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0)
2023(14585)
2022(12754)
2021(12010)
2020(9969)
2019(22896)
2018(22611)
2017(43729)
2016(23558)
2015(26411)
2014(26257)
2013(25466)
2012(23088)
2011(20606)
2010(20171)
2009(18156)
2008(17232)
2007(14750)
2006(12453)
2005(10397)
作者
(66705)
(55498)
(55047)
(52462)
(35256)
(26668)
(25011)
(22016)
(21214)
(19470)
(19066)
(18509)
(17402)
(17244)
(17217)
(16750)
(16603)
(16548)
(15825)
(15737)
(13639)
(13398)
(13322)
(12641)
(12395)
(12261)
(12190)
(12046)
(11081)
(11028)
学科
(94338)
经济(94252)
管理(67498)
(63067)
(51660)
企业(51660)
方法(47134)
数学(41589)
数学方法(40940)
(25058)
中国(22875)
(22214)
地方(21301)
(20802)
业经(20045)
农业(17458)
环境(16013)
理论(15764)
(15020)
贸易(15014)
(14884)
(14791)
技术(14765)
财务(14713)
财务管理(14681)
(14515)
企业财务(13868)
(13860)
(13279)
(11972)
机构
大学(325530)
学院(325527)
管理(132885)
(124621)
经济(121896)
理学(116966)
理学院(115687)
管理学(113238)
管理学院(112666)
研究(103740)
中国(75291)
(68191)
科学(67830)
(54138)
(51555)
业大(51109)
(50711)
中心(48349)
研究所(46984)
财经(45030)
(44878)
(43116)
师范(42654)
北京(42132)
(41149)
农业(40566)
(38888)
经济学(37157)
(37072)
技术(35138)
基金
项目(237925)
科学(187553)
基金(173071)
研究(171160)
(151354)
国家(150157)
科学基金(130139)
社会(107012)
社会科(101419)
社会科学(101391)
(93795)
基金项目(92523)
自然(86880)
自然科(84868)
自然科学(84847)
自然科学基金(83255)
教育(79330)
(78632)
资助(71494)
编号(69765)
成果(53969)
重点(53346)
(51622)
(50420)
(49387)
课题(47284)
创新(46089)
科研(46025)
大学(44290)
教育部(44131)
期刊
(125780)
经济(125780)
研究(86478)
中国(54756)
学报(53027)
科学(48590)
管理(46562)
(45141)
大学(40551)
(40399)
学学(38304)
教育(34944)
农业(32225)
技术(30933)
(21417)
金融(21417)
业经(21370)
财经(20526)
经济研究(19830)
图书(17549)
(17421)
资源(16508)
科技(16484)
问题(16261)
(16081)
技术经济(15878)
(15556)
统计(15546)
理论(15439)
实践(14390)
共检索到445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芸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耦合流域社会经济要素:人口、GDP和产业构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解析流域社会经济–水环境–水资源的时间响应关系与作用机理,使用VENSIM_PLE软件作为工具,建立流域入湖污染负荷总量预测模型,以抚仙湖为例,定量预测分析流域污染负荷入湖量,为湖泊流域水污染防治、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生愿  桂发二  方纬  
采用负荷历时曲线法(LDC),基于水质保护目标,研究水体纳污能力,确定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是当前流域污染总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梁子湖高桥河流域控制断面2008~2011年的水文、水质数据,以主要污染物COD为指标,将负荷历史曲线法运用到梁子湖高桥河等子流域污染容量总量控制中,对该流域的最大日负荷(TMDL)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流域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污染负荷消减量。研究结果表明:梁子湖水环境受面源污染影响较大。高桥河、徐家港、张家桥港、山坡港、宁港流域,在高流量期实际负荷值均已超出了允许负荷,其削减量分别为61.36、4.33、12.98、3.84、7.13 T/D;徐家港和宁港流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浩亮  朱德滨  张庆文  孙微微  
我国湖泊河流众多,随经济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生态水动力学模拟是水质污染控制及水环境规划的有效工具。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的湖泊生态水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垂向平均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及WASP水质模型。提出了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荣绍辉  王莉  刘春晓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许昌市水污染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了包括零方案在内的7种水污染控制方案。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污染物排放量及水污染程度,结合河流水质模型,定量模拟优选方案下的河流水质状态,建立了污染物排放量—河流水质之间的联动关系,为当地环保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为其他区域的水污染控制及水质改善提供了研究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元林  郑文  
高原淡水湖泊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已经成为制约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在分析我国高原淡水湖泊流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提出高原湖泊流域的发展,应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突出协调发展,强调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流域系统角度对高原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军  李益敏  余艳红  
以星云湖流域自然人文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星云湖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异格局及优化。选取海拔高程、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土地覆被(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距自然保护区距离、距离建设用地和距水源距离等因素为阻力因子叠加生成综合阻力要素,根据GIS空间成本距离分析原理,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构建流域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进一步规划优化流域生态功能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1)从各安全等级面积比例和平均生态安全指数角度,星云湖流域中度安全占流域总面积的45.81%,高度安全为25.24%,较低安全为21.05%,不安全占7.9%,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95,流域生态安全总体处于中度安全,生态系统健康一般,但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性较低,主要分布在南部、东部和北部地区,应重视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时,坡度、水土流失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环境要素)、土地利用格局和距离建设用地(人类活动干扰要素)等因素是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的主要因子;(2)识别规划了中枢生态源、核心型生态源斑块、一般生态源、多种级别的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或战略点等构成的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的流域生态安全网络格局,对不同层次和结构的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或战略点进行针对性建设保护,将有效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性和系统的完整性,进而加强流域生态稳定安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姚静  李梦凡  
湖泊流域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对综合管理湖泊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研究进展的综述,可深入了解湖泊流域联合模型发展和演变过程,把握国际研究主流趋势和前沿手段。传统湖泊流域联合模拟方法主要通过流域水文模型结合湖泊水量平衡模型来计算湖泊流域水均衡组分,但水量平衡方法仅是对湖泊过程的一般性描述,难以切实反映水位空间差异显著的湖泊系统有着显著的水动力特性。基于流域水文模型与湖泊水动力模型的联合系统克服了大尺度湖泊流域系统难以切实描述和完整模拟的难点,在湖泊流域系统水资源管理与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概述了国内外不同尺度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研究,归纳总结了基于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元林  杨蕊  
高原湖泊流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的双重挑战,并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相互"替代",影响着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二者良性耦合,可以同时获得在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由"替代"到"耦合"的可能性,重点研究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经济和生态良性耦合模式及其实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制度创新,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流域管理,创新湖泊流域管理模式,健全国家对高原湖泊流域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研究结论对促进高原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责茗  崔桢  高俊峰  李国柱  黄佳聪  
太湖流域平原区河网密集、渔业发达,其中池塘养殖是渔业的主要模式,而养殖池塘的污水排放是其周边河湖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精细化估算流域养殖池塘的氮磷污染负荷,对区域氮磷污染来源的精准解析与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2019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养殖池塘的空间分布,同时发展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区分养殖池塘类型的方法,估算了两种类型养殖池塘(鱼塘和虾蟹塘)的面积与分布;采用氮磷污染排放系数法,估算了养殖池塘的氮磷污染负荷,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太湖流域养殖池塘总面积为1 308.6 km~2,其中鱼塘872.6 km~2,虾蟹塘436.0 km~2,养殖池塘氮排放量为11 013.5 t,磷排放量为1 626.8 t。养殖池塘污染负荷空间分布和养殖池塘规模分布比较一致,太湖南部的湖州市辖区、吴江市和德清县是养殖池塘氮磷污染较为严重地区,其氮污染负荷分别为1 214.8、1 004.4和792.2 t,磷污染负荷分别为179.7、146.3和117.7 t,主要原因是当地池塘养殖业发达,并且氮磷污染负荷系数大于虾蟹塘的鱼塘比例较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益敏  管成文  朱军  余艳红  
生态用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星云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从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规避与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安全4个方面,构建了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指标及其识别方法,并识别出流域重要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加权叠加模型更适用于高原湖泊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2)根据生态用地重要性分为核心型、辅助型、过渡型和非重要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75.98 km~2、105.05 km~2、89.47 km~2和65.11 km~2,分别占流域生态用地总面积的22.64%、31.30%、26.66%和19.40%。识别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重要生态用地维护流域的生态安全。以星云湖流域作为高原湖泊流域的典型,为高原湖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方向,以期协调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阴晓路  许昌敏  张梦娇  甘华军  蔡先立  王震洪  
为揭示红枫湖汇水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有机物输出的一般规律,以典型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自2010年1~12月,对流域降雨、流域出口的径流、TN、TP、CODcr浓度进行同步监测,并对流域内各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污负荷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流域除TP外,其他指标严重超标;监测期间小流域径流量为4.14×105 m3,TN、TP、CODcr入湖总量分别为2 546.7、85.6、10 883.2kg,其日均单位排放负荷分别为5.77、0.19、14.51kg/(km2.d);在降雨丰富、农业生产活动频繁的6~10月,TN、TP、CODcr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分别占各自总量的94.8%...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文浩  夏琨  叶晓东  纪风强  
复杂河湖系统的总量控制需考虑河湖双重控制目标,以太湖西北部竺山湾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排污系数法计算了区域内的入河污染负荷;构建了一维河网和二维湖体水环境数学模型,对水环境数学模型进行了率定;基于多重目标的河网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计算了河网水环境容量,并分配至各控制单元;定量分析了各控制单元各污染物总量达标情况下的削减量及削减率。结果表明:竺山湾流域COD削减量为834.4 t,削减率为13.8%;氨氮削减量为226.1 t,削减率为36.5%;总氮削减量为724.8 t,削减率为55.2%;总磷削减量为108.9 t,削减率为73.4%。论文成果对于开展竺山湾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保护具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武燕  吴映梅  陈云娟  李琛  高彬嫔  郑可君  李婵  
【目的】综合研究高原湖泊流域三生空间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滇池流域1990、2000、201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模型,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ESDA)、热点分析(Getis-OrdGi*)以及地理探测器等对其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0—2018年,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变化剧烈,城镇生活空间共增长了272.88 km~(2),生活空间的增加挤占了大量生态、生产用地,造成流域三生空间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威胁。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但下降明显。城镇生活空间的快速增加使得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在空间上呈现围绕滇池沿岸逐渐形成团块状分布状态。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冷热点区差异明显,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以城镇生活空间为主的主城区,热点区域则多分布与流域四周林、草地生活空间密集区。人口密度成为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主导因子,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变化剧烈,多因子共同作用导致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差异。【结论】协调好三生空间转化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减轻人类活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成为构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玉静  王妍  郑毅  刘云根  闻国静  展鹏飞  
为深入了解流域景观演变规律并有效保护高原湖泊,以滇西北剑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15年6期剑湖流域以及1974-2015年8期剑湖湖泊Landsat影像数据,在Arc GIS平台下采用Fragstats计算景观指数,并运用SPSS分析流域景观格局与剑湖景观形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5 a间剑湖流域的建设用地和耕地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1 269.27和1 038.42 hm~2,水域和未利用地显著减少,分别减少了93.51和2 664.99 hm~2,林地面积变化幅度不大,增加了450.81 hm~2;(2)景观水平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和蔓延度指数增加,分别增加了193个、0.09和0.60,景观多样性指数降低了0.05;(3)剑湖湖泊面积整体呈递减趋势,从1974年的504.47 hm~2减少到2015年的451.72 hm~2;剑湖景观形状指数越来越复杂,金龙河入湖口形状变化尤其剧烈;剑湖湖泊质心向西南偏移,1974-2015年偏移了113.92 m。表明:剑湖流域25 a间景观破碎化程度和景观蔓延度不断增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对剑湖景观的演变起主要作用,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影响湖泊形状及质心的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驰  安德胜  
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城市湖泊被污染的原因。从城市湖泊公共资源的性质入手,构造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各方互相合作、互相制约的规律,探讨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导致的不同的博弈均衡结果,进而提出了减少城市湖泊污染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在加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保护湖泊水环境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