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2)
- 2023(14937)
- 2022(13119)
- 2021(12419)
- 2020(10525)
- 2019(24467)
- 2018(24382)
- 2017(46828)
- 2016(25504)
- 2015(28925)
- 2014(28746)
- 2013(28202)
- 2012(25366)
- 2011(22550)
- 2010(22492)
- 2009(20454)
- 2008(19733)
- 2007(17269)
- 2006(14927)
- 2005(12651)
- 学科
- 济(96211)
- 经济(96110)
- 管理(80390)
- 业(74001)
- 企(63276)
- 企业(63276)
- 方法(50248)
- 数学(43516)
- 数学方法(42755)
- 财(26518)
- 农(25700)
- 中国(24004)
- 业经(21973)
- 学(21645)
- 理论(18748)
- 务(18296)
- 财务(18200)
- 财务管理(18159)
- 地方(18040)
- 农业(17648)
- 企业财务(17169)
- 制(16997)
- 和(16417)
- 贸(16108)
- 贸易(16098)
- 技术(15968)
- 易(15616)
- 划(15144)
- 环境(15032)
- 银(14095)
- 机构
- 大学(351497)
- 学院(351355)
- 管理(145731)
- 济(132280)
- 经济(129150)
- 理学(125977)
- 理学院(124625)
- 管理学(121992)
- 管理学院(121337)
- 研究(108967)
- 中国(82119)
- 京(74856)
- 科学(70796)
- 财(60870)
- 农(55782)
- 业大(54991)
- 所(53606)
- 中心(51275)
- 江(51012)
- 研究所(49234)
- 财经(49062)
- 北京(46755)
- 范(45109)
- 经(44743)
- 师范(44627)
- 农业(43658)
- 州(41513)
- 院(40411)
- 技术(39044)
- 经济学(38694)
- 基金
- 项目(248119)
- 科学(194810)
- 基金(179606)
- 研究(178421)
- 家(156910)
- 国家(155639)
- 科学基金(134885)
- 社会(109860)
- 社会科(104088)
- 社会科学(104056)
- 省(97641)
- 基金项目(95556)
- 自然(90876)
- 自然科(88791)
- 自然科学(88768)
- 自然科学基金(87117)
- 教育(83726)
- 划(82141)
- 资助(75155)
- 编号(73273)
- 成果(57437)
- 重点(55260)
- 部(53831)
- 创(51636)
- 发(51510)
- 课题(49943)
- 创新(48075)
- 科研(47875)
- 大学(46363)
- 教育部(46205)
- 期刊
- 济(140034)
- 经济(140034)
- 研究(95144)
- 中国(64160)
- 学报(56933)
- 管理(55207)
- 科学(52060)
- 农(48975)
- 财(48398)
- 大学(43828)
- 学学(41222)
- 教育(39786)
- 技术(34537)
- 农业(34158)
- 融(26007)
- 金融(26007)
- 业经(23462)
- 财经(23139)
- 经济研究(21384)
- 经(19708)
- 图书(19357)
- 业(19344)
- 技术经济(17586)
- 问题(17558)
- 科技(17388)
- 版(16996)
- 理论(16513)
- 资源(16153)
- 统计(16068)
- 现代(15558)
共检索到498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红平 陈红 刘志敏
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研究建筑废弃物现场管理问题,分析影响建筑废弃物现场管理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建立包括废弃物产生、现场分类分拣和废弃物处理3个子系统的建筑废料现场管理模型,同时借助软件Vensim进行模拟评估。实证结果表明: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的建筑废弃物现场管理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施工阶段建筑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通过减少设计变更、提高减量化意识以及施工现场分类分拣等操作,都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及其处理成本。该方法可用于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效果进行模拟及预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家远 李政道 王西福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及方法,构建用于评估建筑废弃物经济成本的评估模型,并以深圳市住宅建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能合理地解决建筑废弃物的经济成本评估问题,为建设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经济成本信息。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经济成本评估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福茂 王聪颖 魏洁
电子废弃物缺乏规范的回收处理渠道,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围绕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渠道的特点,综合考虑正规渠道的激励因素与非正规渠道的制约因素,建立回收处理渠道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电子废弃物正规回收处理企业的政策支持,回收处理企业的技术创新,将正规回收处理企业设计规模利用率作为指标调控回收处理状况,加强对二手家电市场的监管等措施,对增加电子废弃物的正规回收处理量及促进回收处理渠道的规范化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起俊 陈艺中
基于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提出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中诸因素间的关系,并采用Vensim软件对济南市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仿真分析,其分析结果与济南市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兰芳 吴刚 张仪彬 付焯
在我国重构逆向物流体系的背景下,研究废弃物回收行为模型的演变规律、演变动力和演变启示。研究结果有助于今后从行为视角,建立我国逆向物流体系重构的数据基础和规范回收策略制定的微观基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兰芳 吴刚 张仪彬 付焯
在我国重构逆向物流体系的背景下,研究废弃物回收行为模型的演变规律、演变动力和演变启示。研究结果有助于今后从行为视角,建立我国逆向物流体系重构的数据基础和规范回收策略制定的微观基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鸣明 刘婷婷 石世英
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企业普遍面临着运营困难,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形势不容乐观。采用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和市场竞争主体、关联产业以及发展机遇、政府行为等六个方面梳理分析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推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娟 尹君
文章利用规模收益的可变性的OUTPUT-DEA模型对中国31个地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利用水平不高;各行业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基于处理主体的不同,对废弃物的利用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勇 邱丽艳
阐述了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意义,基于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理论思想,提出连锁超市的回收模式,即基于连锁超市的配送体系,在连锁超市合理选址的基础上,依超市建立回收站点,集中回收可再利用的包装;充分利用配送中心的网络资源,建立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资源再利用为目的的模型。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政纲 宋金玉 甘俊伟
随着经济的发展,危险废弃物产量日益增加,如何合理安全地处理这些危险废弃物成为其管理的关键问题。风险性是危险废弃物运输同其他物品运输的重要区别,风险度量是危险废弃物运输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危险废弃物运输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失,文章建立考虑事故发生概率以及影响后果的传统风险度量模型,将影响后果分为路上人口和非路上人口,并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得到人口风险最小的、合理的运输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姣 王秀萍
电子废弃物指废弃不用的电子设备,主要包括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等通讯电子产品等的淘汰品。电子废弃物回收是经国家资质认定的企业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的过程,从事的企业具有专业的回收处理人员、先进的处理设备和环保的处理方法。目前,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从事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促使企业的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光富 陈思岐
社会源危险废弃物治理不当会对人体、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但较高的治理成本、较低的回收价值令多数企业无力承担。文章分析了社会源危险废弃物治理现存的问题,界定社会源危险废弃物治理过程中各主体责任。在传统Shapley模型的基础上,运用AHP法构建考虑责任完成性指标、主体议价能力指标以及符合性指标的改进模型,并研究区域内社会源危险废弃物治理费用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操作性强,使费用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佑新 李强
通过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具体特征,并运用成本—收益数学模型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对物联网在逆向物流系统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中,如何运用物联网的具体实施方法。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实现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的优化。
关键词:
逆向物流 物联网 电子废弃物 系统优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鹏 张俊飚 颜廷武
依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采用DEA—HR模型,分析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绩效及区域差异问题。结果显示:(1)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之间存在利益诉求差异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制约了基质化产业的发展;(2)我国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为0.523,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3)参与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协会组织与产业管理部门的技术效率表现良好,而农户与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效率偏低,成为制约协同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而规模效率偏低与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导致农户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技术推广经费短缺与未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是导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涛
文章基于生态足迹通用模型的理论缺陷,拟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拓展与优化:在划分流量资本与存量资本基础上,建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再置入废弃物吸纳因子,对生态足迹模型做出二次拓展与优化,并以个案分析对模型做出了适用性检验,证明了拓展模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从理论适用维度看,置入废弃物吸纳的生态足迹模型提出了一系列的足迹概念,为生态安全评估建构了一个大型的"足迹家族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