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0)
- 2023(14055)
- 2022(12310)
- 2021(11502)
- 2020(9706)
- 2019(22494)
- 2018(22192)
- 2017(43534)
- 2016(23234)
- 2015(26196)
- 2014(25947)
- 2013(25373)
- 2012(22902)
- 2011(20404)
- 2010(19979)
- 2009(18052)
- 2008(17334)
- 2007(14771)
- 2006(12449)
- 2005(10430)
- 学科
- 济(90658)
- 经济(90545)
- 管理(67470)
- 业(66313)
- 企(54022)
- 企业(54022)
- 方法(48282)
- 数学(42737)
- 数学方法(42114)
- 财(25244)
- 中国(23690)
- 农(22933)
- 业经(19403)
- 学(18758)
- 地方(16530)
- 务(16356)
- 财务(16284)
- 财务管理(16247)
- 制(15712)
- 贸(15697)
- 贸易(15691)
- 理论(15561)
- 企业财务(15411)
- 农业(15250)
- 易(15244)
- 技术(14565)
- 银(14312)
- 银行(14277)
- 环境(14102)
- 和(14035)
- 机构
- 大学(323416)
- 学院(321200)
- 管理(134242)
- 济(126849)
- 经济(124184)
- 理学(117746)
- 理学院(116544)
- 管理学(114237)
- 管理学院(113663)
- 研究(99211)
- 中国(76036)
- 京(66848)
- 科学(62389)
- 财(59011)
- 财经(48699)
- 业大(48358)
- 农(47807)
- 所(47528)
- 中心(46606)
- 经(44514)
- 江(43885)
- 研究所(43795)
- 北京(41541)
- 范(40340)
- 师范(39960)
- 经济学(38647)
- 农业(37562)
- 院(36868)
- 财经大学(36858)
- 州(35966)
- 基金
- 项目(232098)
- 科学(183687)
- 基金(170919)
- 研究(167697)
- 家(148416)
- 国家(147238)
- 科学基金(128441)
- 社会(106549)
- 社会科(101053)
- 社会科学(101029)
- 基金项目(90965)
- 省(89544)
- 自然(85224)
- 自然科(83321)
- 自然科学(83302)
- 自然科学基金(81758)
- 教育(77301)
- 划(75513)
- 资助(71221)
- 编号(67762)
- 成果(52710)
- 部(51378)
- 重点(51053)
- 创(48082)
- 发(47620)
- 课题(45257)
- 科研(45093)
- 创新(44873)
- 教育部(44526)
- 国家社会(44028)
- 期刊
- 济(125902)
- 经济(125902)
- 研究(91388)
- 中国(52811)
- 学报(49642)
- 管理(46503)
- 科学(46008)
- 财(43975)
- 农(41549)
- 大学(38371)
- 学学(36333)
- 教育(31079)
- 农业(29219)
- 技术(28592)
- 融(27291)
- 金融(27291)
- 财经(22531)
- 业经(20782)
- 经济研究(20495)
- 经(19073)
- 问题(16242)
- 统计(16198)
- 理论(16001)
- 图书(15844)
- 技术经济(15825)
- 科技(15360)
- 实践(14854)
- 践(14854)
- 版(14467)
- 业(14463)
共检索到442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亚柯
利用200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精算估计方法测算了居民的各种养老金财产及其对家庭财产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高,产生了较大的正向再分配效应,大幅度降低了居民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但在全体居民范围内,由于较低的覆盖范围,社会养老保险财产并没有明显改变居民财产的分布差距。
关键词:
养老金财产 财产分布 精算估计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志东 李妍
基于精算估计的方法,以终身纯转移率作为衡量指标,结合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新人”“中人”“老人”的划分特点来探讨中国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并分析不同收入组、延迟退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缴费年限四个维度对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使得男性、女性终身纯转移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整体体现为逆向的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在不同收入组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正向的代内收入再分配效应;延迟退休政策有利于提升男性年轻在职个体的效用以及降低女性临近退休个体的效用,会进一步扩大代际收入差距;个人账户实际收益率达到记账利率标准可以实现个体效用水平的提高;增加缴费年限有利于提升效用水平,但难以保持代际公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勇
再分配是养老保险的核心功能,本文运用终生收入法构建了我国基础养老金的精算模型,得到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以及与支付能力的内在关系,并根据国家城调总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工资收入越低者,基础养老金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大;实施《国发[2005]38号》后,高收入者再分配效应的增量高于低收入者;财务上出现支付能力不足,资金缺口大幅增加,不具有内在财务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移额来度量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程度,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亚柯 李鹏
2019年《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将单位缴费率降至16%,且调整平均工资计算口径,这些措施会对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和再分配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数据,对方案前后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和再分配规模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降费综合方案增强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功能,改善了代际不平衡。总体来看,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收益明显增长,其中,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收益增长了近2倍,机关事业单位增长近1倍。进一步地研究发现,综合方案更多为中高工资、年轻和男性职工带来了政策利好,养老金收益有所增大,更多职工的养老金收益实现了精算平衡;低工资、年老和女性职工的养老金收益略有下降,但仍实现了精算平衡。这主要是由于基础养老金账户的精算平衡功能显著增强,代际不平衡大大改善。为此,各省要根据养老保险基金状况,制定养老金计发的过渡措施,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平稳衔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海珍 曹航玮
一般认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明显的收入再分配,并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那么,在实施延迟退休之后,随着缴费期的延长,对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基于此,以《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首先测算当前退休年龄下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比较不同的退休年龄以及预期寿命对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居民预期寿命达到一定年龄时,推迟退休年龄能优化再分配收入格局,且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压力;(2)由于延迟退休会缩短养老金的领取年数,如果预期寿命没有达到一定年龄,此时若一味过度推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保险成为居民的"负担"。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云 邵明波
利用2012—2016年相关数据,在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基础上,测算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省际再分配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显示:(1)各省份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支撑、制度支撑和制度需求等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2)中央调剂制度具有均衡地区间养老负担的省际再分配效应,随着上解比例的提高,再分配效应更强,但效应的力度在减弱。(3)贡献地区相对集中,受益地区相对分散,测算结果与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吻合度较高。(4)同时发现,中央调剂制度具有一定的"逆向调节"效应,这对该制度的社会公平性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中央调剂制度 省际再分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本文对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利用精算方法与数据定量分析了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最后得到如下结论:与原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新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减弱了代内再分配效应,并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代际不公平。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代内再分配 代际再分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立航 陈霞
本文利用年金、贴现现值及其相关模型,以广东省的GZ市和SG市为例,定量分析改革前后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得出新计发办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们增加缴费金额、延长缴费时间,但同时也削弱了制度对代内再分配的互助共济功能的结论,提出在执行新计发办法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制度对初次分配中马太效应的修正功能,防止出现代际再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梅 姚露
基于制度和个人两个维度,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内部收益率、养老金替代率差距三大指标,运用精算方法,定量分析了"并轨"改革后中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职工养老保险新制度可以发挥正向的代内再分配效应,也可能会引起代际不公平;收入再分配效应受到工资增长率、利率和缴费年限的综合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德浩
文章借助于"黄金律"的概念,将养老保险计划再分配效应的效率量化,从而建立一个可操作的效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对如何实现"黄金率"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搭配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上的探讨。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再分配效应 效率 黄金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松彪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迈出了第一步。本文阐释了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主要原因,并对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的省际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能够有效地均衡省际间的养老负担,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依然存在上解比例过低、未来实施阻力较大和未涉及更为深层次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加快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翔 宋寒冰 吴博文
本文在考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寿命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考察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再分配效应。根据省级宏观截面数据估计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退休时的平均余命,并据此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参保群体的内部收益率。研究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呈现微弱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虽然低缴费基数参保者内部收益率略高于中、高缴费基数参保职工,但其内部收益率因相对较短的寿命而大大降低。这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参保职工内部不同群体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差别,对低收入参保者予以特别关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建强
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收入再分配有三种形式 :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再分配 ,劳动者代际间收入的再分配 ,同代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实现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有多种具体办法 ;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与公平与效率问题紧密关联 ,应谨慎把握。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收入再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