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0)
- 2023(12266)
- 2022(10344)
- 2021(9449)
- 2020(7783)
- 2019(17750)
- 2018(17401)
- 2017(33562)
- 2016(17750)
- 2015(19840)
- 2014(19738)
- 2013(19153)
- 2012(17751)
- 2011(15902)
- 2010(15669)
- 2009(13827)
- 2008(12942)
- 2007(11113)
- 2006(9574)
- 2005(8477)
- 学科
- 济(82934)
- 经济(82871)
- 业(48972)
- 管理(47216)
- 企(37422)
- 企业(37422)
- 方法(33017)
- 数学(28969)
- 数学方法(28608)
- 中国(24143)
- 农(23866)
- 地方(23597)
- 业经(19627)
- 农业(16869)
- 财(15715)
- 技术(13881)
- 地方经济(13454)
- 贸(13278)
- 贸易(13267)
- 产业(13208)
- 学(13029)
- 环境(12918)
- 易(12779)
- 发(12437)
- 制(12333)
- 理论(12217)
- 银(12086)
- 银行(12074)
- 融(12053)
- 金融(12052)
- 机构
- 学院(245513)
- 大学(240107)
- 济(105238)
- 经济(103298)
- 管理(97387)
- 理学(84133)
- 理学院(83271)
- 管理学(81848)
- 研究(81427)
- 管理学院(81389)
- 中国(61149)
- 京(50388)
- 科学(48128)
- 财(44931)
- 所(38761)
- 中心(38536)
- 农(38017)
- 江(36426)
- 财经(36112)
- 业大(35250)
- 研究所(35240)
- 经(32912)
- 范(32715)
- 师范(32365)
- 经济学(32298)
- 北京(31454)
- 院(30092)
- 州(29435)
- 农业(29359)
- 经济学院(29185)
- 基金
- 项目(170727)
- 科学(136542)
- 研究(127844)
- 基金(123270)
- 家(106504)
- 国家(105612)
- 科学基金(92461)
- 社会(82382)
- 社会科(78389)
- 社会科学(78377)
- 省(68963)
- 基金项目(65655)
- 教育(59300)
- 自然(58401)
- 自然科(57082)
- 自然科学(57071)
- 划(57064)
- 自然科学基金(56021)
- 编号(51838)
- 资助(49542)
- 发(42844)
- 成果(39578)
- 重点(38807)
- 部(37371)
- 创(36938)
- 课题(36069)
- 发展(34527)
- 创新(34501)
- 国家社会(34433)
- 展(33947)
- 期刊
- 济(115261)
- 经济(115261)
- 研究(70094)
- 中国(49063)
- 管理(37119)
- 农(35384)
- 财(33417)
- 科学(32922)
- 学报(32832)
- 教育(28520)
- 大学(26484)
- 技术(26358)
- 学学(24943)
- 农业(24774)
- 融(22278)
- 金融(22278)
- 业经(21415)
- 经济研究(18340)
- 财经(17353)
- 问题(15575)
- 经(15108)
- 业(12813)
- 技术经济(12744)
- 商业(11949)
- 科技(11709)
- 资源(11322)
- 统计(11272)
- 现代(10857)
- 理论(10766)
- 贸(10738)
共检索到36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李新生
产业集群的产生过程伴随着人才集聚,专业集群是人才集聚的表现形式。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专业集群成长。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探究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机理,提出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推动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耦合发展,从而给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使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更好地深度融合。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业集群 专业集群 耦合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国 唐建 俞富坤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作用日显突出。扬州市高职院校建设了10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个校级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了部分扬州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放大了产业集聚效应。而与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相关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专业群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本文以扬州为例,在对扬州地区"十二五"九大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群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海瀛 姜明辉 许佩
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分别建立了外部资源环境、发展规模及科研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系统因果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全过程动力分析。以上海市医药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使用Vensim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详尽探讨了影响机制中正负反馈回路。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外部资源环境、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和产业集群的科研创新能力对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有着正向影响,政府和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对集群科研实力的投资力度、改善产业集群外部环境、扩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三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业集群 企业绩效 模拟仿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夏畅
基于系统动力学,采用化整为零的思路,分析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因素和产业集群企业的内部因素,将总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子系统、产业集群第三方物流需求子系统和产业集群第三方物流满足子系统。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并绘制了每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通过对子系统的分析,总结出总系统的因果关系,绘制出总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最后以广东省中山小榄专业镇为实例,通过Vensim仿真表明产业集群区域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有需求,并计算出了该模型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最优数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海瀛 姜明辉 许佩
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分别建立了外部资源环境、发展规模及科研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系统因果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全过程动力分析。以上海市医药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使用Vensim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详尽探讨了影响机制中正负反馈回路。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外部资源环境、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和产业集群的科研创新能力对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有着正向影响,政府和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对集群科研实力的投资力度、改善产业集群外部环境、扩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三个方面来提高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绩效,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业集群 企业绩效 模拟仿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乃文 李方正
首先综述了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以及人才集群的区别与联系;继而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从产业集群促进人才集群和人才集群促进产业集聚两个角度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阐述促进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两者互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集群 互动关系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TF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理及实现机制。分析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一个由竞争合作协同机制驱动的协同演化结构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个体之间、宏观系统之间以及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模式从合作协同型、竞合协同型向竞争协同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层级从微观向微宏观耦合进而多层级融合跃迁,互动阶段也从萌芽形成期向成长发展期再到成熟再发展期转换与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坤祥 侯文华 甄杰 王萍萍
在分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Vensim PLe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仿真。采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和创新的发展。对模型的调控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提出了扩大集群规模和加强集群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娟 崔凌霄
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研究两者的互动耦合模式,可以引导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实现一体化发展。文章以江苏制造业为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不同阶段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的耦合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耦合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湘辉 孙艳华 周发明
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中小企业集群引导要素集聚,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有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进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集聚效应 耦合 中小企业集群 城镇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升华 吴丹
产业集群作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2009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以来,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随着区域经济、资源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资源高消耗、经济增长降速、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00家进驻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分析产业、经济及资源的内在关系,构建"产业-经济-资源"反馈系统,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的基础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区域资源水平、政府投资、科技转化能力、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一...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影响因素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耿成轩 周晨 吴泽民
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构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与融资环境仿真系统,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产业创新能力与融资生态的耦合演进阶段,并探索不同创新情景对融资环境耦合协调阶段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与融资环境长期处于基本协调和中度协调状态,系统仿真结果预测将于2019年跨入高度协调。(2)创新能力的增量改变对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改善作用,创新资源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情境依赖性决定了政府在对资金量总体供给进行适度引导的同时应避免陷入"政府干预陷阱"。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融资环境 系统动力学 耦合演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社会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尝试性地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理及实现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一个由竞争合作协同机制驱动的协同演化结构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个体之间、宏观系统之间以及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适应、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模式从合作协同型、竞合协同型向竞争协同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层级从微观向微宏观耦合进而多层级融合跃迁,互动阶段也从萌芽形成期向成长发展期、再到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