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9)
- 2023(13666)
- 2022(12081)
- 2021(11534)
- 2020(9696)
- 2019(22354)
- 2018(22048)
- 2017(43045)
- 2016(22883)
- 2015(25504)
- 2014(25421)
- 2013(24810)
- 2012(22524)
- 2011(19908)
- 2010(19335)
- 2009(17417)
- 2008(16580)
- 2007(13851)
- 2006(11627)
- 2005(9413)
- 学科
- 济(89762)
- 经济(89658)
- 管理(64760)
- 业(63353)
- 企(50583)
- 企业(50583)
- 方法(44228)
- 数学(39052)
- 数学方法(38514)
- 农(27197)
- 财(22778)
- 中国(21571)
- 学(19799)
- 业经(19732)
- 地方(19289)
- 农业(19073)
- 贸(14969)
- 贸易(14963)
- 务(14662)
- 财务(14590)
- 财务管理(14560)
- 易(14519)
- 理论(14393)
- 环境(14275)
- 技术(14196)
- 制(13862)
- 企业财务(13776)
- 和(13773)
- 划(12198)
- 银(11237)
- 机构
- 大学(310141)
- 学院(309972)
- 管理(129793)
- 济(120673)
- 经济(118041)
- 理学(114184)
- 理学院(112998)
- 管理学(110946)
- 管理学院(110399)
- 研究(96533)
- 中国(70460)
- 京(63986)
- 科学(61129)
- 财(53519)
- 农(48946)
- 业大(48253)
- 所(45902)
- 中心(45896)
- 财经(44178)
- 江(43061)
- 研究所(42345)
- 范(41215)
- 师范(40867)
- 经(40414)
- 北京(39184)
- 农业(38082)
- 院(35950)
- 经济学(35850)
- 州(35075)
- 经济管理(33600)
- 基金
- 项目(227048)
- 科学(179549)
- 研究(166475)
- 基金(165489)
- 家(143304)
- 国家(142118)
- 科学基金(123872)
- 社会(104971)
- 社会科(99392)
- 社会科学(99365)
- 省(90012)
- 基金项目(89197)
- 自然(81555)
- 自然科(79641)
- 自然科学(79621)
- 自然科学基金(78142)
- 教育(76770)
- 划(74484)
- 编号(68647)
- 资助(67152)
- 成果(53307)
- 重点(50229)
- 部(50104)
- 发(47861)
- 创(47362)
- 课题(45818)
- 创新(44174)
- 科研(43654)
- 教育部(43282)
- 国家社会(42781)
- 期刊
- 济(122633)
- 经济(122633)
- 研究(84427)
- 中国(54676)
- 学报(47837)
- 科学(45136)
- 农(44400)
- 管理(43946)
- 财(39995)
- 大学(37097)
- 学学(35035)
- 教育(33166)
- 农业(31119)
- 技术(27682)
- 业经(22381)
- 融(21048)
- 金融(21048)
- 财经(20021)
- 经济研究(19031)
- 经(17004)
- 问题(16219)
- 图书(15950)
- 科技(15577)
- 资源(15061)
- 理论(14845)
- 版(14776)
- 业(14763)
- 技术经济(14455)
- 实践(13855)
- 践(13855)
共检索到424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翟墨 杨瑾 孙晴
陕西省有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对陕西省土地整治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健全完善了基础设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对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了直接促进作用;而精准扶贫能够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资金扶持,对其有补充促进作用,帮助土地整治明确发展方向,对土地整治产生了间接的促进效应。最后,结合当前发展战略及陕西省各个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整治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共同发展的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土地整治 陕西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振振 王立剑
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评估不仅是检验"真扶贫"和"扶真贫"的重要机制,也是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能力视角出发,将"可持续生计"作为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评估的标准,将其解析为发展能力、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三部分,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以及26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本课题组在陕西省70个县(区)实地调研数据,本文运用TOPSIS对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进行量化并从贫困户整体和类型出发,运用方差分析探讨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第一,贫困户可持续生计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一般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可持续生计水平依次降低,体现了精准扶贫中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第二,精准扶贫对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不显著,但对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三,不同的精准扶贫措施对于不同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作用不同,扶贫搬迁对不同类型贫困户提升可持续生计均不显著;第四,精准扶贫参与度对于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不显著,却显著提高了不同类型贫困户的社交能力。最后提出了增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可持续生计 效果评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屈晓娟
在深入分析陕西省现有农业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商务在助推陕西省实施农村精准扶贫中所具备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政产学研用"五力协同、共同推进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建立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强化电子商务扶贫体系建设,构建贫困地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打造网络农产品品牌,加强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基础,强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提高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质量等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文 钟昌标 郑明贵
土地整治对区域贫困治理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土地整治的数量程度,更取决于土地整治的差别化模式。在借鉴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以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为主线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模式,探究差别化土地整治助推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及其区域精准扶贫的减贫效应。研究表明:差别化土地整治减贫路径与土地整治模式类型紧密相关,可以通过增加土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条路径得以实现。从影响效应来看,全国层面上土地整理模式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土地开发模式和土地复垦模式;区域层面上土地整理模式对东部地区减贫效应最大,土地复垦模式对中部地区减贫效应最大,土地开发模式对西部地区减贫效应最大。因此,科学把握土地整治减贫效应及实现路径的区域差异特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土地扶贫政策和土地脱贫路径,对于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贫困 资产扶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贫困 资产扶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尹希果 刘欢
针对重庆市308位参与精准扶贫活动的科技特派员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科技特派员的胜任力特征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帮扶效果的影响关系。研究得出,科技特派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思想意识、工作技能、指导帮扶能力、创业帮扶能力四个维度19项指标。科技特派员的思想意识对其创业帮扶能力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工作技能对其指导帮扶能力和创业帮扶能力均具有积极影响,优秀的帮扶能力可以对精准扶贫帮扶效果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应根据该胜任力模型建立提高科技特派员胜任力的培训长效运行机制,完善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创业管理体制。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雷兰芳
文化精准扶贫是实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和阵地,理应承担起精准扶贫的文化担当。本文通过阐述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公共图书馆 文化扶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秋菊 刘筱红
本文针对当前精准扶贫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梳理,围绕农村产业支撑不足、空壳村现象严重、农民自身发展意识与动力不强、产业扶贫不能持续、人才与现实需求不符等问题,提出了农民主体、政府主导、企业主力、学校主培的多元联动精准扶贫模式。首先,要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主体与村民自治作用;其次,要强化政策引导,重新布局、动态管理职业培训学校与示范基地;再次,要以农业产业项目为平台进行村企共建;最后,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及农民自身特点针对性开展技能精准培训。
关键词:
多元联动 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秋菊 刘筱红
本文针对当前精准扶贫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梳理,围绕农村产业支撑不足、空壳村现象严重、农民自身发展意识与动力不强、产业扶贫不能持续、人才与现实需求不符等问题,提出了农民主体、政府主导、企业主力、学校主培的多元联动精准扶贫模式。首先,要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主体与村民自治作用;其次,要强化政策引导,重新布局、动态管理职业培训学校与示范基地;再次,要以农业产业项目为平台进行村企共建;最后,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及农民自身特点针对性开展技能精准培训。
关键词:
多元联动 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神脱贫 乡村教育 农村教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云飞 王丹 李晶
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目标存在高度一致性,基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分析框架,收集四川省2015年相关截面数据,分别计算了四川省21个市州的普惠金融指数和泰尔指数,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四川省普惠金融和收入差距均呈现非均衡态势,地区差异较大;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包括教育水平、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则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普惠金融促进精准扶贫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四川省应根据自身普惠金融发展实际,通过构建"1+N"模式,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推动金融创新,提高普惠金融可获得性;强化区域协调,引导金融资源广泛配置;完善信用体系,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环境等措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其对精准扶贫实现有效支撑。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精准扶贫 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温智良 严璀华 肖青云 刘辛欣
本文在考察江西省贫困地区建设、银行与保险扶贫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选择精准扶贫贷款、支农扶贫再贷款、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农户授信户数、农业保险5个指标作为银行与保险的投入指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脱贫人口占比3个指标作为产出指标,对2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金融精准扶贫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各贫困县金融扶贫效率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地区金融要素投入冗余,金融扶贫效率低下。在金融资源投入不足地区,金融资源投入的效率弹性较大,如何分配金融资源将直接影响金融精准扶贫效率。据此,提出要健全金融精准扶贫配套制度安排,有针对性实施政策或资源倾斜,提升金融精准扶贫供给协同效应,促进扶贫长效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银保扶贫效率 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