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2)
- 2023(15508)
- 2022(13475)
- 2021(12412)
- 2020(10517)
- 2019(24157)
- 2018(23922)
- 2017(46209)
- 2016(24533)
- 2015(27587)
- 2014(27310)
- 2013(26901)
- 2012(24551)
- 2011(22238)
- 2010(22039)
- 2009(20239)
- 2008(19034)
- 2007(16403)
- 2006(14438)
- 2005(12429)
- 学科
- 济(116956)
- 经济(116854)
- 管理(71761)
- 业(64714)
- 企(52773)
- 企业(52773)
- 方法(49149)
- 数学(43127)
- 数学方法(42573)
- 农(27615)
- 地方(26406)
- 中国(26110)
- 学(24514)
- 财(23386)
- 业经(23196)
- 农业(19194)
- 环境(19110)
- 和(16730)
- 贸(16538)
- 理论(16534)
- 贸易(16530)
- 制(16231)
- 易(15929)
- 地方经济(15457)
- 技术(15042)
- 划(14871)
- 务(14748)
- 财务(14674)
- 财务管理(14640)
- 融(13991)
- 机构
- 大学(348631)
- 学院(348143)
- 济(145908)
- 经济(142995)
- 管理(140281)
- 理学(122359)
- 理学院(121027)
- 管理学(118778)
- 管理学院(118161)
- 研究(116849)
- 中国(85191)
- 京(73529)
- 科学(72575)
- 财(62094)
- 所(57407)
- 农(53487)
- 中心(53127)
- 江(52832)
- 研究所(52825)
- 业大(52279)
- 财经(51000)
- 经(46432)
- 北京(45430)
- 范(45231)
- 师范(44765)
- 经济学(44312)
- 院(42996)
- 农业(41646)
- 州(39993)
- 经济学院(39665)
- 基金
- 项目(245807)
- 科学(193881)
- 基金(179266)
- 研究(178352)
- 家(155968)
- 国家(154754)
- 科学基金(133896)
- 社会(113520)
- 社会科(107620)
- 社会科学(107591)
- 省(95862)
- 基金项目(95547)
- 自然(87616)
- 自然科(85504)
- 自然科学(85484)
- 自然科学基金(83902)
- 教育(81271)
- 划(79977)
- 资助(73938)
- 编号(71999)
- 成果(56335)
- 重点(54889)
- 部(53894)
- 发(52683)
- 创(50441)
- 课题(48867)
- 创新(47133)
- 科研(46889)
- 国家社会(46769)
- 教育部(46327)
- 期刊
- 济(159870)
- 经济(159870)
- 研究(99494)
- 中国(59656)
- 学报(53988)
- 管理(51893)
- 科学(50238)
- 农(47444)
- 财(46345)
- 大学(41361)
- 学学(39252)
- 农业(33346)
- 教育(32968)
- 技术(32435)
- 融(25943)
- 金融(25943)
- 经济研究(25761)
- 业经(25261)
- 财经(24900)
- 经(21327)
- 问题(20317)
- 技术经济(18302)
- 资源(17160)
- 图书(16898)
- 业(16557)
- 理论(16426)
- 科技(16355)
- 统计(15953)
- 现代(15678)
- 版(15422)
共检索到49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小玲 王晨曦 郭海湘 史薇
随着长江经济带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相伴而生,严重制约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有助于及时发现威胁生态安全的因素,并对未来生态安全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做到"事前控制"。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城市生态安全系统仿真模型,旨在揭示长江经济带2007~2025年的生态安全变化特征,为生态安全预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007~2025年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2013年后提升趋势更为显著;(2)区域间的生态安全状态差异显著,呈现"东西较高,中间较低"的空间特征;(3)在具体指标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城镇化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对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和响应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生态安全 预警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柯小玲 郭海湘 龚晓光 刘晓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复合生态系统,它的生态安全性更加脆弱。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城市生态安全预警研究,首先采用PSR概念模型建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仿真模型,并以武汉市为样本,通过系统流图、方程及其仿真揭示该市2004—2020年的生态安全演化趋势,并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2004—2020年武汉市生态系统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大致经历了先下降再波动回升最后稳步提升三个发展阶段,这是生态安全压力、生态安全状态和生态安全响应三个层面不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城市生态安全 系统动力学 仿真 预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瑶 卢升荣
社会经济、交通资源、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构成动态开放的复合系统。在遵循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经济-交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关联熵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承载力预警的复合物元模型。以长江经济带"七省二市"为例,评判2018年各地区复合系统及子系统承载力预警状态。评判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各地区复合系统及子系统承载力的实际状况,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模型基本合理。预警结果可为各地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应对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指明方向。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复合系统 承载力 预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杰 郑向敏
文章在深入分析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安全运行的评估体系,选取2005-2014年相关数据并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借助耦合函数全面衡量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探究其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耦合情况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度较低。旅游活动"生产"的压力明显上涨,环境状态急剧恶化,而社会响应行为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此外,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格局主要表现为浙江、安徽、重庆、贵州和云南为系统风险缓解型区域,湖南属于系统风险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杰 郑向敏
文章在深入分析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安全运行的评估体系,选取2005-2014年相关数据并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借助耦合函数全面衡量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探究其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耦合情况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度较低。旅游活动"生产"的压力明显上涨,环境状态急剧恶化,而社会响应行为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此外,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格局主要表现为浙江、安徽、重庆、贵州和云南为系统风险缓解型区域,湖南属于系统风险加剧型区域,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和四川则属于风险反复型区域。最后,尝试提出保障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运行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杰 郑向敏
文章在深入分析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安全运行的评估体系,选取2005-2014年相关数据并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借助耦合函数全面衡量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探究其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耦合情况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度较低。旅游活动"生产"的压力明显上涨,环境状态急剧恶化,而社会响应行为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此外,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格局主要表现为浙江、安徽、重庆、贵州和云南为系统风险缓解型区域,湖南属于系统风险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蓝莎
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就是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预警和检测企业财务状况,在企业财务产生风险时进行及时预警。在研究社会经济系统问题的战略和决策实验过程中,系统动力学由于其具有善于处理复杂性、周期性、多重反馈性、动态性、时滞性等问题,尤其是在相关数据较为缺乏和不完备的情形下同样可以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上市公司财务系统进行结构—功能模拟,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辅以六西格玛统计过程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关键词:
企业财务 风险预警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秋怡 颜凤芹 丁智 汤旭光 姚丽
长江经济带是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发展区域之一,其生态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屏障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开展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十分重要。论文选取多源数据,采用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模拟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的足迹深度、足迹广度以及三维生态足迹,而后进一步构建生态压力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流量资本占用率和存量资本流量利用比等指标量化生态安全变化,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三维生态足迹的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足迹广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利用水平不高,足迹深度较大且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长江三角洲除外),通过消耗资本存量来满足自然资源需求;在空间上,地类足迹广度呈“西高东低”格局,足迹深度则相反;在地类组分构成上,足迹广度、足迹深度各地类占比不平衡,耕地对足迹广度、足迹深度的贡献率最大,林地生态可持续性较好。(2)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生态安全状况差异较大。长江三角洲地区过度消耗存量资本,生态安全形势严峻。长江中游、成渝双城地区生态环境相对安全,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可能存在逐渐失衡的趋势。云贵地区自然禀赋优越,生态安全状况较好。(3)驱动力分析表明,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城市扩张是导致区域生态资本占用增加的重要因素,而科技水平、生态建设在目前阶段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程度较小。研究为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可为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助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艳霞 李芳菲 陈步宇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DPSR模型构建"驱动力—压力—响应"三个子系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用TOPSIS生态位评估投影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2009—2018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并结合进化动量模型测算三大子系统的进化空间。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呈趋好态势,但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呈现出由下游向上游"阶梯状"递减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不均衡态势随着近十年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效果不明显,不同梯度间仍有势能鸿沟;三大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发展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前提,忽视任一子系统的发展都会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性降低;长江经济带上下中游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安全状态改善措施各有侧重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应元 庹婧
本文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及分区域生态效率进行计算与分析,发现整体生态效率偏低,但下游区域的效率值明显高于中上游区域;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地区差异的演化特征,又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分区生态效率收敛检验,结果并未出现明显的收敛态势,但不同区域的表现不同。提醒我们在注重提升生态效率较低区域的整体效率的同时,缩小生态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差别。
关键词:
生态效率 超效率DEA模型 收敛检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烈佳 杨鹏
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目标,系统分析该地带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关键。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DPSIR模型,对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得出:(1)时间上,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改善;空间上,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从东向西逐渐递减,但其空间差异正逐步缩小;区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增长热点区,并向城市群外围逐步扩散。(2)长江经济带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土地生态安全高值(H-H)集聚区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低值(L-L)集聚区主要分布于湖南、贵州二省的部分地区。(3)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力度、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化水平为长江经济带土地生态安全的主导影响因素,但不同区域的主导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这为改善土地生态安全,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思聪
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诸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是重中之重。本文就江苏省在生态环境调查、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监测业务领域等方面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小斌 刘琼 邓群钊
宏观经济模型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政策设计的科学依据,本文以经济理论、系统科学、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建立江西省宏观经济模型,将系统动力学与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相结合,借助于VENSIM、EVIEWS、SPSS软件的丰富功能建立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使建模过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模型的结构模型比较完整,以简单清晰的树型结构描述了复杂的江西省宏观经济系统。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宏观经济 结构模型 系统基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世庆 巨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银银山"的指导思想,以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为战略思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同时针对性地解决战略实施过程的问题,形成生态协同的战略新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张旋 刘帅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08—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效率沿下中上游依次递减;中上游省份基本处在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而下游省份则已经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迹象;生态经济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论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长江下游地区应注重改善经济结构,中游地区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上游地区则应更加注重扩大生态经济规模;加强上中下游的经济交流,实现整体规模效益。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经济 三阶段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