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93)
- 2023(19585)
- 2022(16691)
- 2021(15460)
- 2020(12914)
- 2019(29396)
- 2018(29140)
- 2017(54930)
- 2016(30017)
- 2015(33680)
- 2014(33934)
- 2013(33246)
- 2012(30819)
- 2011(28154)
- 2010(28436)
- 2009(26201)
- 2008(25728)
- 2007(23075)
- 2006(20290)
- 2005(18391)
- 学科
- 济(137712)
- 经济(137579)
- 管理(84656)
- 业(80411)
- 企(64878)
- 企业(64878)
- 方法(56560)
- 数学(49535)
- 数学方法(48766)
- 中国(35831)
- 农(34871)
- 地方(31960)
- 财(30440)
- 业经(28930)
- 学(28722)
- 农业(23720)
- 贸(23499)
- 贸易(23484)
- 制(23229)
- 易(22690)
- 理论(20665)
- 银(20472)
- 银行(20406)
- 环境(19910)
- 融(19832)
- 金融(19829)
- 行(19499)
- 和(19225)
- 技术(19221)
- 务(18924)
- 机构
- 学院(435603)
- 大学(432449)
- 济(179353)
- 经济(175541)
- 管理(163831)
- 研究(150479)
- 理学(140655)
- 理学院(138987)
- 管理学(136141)
- 管理学院(135349)
- 中国(114021)
- 科学(95534)
- 京(92341)
- 财(79966)
- 农(78929)
- 所(78132)
- 研究所(70967)
- 中心(69458)
- 业大(68036)
- 江(67172)
- 财经(63352)
- 农业(62209)
- 北京(58249)
- 经(57274)
- 范(56870)
- 师范(56145)
- 经济学(54611)
- 院(54100)
- 州(53526)
- 经济学院(48944)
- 基金
- 项目(289246)
- 科学(226084)
- 基金(207964)
- 研究(204963)
- 家(183954)
- 国家(182417)
- 科学基金(155257)
- 社会(128892)
- 社会科(122166)
- 社会科学(122134)
- 省(115314)
- 基金项目(109453)
- 自然(102690)
- 自然科(100318)
- 自然科学(100291)
- 自然科学基金(98453)
- 划(97125)
- 教育(95226)
- 资助(86121)
- 编号(82668)
- 成果(66212)
- 重点(66117)
- 发(65637)
- 部(62279)
- 创(60115)
- 课题(58093)
- 创新(56231)
- 科研(55960)
- 计划(54417)
- 国家社会(53168)
- 期刊
- 济(203101)
- 经济(203101)
- 研究(124150)
- 中国(88394)
- 学报(73303)
- 农(71117)
- 科学(65698)
- 财(63085)
- 管理(61320)
- 大学(54470)
- 学学(51581)
- 农业(48061)
- 教育(46266)
- 技术(41589)
- 融(39523)
- 金融(39523)
- 业经(33115)
- 经济研究(33006)
- 财经(31293)
- 经(26984)
- 问题(26085)
- 业(25886)
- 统计(23107)
- 技术经济(23015)
- 版(21563)
- 策(21062)
- 图书(20682)
- 商业(20488)
- 贸(20415)
- 科技(20307)
共检索到653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欣梅 黄小勇
区域经济共生发展核心影响因子包括区际共生、代际共生、生态共生、制度共生、低碳共生和发展共生六项,这六大关键因子对区域经济共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了各关键因子对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影响机理,并且构建了相应的影响机理结构模型;同时,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综合影响模型,分析了六大因子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分析发现,各核心影响因子通过各自的实现指标,形成了各自的共生价值体系,并最终会推进区域经济的共生发展,而区域经济共生发展在价值增值的基础上又会反作用于各影响因子,促进各因子的持续优化。
关键词:
系统基模 区域经济共生发展 影响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闾志俊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共生理论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和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共生发展路径与政策支持。
关键词:
商贸流通 经济共生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闾志俊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共生理论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和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共生发展路径与政策支持。
关键词:
商贸流通 经济共生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乔梅 梁芷铭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体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商贸流通作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商贸流通经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商贸流通的进一步发展,是地方政府非常关注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共生理论的内涵,然后分析介绍了商贸流通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着重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最后给出了促进商贸流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共生发展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小勇
区域经济共生发展是共生发展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理论本质,与区域经济的其他理论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章尝试性地在区域经济基本理论和共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理论,并对此进行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通过挖掘其逻辑起源,对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基本内涵、理论本质和现实意义进行界定与解构,并对相近概念进行理论区分,形成完整的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理论体系。
关键词:
区域经济共生发展 概念界定 理论解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泓
区域经济发展与商贸流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文章基于城乡统筹视角,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困境,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共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商贸流通提供各类基础性资源,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又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文章基于两者间的共生关系,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打造高效信息共享平台及营造良好共生环境的三项共生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共生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丹
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高物质基础,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提供素质支持,这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同时相互约束。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区域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方案时,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相互影响 关系叹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凤琴 金盛 朱德全
一切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活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理论指导下,涌现了大量实践模式。对实践模式从合作主体与联盟类型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从实践目标、举措、评价三方面深刻反思,不仅是对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对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实践模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欧定余 彭思倩
近几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日渐高涨,经贸紧张局势升级,分离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研究发现,逆全球化给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施加了下行压力,但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或是使前一段时期迅猛发展的东亚区域合作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或是形成倒逼机制,为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共生理论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共生发展是东亚区域经济在逆全球化下发展的必然选择,东亚各经济体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应通过深化区域内部经济合作,在相互依赖中实现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从而进一步提升东亚区域经济板块的整体价值,再创东亚发展"新奇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念
本文以物理学中的耦合机理作为研究切入点,在分析我国海洋产业集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机理,从而引发对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思考,以期在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 耦合机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利
从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发展看,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探究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及区域差距,可以更为深刻准确地认识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距问题。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商贸流通效率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中国商贸流通特点,构建了商贸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全面衡量中国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并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盈 王丽娜
本文认为,要想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合作和交流水平,就要秉持协同发展的理念,全面促进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化发展,提高市场运行的统一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共生理论基础,并对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予以阐释,最后集中讨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相互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群 赵嵩正
资源在流动过程中具有方向性的特征,即资源流动的靶向性,具体表现为趋利性、就近性、聚集性和结构合理性等。资源向某个地区方向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资源配置能力、政策法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劣程度。随着这些区域因素的强弱变化,资源流动的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遵循资源流动的规律,改善区域各方面因素以吸引资源的流入,形成靶心效应。
关键词:
资源流动 靶向性 动力机制 靶心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称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结构",部分发达地区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经济复合体现状,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文章从专业设置、办学形式、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