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9)
- 2023(10291)
- 2022(8830)
- 2021(8160)
- 2020(6929)
- 2019(15771)
- 2018(15458)
- 2017(29692)
- 2016(15575)
- 2015(17412)
- 2014(16936)
- 2013(16321)
- 2012(14523)
- 2011(12772)
- 2010(12094)
- 2009(10834)
- 2008(10029)
- 2007(8484)
- 2006(6881)
- 2005(5652)
- 学科
- 济(64275)
- 经济(64210)
- 管理(49673)
- 业(44971)
- 企(38345)
- 企业(38345)
- 方法(36057)
- 数学(32262)
- 数学方法(31753)
- 财(16536)
- 农(15192)
- 中国(14015)
- 业经(13204)
- 地方(11597)
- 技术(11275)
- 学(11148)
- 务(11119)
- 财务(11071)
- 财务管理(11048)
- 环境(10742)
- 贸(10543)
- 企业财务(10541)
- 贸易(10538)
- 农业(10451)
- 易(10253)
- 理论(10108)
- 划(9471)
- 和(9463)
- 制(9260)
- 银(8304)
- 机构
- 大学(213276)
- 学院(212668)
- 管理(92733)
- 济(88361)
- 经济(86739)
- 理学(82235)
- 理学院(81507)
- 管理学(79982)
- 管理学院(79617)
- 研究(61925)
- 中国(46771)
- 京(42721)
- 财(38160)
- 科学(38062)
- 财经(32414)
- 业大(32202)
- 中心(31129)
- 农(30565)
- 经(29828)
- 江(28581)
- 所(27904)
- 经济学(27246)
- 研究所(25933)
- 北京(25441)
- 范(25426)
- 师范(25112)
- 经济管理(24960)
- 经济学院(24885)
- 财经大学(24702)
- 农业(24056)
- 基金
- 项目(160909)
- 科学(130253)
- 基金(121275)
- 研究(115096)
- 家(105581)
- 国家(104801)
- 科学基金(93117)
- 社会(76257)
- 社会科(72679)
- 社会科学(72661)
- 基金项目(64804)
- 省(62209)
- 自然(61661)
- 自然科(60413)
- 自然科学(60399)
- 自然科学基金(59322)
- 教育(53933)
- 划(52604)
- 资助(48975)
- 编号(44546)
- 部(36466)
- 重点(35851)
- 创(34507)
- 发(33236)
- 成果(33059)
- 国家社会(32703)
- 创新(32305)
- 教育部(31929)
- 科研(31559)
- 人文(31362)
共检索到282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成连华 赵旭东 石军胜 李楠 李刚
为科学有效地进行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能力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共协效应的安全行为能力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工人行为安全链与SHEL模型理论构建安全行为能力系统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系统共协效应框架,引入序相关法(G1)与基于组合数的有序加权平均算子(C-OWA)进行指标主客观赋权,并运用可视化的云图配合云相似度来判定安全行为能力等级。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从安全准备能力、风险阻止能力、危害预防能力、安全响应与学习能力五个维度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能力深入评价,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高升 居婕
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并从中找出影响因素。细分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教育培训,并通过对南京市两家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安全行为习惯培养的四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安全教育培训最为重要,结合国外安全培训模式经验,提出可行性的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姚明亮 祁神军 成家磊 张云波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得出工作负荷、工作满意度和安全心理的基本关系,进而构建它们与不安全行为的初始模型;采用SPSS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同时使用AMOS软件进行初始模型的验证分析;最后根据模型的路径结果,从工作负荷的角度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预防对策。结果显示:工作负荷对安全心理和工作满意度都具有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安全心理共同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成家磊 祁神军 张云波 黄芹芹
通过文献研究,识别出安全能力、安全动机、安全教育和安全氛围等变量并提出假设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开展信、效度分析,并采用AMOS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最后根据模型运行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结果显示:安全能力对安全动机具有显著影响;安全能力对安全教育具有显著影响;安全教育对班组安全氛围和项目级安全氛围具有显著影响,在安全能力和安全氛围之间起到中介影响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继德 王新成 申良法
建筑劳务市场处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建筑工人流动与用工企业挽留呈现动态博弈关系。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演化稳定策略,探索用工单位的挽留措施对建筑工人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用工模式下,用工单位是否采取挽留措施,建筑工人均会选择流动。政府作为第三方,应该积极推动目前用工模式改革,引导建筑工人有序流动。
关键词:
建筑工人 流动行为 演化博弈 稳定状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杨 孙文建 董建军
当前由高处坠落引起的安全事故占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比例最高,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安全管理的自动化。基于此,将BIM、云计算、RFID技术结合,通过分析高处坠落事故因素,提出系统构建思路并有针对性的设计预警系统功能模块,进而构建基于Cloud-BIM的建筑工人高处坠落安全预警系统,划分高处坠落预警标准和危险区域规则,设计预警系统运行流程,合理选择RFID设备并布置阅读器。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高处坠落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可有效的降低建筑工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率。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强茂山 张东成 江汉臣
对建筑工人施工行为的自动化识别是建设施工质量安全以及工作效率实时管理的核心方法,需要建筑、信息、管理等多领域交叉集成。该文以钢筋工为例,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在工地现场采集钢筋工施工过程中手腕处运动的加速度数据,将钢筋工的所有行为分为3类。从加速度数据中提取特征值,应用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实验并进行精度对比,得出最佳分类器和最佳特征值。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特征值与数据片段长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数据片段越长,识别精度越高;识别精度最高达到了85.9%,与以往研究相比,对工人行为的分类更细致且达到的精度更高。该研究为
关键词:
加速度传感器 钢筋工 机器学习 行为识别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仇国芳 鱼馨水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人对安全认知的程度不高造成的安全隐患频发,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将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的因素分为内部认知情境和外部认知情境,包括个体、设备、环境、任务和组织5类因素;在对200位施工单位建筑工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粗糙集和信息熵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再利用前因—行为—结果分析法构建了提升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的策略。
关键词:
建筑工人 安全认知 粗糙集 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凯 金旭东 侯敬伟
归纳总结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一级指标,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装配式建筑安全教育培训质量等六个方面,构建装配式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多级可拓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确定各指标因素对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关联度。并通过H项目实证分析,确定该项目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等级应为二级,即该项目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一般,存在部分人为因素的安全隐患,并具体分析其原因。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红领 张知田 郁润
施工现场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呈现静态、局部、标准化等特征,较难适用于动态变化的各类现场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因此有必要建立更好的方法来评估施工现场不安全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管控措施。该文提出了基于危险系数的施工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评估方法,即依据"事故-场景"对不安全行为进行逐层分类后,采用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频繁程度、不安全行为引起各类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各类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来构建不安全行为的危险系数,以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持续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行为进行危险程度分级与管控资源配置。实际案例应用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提高不安全行为管控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进而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
关键词:
施工工人 不安全行为 行为评估 危险系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仕廉 许海鸿
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组织安全行为和员工安全行为,建立预防行为、施工过程管理行为、事故处置行为、员工个体行为和员工群体行为等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针对行为的模糊性和测量的灰色性,建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评价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可通过现场安全培训、安全激励、管理者承诺、群体内沟通等提高施工现场行为安全水平,表明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仕廉 许海鸿
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组织安全行为和员工安全行为,建立预防行为、施工过程管理行为、事故处置行为、员工个体行为和员工群体行为等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针对行为的模糊性和测量的灰色性,建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评价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可通过现场安全培训、安全激励、管理者承诺、群体内沟通等提高施工现场行为安全水平,表明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继德 王新成
建筑工人的频繁流动影响到建筑产业结构升级及可持续发展。在正式契约缺失或不完善的现实背景下,研究建筑工人对雇主履行心理契约的感知如何影响其流动意愿。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用工方和建筑工人的心理契约与建筑工人的流动选择呈现动态博弈关系,运用演化博弈论思想和方法,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演化稳定策略,探索用工方履行心理契约状况对建筑工人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工方积极履行心理契约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人的流动,建筑工人履行心理契约增强用工方的履约意愿。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建筑工人 流动行为 演化博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继德 王新成
建筑工人的频繁流动影响到建筑产业结构升级及可持续发展。在正式契约缺失或不完善的现实背景下,研究建筑工人对雇主履行心理契约的感知如何影响其流动意愿。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用工方和建筑工人的心理契约与建筑工人的流动选择呈现动态博弈关系,运用演化博弈论思想和方法,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演化稳定策略,探索用工方履行心理契约状况对建筑工人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工方积极履行心理契约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人的流动,建筑工人履行心理契约增强用工方的履约意愿。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建筑工人 流动行为 演化博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雷 王增珍
一、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建筑工人职业性非致死伤害的现况,以及工人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伤害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根据相应的危险因素以及建筑工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结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本研究将探索一套适合建筑工人伤害预防的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建筑工人对伤害的认识,改变他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减少职业性伤害的发生,促进工人的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