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4)
- 2023(7416)
- 2022(6330)
- 2021(6029)
- 2020(5077)
- 2019(11726)
- 2018(11491)
- 2017(22328)
- 2016(11650)
- 2015(12929)
- 2014(12592)
- 2013(12026)
- 2012(10619)
- 2011(9231)
- 2010(8587)
- 2009(7621)
- 2008(6710)
- 2007(5362)
- 2006(4136)
- 2005(3121)
- 学科
- 济(47114)
- 经济(47077)
- 管理(33332)
- 业(33031)
- 方法(27195)
- 企(26450)
- 企业(26450)
- 数学(24935)
- 数学方法(24575)
- 农(12447)
- 财(11921)
- 中国(11340)
- 业经(8975)
- 农业(8903)
- 地方(8703)
- 务(8284)
- 财务(8242)
- 财务管理(8225)
- 学(8073)
- 企业财务(7838)
- 贸(7754)
- 贸易(7751)
- 技术(7591)
- 易(7508)
- 环境(7178)
- 理论(6538)
- 和(6416)
- 制(6248)
- 划(5953)
- 融(5679)
- 机构
- 大学(153884)
- 学院(153449)
- 管理(65477)
- 济(63563)
- 经济(62545)
- 理学(58342)
- 理学院(57800)
- 管理学(56665)
- 管理学院(56372)
- 研究(45351)
- 中国(33320)
- 京(30081)
- 科学(28069)
- 财(26689)
- 业大(24545)
- 农(23355)
- 中心(22995)
- 财经(22928)
- 经(21210)
- 所(20209)
- 经济学(20097)
- 江(19835)
- 研究所(18937)
- 农业(18535)
- 经济学院(18397)
- 范(18031)
- 师范(17768)
- 经济管理(17767)
- 北京(17640)
- 财经大学(17578)
- 基金
- 项目(119219)
- 科学(95658)
- 基金(89768)
- 研究(84064)
- 家(78743)
- 国家(78172)
- 科学基金(68994)
- 社会(55239)
- 社会科(52623)
- 社会科学(52613)
- 基金项目(48226)
- 自然(46437)
- 省(45824)
- 自然科(45443)
- 自然科学(45433)
- 自然科学基金(44598)
- 教育(39304)
- 划(38994)
- 资助(36395)
- 编号(32351)
- 重点(26752)
- 部(26669)
- 创(25626)
- 发(24971)
- 创新(24027)
- 科研(23936)
- 国家社会(23766)
- 成果(23421)
- 教育部(23351)
- 人文(22867)
共检索到198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贺凯凯 陈焰
将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理论用于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通过因果回路法和流图分析法,分析港口资源环境、港口经济和港口运输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考虑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建立港口集装箱运输的SD模型,通过对新港的实地调研,在对实际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将SD模型与传统预测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中长期预测中的有效性,可为今后武汉新港及其他港口的交通布局规划和整体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贺凯凯 陈焰
将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理论用于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通过因果回路法和流图分析法,分析港口资源环境、港口经济和港口运输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考虑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建立港口集装箱运输的SD模型,通过对新港的实地调研,在对实际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将SD模型与传统预测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中长期预测中的有效性,可为今后武汉新港及其他港口的交通布局规划和整体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亚美 杨家其
集装箱物流是衡量一个港口国际贸易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科学地预测港口吞吐量有利于各港口更好地进行集装箱运输规划,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武汉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在长江航运物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GM(1,1)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对武汉港近十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灰色回归组合模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为港口集装箱物流提供了规划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惠园 张安顺
为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误差更小,精度更高,提出运用弹性系数法、灰色模型法、三次指数平滑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武汉港未来特征年的集装箱吞吐量,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相比单一预测方法能够降低误差、提高精度,预测结果更加理想。
关键词:
集装箱吞吐量 武汉港 预测模型 组合预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俊强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发展状况对宁波经济和浙江经济有重要影响,所以如何准确预测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之前许多学者运用关联因素预测法、GM(1,1)灰度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法等方法进行预测,但预测精度不高。文章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的ARIMA模型,先后进行49次建模尝试,最终建立最优ARI MA(4,2,4)模型,并顺利通过一系列检验。运用该模型,对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精度较高。同时预测结果显示,近两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童明荣 薛恒新 林琳
根据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非线性增长等特点,建立了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及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等单项预测模型。鉴于单项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以测试数据的预测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为最优化准则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确定最优组合的权系数。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进行应用和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集闯
港口及其集装箱吞吐体系是一个灰色系统,因此可以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本文根据宁波港历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数据,运用GM(1,1)模型,预测宁波港今后几年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为科学规划宁波港及其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田歆 曹志刚 骆家伟 鲍勤 陆凤彬 汪寿阳
本文以汪寿阳(2004)提出的TEI@I方法论为指导,提出了香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一种研究框架。采用季节AR IMA和VAR等计量经济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技术,以及不规则事件的量化方法,建立了一个香港集装箱吞吐量的综合集成预测模型。数据实证显示这种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此外,通过VAR模型的建立和G ranger因果检验,指出沿海港口的发展对香港有重要的影响,香港港口发展应该注意区域竞争和协作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国刚 冯琪 徐粉
应用灰色预测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法、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等单项预测方法分别对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基于方差倒数法求取每个单一模型的权重,并构建组合预测模型。选择预测误差最小的组合预测模型对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得出2016年和2017年的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国刚 冯琪 徐粉
应用灰色预测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法、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等单项预测方法分别对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基于方差倒数法求取每个单一模型的权重,并构建组合预测模型。选择预测误差最小的组合预测模型对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得出2016年和2017年的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小珍 赵欣 杨明歌 吴俊峰 邓天虎 田歆
准确预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对于政府部门规划港口建设,港口和航运企业合理调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已往研究往往采用单一分解方法来处理序列中的复杂特征,存在数据特征提取不完全以及预测模型选择比较盲目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为此,本文引入二次分解和基于数据特征的模型选择策略,通过建立组合预测框架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首先,根据原始序列的整体特征选择一种分解方法对其进行初步分解,得到若干分量。然后,分析各分量的平稳性、季节性及复杂性等数据特征,据此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预测或采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方法对分量进行二次分解。接着,引入长程相关性特征,根据二次分解后子序列的平稳性、复杂性、长程相关性等再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最后,将所有分量的预测结果集成从而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以月度预测为例,本文选取上海港和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作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框架与基准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工具,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港口及航运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治霖 胡鸿韬 边迎迎
中国作为港口大国,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疫情对世界航运造成了巨大影响,对上海港的影响程度及其集装箱吞吐量的未来走势亦未可知。因此,本文以上海港过去9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月度数据为原始样本,对上海港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为排除季节效应,建立SARIMA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良好。另外,为减小疫情对未来预测值的影响,利用异常值替换法改进了基础模型,并选取最优模型对上海港未来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结果可为行业人员制定作业计划与人员配备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青 洪雪飞
主要探讨了灰色预测模型在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首先对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并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得出相应的预测函数,进而对未来几年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以便根据相关经济环境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慧荣 朱晓宁 钱继锋
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非线性、高阶次复杂系统。为了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预测的精度,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方法,考虑系统中腹地经济、对外贸易、运输需求、港口、铁路建设投资等多个基本要素,构建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基本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SD(System Dynamics)模型,并应用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有效可行,且预测精度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栾维新 马新华
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集装箱运输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集装箱运输的需求进行预测,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我国GDP、外贸进出口额以及集装箱化率这三个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对定量预测结果进行了修正。然后,对我国集装箱港口规划的吞吐能力进行总结分析,并且指出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的适应性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对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的供需平衡状况进行定量地评价,得出供大于求的结论,并阐述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针对我国集装箱吞吐能力严重过剩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装箱 吞吐能力 供需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