金管理、技术创新和改革发展机制上,北京市层级政策集中在创新产业发展、融资和资金管理上,中关村园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丕斌 刘宇民
创新政策评价对深化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近44万家企业的创新调查数据,从11个行业和31个区域对9项创新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行业层面,创新政策对信息产业、制造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较大,对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较不明显。区域层面,受创新政策影响较大的是辽宁、江苏、天津和安徽,影响较小的是海南、山西和新疆。不管从行业还是区域层面,创新政策全部具有正向影响,且正向影响最明显的政策均为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评估 创新调查 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忠娟 范合君 李纪珍
政策支持的效果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但已有研究很少探索企业规模影响政策扶持效果的机制,更缺乏结合不同类型政策支持逻辑的研究。本研究基于中关村4421家科技型企业2008—2015年面板数据,探索并验证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需求侧政策支持主要奏效在低于企业规模门槛的小型企业,供给侧政策支持则奏效在高于企业规模门槛的大型企业,且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支持组合以企业规模门槛为分界线,分别呈替代性和互补性。本研究对创新政策制定、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研究框架,设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4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以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例,对北京市2007—2016年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计算并分析。认为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较小的科技投入能带来较高科技产出,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环境的作用还比较单一,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晨晨 张永安 王燕妮 齐园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总结响应主体的行为机制,根据响应环境复杂性分析和响应主体关系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概念模型,创新性地构建"政策激励-企业需求"匹配模式,演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则。基于Swarm平台并采用动态仿真方法,通过调节变量参数,首次从政策响应阶段、不同类型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级别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政策工具响应4个维度设计政策响应动态演变过程,揭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内在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遵从观望、偏好决策、学习模仿、响应行为驱动和生产转化激励的五阶段演变特征;不同政府层级的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不同,政策级别越高则响应度越高,反之则响应度越低,响应度排序为国家级政策>省市级政策>高新区政策;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排序为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企业对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响应程度排序为:研发补贴>人才激励>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军印 陈欣欣 侯孟阳
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催化和激励效应,客观地开展技术创新政策效果测评,对科学规划和构建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全面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全国30个省区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对各省区2006年和2010年不同时点技术创新政策效果开展了分析、评价和测评,针对不同省区及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就政策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富 张耀汀
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反馈控制理论研究不同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政策利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在会产生显著的效果差异。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区域创新能力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海涛 解诗琪 张旭亮 李依洋
文章从区域创新系统的角度分析创新政策协同,构建了“政策主体—政策内容—政策工具”三维一体的分析框架。对长三角地区2012~2023年间区域创新政策文本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创新政策处于中度协调阶段;政策文本关注度最高的领域是创新要素建设;国家政策文件在长三角区域创新政策系统中表现为引领地位;供给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起到主要支撑作用,需求型政策工具辅助政策系统发展。研究启示:根据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特征创建、更新“政策储备区”;加强促进创新关联发展为主的创新政策完善;注重政策主体、政策工具及政策内容的协同发展;改革创新协同机制,形成区域创新合力。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创新政策 文本计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