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3)
2023(14666)
2022(12750)
2021(12030)
2020(10180)
2019(23186)
2018(22825)
2017(44042)
2016(23834)
2015(26744)
2014(26003)
2013(25288)
2012(22983)
2011(20584)
2010(20148)
2009(18221)
2008(17402)
2007(14881)
2006(12575)
2005(10485)
作者
(67480)
(56231)
(55741)
(53019)
(35687)
(27165)
(25332)
(22213)
(21437)
(19740)
(19228)
(18952)
(17877)
(17531)
(17473)
(17082)
(16926)
(16780)
(16166)
(16028)
(13892)
(13786)
(13485)
(12874)
(12631)
(12384)
(12358)
(12331)
(11328)
(11164)
学科
(89880)
经济(89790)
管理(68995)
(65596)
(56064)
企业(56064)
方法(44384)
数学(38523)
数学方法(37939)
(24484)
(23140)
(22594)
中国(22470)
业经(20357)
技术(18878)
地方(17038)
理论(16481)
农业(15554)
(15466)
贸易(15458)
(14986)
(14933)
(14776)
(14707)
财务(14705)
财务管理(14673)
环境(14217)
企业财务(13888)
(12749)
(12708)
机构
大学(327988)
学院(325626)
管理(131372)
(124363)
经济(121709)
理学(115046)
理学院(113797)
管理学(111524)
管理学院(110935)
研究(106037)
中国(76141)
科学(69892)
(68597)
(55577)
(55122)
业大(53188)
(52668)
研究所(48724)
中心(48230)
(46068)
财经(45304)
农业(43680)
(42512)
北京(42413)
师范(42026)
(41372)
(39434)
(37401)
经济学(37398)
技术(35995)
基金
项目(236081)
科学(184990)
基金(171121)
研究(168405)
(150617)
国家(149401)
科学基金(128558)
社会(104856)
社会科(99283)
社会科学(99258)
(93428)
基金项目(91377)
自然(86070)
自然科(84110)
自然科学(84084)
自然科学基金(82551)
(78352)
教育(77708)
资助(70104)
编号(67676)
成果(53215)
重点(52829)
(51024)
(50801)
(49561)
创新(47541)
课题(46159)
科研(46000)
计划(44009)
大学(43876)
期刊
(127169)
经济(127169)
研究(89431)
学报(57958)
中国(56474)
科学(51279)
(49018)
管理(47644)
大学(43701)
(41788)
学学(41245)
教育(35831)
农业(34265)
技术(29630)
(22455)
金融(22455)
业经(21555)
财经(21385)
经济研究(20341)
图书(18322)
(18210)
科技(17962)
(17760)
问题(16421)
(16135)
技术经济(15782)
业大(15588)
理论(15460)
实践(14335)
(14335)
共检索到45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NoritsinaMV  SuslovaTA  KlochkovaIN  KhoroshevaTM  
本研究以醛和酮进行缩合反应并进而转化成 3种新的呋喃基取代尿素 :丁基 呋喃基 尿素(BFC)、二丁基 呋喃基尿素 (DIBFC)、二氯苯基 丁基 尿素 ;分别在播前浸种处理禾本科类和蔬菜种子 ,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 3种杂环化合物可以提高植物叶片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从而使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得以提高 ,作物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其抗病性及产量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 (r=0 .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忠东  施荣华  耿明  陶瑞松  
从DNA损伤角度探讨吲哚、吡啶、喹啉和异喹啉4种工业废水中常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模式材料四膜虫的毒性作用。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和流式细胞术2种快速而灵敏的检测方法联合检测,以四膜虫的彗尾长度、拖尾率、细胞损伤率、DNA损伤专用单位以及DNA相对荧光强度为指标,研究以上4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引起四膜虫核DNA损伤而表现的毒性作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表明:四膜虫经4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在不同质量浓度(5和50 mg/L)条件下染毒后彗尾长度、DNA损伤专用单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显著;与喹啉、异喹啉处理组同浓度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群利  崔琳琳  郭靖  关凤英  王恩思  
海因类化合物是指含有各种取代基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可作为合成医药产品、杀虫剂、杀菌消毒剂及感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开发海因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以3-溴苯乙酸为原料,7-溴-2-四氢萘酮为中间体,采用Ullman反应,Suzuki反应,Bucherer-Begs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海因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得到确认。将目标化合物灌胃给药后,采用氨水引咳法以超声雾化器喷雾氨水刺激小鼠呼吸道,记录致咳潜伏期和2 min内咳嗽次数,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减少雾化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对小鼠氨水引发的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为海因类化合物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明  王昌钊  李长杰  赵勇  
 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um)及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ium)为供试菌种,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兆海  赵铭杰  
本试验合成了一系列异烟姘的综衍生物。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其中大部分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尤其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部分还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陈道文  章维华  蒋木庚  
通过用具有杀菌活性的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与具有除草活性的2-甲基-α-萘氧基(或β-萘氧基)-乙酸反应,合成获得N-酰基丙氨酸类新化合物。经除草和杀菌生物试验表明,这类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高云云  李兴海  刘欣  
烯胺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杀菌活性的物质,在农药领域用途广泛。为了提高烯胺酮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本试验以取代苯胺和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原料合成了24个β-烯胺酮类化合物(J1~J24),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盆栽法测定其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μL·m L-1时,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均具有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毒力测定结果显示J17,J21,J22的ec50分别为6.6712,7.5736和9.0672mg·L-1,接近于对照药剂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煜昶  岳铭秀  董景华  于维强  韩玉芬  李秉武  李树正  
测定了16个通式为(CH3)3C(X)CH(Tr)CH2(Y)R的新三唑类化合物[式中,X=CO,CHOH;Tr=(1H)-1,2,4-三唑-1-基,Y=N,NH;R=(取代或未取代)苯基,烷基;(五员或六员)杂环基]对8种病原菌的杀菌活性和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比较了16个新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慧卿  汪志君  于海  蒋云升  王畏畏  焦玉  
【目的】探讨几种微生物对风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为肉制品发酵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和德汉逊氏酵母菌(Dabaryomyces Hansenula)为发酵剂生产风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HS-SPME/GC-MS)对发酵风鸭肌肉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共检测到风味化合物117种,主要包括酸10种、醛20种、醇17种、酮14种、酯类27种、烃20种、酚类2种和杂环7种。其中对照中检测到64种风味化合物,米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德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应江  陈安良  冯俊涛  张兴  
以4-氰基苯酚与α,ω-二溴烷烃为原料,合成了15个芳香二脒类化合物A2~A6,B2~B6和C2~C6,其结构均经1H-NMR和MS确定。初步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10mg/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sicae)和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等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特别是对番茄灰霉病菌,在10mg/L质量浓度下有8个化合物对其抑制率超过9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元祥  林红卫  
【目的】寻找具有除草活性及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2-(2-硝基苯基)乙腈为原料,经缩合、氧化、还原、环化、取代5步反应,合成了5-(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取代-3,5-二氢苯并[e][1,4]氧氮杂卓-2(1H)-酮类化合物,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谱(1 H NMR)、质谱(MS)及元素分析,并分别测定合成衍生物的除草活性及抑菌活性。【结果】经1 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认,成功合成了15个新型的5-(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取代-3,5-二氢苯并[e][1,4]氧氮杂卓-2(1H)-酮类化合物5和6a~6n。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450g/hm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敬中  李健洪  游红  何进  江洪  
合成了 5种二氮氧化喹恶啉甲醛的新衍生物并用HNMR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新的化合物对 5种常见的植物病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进行了抑菌活性和结构关系的初步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应烙  冯俊涛  王汝贤  邵红军  张兴  
 以孜然种子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粗提物对所有供试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75%;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9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4g/mL时,盆栽试验显示其对白菜黑斑病、稻瘟病及黄瓜霜霉病的保护作用均达60%以上,对稻瘟病治疗作用达89.5%以上。孜然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晓冬  周立刚  徐利剑  谈满良  汪冶  
从滇重楼根状茎中分离到133株内生真菌,对其中的7株真菌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观察和甾体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号、8号和12号真菌能合成大量的甾体化合物,培养液中甾体化合物的产率分别为208.62,144.97和198.79 mg/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乌兰巴特尔  段立清  冯淑军  王晓玲  
枸杞瘿螨姬小蜂(Enderus sp.)是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 Keifer)的寄生蜂,自然寄生率可高达78.4%。通过培养皿法测定了枸杞瘿螨姬小蜂对13种不同氨基酸的行为反应,结果证明枸杞瘿螨姬小蜂对苏氨酸(Thr)、脯氨酸(L-Pro)、酪氨酸(L-Tyr)、丝氨酸(L-Ser)、组氨酸(L-His)、谷氨酸(L-Glu)、苯丙氨酸(L-Phe)、甘氨酸(Gly)、缬氨酸(L-Val)、色氨酸(L-Trp)等10种氨基酸有显著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